吉林九校联合体2014届第二次摸底考试语文答案
1.D “生活日益标准化、理性化,文化的个性日益被消弭”
2.B.原文是“在对乡愁的回味中,感受到了本民族的文化体温”非条件关系
3.D.“空间距离拉近了,但是心理距离却变远了”
4.C籍:抄没
5.B(①是说明徐鹿卿为政有方,体恤民情;③是徐鹿卿的政绩;⑤是冯惟说之事)
6.D鹿卿是因为“委使不当”先自劾,又和诗而遭弹劾的。
7.1)卿大夫之家对他的所作所为感到不快,正值乡人聚集一起提意见,于是嘱请弹劾冯惟说。(“快”“居言路”“属”各1分,句意2分)
2)直道不能被人所容,使人击节叹息。你不出任就职,难道是因为冯惟说的缘故吗?(“容”“击节”“出”各1分,句意2分)
8.此词融情入景,以景语始,以景语终,在层层铺叙、描写中表达了伤离怀旧的心绪。(2分)上阕写一片碧水放出了冷光,寒气袭人,不觉惊叹时序变迁之速;又有几片黄云在逐渐凝聚,掩没了微弱的阳光,大地呈现出苍茫的暮,台阶上堆积着零乱的黄叶。渲染浓重的衰飒气氛,烘托出词人此时此地的悲苦心境。(2分)下阕“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写白露点印在苍苔之上,一片萧索落寞,以景语作结,表现内心伤感情绪。(1分)
9.1)故人故园之思。(1分)飘泊异乡,秋天日暮听到砧杵声时,很自然地会起故园之思,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在写景中透露出怀人的情思。(2分)(2)时光流逝的慨叹。(1分)惊秋,砧杵声催让诗人不觉生出时光飞逝的慨叹。(2分)(3)贬谪之后知音难觅的慨叹。(1分)“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婉转地表达出在遭贬谪以后的生活历程的孤单,“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流露知音难觅无人理解的悲苦。(2分)(答出两条就可给6分)
10.6分)(1)句读之不知  小学而大遗  2)佳木秀而繁阴  风霜高洁  3)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  (每空1分)
11.1)(5分)答C3分,E2  D1  D虽有些不着边际,却是很好的铺垫;A
非经常发生,而是人们对故事的加工与想象总有新的版本;B虽有这方面的含义,未免过于直接和牵强)
2)(6分)(每点2分)①以文戈的以衣着简朴、满脸灰尘、表情冷漠,紧张不安地抽烟,抚摩照片等外貌动作反衬他深爱妻子、孩子,渴望回家可不知妻子能否接纳自己近乡情怯的内心世界。
②以面对迎风招展的黄手帕,“这位老囚犯慢慢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朝着汽车前面的方向,回家去了”反衬其努力克制,不形于。
③以一年轻人的活跃、外向、激情、欢呼反衬文戈的沉默寡言、内敛克制。
3)(6分)(每点2分)①文戈的妻子是一位忠贞深情而又浪漫美丽的女人。
②她忠贞地等待着丈夫归来,深情地盼望丈夫回家,忠贞不渝地年复一年地等待下去。
③极具个性、极富诗意的数百条黄手帕在迎风招展中展示了女人丰富深厚、热烈浪漫的情愫。
4(8) “回家”好,小说写文戈的回家之路,文戈是小说中的线索性人物,小说从动作、神情、语言等角度正面表现文戈形象。②回家途中的文戈是小说情节展开的中心人物,小说中人物的活动都是围绕文戈回家展开。③小说通过文戈在回家途中讲述自己辛酸的经历,表现人们对亲情对人间温暖渴望的主题。
“幸福的黄手帕”好。①小说幕后的文戈妻子是小说着力表现的主要人物,而黄手帕的有无与之有直接关系,文戈、几个年轻人只是引线。 ②挂黄手帕的文戈妻子是情节发展决定性人物,文戈的的命运前程决定于已离开了很长时间的妻子。 ③小说对亲情对人间温情渴望的主题主要是通过挂黄手帕的文戈妻子表现出来的。(言之成理即可,每个观点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5分,答出三点给8分)
12.1C3分,A2  BDE不给分(A慧因法师帮助只是画展成功的一个因素,因此1分,B两者不存在因果关系,E楚图南以梅花自喻和因画梅花而被批斗下放在文中没有根据。)
2)①自幼喜爱作画。所见之物皆可入画,被乡里称为奇才
父亲教子极严,国学基础深厚。
③师傅的悉心教导。1935年入春睡画院随高剑父学画
④勤奋创作与研究。抗战期间白天写生创作,晚间忍受饥饿研究画艺
⑤社会名流的帮助与激励。慧因法师对抗战画展的慷慨资助,于佑任、吴其昌、徐悲鸿、郭沫若等名家题词题跋对他的激励(21分,56分)
3)①痛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1931·一八事变之后,用“子云笔名举办画展,开始以笔代戈,伸张民族大义。
②用抗战组画真实再现日本侵略者屠杀中国人民的暴行,逃难人民所受战乱之苦。
③开办抗战画展,用画笔激发人民的抗战热情
④表达全国人民与四人帮顽强斗争直至胜利的自信(12分,答出3点即可得满分)
4)观点:画的价值在人格,人格首要看民族气节,民族骨气。
①在国事与艺坛的巨变中,少年关山月立下了以笔墨报效国家的志愿
②我关山月永远是布衣本,只是风骨不改
③民族气节传千秋,一生与民族同忧同喜
④用绘画表达中国人民翻身做主的豪迈心情,吐露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雄心
⑤“一生心事问梅花,关山月常以梅花自喻喜爱梅花,爱她的风姿,更爱她的风骨。初期因画梅花而被批斗下放但依旧深爱梅花
[8分;其中观点明确2分,理由(应结合文本,同时联系现实)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从其他角度阐释,言之成理也可得满分。] 
九校联盟
13.3分)C[日渐式微:逐渐没落,销声匿迹。泛指事物或人逐步的衰落。A烁:光亮的样子。震动古代,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非常伟大。改为“惨绝人寰”或“骇人听闻”。B.推陈出新: :除掉,去除,淘汰; 陈:陈旧的;新:好的、新的。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不合语境,改为“历久弥新”。 D. 惟妙惟肖:惟:文言语气词,这里有特别的意思。妙:美妙,漂亮。肖:相像,逼真。词义: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传神。不合语境。改为“淋漓尽致”,淋漓:形容湿淋淋往
下滴,比喻尽情,酣畅;尽致:达到极点。形容文章、谈话等详尽彻底,发挥充分,也形容暴露的很彻底。]
14.C.(A项“篡改、否定和歪曲”语序不当,应为“否定、篡改和歪曲”;B“塑造公众的信赖和官员的用权习惯”动宾搭配不当;D项成分残缺,“发现”前加“使他们”。)
15.B
16.1)赤裸裸的来去,无人能带走一生经营的财富与盛名
2)每一件事都是为自己而做,要做就做到最好
17.1)图中反应了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的实际状况不容乐观,个人、家庭乃至学校、教育部门在现实利益驱动下使现行教育体制产生变调,由素质教育变成应试教育,进而演化成 “分”强加在学生身上,无形中加大学生的学习压力,迫使他们为了“分而学习,而不是为获取知识,丰富知识,形成优良的品德。”这是教育之痛。
2)标题:变调
【参考译文】徐鹿卿,字德夫。广泛地通晓经史,以擅长文学名于乡里,后来的学者争以他为宗师。嘉定十六年,参加廷试,考中进士,有关官署按其对策决定他名列第二位,详定官因其文章直露而加以贬低,结果置第十位。徐鹿卿调南安军学教授。张九成曾以直言相道被贬谪居,徐鹿卿选择他的言行,刻石树立在学校以此为校训。建立养士的纲常条纪,学田多分布在溪峒,时时征赋没有准则、限度,农民为此感到痛苦不堪,徐鹿卿去抚恤民众,结果没有拖欠租赋的人。后来盗贼作乱,围绕城邑的屋宇皆被毁坏,只有学宫幸免,故徐鹿卿说:“是没有谁来扰乱我们的。”
  真德秀担任泉州知州,请他在南安任职,徐鹿卿以不便养母为借口推辞。真德秀说:“志同道合,可以拯民,你还担忧什么而不来呢?”徐鹿卿把这件事告诉自己的母亲,她欣然答应了这个要求。到职后,首先就罢免了没有名目的科敛负担,注明版籍,革除预借,疏决壅塞阻滞,通达冤抑,其县邑大治。真德秀不久担任福建路长官,疏列他的政绩,以劝勉各县。逢歉收年,处理得法,富有的愉快地分出财物,民众没有死亡、迁徙的。正当岳珂驻守当涂,制置茶盐,诡称为国谋利,横征暴敛百出,商旅不敢通行于此地,国家收入反不如其初。朝廷命徐鹿卿核实这件事,官吏争相逃窜隐匿。徐鹿卿宽定其期限,亲自审查勾考,全部了解了其实际情况。岳珂辟置贪官酷吏,揭人隐私陷害百姓,没收他们的财产,平民李士贤有稻
二千石,被囚禁了半年。徐鹿卿全部释放而劝他们将余财分给贫民,都感泣涕零,奉命而行。徐鹿卿倡议罢去浮盐经界卤地,先撤相家所筑,被捕者自己说:“我是相府人。”徐鹿卿说“:行法一定得从近依富贵的人开始。”最后还是依法处罚。丞相史弥远的弟弟担任温州通判,用韩世忠家传的珍宝玩物获利,籍没之,徐鹿卿奏请削夺了他的官职。
  起初,徐鹿卿邀请衢州推官冯惟说来婺州断狱案,冯惟说平素廉洁、直率,到后则辨别曲直,查出湮没已久的禁查之事。大家对他的所作所为感到不快,正值乡人聚集一起提意见,于是嘱请弹劾冯惟说。州官索要告发冯惟说的盖有手印的文书,冯惟说笑道:“是不是还可以任官呀?”自己在盖有手印的状纸上题诗后离开了。衢州郑逢辰因错误地举荐了人,徐鹿卿因为委任使者不当,两人相继自己奏请免职,又相互和诗酬唱。御史把他们二人弹劾、罢免。后任泉州知州,改任赣州知州,都辞不就职。丞相杜范送书信给他说:“直道不能被人所容,使人击节叹息。你不出任就职,难道是因为冯惟说的缘故吗?冯惟说即将有新的任命了。”徐鹿卿于是才出来任职。皇上对他诚恳地关心,以致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妒忌,有的撰拟假的奏疏托请徐鹿卿给以传递,屡次诋毁宰相以及各种大小官员,徐鹿卿开始不知道,后来就在皇上面前洗刷自己,请求罢去官职,理宗皇上对他说:“你离职而去,正好中了奸人的计谋。”诏令临安府根绝捕拿疏的人,因事件与一些有势力的要人有牵连,狱事没有依法追
查到底。
  徐鹿卿居家忠孝友睦,喜怒不表露于形,恩怨都能泯灭不言,宗族亲属,乡里党人,都得欢喜之心。担任官职廉洁、简约、清正、严峻,不随便拿取一点点东西,一栋草庐刚能遮挡风雨。谥号“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