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03724);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局2017年哈尔滨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科技创新人才)(2017RAQXJ238)作者简介:史 磊(1983—),男,博士,馆员,研究方向:本草学、中医药信息学研究。E-mail:*****************通讯作者:曹思思(1984—),女,博士,讲师,研究方向:生药学、中药资源学研究。E-mail:******************
甘草的本草溯源
史 磊1,郭玉岩2,曹思思3*,裴 丽1,李永吉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图书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3.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医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
摘 要:甘草隶属豆科甘草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干燥根及根茎入药,是中医方剂和临床上应
用最多的中药品种,素有“国老”的美誉。甘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著作几乎都有记载,然而由于各个朝代对中药的认知水平不一,其对甘草的阐述亦各有发挥,不尽相同。为正本清源,澄清混乱,对甘草的实名、基原、产地等进行了详尽考证,以期如实、全面地反映甘草的沿革。
关键词:甘草;实名;基原;产地;炮制;本草考证中图分类号:R28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6427(2020)04-82-05doi: 10.13728/j. 1673-6427. 2020. 04. 018
Tracing to the Origin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SHI Lei 1, GUO Yu-yan 2, CAO Si-si 3*, PEI Li 1, LI Yong-ji 2
(1. Library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150040, China;
2. Pharmaceutical College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150040, China;
3. Medical
College of Harbin V 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Harbin 150081, China)Abstract: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belongs to Glycyrrhiza  of Leguminosae. It is a perennial herb. Its dried roots and rhizomes are used as medicine and it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clinical medicine. Thus it is known as the “Guolao” in Chinese (alias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is first recorded in Shen Nong’s Herbal Classic, almost all the works of the past dynasties have recorded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However, due to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cogni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each dynasty, the explanation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is also different.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confusion, this thesis studies the real name, origin, place of origin and processing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in details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evolution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truly and comprehensively.
Key words: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 real name; origin; place of origin; processing; herbal textual research
甘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因其味甘甜,故名[1]。甘草又名美草、粉草、蜜草等,为豆科甘草属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或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al.的干燥根和根茎[2]。甘草为常用中药,味甘、性平,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之功效。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称其为“国老”[3],意即为众药之王,经方少有不用者,历代亦有“十方九草”之说。本文系统梳理历代医药典籍,对甘草的实名、基原、产地、炮制进行考证,为安全、
合理、正确的继承和发挥甘草的药用价值提供本草学
依据。
1 实名考证
有文献记载的甘草别名达10余个,其中多数都被证实与现代常用中药材甘草为同科属植物,功效也基本相同。《神农本草经》作为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首次以甘草为正名,并沿用至今。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和《名医别录》两部著作中对甘草的别称进行了叙述:“一名密甘,一名美草,一名蜜草,一名蕗草”,更因甘草的品质与“国老即帝师之称,虽非君,
为君所宗”之叙述相似,因而赞誉其为“国老”[3-4]。随着认识的逐步加深,关于甘草名称归属也出现了一些争议。史磊
甘草名称的文献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尔雅》:“蘦,大苦”[5]。《说文解字》中解释说:“苦,大苦,蘦也”[6]。可见此时对蘦与大苦认定为同一物。三国时期经学家孙炎注曰:“《本草》云蘦,今甘草是也。蔓延生......节有枝相当”。宋代掌禹锡《嘉佑本草》亦持相同观点,将“大苦”和“蘦”均解释为甘草[7]。苏颂尽管对《尔雅》中所述甘草植物形态提出了质疑,却也赞同大苦与蘦均为甘草别名之说法。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针对掌禹锡的观点,把《尔雅》所讲的甘草形态与真正的豆科植物甘草做了对比,确认其所云之大苦并非甘草,而是黄药子[8]。黄药子味极苦,故有大苦之名。明代《纲目》中记载:“沈括云:《本草注》引《尔雅》大苦之注为甘草者,非矣郭璞之注乃黄药也......”[9],其认同了沈括的说法,并为甘草添加“灵通”一名。清代吴仪洛《本草从新》依甘草品种之不同将其命名为“粉草”和“统草”[10]。此外,近代中医药史学家尚志钧也对“大苦”进行了考证,认为有6种解释:甘草、黄药、虎杖、地黄、木甘草、豆豉[11]。近代植物学著作《中国植物志》中将甘草称为“甜草”[12],药学著作《中药志》中称其为“甜根子”[13]。古今甘草的别名众多,以“密甘”、“美草”、“蜜草”、“蕗草”、“国老”5种称谓最为多见,并为后世医药著作所沿用。
2 基原考证
《中国植物志》记载,豆科甘草属植物在全世界分布有20种,分布于我国的有9种(表1)[12],其中《中国药典》收录3种,即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光果甘草G.glabra L.和胀果甘草G.inflata Batal.[2]。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又称为乌拉尔甘草,是我国分布最广、使用年代最久的甘草药用资源。药用甘草基原植物的早期记载曾存在混淆,有文献报道我国甘草的来源除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和胀果甘草之外,尚有黄甘草G.erycarpa P.C.Li、云南甘草Glycyrrhiza yunnanensis、粗毛甘草Glycyrrhiza aspera Pall.、刺果甘草Glycyrrhiza pallidiflora Maxim.等用作甘草的民间代用药材使用[14]。
历代本草所述甘草品种繁多,对其基原植物描述主要为“甘草叶如槐叶、花紫、角如相思”等。甘草植物形态描述最早记载于《本草图经》:“叶如槐叶,七月开紫花似奈冬”[15]。明代《本草纲目》肯定了前人对甘草原植物的描述,并有如下叙述:“枝叶悉如槐,高五、六尺……结角如相思角……大径寸而结紧断纹者,为佳;其轻虚细小者,皆不及之”[9],指出了品种优劣之别。本草著作中记载的“抱罕草”为羌西、甘肃及其以西的甘草,孔宪武[16]曾记载“兰州市区和郊区西果园、十里店极普遍,甘肃定西地区干燥荒野生长特多”。至清代《本草从新》将甘草分为两种:“大而结者良,出大同,名粉草;细者名统草”[17],以植物特征区分了甘草的不同品种。
在药材市场上尚有云南甘草和粗毛甘草混用,东北辽宁、吉林个别地区亦有以刺果甘草充当甘草用[18]。据记载[19],山西地区常用甘草为豆科植物腺毛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Var.的根及根茎,其基原
植物形态和功效与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相似。河北部分地区发现有以豆科植物圆果甘草G.squamulosa Franch.作药材[20]。广西少数民族自治区则有“蝦须豆”和“小牛力”两种代用品,通称为“土甘草”[21]。经考证,二者分别为豆科植物福特木Fordia cauliflora Hemsl.和疏叶美花崖豆藤Millettia pulchra Kurz var. typica f.laxior Dunn,植物形态、功效等方面均与常用甘草不同,属甘草伪品。在药材商品中还有一种苦甘草[22],其基原植物是豆科植物苦豆子Soproa alopecuyoides L.的干燥根,形态与甘草基本相同,分布于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但功效大相径庭,不可混用。
3 产地考证
我国甘草产地众多,古今观点不一。关于甘草产地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诗经·唐风》,其云:“采苓采苓,首阳之颠,是也”[9]。蘦与苓通用,即为当时之甘草。诗经所云首阳山为河东之蒲坂县,与现代甘草产地相似,而先人所云与现代甘草完全不同。南北朝时期《名医别录》方才明确记载了甘草产地:“甘草生河西川谷积沙山及上郡”[3]。古之河西泛指黄河以西地区,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今甘肃省东南部及内蒙古鄂尔多斯、阿拉善、贺兰山以东等地;上郡系指今陕西榆林县及内蒙古鄂尔多斯左翼之地。积沙山为积石山,即古之抱罕,此乃甘草原产地,至今不衰。
陶弘景又云:“河西上郡今不复通市,今出蜀汉中,悉从汶山诸夷中来......抱罕草,最佳……青州间亦有不如”[4]。陶弘景为南朝梁武帝臣,其谓河西上郡今不复通市者,因时值五胡之乱,南北交通阻梗,盖药
材之产于西蜀者,当迂回岷江而集重庆,再下长江流域以达江南。故弘景谓今出蜀汉中,悉从汶山诸夷中来。汶山即今四川茂县,蜀汉西晋汶山郡,
表1 我国甘草基原植物
Tab. 1 List of original plant of Glycyrrhiza uralensis in China
序号
基原
分布植株药用部位功效科种
1豆科甘草(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产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
青海、新疆、山东等地区草本干燥根和根茎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2豆科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产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
分布于欧洲地中海区域、俄罗斯
西伯利亚地区、蒙古等
草本干燥根和根茎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3豆科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e Batalin 产于内蒙古、甘肃和新疆;分布
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
兹别克斯坦等
草本干燥根和根茎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
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4豆科粗毛甘草Glycyrrhiza aspera Pall.产于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
新疆;分布于俄罗斯及西伯利亚、
伊朗、阿富汗等
草本干燥根和根茎清热解毒、止咳祛痰、补脾和胃、
调和诸药
5豆科云南甘草Glycyrrhiza yunnanensis产于我国云南地区草本干燥根和根茎补脾益气,止咳祛痰,清热解毒
6豆科刺果甘草Glycyrrhiza pallidiflora Maxim.产于东北、华北、陕西、山东、
江苏;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草本干燥根和根茎催乳,甘杀虫止痒,镇咳
7豆科无腺毛甘草Glycyrrhiza eglandulosa X. Y. Li产于新疆焉耆及石河子草本干燥根和根茎补脾益气,止咳祛痰,清热解毒
8豆科圆果甘草Glycyrrhiza squamulosa Franch.产于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
新疆草本干燥根和根茎补脾益气,止咳祛痰,清热解毒9豆科黄甘草G.kansuensis korshinskyi G.Ging产于新疆、甘肃等地草本干燥根和根茎补脾益气,止咳祛痰,清热解毒
辖旧茂州及松潘之地。茂州松潘,位于川之西北,西接康定,北邻甘肃,即今土司杂居之地。抱罕,东汉县名,属旧凉州陇西郡,在松潘之西北境、甘肃之东南隅。凡甘肃兰州西宁间自洮水以西积石山一带之地,即陶弘景时代羌属领地之总名。其地所产之甘草,时称抱罕草。青州是指今日山东之胶东及济南
东部,地已偏居满洲、蒙古之南,气候土质已不甚相宜,较之东北关外以及西北、蒙古等地产者,当然不及。据日本中尾万三氏[23]之推测,古代青州本有野生甘草,因经采伐殆尽,而所余者不多,所谓青州间有者是也。并谓青州地方,或为当时满洲、蒙古产甘草之市场,成东北产甘草运输集中之地,即其为大宗甘草荟萃之区,将青州土产甘草作比较,当然不如矣。北宋苏颂《本草图经》云:“今陕西河东州郡皆有之”[15]。河东州郡,史料记载众说不同,但大多数认为河东州郡并不在陕西境内,它位于山西境内与陕西毗邻。有史料记载青州乃今江苏连云港云台地带,更有记载为奉天(今沈阳)辽河以东地区。清代《植物名实图考》又有关于甘草产地补充:“甘、涼诸郡尤肥壮”[24]。甘、涼诸郡相当于如今陕西关中平原、陕北地区,甘肃大部,青海东北部及宁夏回族自治区部分区域,与现代甘草产地极为接近。
《甘肃新通志》记载:“甘草各府州俱有,宋志镇原出者佳”[25]。镇原位于现在甘肃东部、庆阳市西南部,是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长期以来,当地甘草以质优量大而闻名,行销国内并大量出口。随着产地变迁,《宁夏资源志》[26]和《宁夏中药志》[27]将我国药用甘草按道地产区分为东甘草和西甘草。东甘草主要产地分布于黑吉辽三省、内蒙古哲里木盟和昭乌达盟,尤以黑龙江嫩江三肇地区所产的棒草而著称。西甘草以“梁外甘草”最佳,以其生长在鄂尔多斯高原杭锦旗梁外地区而得名。据史料记载,杭锦旗巴音乌素镇西北沟一带在隋唐时期就被称为“甘草之城”。清代嘉庆年间,晋商走西口来到杭锦旗库布其沙漠地区,进行甘草贸易,当地的梁外甘草被大量采掘,经包头、河口水旱码头运往祁州(现河北省安国市)或河南虞县等药材集散地。
4 炮制考证
《神农本草经》最早收载甘草[1],但书中并未记载甘草炮制方法,汉代张机《金匮玉函经》首见甘草炮制方法之描述[28]。后世医药典籍中都有记载甘草炮制方法,方法由简至精,理论也日臻成熟。
4.1 不加辅料炮制
4.1.1 炙法  甘草炮制方法早期仅为炙法,首载于汉代张机《金匮玉函经》:“灸焦为末,蜜丸”[28]。后世医药典籍对甘草炙法又有发展。宋代朱肱《类证活人书》云:“炙微赤,剉”[29],明代著名方书《普济方》中提到“炙紫”和“去皮炙”[30],清代林佩琴在《类证治裁》中也有“炙黑”等记载[31]。
4.1.2 炒法  甘草炒法最早见于汉代《金匮要略方论》[32]。宋代医方著作《博济方》有“炒令黄”、“炒存性”之记述[33]。金代《儒门事亲》和元代《瑞竹堂经验方》中分别提到了“剉、炒和微炒”[34-35]。发展至清代,《论》提出“去皮微炒”[36]。
4.1.3 煨法  甘草“煨法”始载于(宋)《类编朱氏集验医方》[37]。(元)《活幼心书》、(清)《医宗金鉴》
相继提出“甘草,湿纸裹煨透”[38-39],(清)《本草纲目拾遗》又有发展,提出“甘草,一枝......重三钱......火内煨熟”[40]。
4.1.4 炮法  甘草“炮法”最早见于儿科著作《颅囟经》[41]。此后的《普济方》[30]、《本草纲目》[9]也提到“炮黄、先炮令内外赤黄用”。
4.1.5 爁法  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最早见有“爁”甘草的记述[42]。
4.2 加辅料炮制
4.2.1 酒制  (1)酒蒸:“酒蒸”甘草最早见于《雷公炮炙论》:“凡使,须在头尾尖处……用酒浸蒸”[43]。
(2)酒炒:甘草“酒炒”法始载于(明)《医宗必读》[44]。(清)《叶天士秘方大全》又有“甘草,加黄酒湿透,炒半黑”之记述[45]。
(3)酒炙:清代药学著作《握灵本草》提出“甘草,凡用须去头尾或酒炙或酥炙或长流水灸”[46]。
4.2.2 醋制  醋制甘草首见于宋代,《苏沈良方》曰:“甘草,纸裹五、七重,醋浸,令透火内慢煨干”[47]。明《普济方》也有相似记述[30]。
4.2.3 盐制  宋代《圣济总录》中最早见有“盐水浸炙黄”方法[48],《普济方》中更有“盐炙”、“盐擦炙”、“盐炒”的记载[30]。
4.2.4 油制  《雷公炮炙论》曰:“使一斤用酥七两涂上,炙酥尽为度”[43]。此后文献又有不同炙法,宋代《圣济总录》曰:“于生油内浸过炭火上炙侯油入甘草用”[48]。明代《普济方》曰:“油浸三宿”[30]。《医宗必读》曰:“涂麻油炙干”[44]。
4.2.5 蜜制  唐代《千金翼方》中最早记载“蜜煎甘草涂之”[49]。其他文献中尚有不同炙法,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提出“蜜炒甘草”[42],明代《炮炙大法》提出“甘草,切片用蜜水拌炒”[50],明代《先醒斋广笔记》和清代《成方切用》中都有“甘草去皮蜜炙”之记述[51-52]。
4.2.6 水制  早在宋代《证类本草》就有“炙,劈破,以淡浆水蘸三、二度,又以慢火炙之”[53]。明代《本草纲目》曰:“方书炙甘草,皆用长流水蘸湿炙之,至熟刮去赤皮或用浆水炙熟,未有酥炙酒蒸者”[9],清代《外科大成》曰:“粉甘草截断,用涧内水浸润,慢火炙透”[54]。
4.2.7 胆汁制  宋代《圣济总录》中见有“猪胆汁浸五宿,液出炙香”[48]。清代《医宗金鉴》亦提到“胆汁浸一窃”[39]。
4.2.8 乌药汁制  清代《医学从众录》中见有“一两五钱,用乌药一两煎汁收入”的记载[55]。4.2.9 沙炒  明代《普济方》中见有“沙炒”的记载[30]。
4.2.10 麸炒  明代《普济方》中见有炮再“麸炒”的记载[30]。
4.2.11 姜汁炒  明代《医宗必读》中见有“姜汁炒”的记载[44]。
4.2.12 米炒  清代《得配本草》中见有“和中补脾,粳米拌炒,或蜜炙用”的记载[56]。
5 讨论
甘草名称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尔雅》谓:“蘦,大苦”。三国时期魏孙炎注曰:“蘦,今甘草是也”,但当时甘草之名并未广泛采用。《神农本草经》首次以“甘草”为正名,并沿用至今。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与《名医别录》中均对甘草的别名进行了详尽罗列,更因品质与“虽非君,为君所宗”相似,将其命名为“国老”。明代《本草纲目》为甘草添“灵通”一名;清代《本草从新》依不同细分为“粉草”与“统草”。现代以“密甘”、“美草”、“蜜草”、“蕗草”、“国老”5种别名最常见,并为后世本草著作所沿用。
甘草原植物形态最早记载于宋代《本草图经》,明代《本草纲目》也有“甘草枝叶悉如槐......结角如相思角”。以上描述与《证类本草》和《植物名实图考》等著作附图共同考证,可知古时甘草叶为复羽状复叶、总状花序、蝶形花等特征,与现代甘草基本一致。经考证《大观本草》及《政和本草》中附图为乌拉尔甘草。本草学研究发现,我国的甘草属植物除了《中国药典》收录的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光果甘草G.glabra L.和胀果甘草G.inflata Batal.,尚有圆果甘草、粗毛甘草等6种同属植物可作药用。
甘草的产地,文献记载以河西川谷为主。然据陶弘景记载,梁代时河西、上郡等地所产者并不通市,而以汶山(今四川茂坟羌族自治县)产者为主。《图经本草》记载陕西、河东州郡亦产甘草。明代《本草品汇精要》以山西隆庆州为道地。清代《握灵本草》记载秦蜀河东西有之。近代《药物出产辨》有产内蒙古者。经考证,甘草古今用药基本一致,主产于内蒙、新疆、甘肃等省。以内蒙古伊盟杭旗一带、巴盟橙口及甘肃、宁夏阿拉善旗一带甘草所产品质最优,山西、陕西、河北、辽宁等地区亦产。
甘草炮制的记载十分丰富,约33部古代著作记载了其炮制理论。经考证,甘草炮制方法经历了由少到多最后又少,工艺由粗到精,理论由无到有的发展过程。汉代仅有“炙”和“炒”两种方法,南北朝出
现了辅料炮制,并建立了标准。由于宋代医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剉、煨、醋制、水制、盐制等炮制方法。元明时期,甘草炮制方法只增加了麸炒、姜汁制和沙炒,但炮制理论得到了发展。发展至清代,甘草的炮制方法大量减少,仅增加了乌药制和米炒,但出现了蜜炙、米炒等致甘草和中健脾功效的论述。现代甘草常用的炮制方法仅存切片、蜜炙和单炒三种。
6 结论
甘草是中医方剂中使用频率最高、应用最广的中药,然而甘草之研究多从“调和”论之,少有对其古今发展和应用脉络的系统研究。为正本清源,澄清混乱,本文从本草学研究的角度,通过古籍考订、征引文献对甘草实名、基原、产地等进行考证,为中医药科学研究特别是中药的理论与应用开发提供古代本草
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吴 普, 述.神农本草经[M]. 南宁: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 14.
[2]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
出版社, 2015: 86.
[3]  陶弘景, 著. 本草经集注[M]. 尚志钧, 辑校.芜湖: 皖南医学院科研科,
1985: 42.
[4]  陶弘景, 著. 名医别录[M]. 尚志钧, 辑校.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6: 28.
[5]  郭璞注. 尔雅[M]. 王世伟, 校点.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 203.
[6]  许 慎, 撰. 说文解字[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7: 25.
[7]  掌禹锡, 编纂. 嘉祐本草辑复本[M].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9: 143.
[8]  沈 括. 梦溪笔谈全鉴[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6: 280.
[9]  李时珍. 本草纲目[M]. 张守康,张向,王国辰, 等, 主校.北京: 中国
中医药出版社, 1998: 297.
[10] 吴仪洛, 撰. 本草从新[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3: 6.
[11] 尚志钧, 著. 本草人生—尚志钧本草论文集[C].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
社, 2010: 557-559.
[1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M]. 北京: 科学出版
社, 1998, 42(2): 165.
[13]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中药志(第1册)[M]. 北京: 人民卫生出
版社, 1979: 355-366.
[14] 谢宗万. 中药材品种论述(中册)[M].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96.
[15] 苏 颂, 编撰. 本草图经[M]. 尚志钧, 辑校. 合肥: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
社, 1994: 89.
[16] 孔宪武. 兰州植物通志[M]. 兰州: 甘肃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2: 365-
366.
[17] 吴仪洛, 撰. 本草从新[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3: 6.
[18] 周以良, 主编.黑龙江省植物志(第6卷)[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
出版社,1998: 255-257.
[19] 山西省卫生厅 编.山西中药志[M].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59: 50.
[20] 河北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河北植物志(第一卷)[M]. 石家庄: 河北科学
技术出版社, 1986: 749.
[21] 广西僮族自治区卫生厅 编著. 广西中药志(第二辑)[M]. 南宁: 广西僮
族自治区人民出版社, 1963: 72.
[22] 陈士林.中华医学百科全书: 中药资源学[M]. 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出版社, 2018: 111.
[23] 陈存仁 编校. 中国药一百种之化学实验[M]. 上海: 上海中医学院出版
社, 1993: 12.
[24] 吴其浚, 著. 植物名实图考[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3: 152.
[25] 升 允, 长庚修. 甘肃新通志(第7册)[M]. 扬州: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1989: 122.
[26] 宁夏省政府编. 宁夏资源志[M]. 宁夏省政府, 1946: 98.
[27] 邢世瑞 主编.宁夏中药志(上)[M]. 银川: 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1: 96.
[28] 张仲景, 著. 金匮玉函经[M]. 王叔和, 撰次;林 亿, 等, 校正;何义门,
鉴定;李顺保, 校注.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5: 114.
[29] 朱肱原, 著. 类证活人书[M]. 唐迎雪,张成博,欧阳兵, 点校. 天津: 天
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100.
[30] 朱 棣,滕 硕,刘 醇,等, 编.普济方(第3册 诸疾)[M].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 1982: 456.
[31] 林佩琴, 著. 类证治裁[M]. 孔 立, 校注.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7: 353.
[32] 张仲景, 述; 王叔和, 集. 金匮要略方论[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3: 112.
[33] 王 衮, 撰. 博济方[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59: 75.
[34] 张从正, 撰. 儒门事亲[M]. 张宝春, 点校. 沈阳: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56.
[35] 沙图穆苏, 编. 瑞竹堂经验方[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1: 232.
[36] 王士雄, 撰. 论(卷上下)[M]. 1892(清光绪十八年).
[37] 朱 佐, 编撰. 类编朱氏集验医方[M]. 郭瑞华,孙德立,姜玉玫, 等,
点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313.
[38] 曾世荣, 编撰. 活幼心书[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6: 142.
[39] 吴 谦, 撰.医宗金鉴[M].鲁兆麟, 主校;石学文,高春媛,王新佩, 等,
点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556.
[40] 赵学敏, 著.本草纲目拾遗[M]. 闫 冰,靳丽霞,陈小红, 等, 校注.北
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8: 80.
[41] 佚 名, 著.颅囟经:中医儿科[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23.
[42] 本书编委会.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312.
[43] 雷 敩. 雷公炮炙论[M]. 合肥: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1: 51.
[44] 李中梓, 著. 医宗必读[M]. 王 卫,张艳军,徐 立, 等, 点校.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82.
[45] 叶天士, 著. 叶天士秘方大全[M]. 中央书局,1941(民国三十年).
[46] 王 翃, 著. 握灵本草[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 36.
[47] 沈 括, 苏 轼, 撰. 苏沈良方[M]. 杨俊杰, 王振国, 点校. 上海: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 45.
[48] 赵佶敕, 编.圣济总录 校点本(上)[M]. 郑金生,汪惟刚,犬卷太一, 校
点.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889.
[49] 孙思邈, 著.千金翼方[M]. 上海: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8: 36.
[50] 缪希雍, 著. 炮炙大法[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6: 46.
[51] 缪希雍, 著.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M]. 张印生,韩学杰,于永杰, 等, 校注.
北京: 中医古籍出版社, 2000: 122.
[52] 吴仪洛, 辑. 成方切用[M].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6: 77.
[53] 唐慎微,撰.证类本草[M].曹孝忠, 校;寇宗墹, 衍义. 上海: 上海古籍
出版社, 1991: 735.
[54] 祁 坤, 编著.外科大成[M]. 北京: 科技卫生出版社, 1958: 234.
[55] 陈念祖, 著. 医学从众录[M]. 何  永,韩文霞, 点校. 天津: 天津科学技
术出版社, 2003: 22.
[56] 严 洁, 施 雯, 洪 炜, 同纂. 得配本草[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32.
收稿日期:2020-02-23
(栏目编辑:张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