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动漫文化特征
摘要: 日本动漫不仅汇集了日本国内的人气,而且风靡全球,形成蔚为大观的文化现象。日本动漫作为一种现代大众文化,对日本甚至是全世界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相比之下,中国动漫发展缓慢,举步维艰,虽有国家政策的扶持,但关键还是需出一条符合中国特的发展之路。本文结合具体日本动漫作品,对日本动漫的几个重要文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与归纳。
关键词: 日本动漫文化特征写实
最近,经常在网页上看到“ACG”这几个字母组合,查了一下才知道,这是“anime”“comic”“game”的统称。而这一统称几乎可以说是日本大众文化的代名词,逐渐渗透到了全世界各国。这一字母组合据说最早是由台湾的动漫爱好同盟“扑克同盟”提出的,现在已被广泛使用。目前“ACG”及其衍生文化的影响力正在逐步加强。从中国、日本、韩国近年来的“动画―小说―漫画―游戏―电影―广播剧”改遍可以看出其影响力。这其中不可忽视,或者说是最为重要的两项就是动画、漫画了。
动漫,是动画和漫画的合称。动画(animation或anime)指的是由许多帧静止的画面连续播放时的过程。漫画(comic)在中文中有两种意思,一种是指笔触简练,篇幅短小,以讽刺、幽默与诙谐为主要目的的单幅绘画作品,称为传统漫画。另一种是指画风精致写实,内容广泛,风格各异,运用分镜式手法来表达一个完整故事的多幅绘画作品,称为现代漫画。文中所提到的“动漫”中的漫画,均指现代漫画。很多的动画作品
一般都源自漫画,由漫画改编为动画,甚至是电影、广播剧等。因而,现代“动漫”不仅包含动画和漫画,宽泛地说还包含了网络游戏、相关的娱乐和艺术,以及各种衍生物。文中“动漫”主要指动画和漫画这两种。
“动漫,究其根源是对各种传统民间工艺(剪纸、皮影、木偶等)、民间绘画(素描、版画、水彩画、水墨画、油画、漆画等)、民间雕塑(木雕、砖雕、陶艺、石雕、石刻、面塑等)以及民间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社会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复合体,是传统大众文化和现代大众文化的综合发展”。①作为公认的动漫大国的日本,其动漫尤其具有特殊的文化特征,使日本社会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并继承和发展了日本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大众文化,而这也是日本动漫为什么会拥有庞大的消费体的原因所在。本文通过对日本动漫中蕴含的文化特征的归纳,并主要从“写实”角度来探讨对中国动漫发展的启示。
1.日本动漫的文化特征
作为日本传统大众文化和现代大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者之一的日本动漫,其有着特殊的魅力,这也是其为什么拥有众多“粉丝”的原因所在。大众文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国家、地区新近涌现出来的人们普遍关心、喜爱、接受的文化,它既是一种观念体系,又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会心态。②日本动漫就是如此。日本动漫产生于日本特定的社会文化之中,体现了日本社会及国民的种种特性。
1.1日本动漫的“岛国根性”
日本是位于亚洲大陆东侧的一个单一民族的岛国,隔海北临库页岛、西伯利亚,西与朝鲜半岛、中国相邻。四面环海,资源相对缺乏,民族单一,文化底蕴又比较薄弱,种种特性促使日本竭尽所能地采长补短,而且在吸收外来文化方面极具优势。一种文化一旦得到认可,就很容易传播到全国,得到大众的认可和接纳。因此,日本自古以来就在引进外来文化、兼收并蓄、为己所用方面有着独特的天分。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引进外来文化的时候,并不是原样照搬,而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即只吸收自己需要的部分,并在自己本土文化的土壤上加以培植,使其成为日本的文化。这种既开放又封闭的文化特征,促使他们积极地吸收外来文化。
这种兼收并蓄的文化特征在动漫上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动漫取材的宽泛。如:冬木琉璃香的《星座宫神话》取材于古希腊神话故事;池田理代子的《凡尔赛玫瑰》则以法国大革命前后的一段真实历史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鸟山明的《七龙珠》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原型,创作出了“赛亚人”悟空的全新故事。五十岚优美子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取材于莎士比亚的戏剧;横山光辉的《三国志》则是取材于中国的古典名著;高屋奈月的《水果篮子》更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十二生肖为题材进行创作。日本人的这种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意识,使日本作家具有极强的求知欲,这极大地拓展了题材的范围,使他们在选材上不拘一格,创作了很多“外来风”的日式漫画。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吸引了众多的漫迷。
1.2日本动漫的“草根性”
所谓“草根性”是指日本动漫无论在题材还是主题的挖掘上,都紧紧根植于社会基层,把不同年龄层的社会大众作为受众对象,将大家喜闻乐道或是耳熟能详的故事,以及大家在现实社会中得不到的满足与美好的愿望、梦想收集提炼出来,经过艺术加工之后又还原于生活。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在对象上,日本漫画的定位是全体大众。日本漫画根据受众年龄层及性别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儿童漫画、少年漫画、少女漫画、青年漫画、女性漫画、成人漫画等。在内容的定位上,主要是把基调定在了人性化和生活化上,题材方面更是包罗万象,如历史、文艺、教育、体育、科幻、爱情等,可以迎合不同年龄层次的不同读者的需要。
正如漫画家在创作中,首先会考虑的问题就是这部作品主要是画给谁看的,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世界观或者对现实世界的理解是什么,定位了这些之后才会进入实际的创作阶段。如宫崎骏的作品,题材虽然不同,但却将梦想、环保、人生、生存等令人反思的讯息融合在作品中,借着作品传达给每个读者。在为宫崎骏赢得第52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千与千寻》中,同样是借着“千寻”这个平凡的小女孩的不平凡的经历,希望能唤回每个人心中的那一份纯真、爱与善。这样的题材不仅取悦了低年龄层的读者,而且博得了无数成年人的喜爱。
1.3日本动漫中的“集团意识+人文主义”
埃德温?赖肖尔在他所著的《日本人》一书中认为日本人和欧美人最明显的差异,就是日本人重视集团。
日本排行榜在企业经营与工薪族社会中讲究集体和谐,学生穿统一的制服,等等,都是重视集团的表现。谚语“打出头鸟”明确表达出日本人的处世哲学,对于那些在集团中唱反调或者是背叛集团的人有所谓的“村八分”的处罚。例外当然也有,但就整个日本社会而言,主张有集团才有个人,在集团中个人才能发挥作用,比主张个人主义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这种集团意识在日本体育动漫中得到了极好的体现。体育动漫是指以体育项目为题材的漫画,主要分为两大类别,即球技类和格斗技类。球技类顾名思义就是棒球、网球、排球、高尔夫等。格斗技类主要是指武道类,即剑道、跆拳道、中国武术等。这类题材的漫画最常通过对团体英雄的颂扬来展现日本的集团意识。例如《足球小将》、《灌篮高手》、《网球王子》等中,一个个外形俊俏、性格各异的热血少年组成偶像团体,依靠个人的顽强意志和不懈努力,以及同伴的帮助,甚至是与同伴间的心灵相通、紧密配合下,通过一个个难关,最终取得胜利。我们可以看出这其中除了日本传统的集团意识得以体现之外,西方的强调自我价值、个性发展的人本观念也与集团意识得到了很好的融合,在既强调了主角的个人作用的同时,又体现了日本传统的集团意识。《网球王子》可以说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这样一部作品:在美国青少年网球大赛中取得四连胜的网球天才少年越前龙马回到日本,并进入名门学校青春学园初中部的网球部,经过初期的磨合后与拥有卓越球感的不二周助、擅长舞蹈特技打法的菊丸英二、体力过人的海堂薰等其他队员们惺惺相惜,通过共同的努力取得了一场场比赛的胜利,最终取得了全国初中部团体网球赛的冠军。这部作品吸引人眼球的不仅仅是一场场激动人心的比赛,每个队员独特的人格魅力及队员之间的超常的默契,也倾倒了无数观众。
1.4日本动漫中的“读者导入”
现代动漫表现的重点是作者通过动漫想要向读者表达的内容。而这些内容的表达往往会
引起读者的共鸣,特别是作品中的主角在最初往往是平凡的,或者是日本社会中最普通的一类人,这种设定往往会给读者一种“这不就是在说我吗?”“对呀,我也是这样的”的感觉,而通过这样的一种最初的角把读者引入作品之中,使读者随着剧情的发展而随之起舞,达到感同身受的境界。这就是“读者导入”。
这种表现手法用的最频繁的就是在少女漫画中了。书中的女主角一般都是平凡的、毫无特的女生,但是在某种特定的环境或条件下会发出璀璨的吸引人的光芒,一刹那之间让人觉得好可爱、好漂亮。早川智子的《完美小进化论》就是这样一部动漫。女主角中原须奈子是一个不爱打扮,只喜欢恐怖电影和一切与恐怖、惊悚挂钩的东西,最见不得的就是“闪亮生物(帅哥靓女)”的15岁女孩子,而这样一个女孩却偏偏和四个超闪亮的帅哥一同住在须奈子的姑姑家里。须奈子本来不是这样子的,只是个普通的女孩子,但是在准备向喜欢的男孩子表白的时候,却意外听到那个男孩子说须奈子是丑女,自此,须奈子就变了。而须奈子的姑姑希望改变须奈子,答应四个闪亮男孩只要把须奈子改变成淑女就免除三年的房租。在这样的一个故事框架下,发生了很多事情,当每每碰到事件的关键时刻,往往是最为平凡的须奈子说出惊人之语,点醒众人。重点在于那时那刻的人物内心的细腻刻画。日本民族的情感表达比较暧昧,
注重与追求的是一种“以心传心”心灵相通的境界,但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些事情如果自己不说,别人是不会明白的。而这种含蓄的、微妙的感情上的细腻刻画就是日本漫画打动人心的重要一环。其他的还有很多,例如《纽约美女》、《玻璃假面》、《好想告诉你》等。读者通过主人公的感情变化、故事情节的发展体会一段自己不曾有过的体验,来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唤醒自身回归情感世界。
2.日本动漫的灵魂――日本动漫中的“写实”
曾经在某文学奖的评审中看到对文章这样的评价:“あまりにマンガ的(太漫画性)”。“漫画性”一般解释为荒诞无稽或是缺乏现实性,脱离现实这样的意思。但是,漫画就真的是可以乱画,毫无艺术性,脱离现实,毫无写实可言的吗?想要追求艺术性就只有志向于文学吗?1999年6月份的《朝日新闻》(大阪版)中刊登了一则广告,是关于《ワンダ?`手?V治虫ランド》这本书的,引人注意的是它的宣传语:“手?Vマンガは世界文学の巨峰だ。(手?V漫画是世界文学的巨峰。)”关川夏奈在第三届手?V治虫文化奖的评审中,特别指出冈崎京子的UNTITLED,认为这部作品对日语语言表达有极大的影响,并且产生了很多文学的模仿者。
首先我们要确认的是写实是指忠于现实,但并不是指必须像照片一样,和现实一模一样,其中也是包含着省略和抽象的适度描写。二叶亭四迷在论到小说的写法时,有这样的说法。对二叶亭来说,对现实的
描写是把眼前的现实世界抽象、概念化,作为一种模型来表现。非典型的、偶然的东西最终会被提纯。只描写本质,省略细枝末节,才是真正的写实。我们在动漫中或许不到真正的和现实世界中一样的人物,但动漫中的人物所具有的性格特征,所遇到的困扰,却大都是我们现实生活中会遇到的。最近,有一部很有人气的动漫――《银魂》。这部动漫讲述的是江户末期,被称为“天人”的外星人袭击了地球,幕府最终不敌外星人向外星人低头了,外星人自此控制了地球。在这样的时代,有一个武士与同伴愉快地过着异想天开的生活。故事的主角叫银时,开了一家“万事屋(代人处理任何麻烦事)”,喜欢吃甜食,不定期摄取糖份,已达到糖尿病的危险边缘;喜爱看的漫画是“周刊少年jump”,平时总是一副睡眠不足的样子,但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却坚决地贯彻自己的“武士道”。作者把现实世界的严峻问题一一带入了这个虚构的江户城中,使其中登场的人物身上展现当今社会的影子,把现代人的不安、不满、挫折、痛苦通过一种冷幽默的方式表现出来。虽然登场人物在现实中不到一样的原型,但却总给读者一种似曾相识的印象,使读者看完后总会有所感悟或是会心一笑。正如写实主义中提出的写实并不是提示事实本身,而是提示事实的本质。类似这样的动漫还有很多,如《高达系列》《新世纪福音战士》《东京巴比伦》等。
这正是中国动漫中最为欠缺的东西,即缺乏“写实性”。中国动漫应该更贴近中国人的生
活,而不是空泛地模仿日本动漫,甚至连日本人的生活方式都在动漫中加以模仿,完全不到中国的感觉,例如《神兵小将》《神龙四驱》等。我们完全可以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时尚元素融会起来体现在作
品中,比如,让女主角用的国产手机上挂个中国结(正在和异世界通话),让男主角穿上李宁的运动服打篮球(或者是拯救世界),大街上放着周杰伦的歌,沿街弥漫着烤羊肉串的香味,不少藏民摆着地摊卖首饰古董……一些生活细节就可以直接地反映如今的中国特,带出中国潮流,创作出中国的“写实”作品。
注释:
①韩若冰.浅谈日本动漫文化的草根性特点.民俗研究,2007,(3):169
②孙俊,谢丽玲.当代大众文化与青少年美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12.
参考文献:
[1]陈俊.大众文化视野下的日本漫画[J].日本研究,2003,(02).
[2]耿楠楠.日本动漫的文化特征及对中国的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8,(04).
[3]韩若冰.浅谈日本动漫文化的草根性特点[J].民俗研究,2007,(03).
[4]王永娟,王培培.青春的童话:日本动漫产业成功的文化秘密[J].政工研究动态,2008,(05).
[5]马芸.日本动漫中的文化印象分析[D].同济大学,2008.
[6]李燕.浅析日本的动漫文化[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07).
[7]孟凡骞.我国动画品牌传播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8]ヨコタ村上孝之「マンガは欲望する」[M].筑摩书房,2006.
[9]tieba.baidu/f?kz=65326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