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韩宇'
摘要:2017年4月8日至10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编辑部、浙江大学海外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世界华文文学区域关系与跨界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隆重举行,会议以“世界华文文学区域关系与跨界发展”问题为主题展开深入探究,发出了许多值得关注的声音%本文从“世界华文文学相关概念的厘定”“世界华文文学作家及作家研究”“世界华文文学作品研究”三方面对会议声音进行了提炼归纳,试图通过主题分类,较为全面地检阅本次大会成绩,展示学科的长足发展,展望研究的美好未来。
关键词:世界华文文学区域关系跨界发展
2017年4月8日至10日,“世界华文文学区域关系与跨界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大学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编辑部、浙江大学海外华人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来自世界各国的百余名专家学者相聚杭州,济济一堂,在多个视阈与问题中,对“世界华文文学区域关系与跨界发展”问题展开深入探究,开拓出较大的问题场域与论辩空间°本次会议
共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101名,提交论文53篇,会议期间举行主题演讲6场,论文报告44场,评论10场,使本次会议得以从不同视角多维切入世界华文文学,呈现出百家争鸣、众声喧哗的学术风貌。检阅来自会议中的声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世界华文文学相关概念的厘定
阎连科随着文学史观念的不断演进和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世界华文文学作为
一种创作现象和历史存在受到了广泛关注。世界华文文学不仅成为中国文学“走出去”的重要历史源流和现实支点,也成为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学术生长点。但是由于历史、现实以及学理上的原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于世界华文文学所包含的的创作现实与文学史命名相当混乱,产生了数量诸多又相互存在复杂交错关系的子概念。在本次大会上,相当多的学者关注到世界华文文学概念下的相关概念,并试图通过对其内涵与外延的分析对于这些概念加以整理、明确,为世界华文文学这一新兴研究方向清理和构筑起坚实的理论地基。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文学面临着“走出去”的课题,在这一背景下,构筑合理的概念彳系和价值体系容纳变得多元而复杂的多地域、多价值、多文化的文学事实变得非常迫切。朱寿桐(澳门大学)在主题演讲《汉语新文学概念的延展性》中,分析了“汉语新文学”作为学术概念所具有的学术优势与学理缺陷,指出汉语新文学的学术文化优势在于其能够有效地避免整治区域意义上的国体概念必然导
致的人为区隔和自我设限的某种尴尬,是对于“新文学”概念的回归与拓展,使得这一文化概念的学术活力再次得到启动;但其学理缺陷在于其作为概念的延展性不足,导致使用这一概念的学者在学术实践中收到某种限制,并呼吁对于这一概念加以进一步讨论,以求扬长避短。王列耀(暨南大学)在主题演讲%华侨华人与百年中国文学及海外传播》中,提出“华侨华人文学”的文学史视角,关注华侨华人作为百年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生产者、传播者、接受者的重要地位,试图引入“文化中华”的观照方式,理性评估世界华文文学的学理内涵重新考量文学史的书写,以构建适应中国文学实绩的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体系。
作为海外学术界较为普遍使用的概念,“华语语系文学”的概念具有较大的理论影响力,其自身合理性与局限性成为世界华文文学学科构建的基础和动力。山口守(日本大学)在学术演讲《巴别塔之后:华语语系到母语之外》中,通过分析“华语语系文学”这一概念,对以往华文文学论述提出了质疑,并引入高语境和低语境的概念,指出探讨“于华语/非华语”之间华语语系文学研究的必要性,并由此通过对于汉语-母语的语言学分析与例证,提出了“作为策略的华语语系文学/母语之外文学”的概念。而金进(浙江大学)的学术演讲《关于“华语语系”理论的溯源与批评》对于“华语语系文学”这一概念的内涵与理论源流进行了详尽的梳理与考证,并通过比较王德威与史书美关于华语语系文学的论述,引出对于华语语系文学的评价问题,认为重审华语语
系的理论源头和批评方法,最大的意义就是我们学习和理解另外一种片面的深刻的批评方式。
“华文文学”也是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影响较大的概念之一,但随着近些年来理论的发展与文学内外环境的变迁,这一概念的理论边界存在着泛化和窄化的双重挑战。杨际岚(福建省作协)在学术演讲《“世界华文文学”之“界”在哪儿?》从被冠以“世界华文文学”的多种征文评奖结果入手分析“海外华文文学”之界,并指出在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完整”、“准确”、“深刻”诸标准中,“完整”是后两者的必要前提,因此“世界华文文学”之界,应涵盖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华文文坛。而古远清(华中师范大学)在演讲《台湾文学是“海外华文文学”吗?》中则通过对“海外华文文学”、“台湾文学”概念的辨析,指出台港澳文学是中国所属的区域型文学,不应划入“海外华文文学”范畴之中,而应属于“中国文学”序列。上述观点引起海内外与会学者的普遍争鸣,为认识和厘清“世界华文文学”体系内诸概念内涵及关系提供了有益借鉴。
二、世界华文文学作家及作家研究
世界华文文学作为传统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要补充,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开辟了全新疆域,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家谱系提供了更新与补充的全新机遇。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又有越来越多的来自全世界不同地域的写作者和作家加入华文文学作家行列,为现当代文学作家研究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充沛资源。本次研讨会上,许多学者以世界华文文学作家与作家作为选题进行研究,使越来越多的世界华文文学作家及作家进入我们的视野。
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使一批原先在文学史中被遮蔽、被遗忘的作家浮出水面,极
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文学史认知和文学谱系。本次会议上,许多学者以被通行的文学史遗漏或误读、窄化的作家为题材进行作家论研究,丰富和补充了我们对于这些创作个体与该时段文学史的认识。朴宰雨(韩国外国语大学)在演讲《韩国革命者金山的华文作品探索》中,以其代表作《阿里郎之歌》作为索引,通过对奔赴延安的韩国革命者金山的经历梳理,全面分析了金山在其华文写作作品中所折射出的革命心态与个体体验,为全面观照延安文学这一特殊文学史版图提供了独
特视角。杨翠(台湾东华大学)的演讲《根植土地:杨逵的农耕书写与生活美学》认为,在和历史赋予的诸多身份之中,最能体现杨逵志向而又被忽略最多的身份便是园丁,杨翠通过梳理杨逵作为一名终生农作劳动者的历史,联系其散文小说中对于劳动生活图景和对农民被剥夺生存权的批判,体现了杨逵作为一名写作的劳动者、反抗的劳动者、争取自由民主百花齐放新乐园的劳动者的追求,为我们接近杨逵的真实历史面貌提供了另一种视角。赵稀方(中国社科院)的主题演讲《今天我们为什么纪念陈映真?》则为我们展示了陈映真研究中一直被忽视的、对于台湾本土殖民地性的批判视角,从而为我们理解和观照陈映真展示给大多数人的“左”的面孔提供了解释,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拨了我们对于陈映真的简单化、刻板化印象。张岩泉(华中师范大学)的演讲《余光中新文学评论之评议》从余光中新文学评论引发的论证说起,通过对余光中新文学评论代表作《评戴望舒的诗》、《论朱自清的散文》的分析,提出了余光中新文学批评“名作求疵”、“文本细读”的特点,并通过其文学批评的错位与张力,对大陆当下的文学创作和批评有所启示。Carlos Rojas#美国杜克大学)的主题演讲“翻译与中国”借用地域与语言的
视角观照阎连科、阿来、董敢章、黄锦树、郭小橹的作品,指出了语言陌生感给作家文学语言带来的特,并提出了“一种地域文学总是不得不使一种跨地域文学”的观点。除此以外,樊善标(香港中文大学)的《从香港〈立报〉(1938-1941)“小茶馆”》、潘碧华(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的《南侨诗宗:丘菽园传统诗歌的精神与家国关怀》也分别从报刊史料和作家情怀的角度,推介了萨空了和丘菽园两位作家,论述了他们的国家想象和家国关怀,为我们全面地认识特殊历史情境下大陆文学场域外作家的国族认同提供了全新角度。
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作家加入到华文写作的行列之中,其特殊的在地性与其对中国本土的疏离与亲近使之成为世界华文文学中一道独特而值得关注的风景线。孙彦庄(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孙彦彬(马来西亚南方大学)的《本土化的马华生态文学一以田思为研究个案》通过对田思“我乡”书写中有关物种危机和环境问题的考察,分析田思在生态文学书写中的本土化特点和自我文化身份的重塑,并通过田思这一个案,管窥马华生态文学今年来的本土化趋向。钱虹(同济大学)的《中西荟萃,文化雅韵一论旅法女作家吕大明的独特散文艺术》用诗性的语言着重对吕大明出版的一系列散文集进行艺术研究,从艺术审美的角度评价其东西方融会贯通的深厚底蕴与自觉比较视角,并通过其对民族性格与文化差异的
人文关怀书写,揭示她对于构建“文化散文”体式和格局的启示。王璐(暨南大学)的《论美国新移民小说家李翊云的创作个性与作品接受》通过对其作品《千年敬祈》、《漂泊者》、《金童玉女》、《比孤
独更温暖》的文本细读,体察其作品中通过小人物悲剧性命运体现出的对于社会转型背景下当代中国的深刻思考和反思,总结出其独特的创作风格与写作姿态,并试图从中得出其创作对于美国新移民文学的启示。吴晓(浙江大学)的《论洛夫“天涯美学”的诗学意义》通过对于洛夫是个创作的独特视角,发掘洛夫诗歌中强大的生命意识、超常的宇宙意识和,并由这种“漂泊美”升华出其创作精神的核丿卜“天涯美学”,对我们认识和把握洛夫的创作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文学社团和作家落是新文学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文学现代化的重要表征。在世界华文文学的理论大背景下,一批在以往文学史观下未见视野的社团、落浮出水面,并借诸其海外生活体验和海外华文环境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样貌。赵小琪(武汉大学)的《台湾新世代本土诗人想象的中国社会空间的二重性》利用社会空间理论,从对台湾新世代本土诗人落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与创作姿态入手,研究在中国民本主义为基调的社会关怀意识下,以“团体”形式崛起于诗坛的台湾本土诗人创作中呈现出的历时性维度和共时性维度上的“民本与民主”、“家庭伦理与人性”的二重性特性,对当代学界研究台湾诗人在不同时代的创作心态与呈现不无启示。陈瑞琳(北美华文作家协会)的《飞翔在“本土”与“异国”之间一浅述“新移民文学”的互动与跨界》详细梳理了“新移民文学”的前世今生与发生发展,并对新移民文学对台湾文坛、大陆本土文学以及海外英语文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将中国故事向世界文坛传播的时代性命题有所启发。周德成(英国剑桥大学)的《族•语•地的纠葛一新加坡后“南洋诗学”中的认同褶皱》引入“认同”视角,以新加坡后“南洋诗学”作者及其创作作为个案,分析这一体身在大陆、又不属欧
美的新华文文本中认同的褶皱,并进而认为东南亚华文文学可以取“褶皱”譬喻阐释其认同“杂糅”的性质,并点出当前“世华文学”与“华语语系”主要论争的得失功过,具有小切口、深挖掘的学术特,发人深省。王海蓝(日本筑波大学)的《在日华人知日派作家随笔作品初探》在厘清“知日派”和“随笔”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日本当代华人知日派随笔作家及其作品的各自特点,总结出在日华人随笔作家作品的共同特性,以引起学术界对于日华文学研究必要性和迫切性的关注。朱文斌(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天狼星诗社创作心理探究》通过对于天狼星诗社在20世纪70年代崛起的史实研究,认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