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国际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总分:100分 时量:120分钟
一、信息性阅读(本题共5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血缘是稳定的力量。在稳定的社会中,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不分离的。“生于斯,死于斯”把人和地的因缘固定了。生,也就是血,决定了他的地。世代间人口的繁殖,像一个根上长出的树苗,在地域上靠近在一伙。地域上的靠近可以说是血缘上亲疏的一种反映,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我们在方向上分出尊卑:左尊于右,南尊于北,这是血缘的坐标。空间本身是浑然的,但是我们却用了血缘的坐标把空间划分了方向和位置。当我们用“地位”两字来描写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据点时,这个原是指“空间”的名词却有了社会价值的意义。这也告诉我们“地”的关联派生于社会关系。
“外婆家”充满着地域的意义。血缘和地缘的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
但是人究竟不是植物,还是要流动的。乡土社会中无法避免的是“细胞分裂”的过程,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繁殖到一定程度,他们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那是因为这社所需的土地面积,因人口繁殖,也得不断的扩大。扩大到一个程度,住的地和工作的地距离太远,阻碍着效率时,这社不能不在区位上分裂。——这还是以土地可以无限扩张时说的。事实上,每个家族可以向外开垦的机会很有限,人口繁殖所引起的常是向内的精耕,精耕受着土地报酬递减律的服制,逼着这社分裂,分出来的部分到别的地方去耕地。
如果分出去的细胞能在荒地上开垦,另外繁殖成个村落,它和原来的乡村还保持着血缘的联系,甚至把原来地名来称这新地方,那是说否定了空间的分离。这种例子在移民社会中很多。在美国旅行的人,如果只看地名,会发生这是个“揉乱了的欧洲”的幻觉。新英伦、纽约(新约克)是著名的;伦敦、莫斯科等地名在美国地图上都得到,而且不止一个。以我们自己来说罢,血缘性的地缘更是显著。我十岁离开了家乡——吴江,在苏州城里住了九年,但是我一直在各种文件的籍贯项下填着“江苏吴江”。抗战时期在云南住了八年,藉贯毫无改变,甚至生在云南的我的孩子,也继承着我的藉贯。她的一生大概也得老是填“江苏吴”了。
我们的祖宗在吴江已有二十多代,但是在我们的灯笼上却贴着“江夏费”的大红字。江夏是在湖北,从地缘上说我有什么理由和江夏攀关系?真和我的孩子一般,凭什么可以和她从来没有到过的吴江发生地缘呢?在这里很显然在我们乡土社会里地缘还没有独立成为一种构成团结力的关系。我们的籍贯是取自我们的父亲的,并不是根据自己所生或所住的地方,而是和姓一般继承的,那是“血缘”,所以我们可以说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
很多离开老家漂流到别地方去的并不能像种子落入土中一般长成新村落,他们只能在其他己经形成的社区中设法插进去。如果这些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结成一个地方社,他们之间的联系可以是纯粹的地缘,而不是血缘了。这样血缘和地缘才能分离。但是事实上在中国乡土社会中却相当困难。我常在各地的村子里看到被称为“客边”“新客”“外村人”等的人物。在户口册上也有注明“寄藉”的,在现代都市里都规定着可以取得该土地公民权的手续,主要的是一定的居住时期。但是在乡材里居住时期并不是个重要条件,因为我知道许多村子里已有几代历史的人还是被称为新客或客边的。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人类社会中,地缘基于血缘,并与血缘密不可分。“生死于斯”的地域定了人和地的因缘。
B.以血缘关系构建的体,人口到一定程度,就不能集居,因为养活体的土地需要不断扩大。
C.籍贯只是“血缘的空间投影”,由此可见,我们的籍贯和姓来自我们的父亲,这就是“血缘”。
D.离乡漂泊的人只能费尽心思插进其他已经存在的社,而一般不能独立自主地成长为新的社。
【答案】D
【解析】
A.原文为“在稳定的社会中”;
B.原文为“不能在一定地域上集居了”;
C.因果倒置。
2.下列对原文的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乡土社会血缘上的亲疏表现为地域上的靠近,区位是社会化了的空间。可见“地”的关联派生了社会关系。
B阎连科.土地报酬递减律限制了人口繁殖引起的向内的精耕,并进而逼迫社分出来的部分到别的地方去耕地。
C.乡土社会中地缘缺乏独立性,无法自主构建形成合力的社。基于血缘的地缘构成现象在乡土社会非常显著。
D.乡土社会中地缘脱离血缘、从而形成两者分离的情况相当少见。在乡土社会,居住年限并不十分重要。
【答案】A
【解析】A原文为:“地”的关联派生于社会关系。前后关系颠倒。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分封制时期的诸侯国是基于血缘的稳定社会,血缘起到了稳定器的作用。而当时的地缘则是血缘关系的投影,且两者密不可分。
B.当代中国的特乡村中,新时代农民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诗意田园生活,农民工开始返乡安居,达到了血缘和地缘的合一。
C.加拿大有很多地名与欧洲有关联,可见人们在离开欧洲来到北美后,仍然保持与原来乡村的血缘的联系,从而否定空间的分离。
D.自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至宋朝逐渐南迁的汉人,因当时中国乡土社会血缘关系的强大,无法有效融入,从而形成了繁衍至今的客家人。
【答案】B
【解析】血缘与地缘合一是社区的原始状态,当代中国的特乡村不是原始状态。
材料二 传统社会最讲究“圈子”。费孝通早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就提出中国的乡村“是一个
“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乡亲的交往,全凭相熟度、关系度,好比投石入水的涟漪效应,一圈圈扩展开,愈远愈疏,愈近愈密。
现代社会则是一个“陌生人社会”,“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于是应了美国学者弗里德曼的描述;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陌生人也威胁我们,如罪犯。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筑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陌生人保持日常互动,确定彼此的边界,必须依赖一系列契约规则,旗帜是教化的道德,底线是强制的法律。
诚然,看病相熟的医生,求教知识难点老同学……控制在适度范围内,则可。泛化开来,奉行“熟人是一宝,关系最重要”的庸俗哲学,居终日,言不及义,则不可。尤可畏者,是好些官员也盘桓在圈圈内,热衷私相授受。
现代社会的管理亟待新型组织纽带,去“圈子”化,树契约化。斯隆领导下的早期美国通用洗车公司曾久盛不衰,要诀之一即平衡与部下的关系。后人忆述:“要想和他成为真正意义的朋友,那前提就是你先离开通用。”同事中难免有兴趣契合者,但他严格自律,所有部属等距离交往,其理由是:“假如我和某些同事有极深的交情,自热会有好恶之分,就会影响我决策的客观性。”
硬件变,软件也须变。在日益成长的契约社会、法治社会里,作为乡土社会,血缘社会遗迹的“圈子情结”还有什么立足之地?
4.依据材料二,说说如何理解“涟漪效应”。(3分)
【答案】运用比喻手法,把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形象地比成涟漪;说明圈子越近的关系越紧密,离圈子中心越远的关系越疏远。(修辞手法1分,解读分析2分)
5.材料二作者为什么主张去圈子化?(4分)
【答案】①沉沦于“圈子情结”,会导致居终日、言不及义,使人沦入庸俗。②圈子情结会影响现代社会的管理决策,导致决策不客观,甚至私相授受、产生腐败。③现代社会是“陌生人社会”,是契约社会、法治社会;圈子情结是乡土社会、血缘社会的遗迹,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一份久远的歉疚
阎连科
宛若我不知道我的出生年月一样,也说不清是何年何月开始读书。家在中原的一个偏穷村落,父母计时,一般都依着农历序法,偶然说到公元年月,村人们都要愣怔半晌,在中国乡村,时间如同从日历上撕下的废纸,之所以有着时间,是因着某些事件。事件是年代的标记,如同老人脸上的皱纹标志着的岁月。
20世纪70年代,我由初中晋升高中时,对阅读小说过分迷恋,而对人生,也因此变得有些迷惘。想横竖反正,我的命运就是同父母一样种地,不得不作于日出、息于日落;因此,并不相信你考取高中就可以不再耕田种地,可以让你变为不是农民的城里人了。也就无为而治。随遇而安,陪着同学们如同打哄看戏一样,参加了那年的升学考试。其时,录取的政策是凡有城镇户口的同学,必须百分之百地予以录取;而对农村户口的学生,既要看考试分数,还要看大队和学校的共同推荐。就分数而言,二的分数远高于我,就推荐而言,我弟二人,就只能有一人可读高中。
话是午饭时候父亲从门外带进家的。那是夏天,知了的叫声,在果实累累的树枝上,叫得烦躁不安,父亲坐在我家的院里,说了我和二只有一人可以读书上学的景况之后,他看着我和二,有些为难、又有些豫地说道,家里的境况,你们也都明白,人多嘴多,谁都必须吃饭,又要给你们大看病(我大那时常年有病),这样,也是确实需要你们有一个留在家里种地,持些工分,父亲说完,我和二在那个时候都端着饭碗,僵在父亲面前,谁都没有说话,有一瞬间,时间生硬,再也不会如水样细软地流动。就像时间成了石块,无形地砌在了我与二和父亲之间。
就这样过了许久许久,母亲从灶房端着饭碗出来,说那吃饭吧,吃完了饭,再说这事。
就都各自吃饭去了。
忘记了二是端碗进了屋里,还是端碗去了别处,而我端着用红薯叶子煮了红薯面条的一碗粗粮汤饭,到了门外的一棵树下。树下空无他人。我就在那片的空壳里,却是无论如何也无心食咽那碗汤水饭食。也就在这个时候,在所谓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在我正为上学还是不上的迷惘里,下乡到我们村里的一个知青。男,穿着蓝制服,三七分头,高个,他款款地从村街上走过,还和熟人点头说话。说话的顺序,是村人恭敬地先和他说。而他自己,只是懒懒洋洋地点头哼哈着答话别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