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匸壬命學干32020.4
期#20世纪30年代费孝通对吴江开弦弓村的调查表明,农村家庭的平均人数在4〜6人之间。费孝通认为,“所谓大家庭,看来主要存在于城镇之中参见费孝通《江村经济—
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43页#
3光绪《塘栖新安怀仁堂征信录-塘栖重建新安会馆序》,不分卷,光绪戊寅年初刊,第1页#转引自张小坡《清代江南与徽州之间的运棺网络及其协作机制*—以善堂为中心》,《清华大学学报》2018年第5期#
⑭:⑭李圣华:《方文年谱》,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0"327"483页#
㉚方文:《遇乡人》,《蕊山续集•鲁游草•五言绝句》,《续修四库全书》第140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88页#⑭梅曾亮:《家谱约书(癸未)》,《柏观山房全集-文集》卷四《书序》,《续修四库全书》第151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41页#
⑬梅曾亮:《记所至各村(癸未)》,《柏观山房全集-文集》卷十《记》,《续修四库全书》第15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
©盛时泰:《秣陵盛氏族谱》,《丛书集成续编》第29册,上海书店1994年影印本,第259页#
㉕汪士铎:《宗祀小轴记》,《汪梅村先生集》卷六,《续修四库全书》第153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47-648页#
2汪士铎:《汪悔翁(士铎)乙丙日记》卷一,邓之诚辑,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十三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第38〜39页#
⑭陈作霖:《可园备忘录》,南京图书馆藏稿本,第1页#
⑭陈作霖:《金陵通纪》卷三,《中国方志丛书》华中地方第37号(二),(台湾)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0年版,第542页#©梅曾亮:《薄俗》,《柏观山房全集-诗续集》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5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86页#
㉚柯悟迟:《漏网喂鱼集》,祁龙威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5页#
?顾汝::《海虞贼乱志》,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国(五)》,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54页#
阎连科?阎连科:《我与父辈》,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8页#⑭Peter Borsay,The Englist Urian Renaissancc:Culture and Socie-O c the Providal Torn,1660〜1770,Oxford:Clarendon Press,1989,p.261.
作者简介:罗晓翔,1972年生,历史学博士,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潘清〕
《清史稿•张裕钊传》勘误一则
张裕钊(1823-1894),字廉卿,武昌人,主莲池书院十数年,以古文名海内,与吴汝纶、薛福成、黎庶昌并称“曾门四弟子”。赵尔巽等所撰《清史稿》卷四八六载:“张裕钊……咸丰元年举人,考授内阁中书。”综合《张裕钊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和《曾国藩全集•日记》(岳麓书社2012年版)等文献,发现张裕钊中举并非咸丰元年(1851),而是道光丙午年(1846)#
在《范鹤生六十寿序》一文中,张裕钊忆及与范鹤生的交游:“余与君及君伯兄子城,并以道光丙午举于乡,时亦甫踰弱冠,意气方盛,尔我投分无间#盖自往者,岁以试事至省垣,洎后走京师,应礼部试,未尝不偕#”点明道光丙午与好友范鹤生一同乡试#
1850年道光庚戌科会试,张裕钊以举人身份赴京,但未中进士,后应试国子监学正学录,并以古文见知于主考官、礼部侍郎曾国藩#在《送梅中丞序》一文中,张裕钊写 到:“公以道光丙午举于江西,而裕钊亦以是年举于湖北#洎庚戌,居都中,试国子监学正学录,同受知于曾文正公之门#于时俱旅京师,逐逐未有奇也#逾二年,粤贼入楚, 204
董根明
裕钊自京师归。”咸丰元年七月十九日,曾国藩日记亦载张裕钊等拜访其京师府邸,“读《汉书•相如传》下卷前六叶#在坐,小睡片晌#丑正三刻入内御门#辰初至刑部,午初到家#王雁汀、孙驾航、钱子密、张廉卿来,共陪三个半时”#自道光庚戌至咸丰二年,张裕钊在京师供职,不可能于咸丰元年再博乡举之功名#
光绪十八年(1892),张裕钊辞襄阳鹿门书院教职,由长子后沆迎养至西安。光绪二十年(1894)正月十四日,张裕钊病逝于关中,享年七十二岁#其子后沆、后U撰《哀启》,追忆先严:“年二十四,登道光丙午乡举#庚戌试国子监学正学录,受知于曾文正公之门#因从问古文义法,文正称为豪杰之士#”其子记述乃父“登道光丙午乡举”,与张裕钊本人所述一致#
由上可知,张裕钊于道光丙午科举及第,《清史稿》载张裕钊“咸丰元年举人”有误#
(作者单位: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