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中国山水文化的发展历程。
人们与大自然精神关系及其产物——山水文化的发展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即自然崇拜——宗教与审美——审美与科学。 一、自然崇拜。人类社会最初阶段,有如幼儿一般,只知向母亲——大自然索取食物以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除对大自然恩赐的感谢和威慑的恐惧并未产生更多的感情和精神关系。 二、宗教与审美。秦统一中国以后,国家统一,交通便利,人们的地理视野扩大了。至汉代,中国产生道教,传入了佛教,宗教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逐渐产生影响。道教认为名山是神仙之居所,故上山修炼,以求成仙得道。佛教则要求信徒彻底转变自己的世俗欲望,通过苦修以求解脱。出于教义和修身养性,他们把名山胜境作为超脱尘俗的“佛国仙山”,进行宗教活动的理想场所。道教和佛教虽与自然神崇拜有许多联系,但它们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即宗教是崇拜人神鬼神,而自然崇拜是崇拜自然神。“天下名山僧占多”,他们占名山胜境,只是借助于自然环境,推行宗教,不是崇拜自然山神和水神。 人与自然的精神关系,经魏晋南北朝三个半世纪的发展,完成了从自然崇拜到宗教与审美的转变,并产生了崭新的山水美学、山水文学、山水绘画以及渗透在名山大川之中以寺庙宫观为主的人文景观文化。风景区的拓展也沿宗教审美的道路而展开。士族豪富进而把自然山水引入自己的居住环境,营造山水园林,以随时享有大自然之美 三、审美与科学。清末以后,帝国主义入侵,社
会动荡,战争频繁,风景文化趋于衰微。然而,现代自然科学的传入和在我国的兴起,却给风景文化增添了新的内容。对于自然山水成因规律的科学探索,虽然早有不少科学家作出过卓越的贡献,如宋代沈括,考察雁荡山风景地貌的成因,认为是流水对地形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前后用三十年时间,遍历中国名山大川,不仅洞察山川的美学特征,而且探索其成因,尤其对岩溶地貌的考察研究,都走在世界前列。但是用现代自然科学来研究名山大川的自然景观,还是开创于本世纪之初,而全面广泛的研究风景区的自然科学,如地质、地貌、植被、野生生物、水文气候、生态等科学,则是二、三十年代以后,尤其是解放后的事。据笔者对全国大多数传统风景区考察来看,其自然景观的典型性,多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山水观认为具有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今天从自然科学观点来看,也往往具有其科学价值。所以这些风景区,不仅是审美对象,而且也是科学研究对象,也是了解地球演变,沧海桑田的天然博物馆、是进行自然科学普及教育的课堂。从而使人与自然的精神关系进入新的美学和科学时代.
2、为什么泰山被称为“五岳独尊”?历代皇帝为什么封禅泰山?
(1)泰山矗立在山东省的中部,泰山的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是中国东部地区最高的山
岳。(注:在五岳中,泰山的高度仅居第三位,西岳华山主峰2100米,北岳恒山主峰201 7米。)泰山山脉绵延整个山东大地,《泰山道里记》引郑樵《通志》云:“济南诸山其 北麓,兖州诸山其南麓,青齐海上诸山其左翼,河东之山其右翼也。”(注:聂剑光著 ·岱林、舟子、愚夫点校.泰山道里记[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7.1.)但泰山的主 体还是指盘纡在泰安、济南、长清、历城的部分,其总面积约四百六十平方公里。由于 泰山所处的华北大平原辽阔坦荡,整体海拔较低,尤其是泰山主峰所在的泰安城海拔只 有25米,因而山的相对高度特别大,从泰安城望泰山,该山有一种高山起于平野的浩然 气魄。另外,与泰山相临的山峰大都低于泰山300~400米,登上泰山环视诸山,确实有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的视觉感受。到战国后期,我国的阴阳五 行学说形成后,出现了东方为“阴阳气始动,万物始生”的观念,泰山位居东方,自然 便被纳入了阴阳五行学说之中,成为“万物之始”“交代之处”,更进一步确立了尊崇 地位。 博大深广、延续不断的历史文化,雄伟高耸、拔地通天的自然特征,得天独厚、位踞 东方的地理优势,形成了泰山特殊的地位。自秦始皇封禅泰山之后,西汉的武帝,东汉 的光武帝,唐代的高宗和武则天、唐玄宗,宋代的真宗等,都曾到泰山举行过浩大的封 禅盛典。这一种制度化的礼仪大典,在当时和后代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民众泰山 崇拜的形成和发展也必然会有影响。伴随着帝王的巡守和封禅在泰山的
举行,对于泰山 崇拜的神灵化过程和泰山神的人格化过程也逐步完成,从而为民众泰山信仰的兴起和繁 盛奠定了基础。
(2)自古便被视为是社稷稳定、政权巩固、国家昌盛、民族团结的象征,历朝历代,无论谁当上皇帝,第一件大事就是朝拜泰山,泰山也因此成为中国唯一受过皇帝封禅的名山。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名人宗师,都对泰山仰慕备至。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传为佳话,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千古绝唱。历代赞颂泰山的诗词、歌赋多达一千余首。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天地万物之祖盘古氏死后,头部化作东岳泰山。据梁人任日方撰的《述异记》:“昔,盘古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
秦汉间传说:盘古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从而,泰山成为五岳之首。
博大深广、延续不断的历史文化,雄伟高耸、拔地通天的自然特征,得天独厚、位踞 东方的地理优势,形成了泰山特殊的地位。自秦始皇封禅泰山之后,西汉的武帝,东汉 的光武帝,唐代的高宗和武则天、唐玄宗,宋代的真宗等,都曾到泰山举行过浩大的封 禅盛典。这
一种制度化的礼仪大典,在当时和后代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民众泰山 崇拜的形成和发展也必然会有影响。伴随着帝王的巡守和封禅在泰山的举行,对于泰山 崇拜的神灵化过程和泰山神的人格化过程也逐步完成,从而为民众泰山信仰的兴起和繁 盛奠定了基础。
3、分析说明泰山岩石景观成因与特点。
成因:在地壳强烈运动的影响下,地层褶皱隆起,大量温度高、活动性大的流体物质沿裂隙渗透到岩石中,与岩石发生强烈的交代作用,流体物质不断地从岩石中溶解和带走一些铁镁物质,同时又送来一些硅、钾、钠。在交代作用进行得不完全、不彻底的情况下,原岩的残留体与流体物质就形成黑白相间的条带。这些条带宽窄不一,时而平直、时而弯曲,形态各异,形成了独具特点的泰山观赏岩石。
特点: (1)千姿百态的奇峰异石。如岱顶的仙人桥和拱北石、灵岩寺的透明山和朗公石、后石坞的石河和石海、天烛峰等许多奇异壮丽的地貌景观。 (2)罕见奇特的地质构造现象。如红门附近的 “桶状结构”近几年发现的灵岩寺重力滑动构造以及笤帚峪的韧性剪带等,在国内都十分典型。
4、解释泰山的雄伟山姿的地理成因,泰山十八盘坡度陡峻的原因?
泰山形成于太古代因受来自西南和东北两方面的挤压力褶皱隆起,经深度变质而形成中国最古老的地层——泰山后因地壳变动,被多组断裂分割,形成块状山体实际上一个地质断层构造,受力抬升形成地垒,从大的角度来说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形成的,与华北成陆形成于同一时期。岩层经过深厚的变质作用,形成现在的地貌。 其坡度陡峭,主要是因为岩层断裂的关系,经过错位抬升,虽经过长期的风化侵蚀变质等作用,依然保持着当时断裂形成的陡峭山壁。
5、火山与熔岩景观地貌主要有哪些类型?解释其成因。
火山锥 在岩浆涌出地面的通道(火山口)附近,在岩浆活动停止后,由于各种火山喷出物冷却凝固和堆积,形成圆锥状山丘,这就是火山锥。像日本的富士山就是一座著名的锥状火山。
熔岩台地 岩浆涌出地表后,因为温度下降,岩浆就要冷却凝固 ,覆盖在所流淌的地表上,就是熔岩台地。 火口湖 火山喷发过后,火山口积水而成的湖泊。吉林省的长白山白头山天池,就是著名的火口湖。 4堰塞湖 火山喷发时,大量的熔岩或其他火山喷出物堵塞河道而形成的湖泊。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就是著名的熔岩堰塞湖。
6、雁荡山破火山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把雁荡山称为“流纹岩天然博物馆”?
“流纹岩天然博物馆”原因:雁荡山属于复活破火山。充分展示了火山喷发各岩石单位的叠置关系和各种地质构造要素成为一个天然的火山“机构”和立体模型涵盖了陆上喷发流纹岩类中不同结构和成因的岩石其种类繁多、结构构造清晰享有“流纹岩岩石天然博物馆”称号。雁荡山山体由中生代岩浆岩构成主要是流纹岩。产生种种熔洞气孔流纹等构造。垂直节理非常发育经过漫长岁月的海陆变迁和风化作用。最终形成了今日所见的峰、嶂、洞、瀑四绝交辉的奇景。其景观特征可用"奇秀"两个字来概括。
雁荡山破火山是如何形成的
雁荡山火山先后经历了四期喷发, 形成由下而上四个岩石地层单元, 火山喷发后又有岩浆侵入, 构成一个侵人岩单元 。 雁荡山火山第一期喷发 第一岩石地层单元, 其岩相为火山碎屑流, 代表性岩石为低硅流纹质熔结凝灰岩, 分布于破火山边缘带, 呈围斜内倾, 火山内部由于断裂切割, 于溪谷底部有部分出露。 雁荡山火山第二期喷发第二岩石地层单元 , 其岩相为溢流相与侵出相,代表性岩石为流纹岩, 呈复合熔岩流单元或岩弯。该岩石地层单元叠加在第一岩石地层单元之上, 岩层近于水平或略向内部倾斜。雁荡山的嶂、洞和主要瀑布均分布这一岩石地
层单元之中。 雁荡山火山第三期喷发第三岩石地层单元 雁荡山火山第三期喷发, 其岩石为主要空落凝灰岩, 局部有薄的流纹岩层, 凝灰岩带构成小型峰丛。 雁荡山火山第四期喷发 第四岩石地层单元 雁荡山第四期喷发, 其岩相为火山碎屑流, 代表性岩石为高硅流纹质熔结凝灰岩。该岩石地层单元分布最高层位, 通常构成雁荡山锐峰。岩桨侵入单元
上述四期火山喷发结束之后有岩浆侵入, 在破火山中发育中央侵人体, 其岩石为斑状石英正长岩。上述四个岩石地层单元在剖面上依次叠置, 在平面由外向内呈环状分布, 构成了一个极其典型性的破火山口。破火山四个岩石地层单元各具不同的岩相与岩性, 呈层圈展布格局, 经后期断裂构造作用, 岩石地貌景观层、圈、带分布 。 雁荡山地貌是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动力地质作用首先形成了大型破火山, 其后经历了地壳抬升剥蚀火山构造、区域构造断裂和岩石节理作用导致岩石破裂岩块崩塌、流水侵蚀以及风化剥蚀等外动力地质作用, 最终形成了雁荡山岩石地貌。
7、从地质地貌角度分析雁荡山自然景观的成因与火山景观特征。
原因 :主要原因是有一座流纹岩浆喷发的大型破火山。雁荡山处于海洋季风气候生态环境雁荡山风光形成的六个条件1、雁荡山火山岩层保护良好 2、巨厚的流纹岩层是造景的主“材料”
3、断裂及沿断裂的溪涧流水是塑造奇景的神斧4、外力作用雕琢细刻雁荡山的风光5、植被发育与良好保护装扮了雁荡风貌 6、季节、昼夜、阳光、雨水、风力的变化增添了雁荡风光的变换性。
火山景观特征 雁荡山山体由中生代岩浆岩构成,主要是流纹岩。产生种种熔洞,气孔,流纹等构造,垂直节理非常发育,经过漫长岁月的海陆变迁和风化作用,最终形成了今日所见的峰,嶂,洞,瀑四绝交辉的奇景。景观特征可用"奇秀"两个字来概括。具体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中国五大宗教)奇峰怪石,雁荡山有奇峰百二,怪石三十,似人似物栩栩如生,姿态万千崐奇秀并蓄。而且不少峰峦岩石,移步换形,变幻莫测,无不令人叹为观止。胧之美,充满诗意,充崐满神话的魅力,只有身历其境,才能深深领略。(2)飞瀑流泉。雁荡山的瀑布之多,形态之奇在我国名山中也是绝无仅有的。(3)古洞奇穴。雁荡山的古洞畸穴,不同于其它风影名胜区的溶洞,皆因火山崐喷发演化而成,或藏两峰之间,或在悬崖之上,而且洞穴之多也为世之少见,古人崐曾评价雁荡山为"无岩不洞,无洞不奇"。雁荡风景以峰、洞、岩、石、瀑、泉、门、嶂称胜。奇峰怪石,悬崖叠嶂,崇耸嵯峨;古洞石室,茂林幽谷,曲折迂回;飞瀑流泉,碧潭清涧,如带若练。雁湖日出,百岗云海,一向为游客所赞赏,至于灵峰夜景,灵岩飞渡,更为神奇幻绝。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