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 海洋地理
一、课程标准深解读
【课程标准】
1.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说明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并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 运用图表,分析海一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4.结合实例,说明国家海洋权益、海洋发展战略及其重要意义。
【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运用图表等资料,归纳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区域认知:利用海洋资源分布图,正确认识海洋资源的分布特点。
人地协调观:根据所学知识和原理,关注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增强环保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地理实践力:通过网络、报刊书籍等方式查阅相关资料,交流我国新时期建设海洋强国的发展战略。
二、必备知识当堂清
考点1. 海水的性质
1、海水的温度:
(1)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2)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
2、海水的盐度:
(1)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2)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
3、海水的密度:
(1)影响因素:温度、盐度和压力等。
(2)分布规律
①水平方向: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最大密度出现在寒冷的极地海区
②垂向分布: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低纬度海区垂向变化较大,高纬度海区垂向变
化很小。
考点2. 海水运动
    1.波浪
(1)动力:常见的波浪是由风力作用产生的。
(2)风浪:风吹拂海面,引起海水的波动,形成风浪。
(3)涌浪:风浪离开源地向远处继续传播的海浪,或在风浪区域内的风已平息而继续存在的海浪
(4)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有利影响:一种重要的海洋能资源(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②不利影响:巨大波浪对防波堤、港口、码头等水工建筑物会造成严重破坏(波浪造成的颠簸,对海上航行、海洋工程、渔业作业等都有影响)。
2、潮汐
(1)概念:指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2)对人类的影响
①蕴藏着极为巨大的能量。
②海港工程、航运交通、军事活动、近海环境研究与污染治理等,都与潮汐现象密切相关。
3、洋流
(1)概念:又称海流,是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
(2)分类
①暖流: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或由低纬流向高纬。
②寒流: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或由高纬流向低纬。
(3)影响洋流流向的因素:盛行风、海陆分布和地转偏向力等。
(4)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规律一、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中低纬度),形成了以副热带海区(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二、在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以6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三、在南极大陆的周围,陆地小,海面广阔。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寒流)。
规律四、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影响气候:全球影响: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维持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沿岸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②影响海洋生物分布: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如日本的北海道渔场。上升流形成渔场:如秘
鲁渔场。
③影响人类航海:顺洋流航行可节约燃料,加快速度。寒暖流相遇,往往形成海雾,不利于海上航行。洋流从两极带来的冰山对航行构成威胁。
④影响近海污染: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考点3. 海—气相互作用
海陆资料
1、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交换:
(1)海—气的水分交换:
①过程:海水蒸发时会把大量水汽输送给大气。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
②影响因素:海水温度越高,蒸发量就越大。
③活跃区:低纬度海区和有暖流流经的海区,海面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降水较丰沛,海—气间的水分交换也较为活跃。
(2)海—气的热量交换:
①过程:A、海→气:海洋吸收太阳辐射能,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将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是大气热量的主要供给者。
B、气→海:大气通过风作用于海洋,驱动海水运动,把部分能量返还给海洋,并使海洋热状况产生再分配,改变海洋对大气的加热作用。
②影响因素:与海洋表层水温密切相关,水温高的海区,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多。
③交换活跃区:热带地区海洋面积大,是驱动地球大气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地。
2、海—气相互作用与水热平衡:
(1)水热平衡:
①基础:海—气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是维持全球水热平衡的基础。
②途径: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驱使着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的传输,从而维持着全球的水热
平衡。A、不同纬度海区对大气加热的差异,产生了高低纬度间的大气环流。B、海陆间对大气加热的差异,形成了季风环流。C、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
(2)水量平衡:从长期来看,全球的多年平均降水量等于多年平均蒸发量,维持着全球的水量平衡。
(3)热量平衡:主要依靠大洋环流与大气环流来实现。
①低纬度海洋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能,主要由大洋环流把低纬度的多余热量向较高纬度输送。
②在中纬度,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交换,把相当多的热量输送给大气,再由大气环流将热量向更高纬度输送。
考点4. 海洋与人类
1、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资源:
(1)海洋生物资源:
①含义:又称海洋水产资源,是指海洋中蕴藏的经济动物和植物体,是有生命、能自行增殖和不断再生的海洋资源。
②种类:鱼类、虾类、贝类、藻类等。
③用途:为人类提供丰富多样的食品、生活用品和工业原料。提取用于生产各种化学药品、保健品和基因工程药物等的有效成分。
(2)海洋矿产资源:
①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大陆架。
②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
③滨海砂矿:是在海滨地带或陆架区沉积富集而成的矿藏,可分为非金属砂矿、重金属砂矿、宝石及稀有金属砂矿三大类。
(3)海洋空间资源:
①运输空间,如传统的交通运输和港口建设,现代化的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海上机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