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题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①《五石之瓠》中惠子说“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说他“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则所用之异也”。——《庄子·内篇·逍遥游》
②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庄子·人间世》
③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shānzhí用陶土捏制器皿)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④文学和科学比确实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它的没有用处正是它伟大的用处。——莫言
⑤当中国的文学家、科学家开始做很多“无用”的事时,就离诺贝尔奖不远了。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在做“有用之用”的事,跟钱权相关的。——白岩松
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白岩松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这是一道综合古今引语的新材料作文题。材料中的五个方面,其共同的主旨应该是“无用”即“有用”,即“无用之用”。因为五则材料都是在说“无用”并非真的“无用”,所以,“无用之用”就是以上作文材料的主旨和中心论点,我们写作文的时候,应该把重点放在“无用之用”上,不能偏颇到单说“无用”或“有用”上。在这一点上,应当能够紧紧围绕“无用之用”展开论述,点明“无用之用”深刻含义,辩证地看到“无用之用”,并且可以此为总论点,分解成各个表述不一而道理相同的子论点。凡是把重点放在“有用”或单方面的“无用”上进行强调的,均是明显地偏离主题了,同学们需要注意应该将自己的文章重点放在“无用之用”上。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出自《庄子·人间世》的最后一段:“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其实它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但不懂得无用的更大用处。阐
发了常常被人忽视的"无用之用",蕴含朴素的辩证法。
不仅是对老子“无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更传达出了庄子对于人生理解的一种理念,阐明了“有用”的无用性以及“无用”的有用性,对人类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人们都知道暂时有用之物的用途,却不知道暂时无用之物的用途。其意思是事物需要辩证的来看待。其实这就是说有用和无用是相对的,一个东西此时无用并不代表永远无用,相反,此时有用不代表一直有用,辩证看待事物本质,多角度想想,或许无用和有用只是一念之间或者说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同,而事物折射出来的效果也就不同了。
生活中人们所谓的“有用”,是指事物具有物质层面的价值,能给人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益处。所谓“无用”,是指事物不具备这种实用性,起码在当下不能给人带来实惠。然而,某些“无用”的东西,却能带给人精神层面的享受,给心灵以滋养,给生命以满足。比如文学、艺术、世间的温情等等。还有一些东西,在眼下“无用”,但是放在长远的将来,却可能产生很大的实用价值,比如一条数学原理,或者一个物理公式。总体来说,“有用”是必要的,因为谁都离不开衣、食、住、行这些物质性的东西。然而,片面地追求“有用”,个体的精神需求就被忽视了,人就成为了一种工具,生活就变成了一种手段,生命失去了其本身的精彩。一切从功利的角度出发,还会让人目光短浅、格局受限,不管是个体还是社会都很难有长远的发展。所以,庄子经过对“有用”和“无用”的思辨,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吾将处乎材(有用)与不材(无用)之间。可见,正确的人生态度应该是兼顾“有用”与“无用”。但是具体到这篇作文,不能将“有用”和“无用”五五开,因为五项材料的重点明显在于强调“无用之用”。
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发言说:“我觉得文学最大的作用,就在于他没什么作用。”这意味深长的话
道出了一个哲理:“无用”的东西往往能有大用。即使白岩松的话也是强调的“无用之用”。所以写作时不要囿于具体的微小的某一事例,而是要论述“无用之用”给人带来的提升,确保立意深刻;可以列举现实中很多看似“无用”实际上对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事情,做到论证有力。
这个作文突出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用辩证思维,思辨能力,既要全面,又有重点。具体到这个材料,那就是要用绝大部分的篇幅来重点论证“无用之用”,用简略的语言来论述一下“有用”即可。注意,“无用之用”是中心,要详写,“有用之用”是衬托,略写即可。
因此,注意以下思辨角度:
①多角度看待事物的价值
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皆不同
③存在即是合理的,事物存在的价值
④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⑤“公理”“婆理”只要有“道理”
⑥同一种事物折射不同的价值
⑦慧眼识珠与有眼无珠
⑧发现人才与埋没人才
⑨仁者见仁谓之仁,智者见智谓之智
⑩见仁见智敝帚自珍
立意示范
推荐标题
①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②无用之用,可期可梦
③有用是地基,无用是华屋
④放慢脚步,等一等你的灵魂
⑤多彩人生,并不是拿来用的
⑥别问“这有什么用?”
⑦在生活之上保留一片天空
⑧惠子有眼无珠无慧眼,庄子慧眼识珠有眼力
⑨无用之用方为大用,有我之我方得从容
⑩以无用之事,铸有用之人生
⑪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素材积累
1.名言金句
①有用之用,只能肉体。无用之用,方可灵魂。——网络
②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庄子
③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孔子
④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孔子
⑤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韩愈
⑥如果你有两块面包,你当用其中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柏拉图
⑦永远努力在你的生活之上保留一片天空。——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⑧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而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丘吉尔
⑨经济能够使人富裕,但是只有艺术才能带来尊严。——余秋雨
⑩当中国的文学家、科学家开始做很多“无用”的事时,就离诺贝尔奖不远了。——白岩松
⑪现在中国人太专注于做有用的事,只要做的事跟升官、发财、成名没有关系便没用了。——白岩松
⑫我想和你互相浪费,一起虚度短的沉默,长的无意义,一起消磨精致而苍老的宇宙。——李元胜(当代诗人)
⑬人生,并不是拿来用的。爱情,光荣,正义,尊严,文明,这些一再在灰黯时刻拯救我、安慰我的力量,对很多人来讲“没有用”,我却坚持相信这才都是人生的珍宝,才经得起反复追求。——蔡康永(台
湾主持人)
⑭美国著名学者梭罗说:“多余的财富只能购买多余的东西,人的灵魂必需的东西,是不需要花钱购买的。”
⑮我们不是无用之人,我们读的不是无用之书,写的不是无用之文。
⑯易中天认为:一个学科,一个东西,一种精神文明,如果它百无一用,又不可或缺,就是必须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一个是百无一用,什么用都没有,一个是不能缺少,那么,它必有大用!
2.人物事例
①法拉第“无用”的发明法拉第当初发现“电磁感应”时,其成果只能摆在实验室里,没有什么实用价值,因而受到了人们的嘲笑。当时谁能想到,若干年后,法拉第的发现引领着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那个貌似无用的发明永远改变了人类文明。许多时候,驱动人类科技进程的,并不是实用性的需求,而是人们期待揭开宇宙之谜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②外卖小哥雷海为获诗词大会冠军外卖小哥雷海为,是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在他一夜成名之后,有网友跟帖说:“这有什么用?”是啊,如果单从功利的角度来看,确实没什么用。然而,正如庄子所言:“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在每一段风吹雨淋的奔波路上,在每一个孤独的异乡之夜,那一首首穿
越千年而来的唐诗宋词,给了雷海为温暖和慰藉,让他能够抖落疲惫、振作精神,穿越风雨、坚定前行,谁又能说诗词于他没有意义?
③诗圣杜甫的美好生活在成都草堂生活期间,杜甫写下一首《江村》,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跃然纸上。“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堂上燕、水中鸥、老妻摆弄棋局、稚子制作钓钩,这样平凡而温馨的生活画面,已经让诗人感到夫复何求?从杜甫的诗句中,我们能读到生活的真义:一个人是否幸福,并不由物质的多寡决定。只要国家、家人安康、内心安宁,生活何处不美好?
④台湾诗人周梦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退伍军人周梦蝶在台北街头摆摊卖书,书摊占地不过几平米,收入仅能糊口,然而他写的诗歌却打动了太多人,在他去世之后,马英九追授“总统褒扬令”,“允为台湾文化史页不朽传奇。”现代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但人们常常在无尽的欲望中劳形伤神,迷失自我。反观周梦蝶,他在极简的物质生活中,箪食瓢饮,悠然自得,又凭着诗歌,实现了精神自由和内心的丰盈,这难道不算是一种成功?
⑤春秋战国时期,名士豪杰们都养门客。即使许多人完全就是来当寄生虫,吃霸王餐,公子们都欢迎。最有名的算齐国的孟尝君,养了一帮鸡鸣狗盗之徒。可偏偏在他有难的时候,门客们学鸡叫,迫使门将以为天亮而开门,救了孟尝君一命。冯谖也是孟尝君下的一门客,刚来时只知道对着长铗唱歌索要吃的
穿的。他去收租,竟把租契全烧了,这在当时看来就是废物,不会办事。可正是因为这而造就了孟尝君的“三窟”。
⑥洋务运动开办新学堂时增设算术课与机器制造课,当时的大臣和百姓也大多不理解:这有什么用。可是,正是由于这些当时的“无用之学”才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而如今,这些知识技能也成为人才的必备素质。
⑦“无用”之物的价值也要有人善于创造——为“无用”之物寻到“伯乐”。高密乡,原本一片荒凉。在莫言这位伯乐出现之前,高密乡始终是带着贫瘠、荒芜的特性,但莫言善于发现荒凉表象下蕴含的人情、土地风情等等的博大内涵。如今,高密已不再“荒芜”,它已成为人们的向往之地。这是莫言这位伯乐在笔下化“无用”的高地为“有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