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作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篇一:邹忌讽齐王纳谏简答题汇总】
邹忌讽齐王纳谏简答题汇总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
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
2.齐王虚心纳谏表现在哪些方面?收到了什么效果?请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① 齐王称赞邹忌的建议很好。并立刻下令:臣民们凡能指出君王错误的,都能得到奖赏,并根据提意见的方式设立奖赏等级。
②臣纷纷进谏。一年后,人们都不到意见可提。燕赵韩魏都纷纷来齐国朝见。
3.用你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用什么方法成功说服齐王的。
邹忌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言辞委婉地进行劝说,既不失对齐王的敬重,又使之受到启发,明
白道理,并愉快地接受了意见。
4.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
邹忌劝说齐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齐王。
5.“门庭若市”的字面意思是什么?现在用来形容什么?
字面意思是,门口和庭院里像市场一样(热闹) 。现在用来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6.文章写齐威王下令后有哪些变化?从这些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经历了由开始“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的变化过程。启示:齐王纳谏后朝政弊端越来越少,说明广开言路的重要性。
7.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1)宫中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偏爱齐王;
(2)朝中的大臣害怕齐王;
(3)举国上下的人都有求于齐王。
8.邹忌的进谏为什么能让齐威王称“善”?
①从日常小事人手,以家比国,以己比君
②使用排比的方式,增强语势,有力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③语言委婉含蓄,使对方受到启发;
④处处为国为君着想,晓以利害。
9.邹忌得出“王之蔽甚矣”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10.齐王纳谏之后取得了哪些成效?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国内政治修明,在各诸侯国中地位提高。
11.妻、妾、客都认为邹忌“美于徐公”,而说话的语气不同,请简要分析。
妻的回答多了“君美甚”三个字,表示了妻子的偏爱之情,用的事反问句,表示一种十分肯定,不用怀疑的语气。妾的回答少了“君美甚”三个字,但仍然用反问句,表现了她低微的地位和畏怯,顺从的心理。客人的回答不仅少了“君美甚”三个字,而且不用强烈的反问语气,只是平淡的肯定邹忌美
于徐公,只表示一种应酬逢迎的态度。
12.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请就一个方面谈谈。
(1)邹忌善于进谏,给我的启示是:在生活中,在与人的交往中,在提意见时,我们要讲究说话的技巧,要看对象,注意场合,要得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对方心悦诚服。(还可从勇气和自知之明等方面谈)
(2)威王纳谏给我的启示: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要胸怀宽广;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可从个人、治国或工作、学习等方面)
13.文章结构梳理。
第一层,先以切身经历设喻,指出妻、妾、客的三种回答各有不同的原因,就是“私臣”“畏臣”“有求于臣”。
第二层,拿齐王的地位和自己作比较,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
第三部分(3—4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14.邹忌两次“窥镜”的原因是什么?
15.阅读全文,你认为邹忌和齐王分别是怎样的人?
邹忌是一个头脑清醒,善于思考,有真知灼见和深谋远虑,精明能干,与治国之才的谋臣。 齐王是一个心胸宽广,善听忠言的明君。
16.在生活中,你有时也会遇到不切实际的赞美。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应当如何正确对待这种赞美 面对不切实际的赞美,我们要冷静思考,实事求是。
17. 邹忌在妻、妾、客的交口称赞中,没有得意忘形,还能保持清醒的判断,最后承认自己“弗如远甚”,这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我们应该从邹忌身上学到些什么呢?探究文意,说说你的认识。(4分)
①对人对已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正视自己,论人客观等表述亦可)。
②善于思考,有反思的习惯与自省的能力。
③观察事物深入细致,透过现象看本质(正确认识妻、妾、客的赞美动机等)。
18. 邹忌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道理是什么?
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让人们敢于说真话,才能做到政治清明,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19. 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
【篇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试题】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考试题
? 成语:从谏如流:谏:直言规劝。听从规劝像流水一样自然。形容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
门庭若市: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徐公来,孰视之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吾妻之美我者d.暮寝而思之
3.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
道理。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
(2)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
5.《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2分)
答:
参考答案:1.c(2分,蔽:受蒙蔽的意思)
2.b(2分,b项中的“之”与例句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译为“的”)
3.d(2分,本文主旨是通过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齐国达到大治)
4.(1)我与徐公相比,谁更美?(2分)
(2)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寡人过错的,得上等奖赏。(2分)
5.从小事入手,以小比大,以家比国(1分),寓治国安邦之道于形象的比喻之中(1分)。 (意思相同即可)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⑴朝服衣冠 ⑵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7.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邹忌修八尺有余 乃重修岳阳楼 b.窥镜而自视 下视其辙
c.王之蔽甚矣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d.皆朝于齐 朝而往,暮而归
8.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9.课文内容理解填空。(2分)
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____________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_____________及其结果。
10.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2分)
6.⑴穿戴 ⑵偏爱(2分。解释正确一字给1分)
7.b(2分)
8.满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或:一年以后,就是想说,也没有什么可进谏
的了。(2分。“期”“虽”必须译正确,译错一字扣0.5分)
9.切身经历 齐王纳谏(2分。一空1分)
10.启示我们:说话要注意对象,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委婉得体。或:我们在劝说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得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2分)
11.请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1分)
今 齐地方千里
12.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我上初三了 作文 a、(1)时时而间进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1)皆以美于徐公 (2)骈死于槽枥之间
d、(1)使烛邹主鸟而亡之(2)吾欲之南海
1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14.本文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____________________,以富国强民;邹忌进谏时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说服齐王。(2分)
参考答案:
11.今齐地 / 方千里(“地方”断开即给1分)
12.b(2分)
13.翻译:(1)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面刺”,“当面指责”,1分;整体流畅1分)
14.广开言路(纳谏)借事说理(以事喻理、类比法、推己及人,均可)
15.解释文中词语。(2分)
窥: 蔽:
16.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7.在生活中,你有时也会遇到不切实际的赞美。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应当如何正确对待这种赞美?(2分)
15.(2分)察看;受蒙蔽 各1分
16. (2分) 邹忌身高有八尺多,容貌光彩美丽。 每句各1分(修、余、呋丽)
17. (2分) 面对不切实际的赞美,我们要冷静思考,实事求是。 2分 答出具体内容亦可
【篇三:《邹忌讽齐王纳谏》读后感】
《邹忌讽齐王纳谏》读后感
读好文章,好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邹忌讽齐王纳谏》,读初中时就成诵了,觉得它故事性强,有情趣,引人入胜,几个月后,再读一遍,如故人重逢,格外亲切。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君子,也难免有过,不同的是“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而已。古代帝王置谏官,自己有了错误,臣下可以进谏。帝王,自以为是“天子化生”,富有四海,臣服万民,行为万世师,言作万世法,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俯视一切,能倾听逆耳之言,采纳美芹之献的,历史上并不多见。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也有少数聪明一点的,为了坐稳江山,笼络人心,也能从谏如流。有圣君,有贤臣,使政治稳定,国泰民安,历史上称为太平盛世。像唐太宗与魏征,就是一例。而最突出最典型的,要数邹忌与齐威王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