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节日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旦元日。为中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节日年氛甚浓,礼仪繁多。初一凌晨,各家竞先燃放炮竹开财门。接着,男性穿戴整齐,由长者率领,举行纳财敬神挂红等仪式。仪式结束后,各自回家向长辈拜年。早饭后,仍由长辈率领,择吉方亲友出行,或上祖茔拜祖年。读书人喜在这天发笔,用红纸书写元旦发笔,大吉大利等吉语。自初一至十五日,均为拜年时节,熟人初见面,互相抱拳祝福。并且有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女拜娘之例规。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规定春节放假3天。50年代后,敬神纳财等习俗逐渐淡化,但拜年之风仍盛。80年代,富有人家互请春酒,又开始兴盛起来。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之夜称上元之夜,曰元夜,亦称元宵。旧俗,是夜张灯为戏,故亦谓之灯节。新中国成立后,沿袭农历之元宵节,是日,舞龙舞狮达到高潮。村中每户必进,燃烛鸣炮接灯,避邪趋吉,夜深始止。元宵夜,阖家团坐,吃汤圆或元宵。
三月三  农历三月上旬已日,为古代之节日。民国19年,改阳历三月三日为修禊之辰,少数读书人有外出踏青、郊游、流觞、赋诗等雅事。新中国成立后,雅事之举已不复见,人们仍在
农历三月三日采集地菜煮鸡蛋进食,俗云:三月三,地菜子煮鸡蛋。食之,可益身明目。
清明节   节前3日或后7日,一姓子孙后人,咸临祖茔,祭奠、扫墓,然后回家吃祭祀饭。旧时,一族一房置有祭祀田,多兴集体操办,只许男性人祠吃清明酒50年代后,祭祀田已不存在,多分户主办。80年代,农村经济活跃,有的地方按户摊款,兴起集体扫墓、立碑之风。 90年代,此风愈演愈烈,清明时节,城乡人民一齐出动。车塞于途,人拥于野,境内罗金桥、五马归槽、七里井等公墓山和烈士陵园,一时人满为患,间常造成交通和火警事故。
学校常在清明节前后,组织师生赴烈士陵园或抗战纪念塔等处献花圈,缅怀先烈,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端阳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称端五,又名重五端午重午,俗称蒲节。节日,每家每户习惯在门前插艾叶、菖蒲,用艾叶、蒲蔸熬水洗澡。中午吃面食、粽子,饮雄黄酒。将雄黄涂在小孩额上,颈上挂采丝香囊,谓可避邪解毒。午后,女性着夏装,打扮人时,扶老携幼,拥至江边看划龙船,俗称摆端午
天贶节   农历六月六日为天贶节。有谚云:六月六,晒丝绸,所以俗称晒衣节。人们喜欢在这天翻晒衣服、书画,以防收藏时霉变虫伤。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自初十日始,各姓子孙,以集体或分户轮流形式,备办酒肴香楮,一日三餐,供奉祖先。有的在此期间,还请僧众设醮,超度亡灵。十五日夜,各家于宅旁路边,焚烧纸帛、纸衣、纸屋等,送别先人。新中国建立后供老客之习俗已改。80年代后,此风又起。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意其居秋季三月之中,又称仲秋节团圆节。其夜,一家人围坐庭前,吃月饼(农家有的用米糕代替)赏月,小孩则玩香灯(柚上插线香),至深夜始散。80年代后,各级人民政府多在节前举办三胞(侨胞、港澳同胞、台胞)眷属中秋茶话会,遥怀故旧,畅叙乡情。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又称重九节茱萸节。旧时读书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酒赋诗之习,一般人家无任何应节活动。境内农民多在九月开始蒸米酒,称重阳酒
过小年  旧称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为小年,又称过小年。先一日为民间祭灶日,民谣渭: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月祭灶王。二十四,家家除尘,俗语谓之打隆沫,全家设办宴。二十五日凌晨,焚香桔,燃烛放炮,迎接玉皇下界察善恶。新中国建立后,祭灶、接玉皇之习已除。
除夕   旧俗以农历十二月末日之夜为除夕,意为旧岁至此夕而除,明日即换新岁。俗称是日过大年,家家户户贴门联、门神或年画,整理房间陈设,合家敬神,吃团年饭,又称庚饭,大人给小孩散压岁钱。入夜,逐房点燃灯烛,或老少围炉守岁。
二、传统习俗
清至民国,男婚女嫁,全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嫁礼节,十分繁琐,其程序大致是:拨庚 媒人首先衡量男女双方门第,俗称量媒,认为相当,便向双方家长口头介绍情况,双方都认为门当户对后,即用红纸书写男女年庚,由媒人互传,各自将红纸放在神龛磬子底下,如在半月至1月内家中没出大事故,家长再请人算男女二人八字是否相生相克,如相生不相克才认可,这叫合庚合庚之后择定吉日,男女双方家长备礼拨庚。男方送首饰或钱币,女方送文具、鞋、手绢等物,数量成双。媒人引导女方代表至男家厅堂,焚香烛,放鞭炮,敬告祖先神灵,举行拨庚仪式。双方家长或亲友,对面书写男女双方出生年、月、日、时于红纸上,互相交换,称为鸾书,或庚书。对男女双方均有约束效力。 报日 婚前1月或数月,男家择定结婚的日期,用红纸书写,请媒人持此通知女家,并随带礼金、衣料
、首饰等作聘礼,谓之报日。女方如无异议,则按男方所拟定的日子筹办嫁事。婚前一、二日(也有新婚当日的),女方将嫁妆用抬盒抬送男家,谓之铺房。男方随即以布匹绸锻、金银首饰、糕点、糖食、鱼肉鸡鸭(或鹅)(均用偶数,意为成双成对)还送女家,谓之过礼。女方再回送女婿衣裳冠履,俗称贺郎衣服。迎亲先日,男家备酒款待媒人,宴后,由新郎本人或家长备三牲至媒人家请媒,媒人也备礼相还。接亲 结婚之日,男方备四人彩舆,俗名花轿,配置彩旗、乐队,鸣鞭放炮,由媒人率领至女家迎接新娘,谓之接亲。轿门贴有红联;一般男方出边书吉日迎亲,女方对边书良辰于归。女方送亲来的男客称老爷,女客称奶奶,视其双方门第贫富,或步行,或乘轿,随新娘彩舆后行。交拜 新娘彩舆停放在大门外,行斩草礼。礼生宣读斩草文,杀鸡,撒盐茶米谷,说是这样能将新娘带来的凶邪挡在外面。之后,花轿抬至堂屋瞻下,由两位多子女、家庭经济富裕妇女(忌再婚者)搀扶新娘出轿,引入洞房。稍事休息后,由接亲人和傧相扶新娘到堂屋,燃烛鸣炮,礼生司仪,指导新郎新娘,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公婆长辈,然后夫妻对拜,谓之交拜,俗称拜堂合卺 赞礼生引新婚夫妇至花烛前,取两只小杯(),筛酒入内,夫妻对饮,然后将杯口相扣,用红绸封系同心结,置枕下,谓之合香撒帐 新婚夫妇,各持同心结,相互牵联,坐床沿,赞礼生一边吟诗,一边向帐内撒红枣、花生、糖果,意有 (早)
生贵子祝福之意,谓之撒帐。礼毕,客人退出洞房。闹房 当晚,亲友邻居等聚集在新房内,主人设茶点招待,敲锣打鼓,唱歌跳舞,强新郎新娘筛茶递烟,肆意戏谑,新人不以为侮,家长更不阻止,称为闹房,又称洞房。有闹房三日不分大小之说。卯宴 次日早晨,男方设酒款待女方送亲的老爷奶奶,由男方长辈亲友作陪,俗称卯宴。宴毕,行洗厨礼,厨师唱词祝赞,送亲的人给厨师、走堂师傅送红包和其它礼品,以示酬劳。回门 新婚三日后,新郎家备糖食酒菜,新娘谐同新郎或乘轿或步行,一同回娘家, 谓之回门。女家请客陪新郎,俗称回门酒。酒后,新婚夫妇双双回家,女家不留宿。新中国建立后,实行新婚姻法,男女婚姻自主。青年人挑选对象,仍由父母操心,亲友介绍,本人同意。结婚前先到当地政府登记,领取结婚证,后择定时间举行婚礼。嫁女礼仪,农村基本上沿袭旧规。但是,合八字传庚江西结婚风俗别祖宗斩草等习俗渐废除,请媒、拜天地均被精简,新娘哭嫁已不多见,坐花轿改为步行或乘车。彩礼数量、酒宴的数量、酒宴的规格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单位、城镇大都采用新式婚礼,多选择在元旦、春节、五一十一等节日举行,由家长或单位行政、工会领导主持,介绍人、同事、 亲友一并参加。仪程一般是:典礼开始、 鸣炮 (间有乐器合奏喜庆曲牌) 主婚人讲话、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来宾亲友致祝词、新郎新娘致答词,礼成鸣炮。会后设宴招待宾客。也有的不举行任何仪式,只请新婚酒,
酒宴上第五道菜鱼丸时,鸣炮,新人为宾客敬烟酒,称为遨席,以示答谢客人光临之意。70年代后,兴集体婚礼、旅行结婚。集体婚礼一般由工会、妇联、共青团等众团体主持,遨约若干对新婚夫妇参加。19915 4日,衡郊青年集体婚礼在莲花大厦舞厅举行,参加婚礼的共18对新婚夫妇。旅游结婚更简单,新婚夫妇履行结婚登记后,同赴风景名胜区或大城市欢度蜜月,期满归来,再请亲友吃喜糖或办一餐酒饭。80年代后,经济发展,众收入增多。结婚时互相攀比,铺张之风泛起。聘礼金额少则数百元,多则数千元不等。聘礼物品由 6070年代的单车、手表、缝纫机三小件升级到电视机、电冰箱、组合音响、金银手饰大四件。酒宴大操大办,兴师动众,有的租用甚至动用公家的小轿车、中巴、大客车数辆至十几辆,装嫁妆,迎宾客,炮竹连天,招摇过境,炫耀气派。
民国时期,丧葬礼仪极为繁琐,其程序大致是:移尸报丧 病人弥留之际,儿孙守护床前,病人心脏停止跳动时,后人在身边送终,烧倒龄纸,抽去被褥稿荐,白纸盖面,亲人轮流守灵,并遣人向亲友报丧。有文化素养之家,则书写讣闻张贴于外,晓知乡邻。请水 死者的子孙后代,披麻戴孝,长子或长孙穿上给死者装殓用的红衣裤,提钵() 带子弟等人到附近
河边或溪边,舀回一钵清水,回家后再放入檀香加热煮温,给死者抹尸。请水舀水时鸣锣,死者享年多少,一岁一鸣,寿短寿长,闻锣即知。入棺 洗抹尸体后,给死者易寿衣冠履,裹兜衾 (俗称兜尸被),然后移尸厅堂,4人手提入棺。棺内放置熟石灰或石膏粉、煤炭、白糖、盐等,视丧家贫富择用。棺虽盖而不严,留下空隙,意恐死者复苏,不至窒死。12 日后,择时加钉严封。封纸口 又名封丧封殓。全家亲属到场,向遗体告别,举哀。然后给死者抹脸,也叫开殓。最后盖严钉封,棺盖四周缝隙,涂以桐油石灰浆,外贴白纸谓之封纸口停柩吊唁 停柩中堂,柩前树灵牌,柩下点油灯,早晚从奉祭祀,孝子守灵。停柩间视丧家财力和天气寒暑而定,一般的三五日,也有七九日的才出丧。停柩期间,请僧道开路或作道场。绕棺拜椁,歌薤露,拜五方,穿九洲黄河,超度亡灵,意在减轻死者生前的罪过,免受冥罚。焚纸钱、金山银山及纸扎屋字、车马、仆夫等。期间戚友送挽联、悼诗,送祭轴、祭幛、祭菜、悼金,持香楮炮竹,向灵前致哀,行拜跪礼,谓之吊孝。孝子则跪伏灵侧稽颡,以谢前来吊唁者。发靷 俗称出门出殡。先夕,请礼生、乐队(又称八仙)设酒筵举行祭奠。子孙作祭文颂死者生前功德。祭文请礼生代读3遍,子孙行3次跪拜礼,谓之家祭。亲友送酒筵或猪、羊、布帛,制文祭奠,祭文读诵1遍,谓之客祭。祭毕,有的还行成服点主之仪。出殡安葬 早饭前,出小车”(即将灵枢从厅堂移至坪中),然后
丧家设酒宴招待前来吊唁者,谓之出门酒 ()”。宴中,孝子叩谢,并给参宴者每人发一段白布,谓之发白。丧者为上寿、大寿者,再给每个吊客发一饭碗,谓之寿碗。宴后,重新起柩,蓝伞旗号为前导,孝子捧灵牌随行,其后为灵枢,后人紧随灵枢,再后为一般亲友,吹鼓手殿后。鸣锣放铳,鞭炮齐鸣。枢至平坦处,还兴转车(抬枢就地几个圈),转车及过桥难行处,孝子均须跪迎。抬枢者,一般是16人,官绅富豪家多达32人,下葬前由地仙看地,选定位置、朝向、时辰,杀鸡撒谷米于枢穴,焚烧地契,下灵枢,再用石灰拌黄土捣捶封堆。
有的还应七祭灵,葬后农历逢之日,备酒饭祭奠亡灵。祭满第七个七日(即49天),方可除灵。新中国建立后,丧葬礼仪渐趋文明、简化。50年代,逐步革除了做佛事,看风水、应七、长期停棺在堂等旧习,一般死后三五天即出殡下葬。从60年代后期起,境内多数地方开始用开追悼会的形式取代了设堂祭奠仪式。绕棺拜停、拜八方等旧习几乎绝迹。用遗像代替灵牌,用鞠躬代替三跪九叩首,死者后人戴黑袖章、白花代替了披麻戴孝。亲友吊唁不再送三牲果品而改送花圈、炮竹和祭幛。城镇机关则只举行追悼会。70 年代后,开始推行火葬。80年代后期,旧的葬丧习俗在农村渐又抬头。
南岳香市
南岳是衡阳市着名景区,也是南方着名宗教胜地,每年有成百上千香客,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等地陆陆续续赶来进香。香期的高潮在农历八月,每天成千上万人次。香客们身着黑衣黑裤,头缠黑头巾,胸前系红或黄兜兜,绣有南岳进香。他们或举巨香、或舞红旗、或抬匾额,穿庙进观祁求心中的愿望。
无辣不成菜
讲的是衡阳人民对辣椒的嗜好。衡阳人吃菜喜欢咸麻辣,特别是辣椒乃是每家每户必备之佐料。农村家家户户种植,尤以祁东的“灯笼椒”、衡山的“朝天黄”久负盛名。前者为菜椒,辣而甜,肉厚而个大;后者体小但辣椒劲十足,多为佐料用。每年秋季,待辣椒红了之后摘下晒干,食时研碎投入菜内,往往碗中泛红,令外地人望而生畏。衡东菜食偏咸,如果喜吃淡食的人初去做客,进食时,需得事先给主家打个招呼,否则就得和主人“有咸同享”了。衡南等地农村饮食规律与城市里恰恰相反,早、中为正餐,有酒有菜,而晚餐很随便,吃点面条、稀饭就行了。衡阳民间各地尚有不同的偏食性。常宁人喜欢吃糍粑,常宁糍粑就是用糯米饭冲抖而成,食用时沾上用白糖、芝麻、黄豆粉末拌和的配料,柔软香甜。祁东人喜欢把鱼做成鱼冻吃,有时也用鱼翅、鱼腮、鱼鳞等废弃物洗净,加水煮到一定浓度时去渣,再中入油
盐、大蒜、生姜、酱油、味精等佐料,冷却后成胶状的鱼冻,味道十分鲜美,是当地一道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