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重要的是,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甚至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全都离不开对文中重要句子的把握。
因此每年各地的中考题都以此为考查重点。这类考点常见的题型为:1、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2、体味句子的言外之意;3、理解句子的表达作用;4、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5、特殊句式的表达意图;6、对抽象的句子进行阐发或使之具体化等。
授之以渔——方法技巧展示
一、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这类题目考卷中屡见不鲜。所谓理解含义,
是指既说出句子的表层意思,又说出句子的深层含义。句子的表层意思也就是本义,中考中一般不会直接考查。往往是考查与本义紧密相联的深层。这里,从句子深含义的种类,进行分类例说。
(一)主旨牵引法
文章的主旨是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是作者的观点、态度和看法。它是用来回答“为什么要写”。用文章的主旨进行牵引,站在作者的角度去理解句子的含义。
例一、联系选文主旨,理解第⑨段中“纵使给了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的含义。
[相关文段]: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的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想来也是,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一株草会
范冰冰的老公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前景[分析]:本文的主旨是“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都应心存感激。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它强调的是“领受”和“感激、回报”的关系。有“领受”就必然有“感激、回报”。从主旨出发,领受“太阳”,应该回报“温暖”。事实上,“纵使给了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是因为没有感激之心,即使受到别人再多的关爱,今后也不懂得去关爱他人,回报社会。
(二)情感类推(反推)法王蔚蓝
类推就是取相似的事物来推论或衡量。出不同的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或形似或神似。“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的描写一定隐含着作者的情感。从作者在文章中的感情基调可以类推出一切景语的情感。
情感反推是指反义语,既正话反说或者反说正话。比如《藤野先生》中对清国留学生的描写“还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是标致极了。”作者在文中一开始就流露出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这里用褒义词“标致”是讽刺。
例二、第①段中画线句表面上写街灯带来温馨,从全文看,还有什么其他含意?
[相关文段]:
①深夜,小城仿佛睡着了,只有马路两旁的街灯,还在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岗位,给寒冷的冬夜带来些许温馨
②她抱着正发高烧的女儿,穿过漆黑的小巷,奔向街口。鞋跟敲打在冻得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急促而清脆的响声。从这儿到医院还有很远的一段路程,而怀中裹得严严实实的女儿却变得越来越沉重,她不由得咬咬牙,加快了脚步。
③突然,她看见前面街口处停着辆三轮车,旁边还晃动着两个人影。她赶忙跑了过去,见一个中年男子正在和车夫谈着价钱。 小栗旬资料
④她对那位中年男子说:“大哥,让我先坐这部车好吗?我急着上医院呢!” 中年男子看了她一眼,没有吭声。车夫走过来,瞅了瞅她怀中的女儿,问道:“孩子病了?”
清洗加油站油罐……
(11)“大妹子,快带孩子进去看病吧!看得出你过得也不易,两块钱的车钱就不用给了。” “刚才……不是说好20块吗?”“不这样说,那个男人肯让你先坐吗?”车夫咧开嘴,有几分得意地笑了起来。
(12)她还要从兜里去掏那本来该付的两块钱车费,没想到车夫已经迅速调转了车头,用力一踩,转眼就消失在浓浓的夜之中。
[分析]:本文作者的情感基调是歌颂三轮车夫——不仅在深夜忙碌,而且免费优先送“我”急着上医院。从这一情感基调出发,我们可以发现“马路两旁的街灯,”与“三轮车夫”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深夜坚守着自己的岗位”、“默默奉献”等;还有“寒冷的冬夜”与“正发高烧的女儿”;同时,作者采用拟人的手法写“路灯”。因此我们可以类推这句话“暗指三轮车夫像街灯一样给人温馨。”
(三)探原返本法
文中重要的句子往往借助修辞加以表达,理解这样的句子时要针对其所使用的修辞,结合语境出本来的意思,努力探求其本义。是比喻,要透过喻体看到本体;是象征,要透过
象征体看到象征意义。只有探原返本,才算从根本上理解掌握实质性的内容。如问“一个姑娘像花一样"这个句子的含义是什么,我们都知道,这就是说一个姑娘漂亮。其实也就是将一个比喻句还原为一般平实表达的句子,而不再是原来生动形象的说法了。
例三作者说:“‘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请简要谈谈看法。
[相关文段]
④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⑤“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分析]:作者为了强调“孝心”是维系血缘亲情的纽带,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孝心”,喻体是“链条”。 有“链条”才有紧密的连接,才能运行。本句还原来表达就是“‘孝心’是
子女报答父母生养之恩、维系血缘亲情的纽带,一旦没有“孝心”,血缘亲情将被割断,父母子女就可能形同路人。”
(四)借物联想法
作者有时为了让语言更生动形象,变抽象为具体。不直接说出概念话的语言,而借用和它密切相关的可以触摸和感知的物体来代替。对于这类句子,需要通过联想和识辨,才能准确理解句子。
例四、大雪之后,稻草“将压了厚厚一层雪的田埂撑起一个曲线”说明了什么?
[相关文段]
⑤那一垛稻草已为人所遗忘。风吹,雨淋,金黄的稻草渐渐变得灰白。夜降的霜突然而至,那堆稻草仿佛一夜间白了须眉。
⑥无遮无拦的稻草,就在田埂上腐烂。高高的如盼望着什么的稻草堆也消磨下去。一场大雪,欲将大地履如平地。然而那一堆尚未被消磨尽的稻草,却将压了厚厚一层雪的田埂撑起一个曲线,如一颗不屈的心,欲破雪而出。
[分析]我们首先来辨析一下,把“将压了厚厚一层雪的田埂撑起一个曲线”去掉,句子就变为“那一堆尚未被消磨尽的稻草,如一颗不屈的心,欲破雪而出。”很抽象,读者无法形象感知,所以作者借用“雪、曲线” 可以触摸和感知的物体。由两个问题,我们可以联想到“恶劣的环境、不甘屈服的精神”。至此,理解这个句子就势如破竹。
(五)类比悟通法
“言外之意”,就是“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 有些语句的言外之意,是说话者通过运用比喻来实现的,而且通常只出现喻体略去本体,对于这类语句,我们可以采用类比悟通法,即只要分析出本体,便能悟出言外之意。
例五、这位大师的答话的意思是?
[相关文段]:一位作曲家带着自己创作的曲子向一位著名的音乐大师讨教。在听演奏的过程中,这位大师不断地脱帽。演奏完毕,作曲家连忙问道:大师,是不是屋里太热?大师说:不热。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在阁下的曲子中我碰到那么多的熟人,不得不连连脱帽。
[分析]“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著名的音乐大师碰见熟人没有?显然没有!作者使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熟悉的曲子”比喻为“熟人”。本体“熟悉的曲子”被作者省略了,只出现喻体。本体就要只有从“我有碰到熟人就脱帽的习惯。”类比中感悟出来。所以他的言外之意是在暗示作曲家——作品重在个人的创造,不能照抄照搬别人的。
二、理解关键语句的作用
方法一、从“表达方式”入手,把握常见表达方式的作用,顺藤摸瓜。
文章常见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在中考中,一般聚焦于“议论句”、“ 抒情句”、“ 描写句”。
1.启人心智的议论句:记叙文在发表对所叙事件发表意见、主张和看法时,就要用要用到议论的表达方式。记叙中议论的位置和作用有:用在文章的开头,起统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并能使文章的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的表达,同时能使文章条理分明,层次清楚。是揭示记叙的事物所蕴含的道理和意义。用在文章的结尾,一般是为了提高对所叙事物的认识,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叙事物的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
用。用在文章的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事与事之间紧密地连接起来,使文章结构显得严谨。总之,议论一般用于记叙文开头是解决为什么记叙的问题;用于中间是为了起衔接作用,加强上下文的联系;用于文章结尾是为了收缩全文、深化中心、画龙点睛。 2.饱含深情的抒情句:张延电视剧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3.形象生动的描写句:文学作品中那些刻画人物、表现环境的句子往往有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