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背诵古诗。
2.理解古诗大意,懂得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
3.学习生字,会写其中的三个,要求正确、美观。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懂得古诗意思,读中感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板书:目)小朋友们,认识这个古文字吗?
师:小朋友,象形字是一幅图,也是一个字。
(师黑板出示:鹳雀)
师:这个词,你们认识吗?
师:小朋友,预习得不错。学习汉字不仅要知道读音,还应该弄明白词语意思。观察这两个字,猜猜看,鹳雀应该是什么动物的名字,你是怎么想到的?(真会思考)
(师课件出示:鹳雀)
师:(出示“鹳雀”图)鹳雀是一种鸟儿,样子像鹤。
师:来,跟老师读读这个词语。
生(齐读):鹳雀。
(师在“鹳雀”旁边出示“楼”字)
师:跟老师再来读读这个词。
生(齐读):鹳雀楼。
师:(出示“鹳雀楼”图片)“鹳雀楼”在山西省永济市,这座楼有三层,前可望中条山,下可见黄河。人们为什么叫这座楼为鹳雀楼?
师: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座楼的名字吧。
生(齐读):鹳雀楼。
师:鹳雀楼本来没有什么名气,后来因为有个诗人写了一首诗《登鹳雀楼》而名扬四海。(课件出示:登。把课题补充完整。)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登鹳雀楼》这首诗。齐读课题。
(生齐读)
师:你知道“登鹳雀楼”是什么意思吗?
生:登上鹳雀楼。
二、知诗人
师:小朋友,你知道是谁登鹳雀楼吗?
生:作者。
师:作者是谁?
生:王之涣。
师:认识王之涣吗?预习到了吗?(指名学生介绍)
师:王之涣是唐代著名诗人,一生写了很多好诗,我们将来还会学习他写的其他的诗。唐代有许多才华横溢的诗人,比如;难怪后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师:学到现在,我们知道了这首诗的作者。(出示卡片:知诗人。粘贴在黑板的一侧。)
三、解诗题
师:你知道作者王之涣登上鹳雀楼干什么呀?
生:欣赏风景。
师:你能把这句话补充完整吗?(课件出示句式:王之涣登上鹳雀楼_________。)
生:王之涣登上鹳雀楼欣赏美丽的景。
师:这就是古诗题目的意思。(出示卡片“解诗题”,粘贴在“知诗人”下方。)诗人什么时候登鹳雀楼?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呢?让我们来读一读古诗。
四、读诗句
师:课前预习,朗读古诗,你做到读准字音了吗?到底读得怎样,我们来检查一下朗读情况吧。
师:谁来读读第一句?
生1: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师:不错,每个字的字音都读准了。
生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师:你看他朗读时停顿掌握得多好,我们一起学他的样子来读读吧。(生齐读)
师:谁来读读第二句?
生l: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读得非常流利,真棒!
生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这个小朋友停顿也读得非常准确,我们也来学着他的样子一起渎读吧。(生齐读)
师:到现在,老师相信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读准了字音。古诗要读好,必须有节奏地读。注意停顿。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这首古诗读一读吧。(出示卡片“读诗句”,粘贴在“解诗题”下方。)
五、明诗意
无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师:一句诗就是一个画面,那么这幅画上有什么呢?(课件出示课文插图)1.理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师:小朋友,仔细看看图,谁来说说图上都画了哪些景物呀?从远到近了看。
生1:黄河。
(师板画“黄河”)
生2:一座又一座的山。
师:是呀,一座又一座的山就称为山。(板画“山”)
师:诗人把登上鹳雀楼看到的景写成了一句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谁来读读?(指名学生读)
师:你感觉这里的白日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啊?
生:傍晚,快要下山的太阳。
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感觉是的,这感觉真准。尽,在这里的意思是消失。(查字典)
师:真棒!会思考才是会学习。
(师贴太阳图片)
师:老师把太阳贴在哪里呢?
生:贴得尽量靠近山。你有什么依据吗?
师:诗中哪一个字告诉我们太阳靠近山?
生:依。
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这里的“依”字是什么意思呢?
生:靠着、紧挨着。
师:“白日”正紧挨着连绵起伏的山慢慢地、慢慢地往下落,直到完全落下去,一点也看不见。
师:现在,你能完成这个填空吗?(出示:夕阳________,________。)生:夕阳紧挨着山慢慢地往下落,最后完全看不见了。
师:太阳是慢慢地、慢慢地往下落,所以“依山尽”要读得慢一点。你能试着把这个画面读出来吗?
生:白日依山尽。
师: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见太阳正靠着山慢慢地、慢慢地往下落。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生齐读)
师:你们读得真好。诗人看到了落日,还看到了什么呀?请小朋友自己读读第二句。
(生读第二句)
师:鹳雀楼就坐落在黄河边。看看图说说黄河是什么样子的?
生1:黄河的水黄黄的。
生2:黄河是波涛汹涌的。
师:你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老师也给你们看几张黄河的图片。(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感受黄河。)
师:看了这几张图片,你们在脑海中又涌现了哪些词语?
生1:奔腾不息。
生2:波涛汹涌。
师:真棒!我们一起来把这些词语读读吧。
(生读)
师:现在,你能说一说是什么样的黄河吗?
生l:奔腾不息的黄河。
生2:波涛汹涌的黄河。
师:黄河一泻千里,那么壮观,气势磅礴!
师:“黄河入海流”意思就是——
生:流人海。
师:那你现在知道“黄河入海流”的意思了吗?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出示:_______的黄河_______。)
生1:奔腾不息的黄河水最终流入大海。)
生2:波涛汹涌的黄河水向东流入大海。
师:奔腾不息、波涛汹涌的黄河水滚滚流入大海,多么壮观呀!你能把这种壮观的景象读出来吗?
生1:黄河入海流。
师:黄河水真是滔滔不绝啊!
生2:黄河入海流。
师:这一景象真是壮观呀!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生齐读)
师:小朋友们,我们跟随诗人王之涣看到了落日,看到了奔腾不息的黄河。现在,你们能试着把诗中描写的景通过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师:这些正是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所看到的景。(板书:所见)
师:此时此刻,诗人站在鹳雀楼上看到这样壮观的景象,他想到了什么呢?(板书:所想)谁来读读后两句?
2.理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指名读第三、第四两句)
师:这个“欲”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想要。
(师课件出示:想要)
师:诗人王之涣想要干什么?
生:诗人王之涣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师:你从哪里知道诗人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呢?
生:千里目。
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千里目”就是指很远很远的地方。“目”就是——(生:眼睛,这里是指眼睛能看到的地方。)穷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诗人说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该怎么办呢?(师手势加以引导:再登上一层楼。)
师:你能给“更”换一个字吗?生:再。师:“更上一层楼”就是说什么?生:再登上一层楼。
师:现在你们明白第三、第四两句的意思了吗?谁来说给大家听听?用上下面的填空。(出示:想要________)
生:想要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师:学到现在,我们读懂了这首诗的意思。(出示卡片“明诗意”,粘贴在“读诗句”下方。)
六、悟诗理
师:诗人再登上一层楼,可能会看到什么?(指名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