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战警一共几部
历史人物:“贞观之治”
  长孙皇后(601-636),小字观音婢,姓名于史无载。中国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
  长孙皇后是北魏皇族拓跋氏之后,生父长孙晟是隋右骁卫将军、著名外交家,平突厥之功臣,生母高氏,为北齐皇族后裔,名臣高士廉之妹。
做梦剪头发
  大业五年(609),长孙晟去世,长孙无忌兄妹与高氏被异母兄长长孙安业赶出家门,得舅父高士廉收容。大业七年(611),在高士廉安排下,时年十三的长孙氏嫁给唐国公次子李世民为妻。唐朝建立后被立为秦王妃,李世民登基后被立为皇后。去世后谥号为“文德皇后”。
  长孙皇后明大义,生活节俭,是一个非常贤惠的皇后。她与唐太宗感情极好,唐太宗的第一个(即太子承干)和最后一个子女〔即新城公主〕都是她所生。在她死后,李世民未再立皇后,并亲自抚养她所生的晋王李治和晋阳公主李明达二人。
行程卡查不到行程数据怎么回事
  李世民常与长孙皇后讨论国家大事,起初她以自己是一介女流为由不肯说出自己的看法,而后在李世民的一再请求和命令下终肯为他出谋划策。长孙皇后多次让其兄长,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一的长孙无忌向李世民辞官,同时也多次劝李世民不要重用她哥哥,准其辞官。她语重心长得告诫长孙无忌,前朝外戚掌权多危害社稷,切不可重蹈覆辙。在妹妹的告诫下,长孙无忌多次向太宗请辞,为此李世民向皇后解释说他用长孙无忌并非因其为皇亲国戚,而是因为他的才能。然而在长孙皇后的一再请求下,李世民终于同意了她的请求,在长孙皇后在世时她哥哥始终没有执掌大权。
  长孙皇后作为李世民生命中最重要的女子,对贞观之治的出现居功甚伟。长孙皇后在位期间,积极履行皇后职务,曾两次行先蚕礼。她利用自己对李世民的影响力,多次为朝臣、宫人化解危机,平息李世民的怒火。她去世以后,晋阳公主曾短暂扮演了这一角,但随着晋阳公主的很快夭折,朝中宫中很难有人再对李世民有足够的影响以调解周旋他和臣子的关系,以至于有侯君集等人的悲剧出现。
蒋梦婕资料  长孙皇后曾著书《女则》共十篇,已佚。今存诗一首。她死后与唐太宗合葬于昭陵。

长孙皇后
杜如晦
  杜如晦(585-630),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人,唐朝初期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之治中的主要谋臣之一,深受李世民的重用。
大学生调查报告  其祖父杜果官至隋朝工部尚书,其父杜咤为隋朝昌州长史。杜如晦自少聪悟,好谈文史,是个典型的彬彬书生。秦王李世民平定京城时,引为秦王府兵曹参军。当时的太子李建成
对杜如晦非常忌晦,他对齐王李元吉说:“秦王府中可惮之人,惟杜如晦与房玄龄耳。”被外调出秦王府。
  玄武门之变后,被拜为兵部尚书,进封蔡国公。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史有“房谋杜断”之称。贞观四年病重而死,年仅四十六。赠司空,徙封莱国公,谥曰成。

杜如晦
房玄龄
  房玄龄(579—648),中国唐代初年名相。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
  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屡从秦王出征,参谋划策,典管书记。每平定一地,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他却首先为秦王幕府收罗人才。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唐武德九年(626)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李世民即位,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629)二月为尚书左仆射。
  贞观年间,他辅佐太宗,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订,又曾与魏徵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省并中央官员;善于用人,也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
  贞观十一年封梁国公。至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太宗征高句丽时,他留守京师。二十二年(648)卒。

房玄龄
李渊
乐山景点
  李渊(566—635),中国唐代开国皇帝,即唐高祖,字叔德。先世本为赵郡(今河北赵县)。祖父李虎,西魏时官至太尉。父李昞,北周时历官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母为隋文帝独孤皇后,故特见亲重。隋炀帝即位后,李渊任荥阳(今河南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后被召为殿内少监,迁卫尉少卿。大业十一年(615),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十三年,拜太原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