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大观Art Panorama
98
浅析穆夏作品的艺术特
赵炅涵
(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0)
摘要:阿尔封斯·穆夏是“新艺术运动”的先锋艺术家,他将艺术与商业结合创作出符合大众审美的作品,深受大
的喜爱。其作品用华丽的装饰和负有生命力的植物来升华女性的美,使本就美丽的女性形象更加完美。本文通过分析穆夏的作品结合时代背景,从构图、线条、装饰符号等方面来浅析其作品艺术特。
关键词:穆夏;新艺术运动;装饰符号;女性形象
阿尔封斯·穆夏是捷克斯洛伐克“新艺术运动”领军人物,他同时也斯拉夫民族历史画的画匠,他在艺术成熟期间作品数量巨大,涉及领域众多,包括招贴画、装饰组画、首饰设计、建筑设计和图书插画等作品个人
特十分明显,被称为“穆夏风格”。接下来,笔者将结合历史背景和穆夏作品从完美的女性形象、自然元素的运用和几何图形及曲线的运用三个方面来剖析穆夏的艺术特。
一、完美的女性形象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是新艺术运动的高潮时期,欧洲许多国家都在不同程度的开展这新艺术运动。资本主义的发展暴露了许多社会的黑暗面,许多艺术家通过文学、绘画摄影等形式表达着他们对欧洲文明的整体看法。如克里姆特通过扭曲、病态的人物形象来反映他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由于女性题材不断地被艺术家采用,人们对变形、病态的女性形象已经习以为常。所以,在穆夏作品中近乎理想完美主义的女性形象一问世便受到了大众多追捧。当时的市民甚至会半夜到大街上将穆夏的海报撕下来带回家收藏。可见,穆夏的作品十分受欢迎。
招贴穆夏的成名作《吉思梦坦》是他为当红女星莎拉·伯恩哈特的舞台剧所作,这幅作品的尺寸也是开创了先例——采用真人比例大小。画面中,画家只对人物的五官进行精细的刻画,其他大面积的平涂凸出来了画面的主体。在人物头上花圈头饰的映衬下增加了女性魅力。华丽的服饰彰显了人物的高贵气质。使本就美丽的女子更加完美。
二、自然元素的运用
英国早期理论家拉斯金就提出“向自然学习”的口号,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人物莫里斯也十分赞同他的观点,他认为要达到“美”的境界,就必须使贴近自然,顺应自然。从穆夏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穆夏对大自然的喜爱。观看他的作品时能使观者感受到自然地气息。如作品《四季》中春天的春风、夏季的阳光、秋季的丰收和冬季的寒冷。又如作品《花卉》装饰组画中分别采用鸢尾、百合、玫瑰和康乃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气质。将花卉与人物相融合如同希腊神话中的花卉守护神。二者合二为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画中,花卉的根茎随人物姿势变换,不仅加强了女性形象的装饰效果还赋予了植物的生命活力。
三、几何图形及曲线的运用
穆夏艺术深受日本浮世绘和拜占庭艺术的影响,而《北斋漫画》的也成为欧洲艺术家了解日本线条和纹饰的重要纸质资源。从穆夏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物的五官和衣纹
变现时多用细小的线条,人物和植物的外轮廓多用粗而有劲的长线描绘。从这点可以看出穆夏作品中浮世绘的影子。康定斯基认为“直线代表男性,曲线代表女性”。所以在穆夏的作品中发现曲线的运用贯穿了他所有的作品。因此,穆夏的艺术被称为“女性的艺术”。
曲线的运用可以描绘出“看不见”的事物。如招贴画作品《普菲达自行车》中静态的人物和迎风飞舞的头发表现出了人物的青春洋溢和精神饱满的状态。
穆夏的作品不仅受浮世绘的影响,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开可以看出许多具有拜占庭风格的几何装饰图案、服饰、华丽珠宝等,如上文我们提到的《吉思梦坦》中的拜占庭服饰和人物背后的马赛克装饰图案。还有作品《拜占庭头饰》装饰画,画中女子侧脸紧贴在藤蔓花纹的前面,头上佩戴者具有拜占庭传统风格的珠宝头饰,彩艳丽十分好看,画面中人物的头发冲出了圆形的框架,打破了规矩的构图,使人物更加的生动。
四、小结
穆夏的艺术风格也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后世影响深远。如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月份牌中身穿旗袍的美女,或20世纪90年代日本动漫《美少女战士》等在这些作品中都能看到穆夏的影子。这些不仅影响了上一代人的审美,也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对美的追求。穆夏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广告和商品招贴画,其中不少都是以唯美的女性形象为题材的装饰组画,他选用优美的女性形象、细腻的装饰刻画、富有动感的曲线运动和彩艳丽的珠宝头饰创造了独具个人特的“穆夏风格”。
参考文献:
[1][日]佐藤智子著.慕夏[M].王雨微,译.北京:北京美术摄影  出版社,2017.
[2]佚名.环球美术家视点系列——穆夏[M].吉林:吉林美术出  版社,2008.
[3][美]阿拉斯泰尔·邓肯著.新艺术Art Nouveau[M].周孟圆,  译.浙江: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
[4]梁梅著.现代平面设计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5]赵莹.穆夏装饰艺术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  文,2015.
[6]谢少瑛.新艺术运动对服饰插画的影响——以艺术家穆夏为  例[J].美术大观,2016(06):146.
(责任编辑:薛竹影)
作者简介:赵炅涵,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