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知识点梳理
文学常识
1、庄子:名周,宋国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家贫,曾借粟于监河侯(官名)。相传楚王用千金礼聘为相,遭他拒绝。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2、《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是《庄子》的特。
庄子的想象力极为丰富,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哲理说得引人入胜。他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据传,又尝隐居南华山,故唐玄宗天宝初,
诏封庄周为南华真人,称其著书《庄子》为《南华真经》。
原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一、诵读理解
1、字音      鲦(tiáo)
2、字词
濠梁:濠水上的桥。濠,水名,在现在安徽凤阳。
从容:悠闲自得。
鲦鱼:一种淡水鱼中的银白小鱼,喜欢在水层下面游动,长约16厘米,又名白鲦。
是:这。
固:固然(固不知子矣);本来(子固非鱼也)。
全:完全,完备。
循其本:追溯话题本源。循:追溯。其,话题。本:最初。
汝安知鱼乐:你怎么(哪里)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云者:……的话。安,怎么;哪里。
安: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3、语法
(1)一词多义
固 :①固不知子(副词,固然)
②子固非鱼也 (副词,本来)
之: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助词,的)
②子之不知鱼之乐(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③我知之濠上也(代词,鱼之乐)
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疑问副词,怎么)
子曰‘汝安知鱼乐’(代词,哪里)
(2)古今异义
知鱼之乐          古义:怎么。今义:安全。
(3)、文言句式
倒装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状语后置,庄子与惠子于濠梁之上游)魏国是现在的哪里
省略句    我知之濠上也。(省略介词“于”,我知之于濠上也)
判断句    是鱼之乐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子固非鱼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4、译文
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鲦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追溯话题本源。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二、文章内容
1、辩论话题:庄子是否知道鱼快乐
2、双方观点
庄子:“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3、论辩思路
(1)庄子感叹鱼的快乐,展开辩论;
(2)惠子质问庄子,反驳观点;
(3)庄子以反问摆脱被动,暂时化解危机;
(4)惠子以退为进,以庄子的逻辑反驳,把庄子逼到尴尬的境地;
(5)庄子偷换概念,在“安”字上做文章,结束辩论。
4、辩论结果
(1)逻辑角度:惠子是胜者,庄子偷换概念,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
(2)形式角度:庄子是胜者,惠子没有再说话反驳。
三、人物形象
1、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赏与观照。对于能在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愉悦的庄子缺乏理解与认同。
2、庄子智辩,重观赏,对外界认识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感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四、艺术手法
1、偷换概念:庄子在“安“字上偷换概念,惠子问”安知鱼之乐“,”安“的意思是”怎么、如何“,庄子答” 我知之濠上也“,解释为”哪里“。巧妙摆脱尴尬,结束辩论。
2、反问:“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不下面回答惠子的问题,而是采取反问的方法回答,以非我者不知我,推论出不知我者不知我知鱼。答在问中,语气肯切,坚定有力。
五、主题思想
1、本文节选自《庄子  秋水》,主要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既机智敏锐,又轻松闲适;
既让人叹服于庄惠二人的辩才,又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
2、如何理解“鱼之乐“?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外化与投射,庄子推崇自然,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嬉戏,符合庄子的理想,由此,他断定鱼儿快乐。
六、难点探究
“也“字的语气
1、是鱼之乐也。
表示判断,肯定鱼很快乐,表现了庄子在自由活泼的生命中由衷地感受到了愉悦。
2、我知之濠上也。
表示感叹语气,表现出庄子因自己的巧妙回答而感到得意。
七、知识拓展
1、《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轻松闲适,诗意盎然。一力辩,一巧辩;一求真,一尚美;一拘泥,一超然;让人读后会心一笑而沉思良久。文章写庄子与惠子同游于濠水的一座桥梁之上,俯瞰鲦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因而引发联想,展开一场人能否知“鱼之乐”的论辩。除了开头内容用叙述语句略作交代,通篇采用对话形式。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辩论技巧,顶真式地将这场论辩深化。且不说论辩双方谁是谁非,谁胜谁负,仅两人不在论辩中所反映出来的敏捷的思维、睿智的辩语、雄辩的机锋,就令人拍案叫绝,不禁惊叹两人的雄辩之才。
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2、惠施,宋国商丘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名家思想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惠施是合纵抗秦的最主要的组织人和支持者。他主张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并建议齐、魏互尊为王。魏惠王在位时,惠施因为与张仪不和而被驱逐出魏国,他首先到楚国,后来回到家乡宋国,并在宋国国都商丘与老乡庄子成为朋友。公元前三一九年魏惠王死后,由于东方各国的支持,魏国改用公孙衍为相国,张仪失宠离去,惠施重回魏国。
惠施是战国政治舞台上最活跃的人物之一,作为合纵的组织人,他在当时各个国家里都享有很高的声望,惠施的政治生涯主要在魏。因此经常为外交事务被魏王派到其它国家,曾随同魏惠王到齐的徐州,朝见齐威王。他为魏国制订过法律。
惠施在魏期间的突出政绩,一是"为魏惠王为法",二是主谋齐、魏相王,三是主张齐、楚"偃兵",倡言魏与齐、荆联合抗秦。其时张仪在魏,由此与惠施发生争论,惠施被逐至楚,不久转宋,与庄子相晤论学。惠、庄二人友善,交游甚密,曾发生过著名的"濠梁之辩"。魏惠王卒后,张仪被逐,惠施返魏。为魏使楚,与南方奇人黄缭论天地风雨雷霆之故。后又为伐齐存燕使赵。数年后惠施卒,终年约六十岁。
庄子与惠子由于基本观点的差异,在讨论问题时,便经常互相抬杠,而挨捧子的,好像总是惠子。在《逍遥游》上,庄子笑惠子"拙于用大";在《齐物论》上,批评他说:"并不是别人非明白不可的,而要强加于人,所以惠子就终身偏蔽于'坚白论'"("非所以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德充符》上也说惠子:"你劳费精力……自鸣得意于坚白之论。
另外《秋水》篇记载:惠子在梁国做宰相时,庄子去看他,谣言说庄子是来代替惠子的相位。惠子心里着慌,便派人在国都内搜索了庄子三天三夜。后来庄子去见惠子,对他讲了一个寓
言,把他的相位比喻猫头鹰得着臭老鼠而自以为美。惠子处于统治阶层,免不了会染上官僚的气息,据说惠子路过孟诸,身后从车百乘,声势煊赫,庄子见了,连自己所钓到的鱼也嫌多而抛回水里去。( 《淮南子·齐俗训》)
他们两人,在现实政治观点上固然有距离,在学术观念上也相对立,但在情谊上,惠子确是庄子生平惟一的契友。这从惠子死后,庄子的一节纪念词上可以看出:
庄子送葬,经过惠子的坟墓,回头对跟随他的人说:"楚国郢人捏白士,鼻尖上溅到一滴如蝇翼般大的污泥,他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作响,随手劈下去,把那小滴的泥点完全削除,而鼻子没有受到丝毫损伤,郢人站着面不改。宋元君听说这件事,把匠石来说:'替我试试看。'匠石说:'我以前能削,但是我的对手早已经死了!'自从先生去世,我没有对手了,我没有谈论的对象了!"(《徐无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