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近年来,党和国家对文物工作高度重视,“文博热”持续升温,主流媒体尤其是新媒体平台纷纷加大文博领域的报道力度。
“央视新闻”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旗舰账号,是重大新闻、突发事件和重要报道的总台首发平台。今年以来,“央视新闻”拓展“新闻+服务”功能,联合全国博物馆全新打造文博科普产品“文博日历”,带网友每天认识一件文物,并在设置合集。
自今年3月21日第一期推出,三个月内“文博日历”已推送稿件80篇,每篇深度解读一件来自各地博物馆的精品文物。这些推文从多维度创新,满足受众对文博科普类信息的阅读需求,助力“让文物活起来”。
一、多媒体呈现,让静态展示变为动态传播
主流媒体新媒体平台的文博科普产品,有助于媒体实现传播历史文化遗产的功能,“文博日历”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综合运用多媒体手段,将静态展示转变为动态、立体、深度传播,最大程度满足公众需求。
3月21日恰逢春分,“文博日历”首篇《这幅画为何“字”比“画”多?》,除推送作品赏析、创作背景、背后故事外,还截取这幅春天画卷的局部设计成节气海报,配以“一树梨花,春分万彩”的点睛文字,让人赏心悦目。文物名片、日期等辅助信息,丰富了海报内容(图片见目录页)。长按二维码,一键预约到馆参观,可满足从“心动”到“行动”的需求。
“文博日历”每期都配发海报,主文字或揭示文物价值,或补充有趣信息。此外,音视频、微纪录片、动图、素描图、线路图、示意图、动画、动漫等元素大量穿插,展现文物亮点、价值及故事,提升文章趣味性、吸引力,满足受众全方位了解文物的需求。
如,介绍北宋“大晟夷则”铜编钟时,配上名画《清明上河图》动画版,及大晟新钟演绎《清明上河图》的音频,让人“听见北宋”,真切感受贯穿古今的金声玉振;将《虢国夫人游春图》长卷内容视频化,生动再现盛唐结伴踏青场景;从黑陶罐上“抠”出神秘刻符,以线描图勾勒,进而让“老虎”动起来,展现史前狩猎激烈场面。
二、巧接近性,让文物报道关联当下生活
接近性指受众对自身状况比较接近的新闻,表现出一种“认同”的心理趋向。这体现在空间和心理两个层面,除了时空距离的近,生活、文化及情感上的接近性,也易让受众产生“认同”趋向。[1]
将古人的器物、生活、思想情感,与今人对比,顿时拉近了文物与当下的距离。当淄博烧烤红透全网时,“文博日历”从“汉代生活百科”汉画像石中,甄选临沂汉画像石《庖厨图》,重点介绍烧烤场景,让读者不禁对“千年撸串”会心一笑。以“风靡大唐的最炫广场舞”的视角,回望唐代石刻胡旋舞墓门,立刻与当下发生关联。
在不同节令、纪念日,推介相关联文物,也是增强文博科普产品接近性的不错路径。“五一”前,“文博日历”推介令人拍案叫绝的汉代露营“帐篷”,让“露营族”觉得既有趣又亲切;清明节时,以《走,骑牛踏青去!》为题介绍清代白玉牛童,撩拨网友的心,有人表示要“偷得浮生半日闲,好好看看这个春天”。
传播心理学认为,“认同”的更高层次表现是“共鸣”。所谓共鸣,即受众对感兴趣的新闻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升华,并形成连锁的情绪效应。[2]“共鸣”能引发网友较强的主观能动性,最直观的表现为,愿意在文末评论区吐露心声。
“文博日历”5.20推出《点击,接收“对象”→》,巧妙运用谐音,将象纹大铜铙上一对浅浮雕大象,简称为“对象”,并在文末写道,“今天5.20,希望你收到了来自文博日历的满满爱意。”风趣的表述、真诚的祝福,令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积极回应。
主流媒体文博科普作品如何让文物“活起来”———以“央视新闻”“文博日历”为观察对象
◎海冰
【摘要】从“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到“让文物真正活起
来”,再到“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文物活起来”已成为新时代文物工作最鲜明的指导思想,也
对主流媒体尤
其是其新媒体平台的文物科普类报道有了更高要求。本文以“央视新闻”的“文博日历”专栏为例,探究主流媒
体如何让文物科普产品出新出彩。
【关键词】让文物活起来接近性用户意识互动性
32
新闻前哨·2023年8月上
新闻前哨·2023年8月上
母亲节当天,“文博日历”推介的清代《出游图轴》,描绘了母子三人出游场景,画上的母亲一边看着这个娃,还要用绳索牵好那个娃。推文引发网友强烈共鸣,纷纷在评论区留言:“原来,‘遛娃神器’清代就有了。”“从古至今,妈妈的爱都一样。”
三、运用特殊符号,让吸睛标题勾起阅读欲望新媒体时代海量选择、快餐阅读的特点,让标题成为阅读的重要关口,影响读者第一判断,关乎点击量、浏览频次。
美国哲学家皮尔斯认为,符号是由媒介关联物、对象关联物、解释关联物三者构成的三次元关系,符号用一个事物表征另一个事物,来传递一定的意义。
[3]
“文博日历”尝试将汉语拼音、标点符号、几何图案、
数字等入题,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吸引读者阅读。
如,《z h àn gu ó
yu è
w áng zh ū
j ī
y ú
sh ì
j i àn 》《我是阳光开朗y àch ǒu yu è》《在下b ój ǔl ì,“老北京”,3000岁+》等注音标题,不仅扫清生僻字阅读障碍,更让读者感到贴心。网友纷纷写下“央爸越来越贴心了,就知道我们读不对”“拼了3遍、看了10遍文字”的留言。《“唯有____真国”》,划线处有意空出“牡丹”二字,既呼应文物宋三彩牡丹纹枕,更增添趣味性;《古代采盐工具包.zi p 点击下载→》,运用“→”吸引读者点击;标题《○□
……》看似标新立异,实则是来自
文物陶钵上的图案。此外,《含金量高达94.2%!这个熟悉的图案来自……》《最薄处仅0.2毫米!这个陶器4000多岁》等标题,则用数字直观表现高超的制作技艺和古人的智慧。
符号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网络的广泛使用更是催生包括表情包在内的大量符号不断出现,这些新生符号的形式与内容之间存在很大随意性,但仍异常活跃地出现在网络语言系统中。
“文博日历”巧妙借用聊天表情及自创表情,如,几月几号是母亲节
《2000多年前的“公演现场”究竟有多酷》配以“666”手势,《数到眼晕!这件文物上有多少条龙?》配以头冒金星表情,《圆头圆脑的它,到底是个啥》配以思考表情,《你浅浅的微笑,就像_____》配以笑脸等,让标题十分吸睛。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催生的热词、表情包、特殊符号等,具有新奇、简单、生动、幽默等特点。但网络“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极端化表达,也可能牺牲语言的规范性和纯洁性。因此,其使用要讲究贴切,同时要控制在合理范围。
四、增强互动性,让文物科普“共情”更多读者王瑞著《全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称,互动性是数字
媒体一个显著特点。互动性强调受众的参与和反馈,受众在接收信息的同时,可以对媒体发布的内容进行选择和评论,有时甚至可以对其进行重新加工,形成信息的二次传播,这是传统媒体所没有的功能。
[4]
这要求媒体从业者突破传统的单向思维,跳出“自弹自唱”的怪圈,强调受众思维、用户意识,更多琢磨用户需求与立场,将内容生产、编发全过程,看作是与用户的互动与沟通。
北宋名画《虢国夫人游春图》,一行八骑九人结伴出游,主人公是谁至今是谜。“文博日历”在行文时充分考虑读者心理,从头到尾与读者坦诚互动:标题《“虢国夫人”,究竟是哪位?》采用提问式,调动读者好奇心;小标题“悬念一”“悬念二”,进一步激发阅读兴趣;提出三种猜想及依据,却不设标准答案,交由读者评判。该篇阅读量很快达10万+,并引发网友积极互动。结合当下“唐妆热”,在介绍唐泥塑彩绘仕女俑头像时,不只简单谈文物,而是延伸到大唐彩妆,用图示详解七个步骤,手把手教网友学会唐代姑娘化妆全过程。网友忍不住为绝美唐妆和精雕细琢的推文点赞。
互动性还体现在以俏皮式的言语与读者交流。“文博日历”标题大量采用提问式,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如,《“天下第一剑”何以千年不锈?》《3500年没脱落!这双“眼睛”是?》《“‘小宋’是谁?”》等。而《看纹饰,猜一体育运动,____》,更是直接表明与网友互动的诚意。
受众对媒体栏目的忠诚度不仅取决于媒体的质量与公信力,更取决于从中获得的体验与感受。“文博日历”让文物“活”起来,拉近文物与受众的距离,让古老、高冷的文物走进当下生活。如网友所说,“之前都看不懂,只会说哇塞,现在能体会深一些啦!”“文化自信!这才是传承与发扬!”
“文博日历”以相对固定的风格定期发布并建立合
集,几乎篇篇达到10万+传播量级,一定程度上为文博爱好者搭建起一个网络社区,让具有共同兴趣的网友在此分享、交流。在文末评论区,小编与网友的留言互动,往往能“共情”到其他网友,赢得数千上万的点赞。
参考文献:
[1]贺勇:《融媒时代的新闻传播受众》,《融媒时代的新闻传播发展与变革》第六章,中国商业出版社
[2]丁涛、石拓:《情绪情感与传播》,《传播心理学》第五章,九州出版社
[3]余志鸿:《传播符号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4]王瑞:《全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绪论,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作者单位:湖北日报文化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梁晓莹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