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花粥照片江苏徐州小升初全真模拟试题(十五)
一、基础部分
1.看拼音写词语。
lǐ  zhí  qì  zhuàng
fù  jīng  qǐng  zuì
tóng  xīn  xié  lì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区分并组成词语。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蹿________        ________   
3.照样子写词,并选一个造句。
一个个  ________
________
又冷又饿  ________
________   
4.连词成句,再加标点。
  夏天     
一只        蝴蝶   
5.下面三句话中是比喻句的是(  )。
A. 小嘎子像猴儿似的围着他蹦来蹦去。
B. 他一连三天不能说话,仿佛病得很重。
C. 他总想使巧招,仿佛占了上风。
6.下面是歇后语的一句是( 
A. 打开天窗说亮话                                                  B. 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C.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D. 不经一番风霜苦,怎得梅花扑鼻香
7.小溪唱着欢乐的歌向前奔跑。这句修辞方法相同的一句是(               
A. 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
B. 海燕像黑的闪电,在大海上飞翔。
C. 颜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沉淀下来。
D. 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
8.改写句子。
陶行知说:把它放了,好不好?(改成陈述句)
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改为反问句)   
9.出下列句中不是拟人句的一项(    )。
A. 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B. 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的确是林海,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
C. 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的小蝴蝶一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
10.勇闯积累关。   
1)这学期,我们背了明代唐寅写的《画鸡》,我最喜欢大公鸡“________不敢轻言语,________千门万户开。”   
2)夏日,来到荷花池边,我会吟诵宋代杨万里写的诗句小荷才露________ ,早有蜻蜓________”   
3)月圆的晚上,我会特别想念远在老家的爷爷奶奶,就如同唐代诗人李白写的那样举头望________,低头思________”   
4)考试前,如果不好好复习,就会很紧张,正如十五个吊桶打水—— ________   
5________对今,圆对________。严寒对酷暑,春暖对________   
二、短文阅读
11.阅读《我家的小园》,回答问题。 
我家的小园
    我家的东南边有一块长方形的小园,里面种着各种sū  shū)菜、花草和树木。这里年四季都是美丽的。
    春天到了,大地像铺上了一条绿毯子,园里一片绿油油。一小鸟停在树枝上,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静静的小园开始热lào  nào)起来了。
    夏天,成行的向日葵zhǎng  cháng)得很茁壮,一朵朵金的花迎着朝阳怒放;火红的石榴花开得十分茂盛,散发出阵阵芳香。一蝴蝶翩翩起舞,zóng  zhóng)情欢唱。一排排玉米威武地挺立着,结出了硕大的玉米棒子。茄子紫了,西红柿红了,顶花带刺的黄瓜挂满了架。望着这丰硕的果实,使我感到了小园的可爱。
    秋天,喇叭花开了,在绿叶丛中伸出一支支粉红的小喇叭花,正在为小蜜蜂奏着动听的歌。石榴树上的石榴熟了,红的果皮裂开了,露出了珍珠般的颗粒,好像迎着我咧嘴傻笑。这一切怎能不惹人喜爱?
    冬天,一场大雪过后,园里的石榴树披上了白雪,残枝披上了白雪,地上也盖上了厚厚的白雪,整个小园成了银装素裹的白世界。我情不自禁赞叹道:好美啊,小园。
    小园如此娇美,真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
1)选择正确的读音。 
________sū  shū)菜         ________lào  nào
________zhǎng  cháng)得    ________zóng  zhóng)情
2)在文中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强壮——________      茂密——________    威风——________
3)这篇短文是按照________顺序写的。   
4)在文中用“________”划出一个拟人句。   
5)读完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请用一两句话写出来。   
1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亲情是一碗浓香的粥
    有人说亲情是一首温婉的老歌,是一副精美的名画,是一块浓甜的巧克力。
    我要说,亲情是一碗浓香的粥。
    今年终于可以抽空回乡下看望父母。父母的年纪大了,奔出门来迎我时,步履竟然有些蹒跚。母亲扎上围裙一个劲儿地对我说:给你熬粥吃,熬粥吃!母亲眼中,一碗粥,就是人间至美的佳肴,一定要亲手为儿女们慢火熬上。打小我就爱喝妈妈熬的粥,她会把身边所有能放进去的杂粮都放进去。金黄的小米,裂绿的绿豆,洁白的糯米,圆润的莲子,结实的栗子,滋补的红枣。黑米粥带着独持的药香,皮蛋瘦肉粥编香好味,南瓜粥有细腻香甜的余韵,花粥美容养颤,当然还有腊八粥的醇厚香味。
    母亲在厨房忙碌了好一阵子,厨房里渐渐飘出粳米的特有香气。香气一点点浓郁起来  粥香如蝶,满室翩跹,锅内深红浅绿,脂稠玉浓,伴着气泡上下翻飞,飞珠溅玉,美如流花。我的眼睛竟然随着那馥郁的香气而慢慢湿润了。这哪里是一碗粥啊,这分明是母亲心底对我那份至浓至醇的爱啊!
    母亲端来一碗看似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粥,我先用嘴唇轻轻碰触,感知它的温度,再用牙齿撞进它绵香软糯的怀内,用舌输送着它的清爽嫩滑躯体,然后我的味蕾一点点地通泰舒展,我的身体一段段地褪尽疲意,我的心灵一寸寸地扫去凡尘喧嚣。
    伴着袅袅的粥香,我与父母亲人闲话家常,碗边的话,像是投进岁月长河的石子,淡淡然
了无回声,清朗得如同天上人间。清代文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自拟了煮粥的标准: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米水融合,柔腻如一,而后调之粥。急躁之人理解不了粥的妙处,父母亲的一切平凡而琐碎的爱,就如同不疾不徐的火,持久平和,才能熬出这一锅好粥。
1)读原文填词语。 
________的皮蛋肉粥     ________的南瓜粥
________的花粥         ________的腊八粥
2)作者认为亲情是什么?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3)仔细读划线的句子,说说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4)用波浪线划出作者喝粥的神态和动作,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5)作者细腻地描写了熬粥的细节,借此表现母爱。请写一写在日常生活中你认为最能表现母爱的一个细节。   
1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翠鸟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蓝的头巾,绣满了翠绿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双又尖又长的嘴。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起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灵活--________    鲜艳—________    锐利--________    注视--________
2)画横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手法,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3)在括号里加上合适的词,使句子更具体。
例:翠鸟一双红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
小雨________下个不停。
小鱼________把头露出水面。
翠鸟________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
4)把文中描写翠鸟外形的语句抄写下来,读一读。
三、习作与生活
14.写故事
    照片——美好的回忆。
    整理自己小学阶段的照片,按时间顺序排列好。请同学和你一起回忆照片上的情景,把时间、地点、人物,当时的具体情况,做成卡片。再从中选取一张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照片,写一写这幅照片引发的美好回忆。   

参考答案
一、 基础部分 
1.理直气壮;负荆请罪;同心协力 
2.过瘾;逃窜;欺骗;隐约;蹿上来;期末 
3.一串串、一棵棵、一条条、一座座;(一座座)远处一座座山峰耸立着,多么壮丽!;又大又红、又高又大、又黑又瘦、又大又圆;(又大又红)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又大又红。 
4.①夏天是位小。我想变一只蝴蝶。 
5. A  6. B  7. D 
8.①陶行知说:把它放了。”②蜻蜓难道不是用尾巴在河里点水吗? 
9. B 
10. 1)平生;一叫
2)尖尖角;立上头
3)明月;故乡
4)七上八下
5)古;方;秋凉 
二、短文阅读
11. 1shūnàozhǎngzóng
2)茁壮;茂盛;威武
3)时间
4)喇叭花开了,在绿叶丛中伸出一支支粉红的小喇叭花,正在为小蜜蜂奏着动听的歌。石榴树上的石榴熟了,红的果皮裂开了,露出了珍珠般的颗粒,好像迎着我咧嘴傻笑。
5)小园如此娇美,真是一幅诱人的四季画。 
12. 1)绵香好味;细腻香甜;美容养颜;醇厚香味
2)亲情是一碗浓香的粥。
3)比喻生动形象地体现母亲煮的粥的颜、味道。
4)我先用嘴唇轻轻碰触……我的心灵一寸寸地扫去凡尘喧嚣。作者是用心灵来感受母亲熬的粥,是粥中的亲情使作者扫去凡尘喧嚣。
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