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来》插图浅析
【摘 要】小语教材中有很多精美的插图,图文并茂,引人入胜,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小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如果插图中出现了逻辑性的错误,这不仅对小学生的学习没有帮助,而且还会诱导小学生,对小学生的将来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认为,在对待教育我们的花朵的事情上,绝不能掉以轻心,无论是绘图画的作者还是写文章的作者都要慎之又慎,细之又细。
【关键词】小语 《小英雄雨来》 插图 逻辑性
人教版新课标小语四年级下册第四组课文中有两篇略读课文,《小英雄雨来》是其中的一篇。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作家管桦写的同名中篇小说,讲的是在那战火连天、炮轰鸣的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课文以雨来为线索,以数字序号为标志,叙述了六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讲雨来的游泳本领高。第二部分讲雨来上夜校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第三部分讲雨来掩护区交通员李大叔。第四部分讲雨来和鬼子进行不屈的斗争。第五部分讲芦花村的人们误以为雨来牺牲了。第六部分讲雨来并没有死。
这篇文章的故事情节紧凑而又丰富多彩、跌宕起伏,将一位热爱祖国、不畏强敌的少年英雄展现在读者面前。为了能让小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比较清晰、直观的了解,课文中插有两幅图画古代春交性插图:一幅是雨来和小伙伴们嬉戏玩水图;一幅是雨来和日本鬼子作斗争图。说实话两幅插图给文章增不少,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让小学生明白了雨来生活环境的双重性,即和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时很快乐,和敌人作斗争时又很残酷。但我在教这篇课文时,无意间却发现这两幅图画都存在着逻辑性的错误,说出来和大家共榷。
一、玩水图
这幅图画显然是文章第一部分中第二自然段所描述的具体内容:“雨来最喜欢这条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每到夏天,雨来和铁头、三钻儿,还有很多小朋友,好像一鱼,在河里钻上钻下,藏猫猫,狗刨,立浮,仰浮。这段文字交代得非常清楚,“每到夏天雨来就和小伙伴们在还乡河里玩水嬉戏。第一幅插图中虽有雨来和小伙伴们玩水的情景,但这幅图描绘的到底是什么季节呢?从图中所描绘的环境看,我认为这幅插图像春天,像夏天,又像秋天,是个四不像的季节图。
1.像春天图
说它像春天是从这幅图左上角的画面判断的。此图左上角画了一棵刚发芽的树,暂且不说它是什么树,就此树枝冒出来的新绿可以推测这像是个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季节。你看,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长出了嫩绿的叶芽。叶芽初露,春意浓浓,是不是给人一种枝头春意闹的春天气息。
2.像夏天图
这幅图的主调突出的是夏天,从画面中人物的着装、动作等方面可明显看出来。图中画了6个人物:河水里两个小朋友,赤裸着身子正在嬉戏玩水;河岸上四个稍大的小朋友在为他们欢呼加油,他们都光着膀子,赤着脚。其中一个高高的个子,单手插腰,特别突出,鹤立鸡一般。这位可能就是我们的小英雄雨来。这些场景显然是想突出天气的酷热,雨来和很多小朋友因酷暑难耐在还乡河里洗澡的情景。烈日炎炎,下河洗澡,是不是给人一种夏季的感觉。
3.像秋天图
说它像秋天是从这幅图的正上方和左下角的植物来判断的。你看,图的正上方像不像一棵枫树,这棵枫树的叶子已经变红,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叶子分明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层林尽染的秋
;再看左下角的芦苇,正如本文第一部分开头一个自然段所叙述的那样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从图中看芦花开了,苇叶还变黄了,芦苇只有到了九月份才能出现这种现象。秋风阵阵,天气转凉,风霜摧残,芦苇也就到了风烛残年。到了深秋,不光是枫树、芦苇,还有很多植物的叶子的颜都发生了变化,或红或黄,五彩缤纷。因此,枫叶红、苇叶黄,是不是给人一种天凉好个秋的图景。
再者说,既然是深秋季节,枫叶变红,苇叶变黄,那么图画中地上的草怎么还那样嫩绿呢?这些草真能耐得住寒霜啊,一点也没有被摧残的迹象!这又是一个不得不使人产生疑问的地方。
画面中人物洗澡和周围的景物极不相称、极不和谐,如是乍暖还寒的春天人是不能下河洗澡的,如是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深秋人也是不能下河洗澡的。何况,作者描写的事又是发生在晋察冀一带,那里的气候更是如此。
二、斗争图
本文第四部分12~13自然段中有这么两句话:“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
”“他两眼直冒金花,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从画面看,第二幅图描绘的就是此内容。绘图中一共有5个人:一个是雨来,他歪着脑袋,鼻子里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溅在课本上。雨来左手捂在脸上,像是刚刚挨过打,两眼放射出愤怒的火焰,一副大义凛然,坚贞不屈的样子。另外,4个是日本鬼子,3个像是士兵,他们目无表情,面若冰霜,像是冷血动物;一个大个子像是个军官,腰里挎着军刀,嘴里像是在哇哇大叫,一脸杀气。打我们的小英雄雨来的就是这个家伙。此图的问题也就出在这个鬼子军官的手上,我们知道,打人时在伸出胳膊的一刹那,按照常理来说5个手指都是很自然地并拢在一起的,这样才能把力集中在手掌上,使被打者感觉到疼痛。你看,画面上这个鬼子军官,伸出的手是5指分开的,这既不符合人的习惯性动作,就是打出去,也容易把用的力分散。除非这个鬼子军官和雨来有亲戚关系,他手下留情,对雨来讲了仁慈。但这是不可能的,日本鬼子杀人如麻,无恶不作,这个鬼子军官也不例外。你看他狰狞的面孔,一副凶相,再结合课文中的描写就可知道他的心狠手辣,如果不是想从雨来嘴里诱出交通员李大叔的下落,他恨不得一巴掌把原来打死。因此,我认为这幅插图,鬼子军官打雨来的手势是不符合逻辑的。
以上诸多迷惑不解的地方,也许是绘图作者没有想到的,但对于求知若渴的小学生们和我们这些治学严谨的老师们来说是非常在意的。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中很多精美的插图,不仅图文并茂,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帮助小学生加深理解了课文内容,对小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如果插图中出现了逻辑性的错误,这不仅对小学生的学习没有帮助,而且还会诱导小学生,对小学生的将来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误人子弟这可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所以我认为,在对待教育我们的花朵的事情上,绝不能掉以轻心,无论是绘图画的作者还是写文章的作者都要慎之又慎,细之又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