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物证史活化历史——从2016版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的插图说起
作者:代政洪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2017年第5期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遍布地表和蕴藏地下的古代遗物、遗迹极为丰富。它们形象地记录了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生活和生产的场景,反映了在适应和改善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先民高超的智慧和创造才能,折射了当时社会的时代特征。长期以来,作为中学历史课堂重要的学习资源,传世文物,以其自身的价值,为历史学习提供了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变迁的繁多信息。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中明确提出“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可见在学习要求上,学生需要了解历史信息多样化的承载方式,并从历史材料中通过阅读和观察,掌握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而能根据材料形成对历史的合理想象。新课标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提出“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即在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上要以历史事实为依据,通过搜集资料形成证据,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产生质疑,提出问题并分析、探究、解决问题。
    然而在教学中,教师忽视利用文物实证来解释历史现象,阐述历史规律,缺乏以实物为例,以实物为证,以实物还原历史隋景形成探究历史、证据分析、以物证史的学法指导。以往版本教科书中虽有大量文物插图,但存在选物不精,缺乏代表性等问题,文物插图作为史料教学的重要价值没有得以凸显,衬文现象比较严重。从而造成能够将文物插图与知识目标结合,拓展历史思维空间,以物证史,活化的历史教学并不多见,呈现的历史课堂是没有生命的,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仅仅只是冰冷的文本记忆,并没有体会到历史课的温度与鲜活。
    可喜的是2016年秋季教育部组织编写的新版历史义务教育教科书开始在七年级(起始)使用。笔者认真阅读了《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发现新版教科书文物插图数量明显增多,选取更加精细。教材将文物插图作为教学资源,通过问题思考、课后活动、知识拓展、材料研读等栏目设置将文物史料教学融于学习的全过程。本文试图通过例举该版本教材的部分课文插图,抛砖引玉,分析历史教学中利用文物插图史料进行有效教学的方法与途径,以期引起各位历史教育同仁的关注。
    一、以物导学,活化历史课堂
    英国著名史学家柯林武德在其所著《历史的观念》一书中说,如果我们眺望大海,看见一艘船在海上某个地方,五分钟后再望过去,船已在另外一个地方了。那么,在我们不曾眺望的那段时间里,船在哪里呢?我们有办法知道这个时段里该船的运行情况吗?他又说:  “权威们告诉我们说,有一天恺撒在罗
马,后来又有一天在高卢,而关于他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旅行,他们却什么也没有告诉我们。”可是,如果想知道恺撒从罗马到高卢的旅行过程,我们又该怎么办呢?柯林武德指出,通过一种思维活动,我们有可能知道那艘船“曾经占领过的各个中间的位置”,我们或许能了解恺撒从罗马到高卢的某些情况。这种思维活动就是想象。可见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可激发思维,拓展思维、是思维提升进化的源泉。历史想象力犹如鸟儿翱翔蓝天的翅膀,它让学生去感知历史上发生的人和事,通过怀疑一想象一求证去探寻历史发展的真相。
    新版教科书在“活化历史”方面设计了很多学生可以联系生活经验,开展合理想象,进行历史探究的问题。例如在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一北京人》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的课后活动中,分别设计了如下问题(见图l、图2)。以考古发掘的文物实物为载体,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与想象,认识这些工具的用途及使用方法。学习中要得出合理的结论,学生必须认真观察图片的细节,对比分析出不同工具的外形特征,并根据自身的生活体验进行历史想象,寻求历史真相。学生在交流中探究,在思维碰撞中修正自己的想象,在想象中还原当时的历史隋境,使课堂因充满生命力而鲜活。
古代春交性插图
    其实像这样的插图在本版教材中比比皆是,如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中插图《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可设计人面鱼纹的寓意探究,新石器时代的猪与现代的猪的外形异同比较及原因分析探究活动。但需要注意在结合历史想象进行的探究过程中,教师须引导学生形成历史的时空概念,认识到合理的想象必须基于当时的客观历史场景,不能天马行空胡乱猜想,否则将失
去历史教学的本真。
    二、以物释史、活化历史教材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左图右史”,  “索像于图,索理于书”一说,可见图片史料的重要性。但长期以来,在历史教材中图文脱离现象比较突出,教材中的文物插图是比较生硬的嵌入进去的,冰冷的文字和鲜活的文物没有很好的契合。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关注文本史料,往往造成教材中的插图沦为陪衬,史料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新版教科书在编撰上通过整合教材内容,在课文中设置“相关史事”栏目,以资料注释的形式用图配文,对学习内容进行拓展和诠释,丰富了历史课程的内容。再加上彩板印刷的精美从而使整个教材内容顿时  “活”了起来,非常适合初中学生的心智特点。例如在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中以“四羊方尊”对中国青铜礼器酒器的介绍(见图3),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以“战国铜壶”壶身刻纹展现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战争场面(见图4)。教学中,文物史料与学习内容有机结合,通过对插图的观察和文字的释读,学生能基本了解该文物背后浸透的历史蕴含。
    如何运用新版教材的这一课程资源?笔者认为教师必须首先有史料教学的意识,针对教材中的插图进行研究、充分备课,捕捉学生的兴趣所在,根据教学内容和时间对插图进行教学处理,收放皆可,切忌置若罔闻。其次教师应该跳出传统史料教学重文轻图的误区,避免“重文解”而“轻图释”,结合配文,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文物背后涵盖的历史信息,学会用历史现象解释历史事件,发现历史规律,揭示历史秘密。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通过观察、识图、辨析、理解等认知活动完成学习过程,从而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三、以物证史、还原历史真相
    2011版新课标在“知识与能力”部分指出:“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可见,培养学生“重证据的历史意识”非常重要。新版教材中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的材料研读,编者将“商鞅铜方量”文物插图与文献《战国策·秦策一》“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契合(见图5),第9课《秦统一中国》的材料研读,编者将这一历史时期出土的“铜权”和“铜量”作为佐证与《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的文献映衬(见图6),其目的都是在渗透历史证据意识,用考古文物来证明文字所载历史的真实性。文物是沉积的历史,以物证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学科是一个严谨的学科,形成有一分证据就说一分话的证据意识,培养唯物主义的史学观念。
    利用文物史料插图进行历史教学,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新版教科书给我们呈现的一幅幅精美文物图片,其背后都蕴藏着丰富,鲜活的“人”与“事”,表现了文物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历史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严谨、生动而通俗地“让沉寂的文物说话”,引领学生跨越历史阻隔,在内心深处靠近沉默的文物,发现文物背后流逝的观念、情感与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