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强档:中国古代科技集锦
知识点一 四大发明和天文历法成就
1.四大发明
项目 | 发明和发展(或改进) | 传播 | 意义 |
造 纸 术 | 4世纪初,造纸术传到朝鲜,后来又传到越南和日本。8世纪,造纸术传到中亚,后经阿拉伯传到非洲和欧洲。 |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造纸术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 | |
印 刷 术 | 活字印刷术向东传入朝鲜、日本,向西传入埃及和非洲。从15世纪后期起,印刷术传到欧洲。 | 印刷术的发明,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促进了欧洲社会进步和世界文明演进。 | |
指 南 针 | 战国时期,人们用磁石制作出指示方向的仪器 ——司南。后来人们又用磁针制成指南针。到了北宋,指南针已普遍应用于航海事业。 | 13世纪,指南针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 | 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对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它也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重要条件。 |
火 药 |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的。 唐朝中期的书籍里记载了制作火药的方法。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 北宋设立专门机构,制造火药和火器。 南宋时,发明了管形火器“突火”。管形火器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 | 13世纪中期,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后来又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使用火药武器的国家。火药传入欧洲后,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一定作用。火器的广泛流行,扩大了对生铁、铜和钢的需要,促进了冶金业的进一步发展。 |
四大发明的影响: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也是我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2.古代天文、历法
春 秋 时 期 | (1)《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古代春交性插图(2)战国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反映了那个时期人们对天文的认识 |
秦 汉 时 期 | (1)汉武帝时,天文学家制订出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历书“太初历” (2)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被世界公认为是有关太阳黑子的最早记录 (3)东汉科学家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比欧洲早一千七百多年 |
隋 唐 时 期 | 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制订的《大衍历》,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表明中国古代历法体系的成熟。僧一行还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 |
宋 元 时 期 | (1)北宋沈括创制“十二气历”,把四季二十四节气和十二个月完全统一起来,有利于农事安排。沈括的《梦溪笔谈》是“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2)元初设立太史局编制新历法,郭守敬主持了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他主持编定的《授时历》,一年的周期与现行公历基本相同,但问世比现行公历早300年 |
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
(1)中国古代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确立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建立与发展,为科技发展的连续性与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政府出于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重视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4)统治者实行开明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的学习和借鉴,促进了我国文化的丰富多彩。
(5)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发展,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
明清时期中西科技对比
中 | 西 | |
科技成就 | 李时珍(1518--1593)《本草纲目》 徐光启(1562--1623)《农政全书》 徐霞客(1586--1641)《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1587—1666)《天工开物》 | 哥白尼(1473--1543)日心说 布鲁诺(1548--1600)宇宙无限论 培根(1561--1626)初创近代实验科学 伽利略(1564--1642)近代科学之父,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 |
性质 | 传统科技 | 近代科技 |
研究领域 | 应用型的传统科技领域 | 天文学等事物及其规律的探索领域 |
研究方法 | 传统的典籍整理和经验总结 | 实验方法 |
条件 | 没有形成科学家的体组织,没有建立起新的学科体系 | 出现了科学社团,建立起物理、化学等学科体系 |
影响 | 推动了传统农业经济的发展 | 产生了近代科学;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提供了理论武器,冲击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 |
原因 | 政治:君主专制的强化、 | 政治: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
经济:自然经济;重农抑商政策 | 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工业革命 | |
思文:文化专制;传统的文化观念 | 思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解放了思想 | |
外交:海禁政策 | ||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15世纪以前:世界领先;15世纪以后:逐渐落后于西方; 近代以来:积极追赶。 | ||
知识点二、古代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演变 | (商代以前 图画 早期文字)→(商代 甲骨文 成熟文字)→(周 金文)→(秦朝 统一文字 小篆)→(隶书)→(楷书) |
规律 | 由图画到符号,由繁到简。 |
书法艺术的发展
字体 | 基本情况 | |
楷书 | 发展 | 形成于汉末,魏晋楷书日趋完善,唐朝步入盛世 |
特点 | 楷书也叫真书、正书,字型方正,笔画详备,结体严谨,具有其它书体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 | |
代表 | 魏晋:钟繇、王羲之 | |
初唐:欧阳询(欧体) | ||
盛唐:颜真卿(颜体) | ||
晚唐:柳公权(柳体) | ||
草书 | 发展 | 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 |
特点 | 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 |
代表 | 东晋:“书圣”王羲之、王献之 | |
盛唐:张旭、怀素 | ||
行书 | 发展 | 成熟于晋代 |
特点 | 兼有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雅俗共赏。 | |
代表 | 东晋:“书圣”王羲之的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所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 |
盛唐:颜真卿 | ||
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 | ||
两个阶段 | 自发阶段:魏晋以前 | |
自觉阶段:魏晋时期开始 | ||
基本特征 | 以中国汉字的字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遵循一定章法的独特艺术。 | |
中国古代书法和绘画发展历程
历史时期 | 书法 | 绘画 |
先秦 | 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文字。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金文”。西周晚期,形成了金文的标准字体——“籀文”。 | 新石器时代的绘画——绘画艺术的源头; 战国秦汉时期,出现帛画。 |
秦汉时期 | 秦小篆和汉隶都具有书法的美感,大多还是实用性文字。 | 帛画、壁画、砖瓦等表现了汉代绘画的特。 |
魏晋南北朝时期 | 士人体的形成,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书圣”王羲之《兰亭序》。 | 魏晋时期文人画的出现:最著名的是 顾恺之 ,其绘画理论概括起来就是“ 以形写神 ”,注重抓住描绘对象的 精神气质。 |
隋唐时期 | 书法艺术达到新高峰;既有张旭 、怀素的草书,也有 欧阳询、颜真卿、 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哦理论日趋成熟。 | 唐代绘画艺术的繁盛:代表人物是吴道子等。 |
宋朝 | 宋代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书法艺术出现了各具情态的苏、黄 、米 、蔡四大家,还有赵佶创造的“瘦金体 ”。他们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 宋代文人山水画的兴起;画家的追求从注重 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宋代描绘市井生活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
明清 | 明代书法更加强调个性化创造。 | 明清时期的文人画特点:或继承宋代宫廷画风,或沿袭元人 山水意趣。由于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动荡,出现了一些风格奇特的画家,如“扬州八怪”。明清时期出现木刻版画作为小说中的插图。 |
特点 | 汉字逐渐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在注重书法规范和书法理论的同时,个性化的书法创造成为趋势。 | ①中国画在魏晋之后,一方面形成了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②文人画自魏晋开始占据中国书画主导地位的。在表现形式上,融诗、书、画、印为一体。③中国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表现,表现手法灵活、自由,在启迪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独立自主、不畏强暴等方面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