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84-179页.苏州大学优势专业
[6]杨团.《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第2页.
[7]李妍.《全国慈善组织受捐额降86.6%“郭美美”后遗症》[J].《中国经济周刊》,第72页.
[8]郭凯.《谁阻碍了中国富人成为慈善家》[EB/OL].http: //opinion.people/GB/4912547.html,2006.10.12.
[9]数据来源: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2010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
[10]薛冰.《历史与逻辑—公共性视域中的公共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113-116页.
[11]谭安奎.《公共性二十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第288-349页.
[12]郑功成.《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努力的方向—背景、意识、法制、机制》[J].《学海》.2007(3).
[13]胡雅娟.《基于志愿失灵理论的全民志愿服务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园》.2010(14):第176页.
作者简介:
权晓妮:(1988.5-),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硕士。
(责任编辑晓风)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民生问题日益凸显,劳动与社会保障在党和政府工作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加强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研究,对构建“社会安全网”,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保障和稳定广大民众的基本生活,都将产生积极的作用。由此,参与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研究的学者逐渐增多,劳动与社会保障渐趋成为当前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热点。为了推动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满足社会对该领域人才的需求,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从1999年起,全国首批8个院校有资格招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100多所高等院校招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本科生。
当前,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设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从财经类院校的经济管理学科中分离出来,
走出理工类院校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之路
——
—重庆理工大学社保专业的建设与探索研究
张军
(重庆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重庆市400050)
摘要:本文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的战略思路、目标定位、课程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和师资队伍等五个方面,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阐释了理工类高等院校立足自身优势创建具有自身特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的一些经验,目的是为理工类院校探索社保专业的未来发展道路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理工类;特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243(2012)3-46-4.5
学科建设与经济管理的关系密切(如西南财经大学的商业保险特);二是从综合类大学的社会学学科中分离出来,学科建设与社会工作的关系密切(如苏州大学的社会学特);三是从综合类大学的理工科学科中分离出来,学科建设与保障技术的关系密切(如东南大学的医疗保险特)。
重庆理工大学是一所重庆市直属的理工类重点大学,是重庆市重点建设高校,也是一座以理工科为主的院校。重庆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于2005年9月申办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并于同年11月获教育部批准,2006年9月正式招生,是重庆市理工类院校设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典型代表。由于本专业依托重庆市重点人文社科基地——
—重庆市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因此相较单一的财经类院校来说,在专业设置、师资专业背景、学术科研氛围等方面具有自己综合化优势,另外由于具有独特的理工科背景,在数理基础和信息技术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这又较传统的综合性大学来说,更具自己的专业特。理工类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办学特。因此,结合自身的特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确立自身专业培养特,是理工类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本文从理工类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应如何立足于市场需求,发挥自身优势,探索体现理工类专业特的专业建设为主题,探讨了重庆理工大学如何依靠自身力量创建体现理工类特的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等五个方面方面的经验,以为劳动与社会保障的专业建设提供抛砖引玉的理念和思路。
一、专业建设的总体思路
重庆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已有4年的历史,在专业建设方面作了一些探索,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身属于新兴学科,其总体创设的时间不长,国内院校的培养方案还不成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根据这一客观现实和社会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需求的状况,设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计划的总体思路为:(1)“文理兼修,应用为本”培养目标。既要符合教育部门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又要体现学校理工科的技术特,既注重数理基础的训练,又注重人文知识的熏陶,并且特别注重应用技能的培养,以期实现“博学、强能、创新”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2)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培养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学院现有四十余个实习基地,与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九龙坡社会保险局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教学条件,对于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作用。(3)突出信息和人力资源管理特,建立“信息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优势。重庆理工大学属理工类高等院校,在“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方面拥有自己的专业优势,同时学院还拥有重庆市劳动经济学的重点学科,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结合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的优势。
根据上述总体思路,我们在2006年、2008年、2009年的教学计划的修订过程中,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并且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依托自身的理工科优势和劳动经济的特,不断强化专业的信息化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
二、专业建设的目标定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国家鼓励各院校办出自己的特,培养厚基础、宽口径、技能强的专业人才。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使我院形成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根据学院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晓中外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熟悉国家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好的政策把握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能在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中介机构与商业性保险企业等企事业单位及政府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基层社区从事相关工作,专业优势明显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的以应用型为主的高级专门人才。
重庆理工大学是一所理、工、文、经、管、法等综合的多科性大学,具有良好的理工科基础。经济与贸易学院紧跟现代经济管理学发展趋势与要求,逐步在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公共管理等学科领域取得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在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相结合的交叉领域成绩显著,在重庆市乃至西南地区居于前列。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定位是突出劳动经济与信息技术的特,培养应用型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重庆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之一,正在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大量熟悉政策、精通业务、掌握技术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专门人才。而目前,重庆市开设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的高校较少(仅有四所),远远不能适应重庆统筹城乡建设及西部大开发需要大量的社会保障专业方面的高级人才。重庆理工大学属于重庆地区的一般本科院校。因此,其专业的目标定
位是突出地方性的特,以培养应用型的人才为主。因此,
两者综合起来,学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定位是培养重庆地区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撑握劳动和社会保障基本知识、基本政策、基本技能,具有“一专多能、一专多岗和一专多证”,能在社会保障基层单位、社会保障中介单位、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从事社会保障工作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三、专业课程体系创新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支撑,它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参加实践的领域,是专业特的具体体现。学院在劳动与社会保障课程体系建设中,重点围绕着提高素质、丰富知识、改善能力三个方面的要求,着力进行课程选择和体系建设,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专业理解的深化而不断调整。
(一)素质教育体系
本科教育阶段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并趋向成熟的阶段,是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基础,是社会保障高级专门人才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时段。
根据素质教育的需要以及中宣部、教育部和高校的具体要求,学院开设了以“两课”为代表的相关公共课,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针对现在大学新生社会阅历浅、专业认知差的特点,在新生入学之初开设“专业导论课”,引导学生认识、了解所学专业,进行学习生涯规划,尽快完成从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角过渡,提高其自适应能力。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走向社会后,多数将从事经济管理类的工作,其文字表达能力和公文写作水平如何,体现了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加强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学院将《公文应用写作》或《大学语文》等纳入社会科学类和人文艺术类课程的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训练。此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将来可能要与不同体的人员进行交流与沟通,尤其是与需要得到社会救助的人员进行沟通,因此,学院鼓励学生一、二年级大力选修人文领域的课程,以提高其人文素质,为其人际沟通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理论教学体系
近年来,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去向的调查显示,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大体可分为三类:一是进入学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这类学生往往需要进一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二是进入各级政府部门,成为政府公务员,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或其他管理工作;三是进入企事业单位,从事宽口径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其中,进入前两类单位的毕业生不多,大多数毕业生是进入企业从事具体的实际操作工作。因此,在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内容安排上,我们遵循“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设置了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首先,在专业基础课设置上,加大了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相关课程的比重,主要包括西方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管理学、公共管理、会计学、统计学、财政与金融、保险学、社会学原理和经济法等,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社科和经济管理知识,为其将来在不同部门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其次,设置专业必修课程时,考虑学科体系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加强了相关学科之间的融合。如针对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特,增加一些课程,如员工福利概论、人力资源管理学等。为了充分利用重庆理工大学理工类学科的优势,学院加强了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运用,有针对性地开设了诸如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与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计算机类课程,突出理工类学校的办学特。
最后,在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上,学院以提高学生选择的自由度为目标,增加了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提高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可供学生选择的专业选修课程有:保险营销学、劳动与就业、模拟证券交易、公共政策学、公共关系学、人身保险原理、财产保险原理、养老保险以及校内公共选修课(涉及人文、社会和自然等课程)。
整个理论教学过程由三个阶段组成,这三个阶段相互衔接、循环渐进、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第一阶段:基础培养阶段,时间为一、二年级;第二阶段:专业基础训练阶段,时间为二、三年级;第三阶段:综合训练阶段,时间为三、四年级。
(三)实践教学体系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属于应用性学科,社会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是有着具体的要求。要适应这样的形势,必须加强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这也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学院对实践教学体系重新进行了规划,将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基础实践、教学试验、以及实习实训等三个层次,各层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相辅相成。
在基础实践方面,着重拓展基础与加强基础训练,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体现专业的理工科定位,开设了如计算机数据库应用、会计信息化试验、保险精算学试验、企业经营ERP试验等,除保证学生基本实践能力得到训练
外,还通过增加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开出量,在教学中融入最新科研成果等手段,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本领域实践工作的能力。
在教学试验方面,以开放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创造性设计能力为主,分别在第5和第6学期安排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调查专题以及劳动与社会保信息化管理试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创造性设计能力。社会保险信息化管理试验的开展,使得学生有机会模拟操作,并系统进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方面的实训操作,以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展社会保障工作的能力。
在实习实训方面,开创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三阶段贯穿学生学习始终。认识实习,即在大学新生入学之后,通过教师当堂授课以及带领新生到社保机构经办人员的现场操作全面而详细的了解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专业实习方面,我们在二、三年级开设了社会保险经办和员工福利管理模拟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安排学生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岗位或者相关岗位去见习,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学生在实习中,要以毕业论文或社会调查的形式,就实习工作中某一方面的现象进行理论探讨和实际运作设计。
除此之外,学院还有针对性地利用现有实习资源,建立学生实习、就业基地,如九龙坡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社区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等实习基地。同时,开设学生参加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的辅导课程,如“人力资源师”职业资格、“社会保障协理员”职业资格和“保险精算师”资格考试辅导课,使学生在获得本科毕业证的同时,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四、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方法创新的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学生对教学模式转变的需要。要达到这个目的,应采取参与式教学方法。学院遵循专业建设的总体战略和目标定位对专业教学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
首先,初步试点“层次型”教学模式。“层次型”教学模式是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学生发展和就业
为导向,构建模块式的课程体系,制定和实施动态的教学计划,把专业知识教学与职业能力培养两个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分类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建立一系列有力的教学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方案顺利实施的一种教学模式。遵循这一教学模式的基本要义,学院在首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开展了“层次型”模式教学的试点工作,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广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际情况,有机地确定本专业多层次的培养目标:对一部分学生采取知识发展型的培养方式,增强相关理论性知识的传授力度,目的是使他们顺利地考研升学,向学术性人才迈进;对另一部分学生则采取就业主导型的培养方式,使部分学生成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管理部门的国家公务员,其余则成为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应用型人才(包括创业者)。
其次,大力推行“案例型“教学模式。“案例型”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以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教学案例为基础,运用专业理论对复杂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启发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激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意识到理论知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具有多类型、多层次、灵活性的优势。在学院大力推行“案例型“教学模式时,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案例选择恰当,紧扣所讲的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注意导出案例,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二是教师准备充分,要求教师不仅全面掌握本学科知识,而且要了解社会学、管理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因而教师驾驭案例教学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三是全面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力,增加其参与意识,加大学生压力,将学生案例分析情况当做成绩一部分。
最后,积极探索“实践型”教学模式。从2006年起,重庆理工大学社保专业就开始探索学生挂职锻炼和参加社会实践的新路子,实行毕业班学生到实习单位顶岗上班,挂职锻炼一学期。近年来,我们坚持和完善这一做法,建立起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巴南区等三个实习基地;与此同时,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如鼓励教师结合所授专业课程,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课程主讲教师带领学生到九龙坡区社会保险局开展调研,了解现实社会保险基金从征缴到待遇发放的整个运转过程;劳动和社会保障法课程主讲教师带学生到法院旁听劳动争议诉讼案审理;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尤其是社会调查,先后组织起“中国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构建研究”、“重庆市统筹城乡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研究”等多项课题在重庆市及其他相邻省份进行调查,形成调研报告,并写出一系列的论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参加调研的学生普遍反映收获大,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通过“层次型”、“案例型”和“实践型”等教学模式的创新,使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的学生既有坚实理论基础,
又有较强操作能力,其知识结构具有“专、全、厚”的特征,经过几年理论和实践的专门训练,逐步成为与社会接轨、与国际接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五、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专业教师专业背景、专业研究方向对专业基础和专业特也起到关键作用,即使校院
两级的整体环境和优势能够得到体现,但是师资力量跟不上也会影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发挥。从数量上看,目前在重庆理工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保障系已有专任教师8人。从结构上看,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其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有8人。从教师的结构来看,现有教师力量大部分都是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出身,基本满足了专业教学运行的要求。但是总体来讲,师资人数、师资结构都还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培养人才、引进人才正成为专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学院也着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充实社会保障师资队伍,共引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博士2名,分别来自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国内名牌大学。计划在未来的两年内,在现有教师队伍的基础上,引进两名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博士,选送优秀教师到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访问,以此提高师资队伍的数量和学术水平。
在加强学术性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重庆理工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也力求打造一支“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首先,加强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教育,使每位教师认识到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劳动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充分调动教师投入实践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教师在搞好理论教学的同时,深入社会或企业开展科研立项、管理咨询等活动,在实践工作中获取第一手资料,充实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技能。其次,采取“请进来”的办法,聘请了一些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际工作能力的社会上的管理人员担任实践导师,指导学生的实践实习活动。再次,支持鼓励教师提高学历、参加培训、职业资格取证、实践、实习。熟悉劳动与社会保障基本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从而带动学生提高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展社会保障工作的技能。
通过在以上各方面的努力,重庆理工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理论与实践学习并重;业务学习与思想素质培养并重;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并重;以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和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的理工科办学特。
基金项目: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高等教育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以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为例”(2010004)作者简介:
张军:(1978-),男,四川巴中人,经济学博士,重庆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保障的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晓风)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关于“社会转型”的含义,在我国社会学学者的论述中,主要有二方面的理解:一是指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
转型期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原因与干预对策
刘树奎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江苏省徐州市221006)
(淮海工学院商学院,江苏省连云港市222000)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新观念、新思维不断出现。高校教师由于处在象牙塔中,观念上尚未能很好地与社会接轨,职业倦怠现象相较前几年更加严重。通过对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出造成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希望高校教师能自我调节,及时摆脱职业倦怠,这将有益于其个人、家庭、学生、学校及社会。
关键词:社会转型时期;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干预对策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243(2012)3-50-3.5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