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圈地运动中的三种转变对工业革命的影响
作者:禹继杰
来源:《学理论·下》2010年第11
        摘要:英国圈地运动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四世纪前后,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先后共经历了六百年左右,对于英国的整个经济社会结构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是学术界就圈地运动对工业革命的影响产生了争论。传统的理论认为,圈地运动剥夺了农民的土地,为大工业的发展所必须的自由劳动力市场创造了条件,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重要前提之一。新的观点认为,圈地运动虽然将农民与生产资料相脱离,但是农民并未从农村进入城市,成为工业革命劳动力的主要来源。试图通过对已有观点的探讨,并提出圈地运动中生产方式的转变、农村社会结构的转变和思想的转变为英国工业革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使英国完成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关键词:圈地运动;工业革命;三种转变
        中图分类号:K561.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3-0132-03
       
        一、英国圈地运动的背景
        (一)英国圈地运动前的土地制度以及农村社会结构
        圈地运动与英国早期的土地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圈地运动开始的十四世纪前后,英国的土地制度主要以敞田制为基础。所谓敞田制就是将土地分为无数条田,每块条田的面积不大,并按照耕地的肥瘦、远近、干湿平均分配给农民。导致每户农民分到的土地可能分散在几个地方,不便于耕作,浪费时间和劳动力。
        圈地运动中,英国农村的农民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第一,自由持有农(freeholder)。自由持有农拥有自己的土地,土地权利受国王法庭的保护,相对自由,只需向领主交少量的地租,不承担封建义务。第二,公簿持有农。以领主法庭文件作为领有份地的依据,受领主法庭的管辖,除缴纳定额地租外还须承担一些封建义务。与自由持有农不同的是,公簿持有农的土地并不属于农民自己,而是属于领主,领主可以随意的收回土地或将农民赶出土地,这就导致了公簿持有农成为了圈地运动的最大受害者。第三,租契持有农。承租土地的农户,包括小租地农和大租地农场主。对于圈地运动前期,英国农村社会的结构比例,我们可从陶尼德研究中得出大致的数字。陶尼对亨利八世(1509—1547)至伊丽莎白一世(1558—
1603)统治时期的庄园中的农民身份进行定量分析,他从英格兰各地抽样研究了118个庄园档案资料,结果是这些庄园共有农民约6 203人,其中习惯租佃农(其中绝大部分为公簿持有农)3 793人,占农民总数的61.1%;自由持有农1 213人,占19.5%;租地农785人,占12.6%;不可确定身份的人416人,占6.7%。由此可知,公薄持有农占当时农民总数的2/3左右,是英国社会的基本众。
        (二)英国圈地运动的过程
        英国圈地运动一般分为两个阶段,既早期圈地运动与晚期圈地运动。各个时期圈地的目的、规模、特点以及产生的社会经济后果都不同,因此对农民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早在13世纪,英国的部分地区就已经出现过一些小范围的圈地运动。最初被圈占的土地是农民历来的公用土地包括森林、草地、池沼等,并未严重波及到农民的耕地。对于公地的圈占,早期包括各种贫农、自由农等多种体。根据记载,当时圈地最活跃的是那些擅自侵占土地的贫农、正在兴起和发展的自由农,他们通过大量侵蚀的办法圈占公地。总之,在圈地运动的前期,英国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的、没有地主的土地进行圈地运动,这是人口规模增加和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是一种外向式的、粗放式的耕种方式,是英国工业生产力尚未发展时
期的做法。在早期的圈地运动中,也包括一些对农民耕地的圈占。根据盖伊的统计,1455—1607年间英国24个郡共圈地516 676英亩,占这24个郡土地总面积的2.76%。由此可见,早期的圈地运动并未對英国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早期圈地运动与晚期圈地运动的分界线是在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而来的价格革命时期至1876年英国议会颁布法令禁止继续圈地为止。到了15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使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西班牙,再从西班牙流向热那亚,最后甚至流入奥斯曼帝国。在白银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向东流动时,它所经过的地方,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这次物价上涨涉及了工业和农业的商品,使从事农业生产变得有利可图。由于价格革命的推动,英国的毛纺织业成为当时发展最快的生产部门,并迅速扩大了对羊毛的需求,羊毛的价格上涨。大力发展养羊业成为圈地运动走向高潮的最直接的原因。在这一时期,英国社会出现了一个全新的阶级:新贵族。所谓新贵族主要来源于两个阶级:1)贵族阶级,价格革命导致的一个后果就是,在贵族阶级内部发生了分化。一部分贵族由于受价格革命的影响,额定货币地租的实际收入日益减少,再加上奢靡的生活,导致入不敷出,最后不得不变卖自己的土地。另一部分有远见的贵族,通过圈地运动,不断购买或兼并土地,改变原有的封建土地经营方式,采用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将土地出租给他人,除收取租金外还分享一部分的土地产出或直接雇佣工人
从事生产,从而发家致富。2)富农及乡绅阶层。富农及乡绅阶级主要来自于相当一部分的自由持有农,他们通过早期的原始积累,购入大量的土地,从事生产。据统计1485—1550年间,王室圈占土地占这时期圈地总面积的2.1%;高级僧侣占17.6%;贵族占12.1%;乡绅占67.5%。到了宗教革命时期,教会的土地被议会大量出售,绝大部分落入了新贵族的手中。在这一时期中,大量的土地被圈占(见表1)。在法律上,立法也开始倾向于领主的利益。圈地运动开始对英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发挥重要而广泛的影响。
        二、关于圈地运动对工业革命影响的两种观点
        长期以来,国内外史学界的传统观点一直认为:圈地运动剥夺了农民的土地,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脱离,这就为大工业发展所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市场创造了条件,成为英国工业革命的重要前提之一,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主要的劳动力来源。
        但是,学界出现了一些全新的观点,向这一传统观点提出了挑战。浙江大学学者沈玉,她通过对圈地运动中农民的出路、工业革命劳动力的来源等问题的论述,试图证明圈地运动与工业革命的劳动力供应上并无严密的因果关系。圈地为工业提供自由劳动力的作用是有限的,因而,圈地并未给工业革命提供主要的劳动力来源。首先,她认为,农业人口是否向工
业转移,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即农民是否受土地束缚,是否具有自由迁徙的权利而能自由进入城市,成为自由劳动力,农民本身眷念土地的传统观念是否发生变化。归纳起来看,圈地后农民的出路主要是留在农村及从农村流向城市两大类。她认为圈地运动虽然将一部分农民赶出了自己的土地,但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生产基本还需依靠人力和人的技能。在富裕的公共牧场,未圈地区每1 000英亩土地需要470个劳动力,被圈地区则需要1 500个劳力;未圈地区公地和荒地每1 000英亩需要190个劳力,被圈地区则需要1 800个劳力。工业革命前,英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5%1 801年下降为35%1851年下降到16%。由数据可见,圈地内的农业生产仍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失去土地的农民基本上还是留在农村,成为资本主义农场的雇佣工人,而大规模的农业人口迁移发生在19世纪下半叶。在否定了传统的观点之后,她提出了自己对工业革命劳动力来源的看法。她认为,工业革命的劳动力主要来自于人口的自然增长、传统手工业者、移民以及女工和童工。
        另一种观点是从英国城市化的发展为视角,对圈地运动的传统观点提出质疑。他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从圈地运动至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城市化得进程以及英国城市人口的变化。观察表2数据可以发现,英国城市人口的比例的增长是稳定而缓慢的,其中既包括了农村进入城市的人口,还包括了英国人口自然增长。到了1851年,也就是工业革命之后,城市
人口比例激增。他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英国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并未加速英国城市化的进程,没有直接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而是推进了英国乡村非农业化发展进程。
       
        三、圈地运动中的三种转变对工业革命的影响
        学术界的新观点对传统认为圈地运动是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之一,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来源的观点是一次巨大的冲击。上述两位学者从圈地运动后农村人口的流动、工业革命劳动力的来源以及英国城市化得角度,提出了圈地运动并非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圈地运动所产生的三种转变为工业革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一)生产方式的转变
        圈地运动的发生,使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和资本主义大生产取代了落后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度,以及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小农生产。马克思说过:资本关系的创造过程,不外就是劳动者同他的所有的劳动条件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把社会的生活资
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则把直接生产者转化为工资雇佣劳动者。而圈地运动正是完成了这样一个资本关系的创造过程。圈地运动中,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这就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新贵族圈地后采用雇工剥削方式,他们雇佣很少的牧人就可以接替大量耕农的工作,大大减少了劳动力方面的开支。在价格革命的冲击下,农牧产品的涨价使新贵族在出售羊毛、羊肉、牛皮和牛肉中获利甚厚,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琼·瑟斯克研究了一些英国农业典型档案材料之后,描述了17世纪初500英亩大牧场的收支情况。17世纪初每英亩牧场可平均放牧5~6只羊,这样500英亩的大牧场可放牧阉羊1 000只,母羊1 143只,种羊38只。总收入95514先令,总支出76716先令1便士,扣除什一税749便士,总盈利11317先令2便士。据英国史学家估算圈地制的经济效益相当于敞地制的圈地运动1.5倍。这些数据还只是建立在17世纪农业技术和生产工具相对落后的基础之上。如果土地是被买下的话,其经济收益更高,可以达到440磅。可以说,圈地运动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小农生产,为资本主义的萌芽提供了温床,并为资本主义大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二)农村社会结构的转变
        圈地运动使失去土地的农民加入到农村手工业中,加速了英国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为资本主义大工业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工人。在圈地运动中,迁入城市的农村移民大部分是贫民。在斯图亚特王朝晚期,伦敦每年流入大约八千移民,贫民很可能占了其中绝大部分。但一般来说,大多数贫穷的农村移民不会融入城镇的正式结构内,因为他们没有技术和资金,也没有购买城市自由人权利的能力。在圈地运动发生的年代,近代大工业还未诞生,中世纪城市旧式工业难以吸收和接纳大量乡村移民。圈地运动只是使农民走出了农村,却没有真正进入城市。在农村,很多耕地被圈围后转变为牧场,对劳动力需求量大为减少。史学家里德特认为:圈地运动在乡村社会制度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必须寻求某种副业的家庭数量急剧增加了……失去主要收入来源的小农实际上被迫转入乡村工业。公地被圈占后,小农们并非直接背井离乡向城市迁移,而是盡可能地在当地从事纺织、冶铁、木材加工、酿酒等家庭副业。圈地运动后,家庭副业茅屋工业在很多地区发展成原工业。多数学者认为,英国在17实际进入了所谓原工业化时期。克里德特称其为工业化前的工业化。非农生产开始在农村居民中占据主要地位,在相当程度上超过了作农业雇工的收入。相应地,英国传统的农村经济结构发生转变,由单一的农业种植业向多种非农产业并存的经济结构过渡,农村大量人口直接或间接脱离了农业生产。据统计,这部分非农居民数量约有190万人,占到总人口的33
%,加上城镇居民则非农人口已占到总人口的54%。另一方面,大量的人口从农业脱离出来进入其他行业,这些行业随着产业革命的兴起,组建在一定区域集中,最终在写地区由于产业集聚而形成了较大的城市。产业革命后,英国兴起了许多新的城市,如曼彻斯特、利物浦、伯明翰、兰开夏等城市。由此可以看出,圈地运动虽然没有直接导致失业农民大量地被吸收到城市中去,但是,大量的农村人口转变为了手工业者,推动了英国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并最终由城镇拓展为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