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王忠武
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论断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
  究竟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对此学者们已经提出了多种多样的观点。笔者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理想目标和最佳状态,也是一个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对未来开放的无穷的历史进化过程,它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应当具有不同的具体目标、内容和要求。在当代中国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目标与要求,大体上可以设定为三个主要方面,即: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健康发展;人的知识、情感和意志的协调发展;人的科技人文水平、道德品质和创造能力的和谐发展。
  关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马克思进行过深入研究,提出过许多精辟的见解。例如,
他曾经分别考察了“三大社会形态”条件下人的发展的方式和特征,揭示了人由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原始完满发展、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片面独立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提出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73页。)的著名论断,等等,为我们研究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提供了有重要价值的方法论原则。本文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内容、根本目的和最高原则,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体条件、中心任务和决定力量。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应当确立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的目标导向和手段选择,以优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的依赖条件和推动力量的发展战略。
  一、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和根本要求
  当代中国所选择和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社会是一种以人民为本位、以追求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社会形态,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历史必然地具有至上的地位和至高的价值,它从本质上要求把塑造“四有”新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高尺度。显然,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社会主义精神的价值就无从显示,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也将无法实现。只要我们选择社会主义制度、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奋斗目标,就必须相应地确立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和手段体系,将推动和实
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实质与核心
  社会发展在狭义上是指非经济性的社会发展,诸如居民生活、社会保障、卫生保健、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人类的社会发展观念和模式是不断演变的。在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的工业文明社会,人类所选择的基本上是一种片面经济增长主义的发展模式,而为当代人类所普遍认同和共同选择的社会发展模式主要是可持续发展模式、综合发展模式和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模式,这种崭新的发展模式也已经被确定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模式。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中国国家统计局1983年制定的《社会发展统计指标》概括为13个方面:自然环境、人口与家庭、劳动、居民收入与消费、劳动保险与社会福利、住房与生活服务、文化与体育、生活时间分配、社会秩序与安全、政治活动与社会活动参与情况。在1994年10月22日召开的全国社会发展工作会议上,国务院领导同志又提出了社会发展的14项基本内容:人口控制与计划生育,科学教育事业,社会保障事业,缩减贫困,就业与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城市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卫生保健事业,文化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娱乐事业,城乡公共设施建设,社会参与与社会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公共安全与预防犯罪,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社会体的保护。所有这些社会
发展的内容与目标都是以人为核心、着眼于服务于人民众现实需要、维护人民众合法权益、提高人民众生活质量、保障人民众身心健康和促进人民众素质发展的。正因为如此,有社会学家认为“社会发展的本质全在于人的全面发展,舍此而外,没有别的”(注:邓伟志:《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新华文摘》1995年第11期。)。
  广义的社会发展概念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社会整体发展,它同样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质与核心的。例如社会生产力本质上就是人改造世界的能力,生产力发展的实质与核心在于人的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社会政治本质上是人的交往方式与关系形式,政治发展的实质与核心是人的政治需要的上升与政治理念的创新以及人的政治活动方式的转变和政治实践能力的提高;而社会文化的发展的实质与核心则是人对于真善美的需求推动创新和实践能力提高。其所以如此,是因为社会与人之间具有实质上的内在直接的具体统一性。马克思曾指出:“社会本身,即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即处于相互关系中的个人本身”(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266页。),每个人的现实存在及其交往关系构成了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内容。相应的社会发展实质上也就是“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的发展。没有人的发展,则社会发展就失去了根据、主体和本质,也失去了手段、内容和意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认为“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只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7卷,第478页。)。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条件和决定力量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系统中惟一的能动主体。人作为社会系统中惟一的能动主体对于社会发展起着如下的关键性的主体作用:
  ——人是社会发展目标的确定者。社会发展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活动,所谓社会发展目标即社会发展的预定任务、预设指标和预期成效,它对于社会发展实践的方式和效果具有重大的决定作用。古往今来,人类对于社会发展目标的选择和设定是不断调整和变化的,其大体脉络是从追求单一的经济增长目标、经济发展目标向追求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目标的演进和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目标向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目标的创新。所以这些发展目标都是人根据自己的需要、理想、观念和能力而选择和设定的。
  ——人是社会发展模式的探索者。发展模式是关于社会发展的道路、模型和方式的统一体,它是人根据本国、本地的具体情况和一定的发展目标而确定的。从世界现代化发展来看,社会发展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在西方发达国家中,英国资本主义大农业发展方式是通过“圈地运动”剥夺农民土地,而后又通过工业大量渗入和改造农业的途径建立起来的。美国农业现代化的方式则是在种植园经济的基础上以革命的手段废除奴隶制度而建立起来的。
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大都依据自己的具体国情选择了相应的发展模式,比较典型的如印度模式、巴西模式、东南亚模式以及有中国特的中国社会发展模式等等。所以这些社会发展模式都是人根据一定的客观情况和发展目标进行积极探索的结果。
  ——人是社会发展战略的制定者。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模式要依靠发展战略来实现。社会发展战略包括战略思想、战略规划、战略重点、战略步骤、战略手段、战略实施等部分,所有这些社会发展战略内容都是由人来选择和制定的。
  ——人是社会发展任务的完成者。人作为社会发展的能动主体不仅是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战略的制定者,而且也是社会发展任务的承担主体和完成者。无论是经济增长任务,还是政治发展任务和文化发展任务,都要由人来承担、由人来完成。没有人的积极活动和能动性的发挥则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是不可能实现的。
  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对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定性作用。
  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社会发展在广义上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在内的社会整体系统的文明进步,所有这些社会发展的具体内容都是人的自觉活动的产物和其主体素质的客观显现。没有人自身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有社会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这也就意味着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是
引发、促使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
  其次,人的全面发展是确定和实现合理的社会发展目标的基本手段。社会发展目标的合理与否对于社会发展效果具有重大的规定作用。所谓合理的社会发展目标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具体说它必须具有合乎客观规律的科学性、符合社会条件的可行性、符合人的目的的道德性。人能否选择和制定合理的社会发展目标这直接地取决于自己是否具有健全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良好的道德意识和人格养成以及出的决策能力和创造能力。不仅如此,人的全面发展还是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基本手段。因为社会发展目标本身还只是一种蓝图设计和观念模型,它的实现要依靠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来完成。例如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要依靠具有较高经济素质的人来实现,政治现代化的发展目标要依靠具有较高政治素质的人来实现,文化现代化发展目标要依靠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来实现。显然,没有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则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三,人的全面发展是解决社会发展问题的有效方略。发展是当今人类社会的主题,发展问题则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具有普遍性和重大社会效应的社会现象,诸如贫困问题、人口问题、生态问题、地区差距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国民道德问题等等,能否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社会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发展的效果乃至成败。解决社会发展问题往往是一
个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措施,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略就是促进人的素质发展。因为当代中国许多社会发展问题产生的重大根源就是由于人的素质不高造成的,像贫困问题、地区差距问题、控制人口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等,其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普事业,提高人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创业本领,增强人们的民主法制观念和道德意识。圈地运动
  第四,人的全面发展是创造社会发展成果的主体保证。社会发展成果是人们在社会发展实践中所创造的各种类型和形式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具体成果,要创造这些社会发展成果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产力,进行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实行对外开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等,但其中最为根本和关键的还是要大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各种具体的社会发展成果实质上都是人的发展的外部形式与表现。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则无论是社会发展的物质文明成果、还是精神文明成果与制度文明成果都不能创造和展现。
  最后,由于以上原因,人的全面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社会发展是人自觉活动和努力追求的结果,社会的每一具体进步都是由人设计、由人主导、由人策动的。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现实的发展来看,没有人的奋斗和人的发展,任何文明成果都是不可能创造出
来的。随着人的需要、知识、观念、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变化,关于社会发展的目标、模式、战略、组织、制度等等都将不断地调整和创新,人的全面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为强大的主体力量和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
  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中心任务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与其他方面的社会发展内容相比,应当处于绝对优先和相对突出的地位。其他方面的社会发展诸如生产力发展、政治法律进步和文化事业繁荣等等,都是人的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支持条件。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这意味着在社会发展整个过程中都要把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各项社会事业和社会行动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需要,都应当保障人的权益、捍卫人的尊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果偏离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目的和方向,则意味着社会发展误入了歧途、发生了社会异化,这是应当加以防止和矫正的。
  从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这一命题所导出的另一个重要结论就是:在社会发展中要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项中心任务。其原因是因为不仅人的全面发展本身就是目的,而且人的全面发展又是实现社会发展的首要条件和根本手段。其中人的科技素质的普遍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科技这一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国家的科技能力;人们的民主法律意识和
管理水平直接制约着社会的制度文明建设和管理效益;人们的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则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和人文指数发展。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和率先现代化,则任何其他社会现代化目标都不可能实现。由于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与现代化的前提与先决条件,这就要求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牢固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和发展战略,把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的潜能的充分发挥作为中心任务、根本手段和依赖条件。
  五、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原则和价值标准
  通过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地位与作用的论证,可以明确地得出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原则和最高的价值评价标准的命题和理念。按照这一命题和理念,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认识、决策和实践过程中,要真正把人作为主体、中心和根本目的,确立一切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发展战略。在对于社会发展的运行质量和效益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则要坚持历史尺度和道德尺度相统一和以人的发展标准统驭生产力标准的原则,把人的生存质量作为评价社会发展的运行质量、健康程度和效益高低的一个中心指标和关键内容。同时对于在社会发展实践中出现的各种有悖于人的需要、损害人的权益、藐视人的尊严和压制人的发展的异化现象进行不妥协、不松懈的坚决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