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院线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中国电影院线呈现如下特点:
《2009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显示,截至08年年底,全国院线公司影总数达到1,545家;银幕总数达到4,097块。业内人士认为,我国人均拥有银幕数量较其他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这也是观众感觉电影票贵的主因,近年来中影电影院线呈现如下特点:
1:院线两级分化严重
五大院线的银幕规模挤入亚洲10强,而有些院线生存困难,一些小院线都是由原省市电影公司翻牌而来,不仅经济效益差,而且历史包袱重,发展潜力也很小。中国的院线多数由原有的省市一级电影公司改制,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物力的长期积弱,也就随之“换牌”出一批实力微弱的院线。然而,也正由于这层旧有的国营割据背景,在短期内,中国院线不可能完全凭借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实际上,在这几年票房火爆增长的背后,是中国县一级影院的湮灭无踪和二三线城市电影放映市场的严重萎缩。
2:发展速度史无前例
近年来,在国家主管部门政策推动的刺激下,中国院线的发展速度位居世界前列。如冲向院线首位的万达院线平均每年有10家影城开业,目前已拥有近400块银幕,全年票房即将突破7亿元;这个数据几乎接近7年前全国城市总票房纪录!院线的飞快发展也刺激了票房的井喷现象出现。
3:大院线实力全面飞跃
以2008年的43亿总票房为例,票房收入位于前五位的中影星美、万达、上海联和、中影南方新干线和新影联合计就占了55%的份额,而加上广州金逸珠江、浙江时代等院线组成的前十名则占了总额的73%。今年上半年院线市场,前10条院线合计票房18.67亿元,占全国市场79.8%,大院线市场份额有增无减,实力均全面飞跃。
4:院线布局现象不均
现象一,院线大都是跨省跨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基本上是被五、六条大院线分别占据着各大影院;全国大多数影院在10强院线的旗下。现象二,等级城市分布不平衡。影院基本都在大城市,中等城市较少,小城市鲜有,小城镇缺少影院。现象三,东西分布不平衡,东部及沿海发达地区多于西部及内陆地区,除北京外,南方的影院数量明显多于北方。院线布局现象的不均,也是市场尚未真正形成竞争格局的因素之一。
中国电影院线发展趋势
2008年中国五大院线的银幕数量均进入亚洲前10名,其中星美第二,联和、新影联、万达、新干线分列7至10位,目前中国院线的发展速度位居世界前列,亚洲银幕数量的前10名仍旧会改写。而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日本仅有两条如此放映规模的院线,票房却远超中国。最新数据显示:与美国约8000人拥有一块电影银幕相比,中国约30万人拥有一块电影银幕。巨大的票房和院线银幕数量反差,反映出瞄准票房更高目标,与电影市场一起成长是大型院线的追求。
1:竞争发展逐步重视品牌建设
院线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步减少甚至淘汰过去恶意让利争夺影院、挖别人墙角的做法,向高层次的竞争——品
牌建设发展。从2008年国内院线发展的新趋势、新亮点看,院线的核心资源应该是:人才、影院、可持续发展力。前15强院线尤其明显,各家均十分重视院线的品牌建设,为院线之间更高层次的良性竞争打好基础。
2:大规模重组整合是必由之路
09年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其中“发展文艺演出院线,推进有线电视网络、电影院线、数字电影院线和出版物发行的跨地区整合”列在了八条原则性内容中的第六条。保
利集团参资入股重庆万和院线;中影集团增资扩股控股中影星美院线;辽宁北方院线脱离北京新影联院线,携手山东银星院线组建新的北方院线;广东大地不再挂靠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很明显上述规划以及院线的风云激变预示着中国院线即将进入优胜劣汰的重组整合时代。扩张、兼并、控股、重组等都是市场竞争的有力手段,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自己,有利于提升院线的服务水平,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促进市场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3:特院线共存彰显中国特
被业内称为“万达模式”的院线型态是符合国际标准定义的“连锁院线”,旗下几乎所有影院都是院线的自有资产,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高度统一,分账所得全部属于一个实体。一些院线新军正在效法万达,如浙江横店;上海联和、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这些传统院线依托长三角、珠三角,丰富的视窗管理经验和团队操盘能力,占有一席之地;中影星美跨区域最广,影院数量最多,影响力深远;广东大地对二三线电影市场进行“跑马圈地”,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路径,由南向北开拓……“有中国特”的电影院线制还处在继续探索的阶段。
4:从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飞跃
国内院线从单一性的电影放映企业,向综合性的电影制片、发行、放映一体化企业发展。国内的院线多数都是单一性的影院经营商,暂不具备制片和影片投资能力,片商供给各条院线的影片都是清一的,
因此院线之间没有经营特和市场细分可言。前五强院线不少已经涉及投资制片、发行以及电影后产品开发等环节,如新影联参与投资《画皮》、《叶问》等取得不错成绩。所以,中国的院线未来必向上游产业延伸,实现制片、发行、放映一体化,打造完整的电影产业链和价值产出链。
院线战略图:院线与城市影院投资浅析
在加快发展院线、规模化建设影院的热潮中,2008年的城市影院投资热点已经从一级城市转向二级、三级甚至地区级城市发展(如株洲、嘉定、惠州、汉中等)。
引领主流的中影影院投资
“中国电影产业现在有两个环节很有‘钱景’:一是电影制作,估算这里有20亿元的投资空间;二是建影院,有150亿元的投资空间。”韩三平(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董事长)说。
电影制片、发行、放映是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三大产业支柱,中影影院投资公司在电影放映和电影院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2007年下半年成立的中影影院投资公司,迅速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影院建设开发商,截止2008年底公司参股、控股建设的影院36家,银幕数221张(其中一半影院完全控股)。覆盖全国15个省市,投资的影院主要集中在中影星美、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北京新影联、辽宁北方等院线。近年来又与江苏东方、武汉天河、四川太平洋等院线合作。中影的资金、品牌、制片、发行、院线等优
势,使得影院投资竞争力得天独厚。中影影院投资公司计划在近几年内投资建设100家控股电影院,达到800-1000块银幕,8-10亿资产的规模。
品牌管理卓越的港资影院
截止08年,吴思远控股的UME国际影城集团,建设7家影城54张银幕,带来1.48亿票房;安乐公司所辖的百老汇影院9家,51张银幕合计票房9500多万;香港嘉禾娱乐集团建设的深圳嘉禾影城以4884万元票房位居全国影院票房排行第二;还有丽新控股投资的广州天河、五月花影城;洲立投资的深圳MCL影城;中国数码控股的大地影
日本三级全大电影院均已成为国内影院建设市场的知名品牌。
港资影城大多依靠香港电影市场的经验和管理模式,在行业做长线的准备,分布在不通城市以及多条院线下,备受各条院线重视,例如百老汇系列分布区域主要是北京、深圳、武汉、沈阳、南宁、唐山等。这些影城分别分布在北京新影联、中影南方新干线、湖北银兴、武汉天河各院线。
完全资产连接的万达与大地
国内真正实现院线与影城之间完全资产连接的只有万达和大地两条院线。万达院线隶属国内最大的商业地产公司之一大连万达集团。至今建设的38家具有自主权的影城覆盖全国26各城市。其中17家影城建设
在万达商业地产项目中,21家影城建设在非万达商业地产项目中。管理制度的完备和执行力的彻底,这些软实力优势使“万达电影院”品牌迅速确立。
大地院线隶属大地时代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影院全部为数字影院、自主产权影院。仅建立一年半的大地院线正常运营的影院以及接近40家,其中仅有4家加盟影院。2009年上半年票房位居全国12位,影院以珠三角地县级市、城镇为发展重点,逐步向其他区域扩展的布局,以及大地文化传播的制发放一条龙产业链具有宏观战略意义。
具有规模的系列影院规模
截止2009年上半年,非院线经营者投资的系列影院形规模,除了前文所说港资影院外,保利系列影院、新南国影院管理品牌、横店系列影院、环艺系列影院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这些系列影院的共同特点是:投资商只做影院投资与影院管理,自己并不建立院线;影城分布在不同地区不同院线;随着影院数量增加,改变院线格局的可能性很强。
拿新南国影院管理品牌来说,09年盐城中影国际影城开业后,新南国管理品牌影院便有六家影城,其中四家分布在中影星美、两家加入中影南方电影新干线,倘若新南国品牌只加入其中一条院线,院线排名也必定重新洗牌。而陆续在天津、南京开设新影城,以深圳为大后方,“试水”各地市场,新南国品牌票房有望破亿,这种“电影院”多了极有可能连成“院线”。浙江横店集团投资控股3家影城,票房不到四千万
的水平在08年院线中排到22位,新南国品牌又有何难呢?
2008年12月,中影集团取得北京商业银行6亿元的授信贷款额。中央财政拟拨付支持中影影院建设资金也将落实,2009年将有不少于10亿元资金用于影院投资建设。在终端影院环节的推动下,中国电影市场这个蛋糕也会进一步做大。
院线战略图:从一线地带转向二级城市
2008年,院线发展、整合与影院建设、改造的步伐明显加快,甚至成为整个电影产业中发展最为良性、稳健的市场终端环节。全年有10条院线票房过亿,两条破5亿,两条破4亿。前10条院线票房累计34.9亿,占据城市票房87.2%的份额。也就在这个逐步活跃的2008年,全国院线新增118家影城,总数达到1545家,新增银幕570快,几乎每天都有一块半的银幕增加,银幕总数也达到4079快。那么中国院线发展至今,2008年年度整体变化以及个别院线调整之后(中影星美与海南蓝海整合,辽宁北方与青岛银星整合,大地数字脱离中影南方新干线),各种变局之后不少数据显示是36条,那到底有几条城市院线呢?
城市院线发展至今,一共有如下34条:中影星美、四川太平洋、中影南方新干线、上海联和、北京新影联、上海大光明、北京万达、四川峨嵋、广东金逸珠江、世纪环球、雁荡、武汉天河、浙江星光、湖北银兴、大连院线、深圳市深影院线、吉林长影院线、江苏东方、浙江时代电影大世界、福建中兴、山东
新世纪、河南奥斯卡、北京华夏新华大地、黑龙江省银都院线、辽宁北方院线、黑龙江省天鹅院线、江苏盛世亚细亚、天津银光院线、河北中联、湖南潇湘、重庆保利万和、西安长安院线、广东大地、中影数字。
五强称霸——领跑电影终端市场的第一纵队
2005年新一轮的院线整合重组之后,数据显示院线五强连年称霸票房纪录,成为领跑电影终端市场的第一纵队:
2006年全国院线票房五强:上海联和、北京新影联、中影星美、中影南方新干线、万达院线。
2007年全国院线票房五强:中影星美、上海联和、北京新影联、万达院线、中影南方新干线。
2008年全国院线票房五强:中影星美、万达院线、上海联和、中影南方新干线、北京新影联。
2009年上半年全国院线票房五强:万达院线、中影星美、上海联和、中影南方新干线、北京新影联
万达速度:文化产业新帝国
专访万达院线副总经理陈国伟:品牌战略是万达的制胜法宝
2008年全国院线冠军争夺十分激烈,中影星美以两千万的微弱优势蝉联票房王,而万达院线,从2009年开始,每月强势占据全国院线榜首,只有6月份,上海联和因上海国际电影节带动才抢得月度排名第一,万达3.3亿的票房已经将星美拉开两千五百多万。数据显示2009上半年院线市场,10条院线合计票房18.67亿元,占全国市场79.8%。万达提前实现了要做中国电影院线第一的目标,且优势非常明显,成为中国院线的龙头已无悬念。
2004年,万达为了给作为核心支柱产业的购物中心配套拉拢人气,大打文化产业牌,开始推出电影城。最初寻求与上海广电合作,协议都签过了对方却反悔,万达转与时代华纳合作,一年之后由于政策原因又使时代华纳撤出。2005年开始,万达则亲自接手经营院线,成为全国第一个民营院线公司。四年过后,竟然做出了一个全国第一院线的规模。万达院线是中国新生代院线的佼佼者,几乎每年都实现一次大飞跃,“万达速度”一年100张银幕,用业绩证明自己是中国目前最具发展潜力、最具成长活力的院线。
中国绝大多数院线的影院均为加盟连锁模式,只有万达院线旗下的万达影城,均为万达集团自主投资建设。超过9成的自主影院,已经成为中国唯一真正意义上实现全国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排片、统一品牌的电影终端连锁实体。在万达集团的商业地产规划图中,要为消费者提供休闲、餐饮、娱乐、购物等一站式、多元化服务,影院就成为了最大限度吸引并留住消费者不可或缺的业态。甚至IMAX 在亚洲规模最大的一次多影院经营协议也签在万达。
四个统一的机制使万达院线的品牌影响力让其他影院难以模仿,这种机制在实际运营中表现十分明显,比如去年奥运,万达院线与奥组委、电影资料馆合作,结合奥运火炬传递路线,在全国20余个城市举办“圣火相传-电影随映”活动,全国统一操作,各地影城负责落地执行,院线可以轻松统筹,进行整体品牌化运作,这在其他电影院线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万达院线的核心竞争力是得到集团公司支持密切相关,万达院线与购物中心如影随行,万达广场开到哪里,万达国际影城就建到哪里。面对目前40余家影城超过300块屏幕全国第一的规模,万达并不满足,将文化产业和商业地产并驾齐驱的“鲶鱼效应”,无论是延伸人才还是院线管理团队,万达高度的执行力和爆发式成长,也无怪乎万达院线所向披靡了。
“2009年万达院线要做到400块屏幕的规模,占到全国票房市场份额的17%;2010年万达院线要做到600块屏幕的规模、70家院线,占到全国票房市场份额的20%,届时将超出亚洲第一院线500余块屏幕的规模,成为新的亚洲第一院线;到2015年,万达院线要做到1200块屏幕、150家院线,占到全国票房市场份额的40%,跻身世界前四名。”万达院线副总经理陈国伟和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已经不止一次表明万达打造文化产业新帝国的雄心壮志了!
中影星美:中影品牌的优势与影响力
广电要求2002年6月1日之前还没有组建院线的地方,将停止供应进口分帐影片,在这一强力政策的推动
下,中影集团与星美传媒集团优势互补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影星美院线应运而生。23家影院共跨越了北京、广东、江西、福建、安徽、河南等8个省市,41块银幕组成了中影星美的“首发阵容”,并成为跨地区最广的电影院线。
中影星美院线无论是影院规模、票房占有率、品牌影响力均居全国院线前列。中影星美院线的优势是因中影集团吸的品牌优势和影响力,吸引加盟影院能力超强。08年初将贵阳这个省会城市一年2500万元左右票房收入囊中,7月份又与海南蓝海院线重组,自建新影城,9月份吸收湖南株洲千金文化广场电影城加盟……到09年仍旧快速扩张,深圳益田、深圳新南国管理品牌进军华东如盐城、天津、南京等一些影城均加入旗下。
另外,中影星美的院线控股股东中影公司,近年来一直加快新建影院,仅2008年星美自建和签约影院就达18家,新增银幕74张。2009年中影正在进行的项目18个,分别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西安等地,其影城星美、南方新干线、四川太平洋、辽北方、北京新影联、江苏东方这些中影控股和参股的院线,尤其是控股的星美,韩三平提到,计划未来5年建成50家票房过千万影院,投资100家控股影城、达到800-1000快银幕。
截止2008年,星美资产连接的影院占了院线票房4成,,核心资源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加强。中影星美对影院尤其是签约加盟影院的亲和力,来自于它高效率的服务和人性化管理。截止2009年上半年,中影星
美加盟影院已超过120家,银幕超过500块,范围跨越北京、上海、广东、天津、四川、贵州、重庆、云南、安徽、福建、江西、河北、河南、山西、江苏、内蒙古、西藏等26个省市、地区,年票房从2002年6月开始运营的5000万元增长到2008年全国年票房第一的电影院线。截止2009年上半年,星美3.05亿的票房位居全国第二。
上海联和:华东地区的“影业航母”
上海联和隶属于上海电影集团,是由原永乐股份上海电影发行放映公司、上海东方影视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发起组建的跨省市院线,号称华东地区的“影业航母”。是目前全国三十多条电影院线中最大的院线公司之一。现有加盟影院118家,384块银幕,93870个座位。
上海联和曾是院线制推行后的连续五年的票房老大,这个传统院线07年以微笑差距屈居第二,08年又退一步位居第三。在放映影院与银幕几乎没有增量的情况下,完全靠盘活存量资源,提高存量资源产值,取得三甲地位。院线的近期发展策略是“华东一片,长江一线,同时在北京、天津、广东等地建立制高点”。上海联合正在进一步寻资金,新建项目。
在片源、影片的宣传和发行方面,上海文广集团和上影集团等优势媒体以及电影公司对上海联和的支持是其他院线望尘莫及的,管理人员也都是从原来的上海永乐公司和上影厂而来,对于上海本土市场的运作、营销和宣传,自有一番特。比如创下国内动画电影票房奇迹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上映时,作为
影片的主要出品方,上海文广集团对于“喜羊羊”的宣传推广更是不遗余力。旗下13个频道、多个广播频率加之新媒体的轮番“轰炸”,使得电影即将上映的信息深入人心。另外《千钧,一发》、《画皮》、《高考1977》都曾创下其类型影片单片票房纪录,甚至占有主导性份额。。
一年一度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联和是唯一的展映承办方,这是我们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每年6月份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联和为观众奉上国际电影大餐,放映200多部电影作品,每年六月的上海电影市场可谓是高潮迭起,气势如虹。联和院线自从院线成立至今,6月票房冠军从未易手,这为相对平和的上海联和抹上一道绚丽的亮。截止2009年6月,上海联合以2.7亿的票房位居第三。
南方新干线:强强联手的优势重组
2002年票房粮仓广东省诞生了3条院线:广东华影南方电影院线、广东珠江电影院线和深圳深影院线,部分影院加入中影星美院线旗下。当时广东大地出现4条院线共争共生,4条院线都使出各种法宝吸收影院并对外尝试和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