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六年级下册作文家乡的风俗(湖南省) 篇1
说起咱家乡的习俗,那但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就拿春节来说吧!
春节,就是每年的第一天,家乡人叫大年初一。大年初一这天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放爆竹能够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能够让人们感觉到欢愉和吉利。
春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吃饺子。为驱邪恶、求吉利,饺子要煮得多,务必有余,饭后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在年年有余。一旦煮烂饺子,不可说破了,要改说挣了。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二碗,意在期望人丁兴旺。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春节的饺子里多包有钱、枣、栗子等。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百岁;吃到钱,就能发财。不管谁吃到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地祝贺。如果小孩吃到了钱,家长更是十分高兴,认为孩子有出息,
除了鼓励以外,还要赏钱,以示祝贺。
春节还有拜年的习俗,大家互相拜年,旧时拜年要磕头,此刻一般只是问好。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还有用手机发信息拜年、打电话拜年。完美祝福:吉祥、平安、发财、健康之类的让人们开心的话!
我觉得家乡的这些习俗蕴含了一个千古不变的含义:期望辛苦了一年的人们能开心的好好休息几天,调整好情绪,再准备开始下一年的奋斗。人们都期望过上幸福、平安的好生活!
六年级下册作文家乡的风俗(湖南省) 篇2
家乡的风俗(湖南省)
大家好,我是来自湖南省的小学生,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家乡一些有趣的风俗习惯。
湖南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地方。我们湖南人崇尚传统、热爱生活,这些都体现在我们的风俗习惯中。
首先说一说我们的端午节吧!端午节是湖南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个节日有着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在端午节前夕,家家户户都会亲手包上香喷喷的粽子,里面有鲜美的咸肉、蛋黄等馅料。包粽子的过程也是一种亲情的体现,全家老小一起动手,其乐融融。除了吃粽子,赛龙舟也是不可或缺的。每年端午节,长沙等地都会举办龙舟赛,水手们穿着孔雀开屏的服装,挥桨划船,那情景热烈非凡。看着水手们英勇的身影,我们都被激励着要勇往直前、勇于拼搏。
除了端午节,湖南还有土家族的"射耳祭"、苗族的"姑娘节"等独特的民族节日。"射耳祭"是土家族最隆重的节日,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开始。当天,年轻男子们会相互射箭比赛,赢家就能娶到心仪的姑娘。苗族的"姑娘节"则庆祝苗族姑娘们的生日,整个村寨都会欢歌载舞,姑娘们也会穿上盛装迎接这个属于自己的节日。看着这些节日的习俗,虽然感到新鲜有趣,但我也深深地被湖南各少数民族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所感染。
湖南的婚俗也很特别哦!新人要先拜天地,然后才能迎亲。迎亲的时候,新郎要骑着花马,带着锣鼓队伍前去新娘家,气氛相当热闹。新娘家人会在门口摆上"童子过街",即用竹竿拦住道路,新郎一伙只有回答谜语才能进去迎娘。看着新郎新娘步步为营,像是在玩一场有趣的游戏,倍感温馨喜庆。除此之外,湖南的"娶亲"婚礼也极富特,那是新郎带着新娘回娘家的习俗。新娘
要在娘家住一段时日,等到怀孕生子后,才正式迁入夫家。这种婚俗传统充分体现了对女性的尊重。
要说起湖南的饮食习惯,那更是门门道道了!咱湖南是出了名的"米湘",米饭是主食。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湖南人几乎每顿饭都要配上一碗辣椒酱。没了这碗酱菜,好像就缺点什么。湖南菜的另一大特是"下饭菜"的种类繁多。酱肉、香肠、臭豆腐,都是我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下饭菜。名气最大的莫过于臭豆腐了,朋友们来湖南旅游,一定要尝尝这道湖南名菜哦!除此之外,夏天我们还有一种特小吃——摆夷,就是用米酒、糯米粉等材料做成的汤圆,个头很大,口感甜糯可口。
总的来说,湖南的民俗风情独树一帜,处处流露着人情味和人文气息。我为拥有如此丰富多彩的家乡文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它们不仅构筑了我们的精神家园,也是我们这些湖南人努力向往、永不忘怀的珍贵遗产。
以上就是我对湖南家乡风俗的一些介绍,希望大家对湖南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有了更多了解。谢谢大家!
六年级下册作文家乡的风俗(湖南省) 篇3什么样的生栗子更新鲜
春节,是我国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当地人俗称过年,我的家乡中卫,也不例外。
中卫人最看重过年了。
腊八是过年的前奏,人们经过一年的辛勤劳动,在腊八饭里就全表现出来了。腊八这天用米、面、花豆、肉、蔬菜等做成美味的“腊八饭”(俗称和和饭)。腊八这天也是当地数九寒冷之时,“腊八的雪,老鼠的药”,如果这天降了雪,就预示着来年的吉祥和丰收。俗话说“吃了腊八饭,汉子跟上婆姨转”,这意味着,过年的活动也就开始了,过年用的`衣物、食品全由家庭主妇操劳,男人碾米磨面,女人扯布买线,拆洗被褥,缝制衣帽,家里人杀猪宰羊,购置年货,宁穷一年,不穷一日。
“腊月二十三,灶老爷上了天”,这一天是祭神的日子,也叫小年,家家都把灶神换成了新的。
从年三十起,商铺的工具、用具洗干净封存起来,戏班、皮影在年三十反串唱几天。
大年初一,各自在家里给神明、祖先牌位磕头,给老人拜年。大人给小孩发压岁钱,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吉祥、喜庆的对联。街坊见了都要问声“过年好”。
初五家家早上吃饺子,叫“填穷坑”,意味人们穷怕了,吃了干饺子耐饱,表示全年不挨饿。
初七,当地人叫“人七日”。下午家家必定吃长面,叫“拉魂面”。
过年的高潮是在正月十五,从正月十四起,连续两天,立灯架,耍社火,灯架多是牌坊式的,灯面彩绘神佛、三国、西游记等故事,丰富多彩,五花八门。在一些街口巷道还有泥塑判官,下跪着秦桧夫妇像,泥塑腹空,一点燃烟煤,七窍冒出烟,说明了中卫人爱憎分明。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