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艺术简介
中国传统戏剧与印度梵剧、古希腊悲喜剧一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种戏剧。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不分,是我国的国宝.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已有200年历史。它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将文学、音乐伴奏、表演等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京剧具有很强的虚拟性,突出表现在道具上,如夸张的衣袍、帽子,以及舞台装饰,重意而不重实.同时,京剧的表演模式具有一定的程式性,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构成中国戏剧表演体系——梅兰芳表演体系。
梅兰芳表演体系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苏联)体系、布莱希特(德国)体系共同构成世界三大表演体系。梅兰芳表演体系是指在中国戏剧的长期发展历史中形成的一整套包括表演技巧、舞台设计、人物造型等一系列内容的表演形式的总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和高度美学成就的戏剧文化。梅兰芳表演体系而非特指梅兰芳一人的表演,应该说,梅兰芳继承了前人的经验和过去的传统,再加上自己的刻苦练习,形成了一个完美的舞台形象,被中外观众所认可,是中国戏剧艺术的杰出代表。以“梅兰芳”来命名也是因为自梅兰芳始,中国戏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世
界人民所喜爱.
京剧,又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讲究四功和五法。四功是指唱、念、做、打;五法是指手、眼、身、法、步。京剧形成于北京,1790年,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进京,进京后与京地其他戏剧相融合,形成皮黄戏,皮黄戏传至上海后被称为“京剧”、“京戏”,后确定下来。京剧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时至今日,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恢弘,是近代中国汉族戏曲的代表。
唱、念、做、打是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表现手段,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唱"指演唱,分为带乐器演唱的彩唱和不带乐器演唱的清唱;“念”即带韵律的对白,分为京白和韵白。“唱”和“念”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 “歌"。“做”指武蹈性很强的表演动作、身段、姿势、面目表情等.舞台上的舞蹈、魔术也叫“做”。“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有时为了表演的好看,会采用兵器。“做”和“打”结合构成歌舞化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这四个方面是戏曲演员的主要训练内容,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
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才能充分发挥作为综合性歌舞剧的戏曲艺术表演的功能.更好地表现和刻画戏中的各种人物.
戏剧的主要角有生、旦、净、末、丑。梅兰芳代表作
生指的是男性角,但不一定是男性演员。从年龄上分为老生、中生、武生和猴生。老生一般是中老年男子,挂胡子的也叫须生,胡子成为“髯口”。小生又分为巾生、穷生和官生,巾生多指秀才,秀才按政府规定可戴头巾;穷生指的是穷秀才;官生指的是当官中状元,表现得志得意满。武生是以打武为主,不画脸谱,如赵云、武松。猴生则是比较特殊,专指演猴的演员。
旦指的是女性角,按年龄分为老旦如佘太君和小旦;按性格可分为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青衣指的是即将结婚或者已婚的女子,衣服以青衣为主,长衣,对襟,演唱节奏缓慢;花旦一般是活泼的女性,穿袄,不穿裙装;武旦则是表现人物的英勇,如:穆桂英;刀马旦则是以打为主.梅兰芳曾经将“花旦”和“刀马旦”融合在一起,开创“花衫”,代表作品:《贵妃醉酒》、《霸王别姬》.1927年,《顺天时报》评选出“六大花旦”——梅兰芳,代表作《贵妃醉酒》;尚小云,代表作《昭君出塞》;程砚秋,代表作《荒山泪》;荀慧生,代表作《红娘》;
徐碧云;朱琴心。在京剧艺术表演中,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旬慧生四位京剧表演艺术家以风格独特的演技(梅派扮相的“样”,唱腔尾音自然下垂;程派的别具一格“唱”,尾音上提;荀派俏丽扮相的“浪”,唱腔尾音腔化和尚派表演的“棒”,唱腔尾音干掷)在京剧舞台上尽领风骚数十年,为京剧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净,也叫做“花脸人”女性角没有脸谱,但是可以化妆。净有正净和副净之分,正净以唱为主,副净以武打为主.从脸谱上看,有整脸、碎脸、歪脸、象形脸、无双脸.整脸即是指整个脸谱采用一个颜,如:关羽红脸、曹操白脸、张飞黑脸;碎脸指的是花脸,如:程咬金的脸谱;歪脸指的是脸谱画的不对称;象形脸指的是舞台上代表动物的脸谱;无双脸是用于特殊人物,突出人物性格,如:包拯,黑脸带月牙;项羽,熊猫眼,以白为底。在脸谱中,颜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红代表忠义正义;黑代表刚正大胆;白代表阴险;紫代表刚正;黄代表凶猛残暴;蓝代表刚强勇猛;金代表佛;银代表妖。脸谱是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程式,借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一般应用于净、丑两个行当.脸谱不可范重,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是靠脸谱来区分角的.使观众能够通过外表,窥其心胸。因而,脸谱被誉为角“心灵的画面”。
丑,也被称为“小花脸”,角有好有坏。丑被分为武丑、文丑、小丑、彩旦。武丑能打斗,如:时迁;文丑可以是狗头军师,也叫“官丑”,衣饰较短,光头;小丑指的是性格活泼的小孩子,一般不念对白念京白;彩旦即是女丑,俗称丑婆子,以做工为主,表演、化妆都很夸张,是以滑稽和诙谐的表演为主的喜剧性角。这类角有的是用来讽刺愚蠢和自作聪明的人,如《西施》里的东施。
除了角,京剧中的另一个重点就是道具。京剧表演者的行头,在表现不同时代的人物均用明朝样式,无论季节,样式统一,且不分地域,戏装多用丝绸所制。不同的角所用衣饰有所不同.文官用乌纱,着袍,配有装饰用的玉带脚穿厚底靴;武将插有靠翎、雉羽、靠旗.年轻将领用雉羽,如:周瑜,正面大将用靠旗.旦在出场时,则是头戴凤冠。道具—般称为“砌末”,在京剧中避免使用实物.
在告别了封建社会之后,京剧艺术迎来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发展时期.1964年~1966年间,由江青等人组织领导,京剧大家庭添加了新成员——“革命现代京剧"。代表作品有《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娘子军》、《白毛女》等。由于这些作品描写的都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武装斗争和经济建设的现代生活,被
赋予了更广泛的政治意义。在那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我国的文化、艺术等方面发展缓慢,这些作品的确有一定的不足,但是它们仍是艺术与现实相结合的产物,带有一定的时代特,并且在高标准、严要求的指导下,取得了一定成绩。
京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既不断总结吸收前人的宝贵经验,又结合当时时代环境下的有利因素,融合了我国传统文化,汲取了一些地区人们的风俗习惯,是中华文化的一个表现形式.这门蕴含了中华文化精髓的舞台艺术,不仅是在过去的时代里的流行事物,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它依然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造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的身影。诚然,京剧在现代社会已不复曾经的辉煌,现在的它也不再是老少皆宜的兴趣所在,但是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它都是我们的国宝。就像我们现在的学生不可能如古人那样熟背四书五经,但是这样丝毫不妨碍我们去理解古人的思想.纵然我们现在有了各种各样的娱乐方式,尤其是当代的年轻人,对这种节奏缓慢,方言性强的表演形式很难产生兴趣,上茶馆,逛戏院,早已不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最好消遣,但是我们必须承认,戏剧艺术是我们民族文化中不可替代的伟大成就,它和相声、歌舞等艺术形式一起,共同构筑起中华艺术的大舞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