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向明
来源|节选《经典扎根理论:定性和定量数据的应⽤》
初识“扎根理论”
最早接触“扎根理论”这个概念是在1988年,当时我刚开始在哈佛⼤学读博⼠,质性研究课程的必读书中就有Glaser和Strauss的《扎根理论之发现:质性研究的策略》 (1967) (以下简称《扎根理论之发现》) 以及Strauss和Corbin的《质性研究基础——扎根理论的程序和⽅法》 (1990)。我虽然做了⼏项质性研究课题,也对原始资料进⾏了系统的编码和理论建构,但对“扎根理论”这个概念及其使⽤⽅法并⽆清晰的理解和应⽤能⼒。
1995年,我回到北京⼤学教质性研究这门课,在教学和做实证研究(empirical research)的过程中,也经常提到“扎根理论”这个概念,但应⽤它的范围⽐较窄,基本停留在⾃下⽽上开放编码的层次。⾃2011年起,我和⼏位同事⼏乎每年都在北京⼤学开设“质性研究⽅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暑期学校。课程开到⼀定阶段之后,⼤家感觉内容需要聚焦,于是决定先对扎根理论进⾏系统的介绍和操练,因为它相⽐质性研究中的其他路径(民族志、现象学、个案研究、叙事探究、话语分析等)更为基础,更容易上⼿,也更
好教。为了获得对扎根理论基本⼀致的认识,我们教学团队组织了⼀个⼩型读书会,系统地研读扎根理论的经典著作,包括了解Glaser与Strauss之间的学术之争以及Charmaz对⾃⼰的两位⽼师的超越。
⾄此,我们感觉对扎根理论终于有了⼀个⽐较全⾯、系统的了解。扎根理论可以被定义为:⼀套逻辑⼀致的“发现”理论的资料收集和分析程序(Glaser and Strauss,1967),是能够捕捉和概念化社会环境中潜在模式的⼀种研究路径(approach)。其要义可以被总结为:研究的⽬的是⽣成理论,⽽理论必须来⾃经验资料(empirical data);研究是⼀个针对现象系统地收集和分析资料,从资料中发现、发展和检验理论的过程;研究结果是对现实的理论呈现,通过系统的资料收集和分析程序⽽发现的理论被称为“扎根理论”(Glaser and Strauss,1967)。扎根理论研究⼈员喜欢分析胜过描述,喜欢新鲜的概念类别(category)(即在⼀个更抽象层次上组合起来的概念)胜过预先设定的观点,喜欢系统聚焦的、连续收集的资料胜过⼤量同时收集的资料(Charmaz,2006)。
到⽬前为⽌,扎根理论共形成了三个流派:⾃然涌现论、互动涌现论和参与建构论。它们都强调从资料中⽣成理论,都采⽤连续⽐较法、编码、备忘录和理论抽样等⽅法及程序,却基于不同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基础形成了不同的使⽤⽅法。
•⾃然涌现论(⼜称“经典扎根理论”,以Glaser为代表)基于后实证主义,认为只要遵循⼀定的分析程序,资料⾃会涌现出来并反映背后的基本模式。
•互动涌现论(⼜称“程序化扎根理论”,以Strauss和Corbin为代表)基于实⽤主义和符号互动主义,注重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和研究⼈员与同⾏的互动,相信研究⼈员理论解释上的专业性和中⽴性。
我是歌手邓超帮唱•参与建构论(⼜称“建构主义扎根理论”,以Charmaz为代表)在本体论上同样基于实⽤主义,但将研究⼈员⾃⾝的参与影响及其与参与者的互动提升到了中⼼地位;认为理论尽管贴近现实,但属于⼀种多⽅建构的产物。
由此可见,参与建构论与互动涌现论的差异不在本体论上,⽽在认识论上,即基于建构主义,前者不承认能产⽣中⽴或客观的知识。从逻辑上看,三个流派分别强调的是归纳逻辑、归纳和演绎并⽤以及溯因推理。
再识“⼀切都是数据”
《经典扎根理论:定性和定量数据的应⽤》(以下简称《经典扎根理论》)的⼀个不断强调的要点是:扎根理论既可以使⽤质性资料,也可以使⽤定量数据——概⾔之,“⼀切都是数据”。研究⼈员可以对质性资料进⾏定量分析,也可以对定量数据进⾏质性分析。根据Glaser的观点,混合⽅法的出现来⾃其导师Lazarsfeld对质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坚持。⽽特别难能可贵的是,《经典扎根理论》作者提供了⼀些实例,说明定量数据可以如何与质性资料混合使⽤,使其更具有实操性和应⽤价值。其实,“⼀切都是数据”这个观点在Glaser和Strauss 1967年出版的《扎根理论之发现》中就已提出。
他们认为,所有现存的资料都可以⽤来发展扎根理论,如图书馆内的历史⽂档、新闻轶事,甚⾄⽂学作品。后来,Strauss和Corbin在《质性研究基础——扎根理论的程序和⽅法》 (1990)中,将这类资料称为“⾮技术性资料”,⽽将正统的研究⽂献称为“技术性资料”。
苹果14.8系统怎么样在强调扎根理论可以兼顾定量数据和质性资料的同时,《经典扎根理论》作者认为,Strauss学派会导致研究上的⼀个弊端,即认为扎根理论是⼀种质性研究⽅法,从⽽错误地将学术界中传统的研究步骤和标准作为扎根理论研究的标准步骤,例如, 最初的⽂献综述、理论框架、指定的研究问题、访谈提纲、访谈录制和将⾳频转换为⽂字等流程。从我们使⽤Strauss学派理论观点的经验看,这不应该被认为是⼀个实质意义上的“弊端”。“传统的研究步骤和标准”并不是决定研井柏然 付辛博
⽤Strauss学派理论观点的经验看,这不应该被认为是⼀个实质意义上的“弊端”。“传统的研究步骤和标准”并不是决定研究⼈员使⽤什么类型数据的依据,⽽是学术界约定俗成的“⼋股”。即使现在⼤家对扎根理论的惯常做法⼼知肚明,但⾯临论⽂答辩委员会和课题资助机构的僵化要求时,还是逃不脱这些繁⽂缛节。
灵活多样的实⽤指导
过去这些年,我们教学团队使⽤得⽐较多的是Strauss和Corbin的《质性研究基础——扎根理论的程序和⽅法》(1990),因为它有⼀定的⽅法和程序要求,便于对新⼿的教学。在这期间,我们虽然也读了
Glaser的不少著作,但鉴于他描述的⽅法相对抽象,难度较⼤,故使⽤得较少。不过,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也曾经借鉴了他的理论编码步骤,改造了Strauss和Corbin的三级编码程序,形成了更加符合本⼟研究情境的编码程序、⽅法和技术(陈向明、王富伟,即将出版)。
两位中国译者的引介,让我对这个流派的扎根理论路径有了更细致和具体的了解。《经典扎根理论》的最⼤特点就是实⽤,它提供了很多开展经典扎根理论研究的⽰例。每章最后都有本章⼩结、知识点⾃测题、阅读推荐。书后还有附录,介绍了作者的研究案例,包括资料⽚段和分析备忘录。此外,还提供了⼀些研究新⼿的经验分享,描述⽣动有趣,代⼊感很强。如此谋篇布局,不仅有利于教师教学,⽽且可供读者⾃学。
让我印象深刻的另外⼀些实⽤指南包括:研究需要尽量保持简单,但不失条理。例如,收集数据耗费太长时间是⼀个常见的问题,建议每次收集数据不要超过半天(Glaser, 1978)。此外,理论的实现需要⼀段时间,需要进⾏“前意识处理”,因此,研究⼈员需要尽其所能通过⼿⼯整理、记忆和分类程序来刺激⼿眼脑的认知及前意识处理。扎根理论的延迟⾏动特性要求对想法进⾏连续记忆,将其与早期的记忆进⾏⽐较,从⽽不断地建⽴起⼀个记忆库。就像银⾏⼀样,研究⼈员的投资会随着存款和账户的建⽴⽽增加,并保证会有丰厚的回报。这⼤概也是为什么《经典扎根理论》⼀再提醒读者,只要不断努⼒,相信任何新出现的想法(“错误的道路常常通向正确的道路”),最终⼀定会获得所期待的结果(虽然我对这⼀点有所怀疑)。
此外,《经典扎根理论》还花了不少笔墨介绍Glaser对撰写备忘录的⾼要求。他认为,概念的产⽣和发展都需要通过备忘录的撰写,⼀旦有想法就停⽌编码,撰写备忘录。尽管开放编码可以快速产⽣许多代码,但需要经常停⽌编码,通过撰写备忘录来记录想法,因为此时研究⼈员脑海中关于数据的想法是最新鲜的,撰写备忘录可以让研究⼈员看清楚下⼀步需要做什么,进⽽促进理论性抽样。即便是最后的论⽂写作,也是对备忘录的系统整理。这⼀点在Corbin主笔的《质性研究基础——扎根理论的程序和⽅法》(2008)中也有所反映。她基本上放弃了原来的三级编码程序,⽽是提供了⾃⼰研究越战⽼兵时所写的系列备忘录,以此强调通过撰写备忘录发展理论的潜能。
《经典扎根理论》还指出了使⽤质性软件的⼀些危险:研究⼈员容易陷⼊机械地对⼤量数据进⾏编码的模式之中,因⽽没能不断⽐较数据中的事件并记录概念性想法,忽略了概念意图表现的微妙之处以及事件和突发事件之间的关系。如果缺乏⾜够的理论敏感性,机械式编码只可能⽣成对概念的描述,⽽没有能⼒产⽣概念密集和完全整合的扎根理论。使⽤软件的另⼀个风险是:研究⼈员可能会受到诱惑⽽⼤量收集数据,仅仅因为数据存在就收集过多的数据。另外,质性软件需要花费⼤量时间学习和掌握,不仅耗费时间,⽽且有可能扼杀研究⼈员分析资料的创造⼒。
《经典扎根理论》对如何呈现扎根理论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也提出了⼀些实⽤的建议。例如,建议研究⼈员使⽤现在时态写作,以达到理论就好像现在正在⽣成⼀样的效果。如果⽤过去时态写作,往往会偏向于描述研究结果,⽽不是对潜在的社会⾏为模式进⾏概念性解释。这本书还建议,通过添加简短
的数据摘录来说明关键概念,将有助于控制概念的密度,提⾼可读性和可理解性。研究⼈员写作时不要使⽤过多的长引语,以免阻碍理论阐发的节奏,打断概念流,增加阅读的难度。
最后,《经典扎根理论》作者还介绍了发表论⽂时需要注意的⼀些事项,包括何时提出研究问题,何时阅读⽂献,如何介绍⾃⼰的研究过程等。扎根理论路径通常是确定了主要关注点,并且在⼀个核⼼类别出现以解释这个主要关注点之后,才转向⽂献的阅读。但这本书的作者提醒读者,研究⼈员不⼀定要⽤这种⽅式来组织⽂章,⽽需要做⼀些调整以迎合现有的学术传统——⽽且这并不意味着“撒谎”。为了帮助读者理解⾃⼰的作品,研究⼈员可以在引⾔中指出,⾃⼰是从⼀个感兴趣的领域开始研究的,研究的问题是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演化⽽成的;虽然⽂献阅读发⽣在核⼼类别出现之后,但⾃⼰在开始研究之前便提出了相关思路。
张哲轩个人资料这类建议(包括书中其他的⼀些建议),让我对扎根理论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有了更加具体的理解。很显然,扎根理论作为⼀种研究路径,不仅追求严谨、规范的⽅法论意识和程序执⾏能⼒,⽽且容许研究⼈员根据特定情境的要求进⾏多样化创造,并保持⼀定的灵活性。
对⼀些误解的澄清
通读《经典扎根理论》之后,我的⼀个感受是,扎根理论的研究路径其实是多样化的,已经发展出不同的流派,使⽤时也会根据特定社会-⽂化情境保持⼀定的灵活性。不过,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
项研究只要采⽤了⾃下⽽上的编码技术,就是扎根理论研究。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些年我在评审国内期刊论⽂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称使⽤了扎根
技术,就是扎根理论研究。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些年我在评审国内期刊论⽂的过程中,发现很多⾃称使⽤了扎根理论路径的论⽂,其实并没有真正使⽤。⼤部分研究只⾛到了(按照Strauss学派的程序)开放编码的前两步,即贴标签和形成类别,遑论第⼆级和第三级编码。即使是采⽤Glaser和Charmaz不那么程序化的标准,这些论⽂也没有显⽰最后的理论建模是如何做出来的。因此,有必要对学界存在的⼀些误解加以澄清。
⼀般⽽⾔,扎根理论路径适合研究如下现象:特定⼈⾯对⼀个特定问题时,受到各种条件(因果条件、情境条件、⼲预条件)的促进或制约,采取不同的⾏动和互动策略,产⽣不同的结果,进⽽形成⼀些模式(pattern)。扎根理论研究的任务是穷尽对所有这些模式的探索,⾃下⽽上地形成中层理论(包括实质性理论和形式理论)。然⽽,很多学者的研究并不涉及⼀个特定问题,⽽只是对⼀个现象(如制定⼀个专业标准,或形成某种教育观念)进⾏探究。⽽且,被研究对象完全没有⾏动和互动,只是研究⼈员本⼈在静态地处理该现象;或者研究⼈员完全没有呈现⾏动者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是形成了⼀个静态的理论模型。
根据Charmaz(2006)的观点,代码和类别最好使⽤动态的词语,能够⽤动名词就不要⽤名词。然⽽,
我看到的研究论⽂在编码时使⽤的代码都过于静态,表达的只是⼀些既定领域的内容(如“学习⽅法” “学习内容”),缺乏动态感。此外,这类研究形成的类别通常也缺少主题或倾向性,只是⼀些形式化概念的堆积(如“⾏政领导的改⾰动机”“⾼层管理⼈员的价值观念”)。由于对扎根理论所强调的连续⽐较法缺乏认识,不少研究⼈员只是⼀次性地收集资料,同时对数个研究对象进⾏访谈或观察,然后⼀次性地分析资料。他们没有使⽤连续⽐较法,⽽是根据⽣成理论的需要,选择可以提供补充性资料的研究对象,进⽽丰富已有的研究结论。其结果是,他们收集的很多资料在同⼀⽔平重复,⽆法为推进分析的结果做出贡献。
如何查四级准考证号另外⼀个严重的误解是:不少研究⼈员认为扎根理论只是分析资料的⽅法,并不涉及研究设计、资料收集、理论对话等环节。他们只是在分析资料阶段对资料进⾏编码,便认为⾃⼰采⽤了扎根理论的路径。其实,扎根理论不只是分析资料的⼿段和⽅法,⽽是⼀整套完整的⽣成理论的研究路径。⽽且,研究的具体环节和层⾯事先⽆法预测,很⼤程度上取决于特定研究情境中理论⽣成的需要。在进⾏研究设计时,研究⼈员很难知道研究的问题到底是什么,研究对象的数量需要多少,什么时候可以结束研究。这⼀切都取决于理论饱和度的达成,当然还受到⼀些实际条件,如时间、精⼒、经费、研究⼈员的能⼒(特别是理论敏感性)等的制约。
为了帮助研究新⼿了解扎根理论,我在此再次重申其要义:
•研究的⽬的是⽣成理论,针对现象系统地收集和分析资料,资料收集、资料分析和理论⽣成同时进⾏;
•理论必须来⾃经验资料,⽽不是从预想的、逻辑演绎的假设中形成代码和类别;
•通过连续⽐较法,到相关但不必精确的证据,建⽴⼀般性的经验事实,使概念具体化;
•为了理论⽣成的⽬的进⾏抽样,抽样的单位是概念,⽽不是⼈、地点或事件,不必按照⼈⼝学变量进⾏抽样;•类别需要达到理论性饱和,即属性基本齐全,再收集资料会出现重复;
•通过编码、撰写备忘录和画图表等⼿段完善类别之间的关系,形成理论假设,进⾏理论整合。
我相信,通过阅读《经典扎根理论》,读者会对上述扎根理论的要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如果读者能够将从这本书中所学到的经验运⽤于⼀项真实的扎根理论研究,应该会对这些要义有更加切⾝的体会。⽽如果读者能够根据⾃⼰的研究体会,对扎根理论的这些要义进⾏本⼟化的改造,将会对世界范围内扎根理论的推⼴和发展做出⾃⼰独到的学术贡献。我期待更多研究⼈员和实践者采⽤扎根理论对⾃⼰所处的⼯作及⽣活困境进⾏深⼊、系统、有新意的探究,进⽽改善我们的⼼智模式、⽣存状态和社会-⽂化环境。
>林宜芝图片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