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史》讲授提纲
第一节:元代文学种类
13世纪初,宋金对峙时,元蒙起于北方草原,1234年灭金,1279年灭宋,统一全国,成为中国第一个由少数民族执政的统一政权.地跨欧亚,面积中国历史上最大.1368年被朱元璋推翻建立明王朝,历时一百多年.
震铄古今的文化奇品.元画与青瓷,2004年英国佳士德拍卖行拍出元清花大罐《鬼谷子下山图》,折合人民币值2点5亿元。
文人山水画成熟,元四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赵孟頫子昂的书法与画。
行政行省制传于今。
文学主要一、元曲,(唐诗宋词元曲)一代标志性文学。包括杂剧与散曲两种体裁。中国文化史 文学史从此”全家福”,有了戏. 西方重戏剧,中国重诗文。中国戏剧晚千年。元剧是新戏曲,成熟的长篇戏剧,与古希腊悲剧较。从此文学史转向,主流由抒情诗文转向叙事故事。
二、南戏:《琵琶记》与“荆刘拜杀”四大南戏
三、说唱曲艺:诸宫调,小说话本,三国水浒西游都作于元,改于明。
四、传统诗词文:走向没落。词不少,还有点宋词余味。诗没一首传于人口的名篇。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铁崖体。“元无文”。
参考书: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高教出版社
孙康宜、宇文所安主编《剑桥中国文学史》2013年版,三联书店
                              第一章  中国戏剧的起源与形成
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戏剧胚胎
古剧的起源  :“戏曲”包括言语、动作、歌舞三种要素,而作为戏剧的最根本要素无疑是装扮表演。先秦时期装扮表演依时间先后分为三种:歌舞、宗教和俳优。这种装扮模仿虽不同程度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素质,但还处于自发而不是自觉的低级阶段,也缺乏对故事情节的演述。因此,只能算是戏剧的萌芽或孕育阶段。
第二节  汉唐时期的戏剧雏形
一、汉代百戏
汉代百戏,当时又称做“角抵”。汉代百戏中不乏装扮表演,有的甚至发展到装扮人物,采用代言体以演故事的水平,如《东海黄公》。它已具备了由演员装扮人物,用代言体以演故事的戏剧要质。
二、魏晋优戏
三国时的《辽东妖妇》由人物扮演而增加故事,故也可看作角抵之余风。
三、唐代歌舞剧
唐代产生了一些由歌舞结合角抵打斗的情节小戏,其中最著名的有两个。一个是《兰陵王入阵曲》,另一个叫《踏摇娘》,其中故事情节的再现性因素十分突出。
四、唐代参军戏
参军戏是由两个演员合演的一种滑稽小戏,内容以调笑为主,被调笑者叫“参军”,调笑者叫“苍鹘”。后来“参军”、“苍鹘”又发展为角名称。
唐代的参军戏不仅角与表演有固定程式,就是角的化装服饰也达到了程式化 水平。总之,汉代百戏、魏晋优戏、唐代歌舞剧、唐代参军戏标志着中国戏曲的雏形已经眉眼具备,终于形成降生了。
第三节  宋元时期戏曲的成熟
戏曲成熟的时间及条件
宋金时期,这里特指北宋后期和南宋前期,以及与南宋对峙平行的北方金朝时期。在这个历史时期,戏剧的种类主要有宋杂剧、金院本、温州杂剧以及傀儡戏与影戏。
宋金戏曲之所以能够成熟,除了前代戏剧遗产的不断积累,还离不开当代所提供的一些重要条件。最根本的一个,是由于宋金城市经济的空前繁荣,市民队伍迅速壮大,急剧增长的对文艺娱乐的社会需求所导致的艺术消费的商品化。北宋中后期在一些大城市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瓦舍勾栏,就是艺术商品化的产物,也是直接锻造铸成戏曲的大熔炉。所谓瓦舍 ,也
叫瓦肆、瓦子,是宋金城市里表演各种技艺的游乐场所。瓦舍中表演不同技艺的看棚,四周围以栅栏,叫“勾栏”,其中就有专供杂剧演出的剧场。瓦舍勾栏最突出的特点是,艺人以广大市民众为消费对象,把表演作为商品论价出售。
宋杂剧
唐代已有“杂剧”之名,是歌舞小戏、参军戏的通称。宋代开始广泛采用这个名称,包括化装人物以演述故事之类的各种戏剧性表演,因此又叫“杂戏”,但主要用以指称滑稽戏。宋杂剧没有剧本传存下来,只有280 剧目载于周密的《武林旧事》中。这些剧目被称作“官本杂剧”,说明是在宫廷中上演的。
宋杂剧的特征:1上场角为五个。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这五种角中,后世戏曲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已初见形态。2、演出模式为每场四段。依次为艳段、正杂剧两段、散段(又叫杂扮 )。宋杂剧一场四段虽非通演一个故事,而且每段都可重新组合或单独演出,但后世戏曲结构的连场形式,如元杂剧一本四折的模式已经于此肇始。3、以曲唱戏是宋杂剧的另一 特征。所谓“唱念通遍”,就是把曲唱、道白与表演故事进行全面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已进入戏曲综合艺术的阶段。
此外,宋杂剧在南宋统治地区与南方的地方戏结合,产生了一些带有地域性的戏曲支派,如温州杂剧。今存《张协状元》可以肯定是13世纪初叶温州杂剧的唯一传本。
金院本,院本是金朝特有的名称,意思是“行院之本”。行院就是戏班,院本的远原  意指当时戏班演员创作演出的剧本,由此引申,也指按这类剧本进行演出的一种戏剧样式。金院本与宋杂剧在性质上基本相同,其实就是宋杂剧在北方的遗留。金院本也都失传了,但有七百来个剧目记载于《辍耕录》。
四、傀儡戏与影戏*
‘傀儡戏就是木偶戏,影戏就是皮影戏。他们对宋元戏曲的成熟具有相当的促进作用。
第二章    元杂剧概述
第一节  元杂剧的繁荣
一、元杂剧的繁荣
元杂剧与宋杂剧名同实异,它是在宋金杂剧的 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成的一种完美的新戏曲。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德辉。
元曲“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得辉的《倩女离魂》。
王实甫的《西厢记》被称为元杂剧的压卷之作。
二、元杂剧的渊源   
金院本、诸宫调、宋代说话为元杂剧三大渊源。
元杂剧的音乐歌唱,则由新兴的北曲系统构成。
杂剧剧曲的组合规则,直接来源于宋金的诸宫调。其中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保存最完整。
三、元杂剧繁荣的原因
1政治方面
2经济
3思想文化
第二节  元杂剧的形式
兰陵王演员
一、折、楔子和本:
杂剧剧本体例十分精严,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少数作品也有一本分为五折或六折的,还有用两个楔子的。
折,剧本情节的一个自然段落,又是剧曲音乐的一个单元,每折由一个有严格程式的套数构成。
楔子,篇幅比较短小,位置也不固定。一般放在剧本开头,对人物、故事进行简要的 介绍或交代,其作用相当于引子或序幕。也有放在折与折之间,则是为了剧情的过渡或联络,与后来的 过场戏相类。
二、角行当:一本戏限定由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人歌唱,其他配角一般都
只能道白不能唱。由男角主唱的叫末本戏,女角主 唱的叫旦本戏。
角与行当同义。元杂剧的角有旦、末、净、杂四类。旦为女角,正旦为女主角;末为男角,正末为男主角;净类似京剧的花脸,一般为性格刚猛的人物(可扮男,也可扮女);杂是上述三类不能包括的杂角。
三、曲词
曲词是杂剧的歌唱部分,曲词采用的是曲牌体。曲文 创作就是在一定的音乐框架中“填词”,必须遵守曲牌规定的字数、句数、以及平仄格律等定式,这与宋词的写作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曲文与曲乐的配合有一定的灵活性,因此可以随时增添衬字、衬句,也可减字减句。
四、宾白
元杂剧中的道白,称为“宾白”。道白的样式很多,除了对白、自白,还有“带云”(歌唱中的附带说白)。
五、科范
元杂剧的表演“唱念做打”具全。科范就是做与打的做工表演,一般简称“科”,在南戏中则称“介”,或通称科介。
六、题目正名
元杂剧结尾有“题目正名”,用两句或四句对偶句总结全剧内容,交代剧名。
                          第三节元杂剧之分期分类
一、元杂剧的分期
根据元杂剧发展变化的阶段性特征,研究者有不同的时段划分。较具代表性的有三分法和二分法两种。最早提出三分法的是王国维。根据钟嗣成《录鬼簿》所录“前辈已死”、“方今已亡”与“方今”三类曲家的区别,他在《宋元戏曲史》中把元杂剧创作切分为三期:蒙古时代(自元太宗取中原以后,到元世祖至元一统之初)、一统时代(自前至元到后至元间)、至正时代(元代末期)。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主张二分法,1949年以来二分法更为通行,以元成宗大德末年
1300)为界,把元杂剧划为前后两期。前期作家都是北方人,创作活动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以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著名作家为代表,这是元杂剧发展的最辉煌时期。后期从大德末到元末明初,是杂剧走向衰微的时代。其创作中心已转移到南方的杭州,作家多为南方人,或是流寓南方的北方人。较有名气者有郑光祖、乔吉、宫大用等。其作品的思想与艺术水平都不逮前期作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科举制度的恢复分散了文人的注意力,二是杂剧四折一楔子与一角主唱的形式日趋僵化,尤其是在南戏先进形式的对比下,更暴露出它的落后性。这种二分法既能够清楚地展示出元杂剧由盛而衰的历史线索,又简便易记,故为多数戏曲史及文学史著作采用。我们认为是可取的。
二、元杂剧分类
从不同角度观察,可以对元杂剧进行不同的分类。有的从曲词风格方面把作家分为“本”与“文采”两派。这一分析方法在批评那些具有典型特征的作家作品时颇为合宜。如以关汉卿为本派的代表,而以王实甫为文采派的典范。但大部分作家作品或以文采兼有本,或于本中又倾向文采,依此标准便很难分析。如白朴与马致远的剧作就是如此。
杂剧在本质上属于叙事性文学,从题材类型方面加以划分具有普遍可行性。最早对元剧题材
进行归纳分类的是明初人朱权。他在《太和正音谱》中列有“杂剧十二科”:“一曰神仙道化、二曰隐居乐道、三曰披袍秉笏、四曰忠臣烈士、五曰孝义廉节、六曰叱奸骂谗、七曰逐臣孤子、八曰朴刀杆棒、九曰风花雪月、十曰悲欢离合、十一曰烟花粉黛、十二曰神头鬼面”。朱权的十二科有不少交叉,并不严密。今人对此加以整合,一般分为历史剧、婚姻爱情剧、公案剧、英雄传奇剧和家庭问题剧等几个
第三章  元杂剧之父――关汉卿
第一节  关汉卿的生平与著作
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创始人,大约生活于1220年-1324的间,与白甫同时而略早。其名不详,汉卿是他的字,号已斋,籍贯三说:大都、祁州、山西蒲州。主要剧目有:《救风尘》、《窦娥冤》、《拜月亭》、《望江亭 》、《单刀会》等60余种。
第二节悲剧典范《窦娥冤》
一、故事渊源
此剧本于古代“东海孝妇”、“邹衍下狱”两则故事。前者见于刘向〈说苑,贵德〉、〈汉书,于定国传〉以及干宝的〈搜神记〉。后者    见《文选》李善注引《淮南子》
二、窦娥性格及本剧主题
窦娥的悲剧性格:(1)剧中主人公窦娥,是封建社会里最为命苦的“孝女”和“节妇”典型。她三岁葬母,七岁被卖到蔡家做了童养媳,十七岁与丈夫完婚,不久夫死守寡。当蔡婆屈服于张驴儿父子的逼婚,并要窦娥嫁给张驴儿时,窦娥虽不愿意,但又不想忤逆了长辈,也就忍住了。同时劝婆婆要“贞心自守”,严守妇道,并对欲行非礼的张驴儿坚决拒绝。最终被污蔑毒死了公公,被贪官污吏以法律的名义处死。(2)自我牺牲的善良品格。在昏官的严刑逼供下,昏死三次仍不屈服,只是在听说要拷打婆婆的时候,才不得已屈招投毒,与婆婆无关。赴刑场的 路上,担心婆婆看见伤心,向刽子手提出绕行后街。(3)强烈的 反抗精神。窦娥被押赴时唱的[滚绣球]一曲叱天骂地,表现了对暗无天日的社会的怀疑和批判:“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对天所发三桩誓愿,显示了她宁死不屈的性格,把悲剧氛围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