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的《黄鹤楼》,为什么让李白自愧不如?
或许是“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没想到,崔颢的一首诗,竟然让我们的诗仙也自愧不如。
据元朝《唐才子传》记载,某日,李白登上黄鹤楼,对此地有了兴致,豪情满怀,正准备即兴写一首诗,却看见早已有人在此留下了诗句,便是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后来有心人便在黄鹤楼的东侧,修建了一座“搁笔亭”,以此来纪念此事。今天黄鹤楼公园内便有崔颢的题诗壁,对面就是李白的搁笔亭。
崔颢《黄鹤楼》,是一首吊古怀乡的佳作。据说崔颢写此诗是信手拈来,一气呵成。由此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南宋诗评家严羽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
难道李白真的就因为自愧不如,才不再题诗?
李白之后在南京凤凰台,模仿崔颢的原韵写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据说当时就有人觉得李白的这首仿作不如崔颢的好,但也有人说崔颢的诗更多的是瞬间的感
悟,而李白的诗,则是一生通达坦荡的“彻悟”。
现在的黄鹤楼主楼壁画上有一首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同样也是千古绝唱。
现代评论家普遍认为:崔诗与李诗,同是登临怀古之作,在艺术上有如“双峰对峙,二水分流”。
故人已乘黄鹤去至于为何李白搁笔不写?个人粗浅认为或许只是因为崔颢“先入为主”吧!对此,你怎么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