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香港有个好莱坞
作者:王弓
来源:《市场周刊》2011年第05
        据说第三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司仪谷德昭、郑丹瑞在台上游了一个香港电影人与肉地电影公司老板的笑话:内地电影公司老板问:这电影可以卖蕊个亿吗?”“可以”“可以让我女朋友做女主角吗?”“可以”“可以让我的另一个女朋友也馓女主角吗?”“可以台下的香港影人闻听哄堂大笑。不知道央视电影频道在转播的时候删除了这一段没有这就是内地老板们留给人家的印象当然。这个让内地老板租老板娘们听上去比较不爽的笑话其实无伤大雅,就算是奥斯卡颁奖典礼的主持人也是年年随便拿人开尖酸刻薄的玩笑就连总统都无法幸免,但是这个笑话很令人玩味,就像一切懂的人嘲笑不懂的人的套路令我想起一位读美术史的朋友的遣遇:我这位朋友长的十分矮小并且瘴头鼠目打扮也是不修边幅总之看上去就像一个满肚子坏术。对社会不满的底层小人物这天他从学校里面搬着一摞画册出校门,毫无悬念的被保安拦了下来,恰巧这位朋友也没有带任何能够证明其身份的证件保安似乎认定了这是一个盗窃学校书籍的小贼但也不到明确的证据,上下打量再三,看见了这一摞书的最上面一本八大山人的画册,大声对我这位朋友说:“那么,你要是链说出八大山人是哪八个我就放你出去:我这位朋友学着保安凛然的表情
跟我讲完这个笑话后,得到的反应相当好,我仰天大笑并且愈来愈觉得可笑,待擦拭完眼泪平复下来后,我发现手指问夹的大半根烟都快被我笑完了,这位朋友十分得意,并且将这个笑话作为保留项目每每在聚会上制造气氛:所以我这位朋友虽然外貌猥琐但是与高大伟岸的保安短兵相接时,却赢得了胜利,占得了极大的心理优势原因恐怕就是他懂,而对方不懂,要命的是,对方还以为自己懂。
        那么,究竟香港人懂得什么而我们不懂,能够使香港人这样来笑话我们?香港电影人比大陆电影人更懂得电影吗7这个怕是不见得,大陆电影导演获奖无数,巍如泰山的第五代与剑走偏锋的第六代的作品全加在一块,艺术分量之重香港怕是只有干瞪眼的份儿。光是一个北京电影学院,其学养之深厚,师资之雄浑、影响力之强,怕是寸土寸金的香港修几辈子也不能有。香港人在改革开放之初被北京人称作。港怂。,也是奚落了他们没有文化只知道挣钱。如果说那时候的内地人相对香港人心理优势明显的话,那么在市场经济狂飙的近20多年、在如今的内地处处讲市场收益回报投入产出比,特别是土地房价恨不得比香港还要。寸土寸金。时,内地电影人的这种心理在悄然发生变化。事实上,电影作为艺术被少数人欣赏和电影作为商品在市场上流通,某种程度上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创作的基点不同导致作品的形态和制作方式的差异。在内地市场格局铺开后,电影作为市场流通的大
产业也必然加入进来,以票房为中心点,逐次架构的包括题材,摄制,宣传,发行等等环节,几乎从零开始,各种乱象、滑稽不可避免。而反观十几年前刚刚回归祖国的,被英国殖民一个多世纪的香港同胞,用电影玩市场,有年头了。
        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被称作东方之珠的香港,事实上有着电影史上的一个传奇故事。这个约有650万人居住的城市,一度曾是全球数一数二规模的电影王国,是众所公认的华人电影制作中心,是娱乐电影的东方大本营,有自己创造的类型片体系,本土导演多为类型片导演,本土明星也多为类型片演员,有东方好莱坞之称。香港电影历史久,类型多,产量高,雄霸东亚市场,影响力遍及海峡两岸及整个华人世界,也日渐受到欧美及亚洲等国重视。到60年代中期,共制作影片4000多部,其中,1961年产量高达300多部,仅次于印度,美国和日本,如按人口比例,香港电影产量实居世界之首。而好莱坞电影产量只占全世界的十分之一,但票房占世界市场的65%。八十年代以来,美国电影鲸吞全球市场,在某些国家,甚至囊括九成票房,惟独在香港遭遇阻击,票房不利。有时甚至所占票房不到三成。如《兔子罗杰》票房只及《赌神》的三分之一,《夺宝奇兵》只排到票房的第16位。香港电影是一个奇迹{九十年代重写这个神话的是韩国电影,《生死谍变》打败了《泰坦尼克号》。昆汀·塔伦蒂诺说过:全球有三个地方的电影工业有足够的后续力,美国,印度,中
国香港。它们的共同点是,有独立的明星体系,本土明星人气高,影迷愿意花钱看本土电影。正因为这样,一百年来,香港电影和香港这个城市因对方而互为传奇,香港电影早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品牌娱乐标识,是一个矗立在中国南海岸线上的电影工业基地,但和好菜坞之于美利坚不同的是,在概念上,由于政治环境和社会制度有别于内地,因此它的成就也并不能完全代表内地。
        当然,将香港电影从文化上完全隔绝于内地之外,将它看成独立于内地的现象同样是不可能的。香港电影工业的成型就源自解放前后上海电影的南下生根,与本土,南洋,江淅的力量逐渐融合交汇,才形成了香港电影娱乐电影日后雄霸一方的基础。但与大陆电影与台湾电影不同程度的政治服务创作观不同,香港电影从来都是自生自灭,放养模式,唯一的准则就是要赚到钱,因此香港电影人身上自有一种对市场,观众口味的敏锐嗅觉和高效率的行动力,具体表现为勤奋耐劳,高效务实与灵活多变。电影学者大卫,波德维尔肯定了香港人这种以大众文化为服务基础的创作定位。他认为香港电影的独特性在于,以基本的吸引力打底说故事的方式、影像和音乐的配合、人类普遍情感等等都是以好看卖钱为准则的
        回首那些早年间在录像厅抚慰我们青春的港片经典,有相当一部分都是香港作者在极短的时间内用极其有限的条件拍摄而成,从60年代到90年代出生的内地人
        回头梳理自己的电影记忆,惊觉港片竟占据了整整大半,我们都记得华仔骑着四冲程的摩托迎风洒鼻血、发哥戴着墨镜烧美圆、林青霞在天上飞来飞去、陈浩南留着长头发秀纹身、各种小人物扮相的周星驰……。今年的第五届亚洲电影大奖上,泰国青年导演阿彼察邦维拉斯哈古在红毯秀上看到了儿时偶像周润发动情的说:港片情节是这几代亚洲人抹不去的记忆,香港这座城市更是内地和亚洲很多影迷心目中现实存在的江湖,早在1977年美国学者查奕恩就撰写了一本《香港电影工业与观众之社会学研究》,在其中论述了香港电影风行于世的深层次原因。而美国影评界的扛把子——罗杰艾伯特爷爷说:自上世纪法国新浪潮兴起以来,还从未有过像中国香港电影这样能以如此的爆发力席卷美国。武侠片大师胡金铨张彻备受西方追捧,《纽约时报》将胡门弟子徐克称为幽默升级版的塞吉尔莱昂内。日本《电影甸报》更是为徐克、程小东送上了东方的乔治卢卡斯和斯皮尔伯格的高帽子。吴宇森开创的子弹暴力美学使得现代好莱坞动作片遍地都是对吴氏美学的致敬。昆汀塔伦蒂诺将其视为精神导师,在每一部作品中延续当初看到小马哥时的快感,而其处女座《落水狗》其实就是《龙虎风云》的翻版从香港走出的咏春弟子布鲁斯李,在西方的地位自是不需赘言英年早逝仍然被东西方影迷奉为战神,随后的成龙和李连杰弥补战神西游的缺憾,延续东方人控制身体的艺术,美国《综艺》杂志断言,拥有22部的007系列,永远都别想超过只有四部的
《警察故事》,那是一系列聪明人拍聪明人的电影。好莱坞拥趸更是极力撮合成龙与李连杰共挑一部大戏,于是有了中国人看起来蛋疼的《功夫之王》,虽然胡编乱造、粗糙可笑,但是老外们似乎看见这俩人在一起就够了。发哥当年在香港已然无人能够望其项背,于是移师洛杉矶,却完全不似一个初来乍到的新人,飞机一落地在好莱坞便是新闻了小马哥来咱村了的消息如暗流涌动,众趴体争相下帖众明星争相结交、众老板争相递合同。而港片头号类型——功夫片的众动作指导们,当然是地道的港影产物,更是比明星导演还要受欢迎刘家良早期为港影功夫片奠定了拳拳到肉的凌厉风格、当年的七小福撑起了香港电影动作指导的半边天,如今的合拍大片中的动作戏几乎全由他们设计完成。如今,港式动作在好莱坞几乎就是动作片不可缺少的元素,列位香港武指也早就在美利坚被作为不可替代的人才引进,袁八爷如果不乐意,《骇客帝国》怕是不会炫成这样,电影史上也将没有那个酷毙的躲子弹的旋转慢镜头供众多影片模仿。试问,内地这么大的气象,这么大的林子,这么雄厚的资金,这么多人吃这碗饭,可有这样的行业佳话?
        港影的工业化壮大,建立在兼收并蓄,华洋杂处的城市文化基础上,得益于从一开始到现在,都走的是和好莱坞类似的公司制道路。到了50年代的黄金期,不仅有电懋、邵氏这样的影坛大鳄,还有数百家中小型的制片公司,这些公司除了拥有雄厚的资本外,还拥有(或培
养出)一批卓有成就的导演,演员和技术人员,成为电影制片界的生力军,并在往后的一、二十年主宰了香港电影的发展。代表人物包括导演李翰祥、秦剑、楚原。李晨风、陶秦,王天林、易文和演员林黛、尤敏、葛兰、乐蒂,关山、陈厚、雷震、萧芳芳、谢贤、凌波、李湄、陈宝珠等等。片场制度的建立不仅使得各方面的人才济济,还使得师徒制的优良传统在港影中普遍存在,一代还有一代强,现在大师乃成的徐克和吴宇森,皆得益于60年代崛起的武侠片大师胡金铨和张彻在片场孜孜的言传身教。这种尊重传统的香火延续和行业规范使得港影的发展脉络十分完整清晰,因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本土特。70年代的香港电影新浪潮更是让徐克、王家卫,麦当雄、于仁泰。黄志强。许鞍华、方育平、章国明、谭家明、关锦鹏、严浩、杜琪峰等一干青年才俊陆续破土而出,为港影带来新的裂变,如同当年美国新好莱坞般继续开启后几十年的港影神话,也延续了货真价实的,让几代人耳熟能详的明星演员体系。1988年全港本土票房为1亿247万港币,按当时的票价23港元来计算,全年观影人次为四千四百多万人次,也就说全港560万人口每人一年都进了8次影院,所以香港人确实懂得怎样才能让观众进电影院。在新千年,不仅老一辈香港影人风头不减,中生代稳定出击,以彭浩翔、韦家辉为代表的罗守耀、叶伟信、黄精甫、叶念琛、游乃海、郭子健、黄修平等新导演秉承前辈一贯的以市场为基本着眼点、并将个人体验融入作品,逐渐开始主导
港影的前景,书写新的历史。2000年,香港国际电影节协会创立了HAF,全称香港亚洲电影投资会,在整个亚洲范围扶植新人、甄选提案,除了港台区域的受益者,大陆的很多新导演如陆川《南京l南京!》、宁浩的《疯狂的赛车》、张扬的《叶落归根》,李玉的《苹果》等作品都是出自HAF的筹资和协助,其中在2006年用《疯狂的石头》为内地市场打了一针兴奋剂的宁浩,当年也是得益于香港的亚洲电影新星导扶植计划。香港人把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工业和生意,具有强烈的市场本能,苦心经营、勤力打造、百折不挠、未雨绸缪,尽管绵延不息的香港电影虽有时辉煌有时黯淡,但香港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打拼精神和市场意识,在本土电影创作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所以港影的成就,是标准的一个娱乐工业的成就,香港电影金像奖也是一个标准的奖励对香港电影工业做出贡献的作品的奖项,令人振奋的是,这种成就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但是由于香港内地之间的文化隔阂,在电影理念上缺乏真正的交融,港影的工业成就并没有在回归后良性的迅速对内地造成影响。而港影在度过90年代最后一个黄金期后,由于金融危机、盗版猖獗、外埠市场萎缩、缺乏新意等等原因,也逐渐陷入低谷,虽说也不时有佳作出现(甚至在港影最为低迷的那几年,也还有《无问道》这种佳片面世,也让老马丁,西科赛斯间接因为港影的帮助得到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好莱坞随后买下了《伤城》的翻拍权。)。但总
体上已显乏力荒芜的景象。但港人的一大特就是打不死的小强精神,尽管香港电影已死的言论在风中飘,但绝大多数也都是怀念黄金时期因而爱之深的人们对现在港影的责之切,没有人能真正怀疑香港电影的生存能力,它的特点就是绝处逢生,左右逢源、应变力强。2003年,大陆与香港签订了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其附件,其中与内地合作的香港电影将以合拍片的形式进入内地市场,不再受配额限制的规定让港影迎来了合拍片时代。这一举动看上去盘活了中国香港电影工业,合拍片从香港制造,内地发行香港制造,内地投资的状态正式过渡到了联合制造,联合投资的局面,港影在有了更大市场的同时,也有了更为强大的投资和制作环境。《伤城》近一亿、与《投名状》过三亿的投资都拥有内地背景,香港人北上创业,也拓宽了自己的创作空间。黄百鸣和王晶已在内地经营电影多年,陈可辛在内地成立了人人电影公司香港电影与内地的全面合作使得合拍片出现了一批以前港影少有的宏大叙事的巨片,而票房口碑也是同样可喜,《投名状》、《如果爱》,《七剑》,《赤壁》,《十月围城》,《叶问》。《长江7号》,《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新少林寺》等等,都是票房口碑俱佳的作品,香港影人在新时期终于转身开始面对身市场布控,营造、盘活,在这个过程中,内地影人须放下身段,以虚心的态度求教于香港同行,毕竟,人家的行业经验与市场本能是我们极度缺乏的。回过
头来,看到由内地影人操控的那些个商业大片,有时就缺乏基本的商业品质与类型元素,显出对戏剧性和商业性的先天性缺乏,好一点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济的甚至衣不遮体、畸形怪状,胡玫的《孔子》甚至失控到了让人莫名的地步,而金琛的《战国》则完全沦为了一个口水笑话。甚至自称内地最好的商业片导演的高书,其新作《西风烈》也是差强人意,尽管他的《风声》完美无瑕,但请别忘了,那部完美的《风声》除了他还有一个台湾导演陈国富,剧本也是这位曾担任好莱坞哥伦比亚电影公司亚洲区制作总监的陈导攒了好几年的。使电影业成为一座生态平衡的林子,每个树种都安排得当,每棵树都持续的结出果实,香港人是早就实现了的。而内地的情况是,大多数人都希望制造一阵龙卷风,风里有无数钞票在狂舞,刮来多少算多少,一阵挂完了下一阵啥时候来,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