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吴南京的常用中成药+肺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活血化瘀法在妇科中的临床应用
姜茶
说到姜,大家都知道,是人们常常用来调味烧菜吃的,但姜其实也是一味很好的中药。
自《伤寒论》起历代名医都善用之。
成无己:姜、枣味辛甘,专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药中用之,不独专于发散也。
李杲:孙真人云,姜为呕家圣药。盖辛以散之,呕乃气逆不散,此药行阳而散气也。俗言上床萝卜下床姜,姜能开胃,萝卜消食也。
《药性类明》:生姜去湿,只是温中益脾胃,脾胃之气温和健运,则湿气自去矣。其消痰者,取其味辛辣,有开豁冲散之功也。
《    医学入门》:姜,产后必用者,以其能破血逐瘀也。今人但知为胃药,而不知其能通心肺也。心气通,则一身之气正而邪气不能容,故曰去秽恶,通神明。丹溪云,留皮则冷,去皮则热。非皮之性本冷也,盖留皮则行表而热去,去皮则守中热存耳。
《 本草纲目》:生用发散,熟用和中,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浸汁点赤眼;捣汁和黄明胶熬,贴风湿痛。姜,辛而不荤,去邪辟恶,生啖,熟食,醋、酱、糟、盐、蜜煎调和,无不宜之,可蔬可茹,可果可药,其利溥矣。凡早行、山行宜含一块,不犯雾露清湿之气,及山岚不正之邪。按方广《心法附馀》云,凡中风、中暑、中气、中毒、中恶、干、一切卒暴之病,用姜汁与童便服,立可解散,盖姜能开痰下气,童便降火也。
《本草经疏》:生姜所禀,与干姜性气无殊,第消痰、止呕、出汗、散风、祛寒、止泄、疏肝、导滞,则功优于干姜。
《药品化义》:生姜辛窜,药用善豁痰利窍,止寒呕,去秽气,通神明。助葱白头大散表邪一切风寒湿热之症;合黑枣、柴、甘,所谓辛甘发散为阳,治寒热往来及表虚发热;佐灯心通窍利肺气,宁咳嗽;入补脾药,开胃补脾,止泄泻。
《本草新编》:姜通神明,古志之矣,然徒用一二片,欲遽通明,亦必不得之数。或用人参,或用白术,或用石菖蒲,或用丹砂,彼此相剂,而后神明可通,邪气可辟也。生姜性散,能散风邪,伤风小恙,何必用桂枝,用生姜三钱捣碎,加薄荷二钱,滚水冲服,邪即时解散。或问生姜发汗,不宜常服,有之乎?曰,生姜四时皆可服,但不宜多服散气,岂特发
汗哉。然而多服则正气受伤,少服则正气无害,又不可过于避忌坐视,而不收其功也。至于偶受阴寒,如手足厥逆,腹痛绕脐而不可止,不妨多用生姜,捣碎炒热,熨于心腹之外,以祛其内寒也。
《本草从新》:姜汁,开痰,治噎膈反胃,救暴卒,疗狐臭,搽冻耳。煨姜,和中止呕。煨姜,和中止呕,用生姜惧其散,用干姜惧其燥,惟此略不燥散。凡和中止呕,及与大枣并用,取其和脾胃之津液而和营卫,最为平妥。
《本草经读》:仲景桂枝汤等,生姜与大枣同用者,取其辛以和肺卫,得枣之甘以养心营,合之能兼调营卫也。真武汤、茯苓桂枝汤用之者,以辛能利肺气,气行则水利汗止,肺为水之上源也。大小柴胡汤用之者,以其为少阳本经之药也。吴茱萸汤用之者,以其安阳明之气,阳明之气以下行为顺,而呕自止矣;少阴之气,上交阳明中土,而利亦止矣。若人只知其散邪发汗,而不知其有匡正止汗之功,每于真武汤、近效白术汤,辄疑生姜而妄去之,皆读书死于句下之过也。
《别录》: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
姜,生用中药名“生姜”以散寒去湿为主;老姜晒干是中药的“干姜”,主要在于温中(温暖脾胃);生干后再炮制过叫“炮姜”,可以起到温经止血的作用。对于姜的功能,历代名医的论述已很全面,总的来说,不外姜的辛温散结起作用。另外是姜和其它药的配合使用所产后的不同效果。
从《伤寒论》中看,姜和枣合用最多,取姜的性热辛开,和枣的甘和合用以调和营卫。现在的中医生也常常会把姜配合到药方里去用,但市场的上姜制成一小包一小包的冲剂“姜茶”,大大的方便了百姓。姜茶里放了很多糖的,吃起来又辣又甜,也是辛温和甘缓合用,达到辛甘化阳的一种饮料(也可以说是中成药吧)。
两个月前,义乌某妇,月经前着凉,来月经时痛经,黑暗血块量多。吃止痛药效果不明显,来电话询问,教其吃姜茶,一次三小包,服后一小时痛止。姜茶对于宫寒痛经的人来说,效果很好,只要是痛时小肚子用热缚好转的那种痛,在来月经前两天开始服用,一次要两小包,一天两次,早上一次,中午一次,一直吃到月经来后第二天为止,效果显著。
胃寒痛,有一朋友,因为生意场上事多,常年喝啤酒,以至胃痛,痛时手按稍好,喝点热水也会好转,在金华久治不愈。因他吃怕了中药,不想再喝。我教他第天早上空腹和中午饭前,
一包姜茶,一包参芪健胃颗粒(一种健脾补气的中成药)配合起来吃,连吃一个月。这两年来,胃一直很好。姜茶对于胃寒痛的(如有脾虚,再加点健脾补气的中成药配合),放心大胆的用。
一月前,有一老太太,着凉去,晚上关节痛不可忍,吃了西药止痛药“分必得”,关节痛没好转,又增加了胃痛,夜中来电话问我。因她家里有生姜,叫她放老生姜50克左右一大块,切片放红糖煮汤喝,另外再把煮过的姜捣烂,趁热外缚。红糖姜茶服后,胃不痛,关节也缚姜后马上好转,这种情况应急下还是好的。
我一朋友,常年出差,因她的脾胃虚寒,所以包里常常带有姜茶,一次夏天出差,因空调冷风吹得感冒,见怕冷,全身关节酸痛,流清鼻涕,发烧,咽喉痛。来电话问于余,余属其吃姜茶,一次五小包,喝后汗出热退,咽喉亦不痛。对于人着凉引起的感冒,常常会有咽喉痛的症状出来,很多医生,一见咽喉痛,就是一路的清热解毒药猛下,没想到苦寒药一吃下去,冰伏寒邪,不但咽喉痛没治好,反而加重了感冒。人着凉去的感冒,是寒邪闭于体表,体内的热气不能外散,内郁之热上冲于咽喉才会痛,这种情况不能用凉药,吃姜茶流一身汗,郁在的热外散,咽喉痛自然就好。
扭挫伤,去岁杭州某人出差脚扭伤,用红花油、膏药外贴四五天不见效,来电话问余,我教她用姜茶五小包,开水调糊趁热外缚,次日起肿痛好大半,再缚数次而瘥。姜外用有很好的止痛效果,本人头痛时,不用西药的止痛片,而是生姜切片外缚,10分钟后局部火烧样感觉,半小时痛可止。我老家乡下,由于医疗卫生条件差,高山路陡,时有人腰脚扭挫伤,用生姜冰糖捣烂外缚,效果理想。伤后局部必有气滞血瘀,取生姜之辛温散结之力,活其气血,瘀血得去伤自愈。盖初伤时,局部内的毛细血管破裂,血液外渗,疼痛严重,这时不能用姜,因姜必竟是辛热之品,伤后早期用姜,反而加重了肿痛。伤之初期的,得止血止痛,可用冰块(没有冰块可用冷水)外缚,让局部马上降温以控制出血,过两三天后,内出血控制住了才可用姜。  对于受伤的用药,可看本个以前所写的《伤科四期用药》。
姜之效用,不外辛热散结,人身体的健康,总得顺应于大自然。从阴阳来说,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上半夜为阴中之阴,下半夜为阴中之阳。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吃姜茶以早上和上午为好,晚上尽可能的别吃,因为晚上阴气内藏的时间,吃姜不利于阳气内潜,会让人睡不好觉。
半夏露
半夏露是一种化痰止咳平喘的口服液。药的说明书是讲用于咳嗽多痰,支气管炎。
主要成份:枇杷叶、远志(泡)、款冬花、桔梗、麻黄、生半夏、陈皮、甘草、薄荷油。
处方分析:
枇杷叶、款冬花降肺气;桔梗提肺气;麻黄宣肺气,这样一降一提一宣,就把肺的生理功能得到正常的发挥。人的身体是由五脏为核心的五在系统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五脏的功能正常了才能维持生命机体的动态平衡。肺主一身之气,要让肺主气的功能得到正常的发挥,在于肺气肃降和宣发。咳嗽一病,《黄帝内经》里虽说五脏六腑都会令人咳,但主要的还是肺的肃降和宣发功能失常用为主要的病机,所以一切肺病,根本还是在于把肺的肃降的宣发功能得到正常化。半夏、陈皮、甘草从这三个药来看,是半个六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为六君子汤,为健脾胃的基础方),半夏化痰,陈皮理气,甘草奠中焦。中焦得运,则不生痰。远志的作用在于化痰开窍,薄荷油在于载药上浮。
中医的痰,不在于咳嗽吐出来看得见的痰,只要是机体过多的水湿不能外排,阻遏身体的才不正常的水液都可以称为痰,粘的为痰,清的为饮,合称为痰饮。痰饮的生成和五脏有关,
最主要的是肺、脾、肾三大系统。肺为水之上源,主治节,通调水道。肺气不利,肺的肃降和宣发功能失常,一身的气就不利了,一身的水液代谢也就不利而生痰;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如果说脾胃虚弱,则运化功能失常,体内过多的水湿就不化开形成了痰饮;肾主水,人一身的水液代谢之原动力来源于肾的气化,肾虚气化不利,水液的代谢也不利。所以说,一般的感冒咳嗽在于肺,稍久则肺和脾同治,时间长久的咳嗽(比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就必要肺脾肾三大系统一起治了。黑枣的吃法
今年感冒病人特别多,很多感冒咳嗽的人,通过西药的滴注,发烧等症状是控制了,但咳嗽就是一直的反复,缠绵不已,一看都是一层白白的舌苔,一看就是痰湿阻遏气机。半夏露(咳嗽有半月以上的还得加参苓白术散、参芪健胃颗粒等健脾补气的中成药)一吃就好转。风寒感冒,是人着凉引起的肺气不利而生痰,寒气闭阻不能外泄才会发烧,这时得宣肺化痰,祛散风寒。记得小时在老家时,着凉感冒了,吃一碗生姜汤出一身汗就热退咳止。现在动不动就是打挂针,本来就寒了,大量的冷冰冰的盐水打进体内,寒上加寒。感冒一句“上呼吸道感染”来概括,抗生素乱用,又是寒上加寒。中医生也大多是“清热解毒药+止咳药 ”来套方治病。其实对于感冒咳嗽,只要见病人的舌苔白厚的一层,放心大胆的用半夏露就是了,量可大点,一次30ML,一天四次,一般情况一天感冒就好了,一瓶半夏露是2元钱,也
就是说一个感冒其实只要花2元钱就可以摆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