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教资考试小学科目二真题100题(含答案)
1、主张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提倡“做中学“的课程理论是()
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
C.社会课程论
D.要素课程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主要课程理论流派主要有三种:学科中心主义课程理论、活动课程理论和社会改造主义的课程理论。活动课程理论又称为学生中心主义的课程理论,主张课程内容要以儿童的活动经验为中心,代表人物是杜威,提倡“做中学”。B项正确。
2、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个别属于哪一种课程组织形式?()
A.横向组织
B.纵向组织
C.心理组织
D.螺旋式组织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课程组织形式。纵向组织,是指按照知识的逻辑序列,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等先后顺序组织安排课程内容,它是教育心理学家们从学习理论的角度提出的一种组织形式。题干中反映的是纵向组织课程结构的思想。因此本题选择B。
3、1949年美国学者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段论”,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的课程编制模式,这一模式被称为()
A.实践模式
B.过程模式
C.环境模式
D.目标模式
答案:D
解析:泰勒的课程编制模式被称为目标模式,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即:1.确定课程目标;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4.根据目标评价课程。故D项正确。
4、将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师生在具体情境中联合缔造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这属于课程实施的()。
A.忠实取向
B.创生取向
C.相互适应取向
D.超越取向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实施的三种基本取向。课程实施的三种基本取向为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课程创生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题干体现了课程实施的创生取向,故B项正确。
5、我国最早在汉语文献中记载“课程”一词的是()。
A.孔颖达
B.朱熹
C.《诗经》
D.《学记》
答案:A
解析: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唐宋期间,汉语文献中的最早记载是孔颖达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作疏。
6、学校中的“三风”是指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就其课程类型而言,它主要属于()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课程。隐性课程也叫潜在课程、无形课程或隐蔽课程,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具体学习环境中所获得的“计划外”的知识、观念、情感等,不是课程计划中所预期的东西,如学校风气,社会风气,师生关系,家庭氛围等,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的特点。D项正确。
7、下列属于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
A.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
B.社会、知识、儿童
C.课程、学校、学生
D.兴趣、需要、爱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制约课程的因素。总的来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社会需求)。(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学科知识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及其可接受性。(学习者的身心发展的需求)此外,课程理论也是制约课程的因素。B项正确。
8、夸美纽斯说“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体现了教师职业的()
A.示范者角
B.传道者角
C.管理者角
D.朋友角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教师的角。抓住关键字“榜样”体现的就是教师的所作所为对学生产生的示范性作用和影响。所以选A示范者角。
9、“教无定法”说明教师的教学要具有()。
编制考试A.连续性
B.长期性
C.创造性
D.示范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师劳动特点。“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说明教学可以遵循一定的方法,但是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具有个别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发挥创造性,灵活施教。C项正确。
10、“慎独”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也是素质的最高境界。它属于人的()。
A.知识素养
B.能力素养
C.道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