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
摘 要
三国时代是人才辈出的时代,无数卓越人物在这个舞台上逞才驰智,创功立业。其中的刘备以仁义著于天下,他获得了民心、士心;他“三顾茅庐”思贤若渴,他知人善用;他能屈能伸,为了“兴复汉室”屈己事人,并能抓住时机,起死回生,由一位贩履织席的下层人物一跃成为三分天下的霸主。
但是,他感情用事,为了兄弟之义,悍然放弃了“连孙抗曹”的既定国策,走上了自我毁灭之路。其得与失,是历史的一面镜子,足以让后人借鉴。
关 键 词
《三国演义》、仁德、三顾茅庐、知人善用、能屈能伸、意气用事
三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动荡的年代,在这一期间,天下纷争,生灵涂炭,雄并起,英才辈出,无数卓越人物在这一活跃的历史舞台上逞才驰智,创功立业,演出了一串串威武雄壮、气三国演义人物评价
震山河的戏剧,写下了宏伟瑰丽的历史篇章。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正反映了这一风云变幻、激烈动荡的时期。这本书通过记叙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运用各种艺术手法,给我们塑造了许多鲜明丰满的人物形象,如关羽的“义”、孔明的“智”、曹操的奸、张飞的“猛”,刘备的“仁”,无不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刘备从一位贩屦织席的下层人物,一跃而成为三分天下的霸主,其思想、性格等方面颇值得我们去探讨,我认为刘备的人物形象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分析。通
仁德待人,士民归心
在三国雄中,刘备既无过人之勇,也非一流的谋略家,但他深谙以德谋取民心这一真谛,在人们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正如人所说“刘皇叔仁义著于四海”。
以仁德待人,这是刘备从起兵到称帝一直恪守的原则。他管理过的地方,政治廉明;率军所过之处,秋毫无犯。他继陶谦之后,接管了徐州,虽为吕布所夺,在曹操破吕布之后,徐州百姓感其恩德“焚香庶道,请留刘使君为牧”。曹操南征,实力悬殊,樊城、新野之民明知跟随刘备将会大难临头,仍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连襄阳城中百姓,也“多有乘乱逃出城来,跟玄德而去”。当刘备在船上望见百姓渡河时两岸哭声不绝的凄惨景象,大声哭
着说:“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竟欲投江而死。还是手下的人扯住了他。听到此事的人都感动得哭起来。即使曹兵即至,众人劝他:“暂弃百姓,先行为上”。他却哭着说:“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百姓闻刘备此言,莫不伤感。后人曾写诗称赞刘备:“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即使祸在眉睫,简雍劝刘备:“此大凶之兆也。应在今夜,主公可速弃百姓而走。”刘备还是说:“百姓从新野相随至此,吾安忍弃之?”仍然坚持与老百姓患难与共。即使遭了大难,刘备还心存百姓,大哭着说:“上数万百姓,遭此大难,诸将及老小皆不知存亡,虽土木之人,宁不悲乎!”这种待民置安危而不顾的仁慈之心,又怎不教在战乱中寻求英主的老百姓真心归附呢?
刘备不仅以仁义获得了民心,也以仁义获得了士心,刘备帮助陶谦解了徐州之围。陶谦认为刘备是“帝室之胄,德高才广”,愿意将徐州让给刘备,糜竺也劝刘备领了徐州,刘备却认为“今无端据有之,天下将以备为无义之人矣”“此事决不敢应命”。两次相让,竟至陶谦泣下曰:“君若舍我而去,我死不瞑目矣!”但刘备仍不肯从命。当时徐州殷富,户口百万,这对欲建功立业以图大事的刘备来说,是多么重要;陶谦至诚相让,又是一个多么好的机会。但他以“义”为本,不为所动,这样的高风亮节,令陶谦并手下诸人无不钦服。陶谦病危时,所
想的仍是刘备,终于将徐州牧让给了刘备。这就是有名的“三让徐州”的故事。这“三让徐州”,可为刘备树立了一光辉形象。他以后落难时去投靠别人,大家都热情待他,我想这与此事大有关系。
曹操以计捉了徐庶老母,徐庶因此向刘备辞行。孙乾劝刘备留住徐庶,让曹操杀了徐母,这样徐庶必定尽力抗曹。刘备严辞拒绝:“不可,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母子之道,不义也。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事”,众人为之感叹。刘备设宴为徐庶饯行,伤感地说:“备闻公将去,如失左右手,虽龙肝凤髓,亦不甘味”,其送别情景,尤其感人。
玄德不忍分离,送了一程,又送一程……玄德就马上执庶之手曰:“先生此去,天各一方,未知相会却在何日。”说罢,泪如雨下,庶亦涕泣而别。玄德立马于林畔,看徐庶乘马与从者匆匆离去。玄德哭曰:“吾欲尽伐此处树木。”众问何故,玄德曰:“因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
每读此处,深为刘备待人之诚而感叹。徐庶感其之德,“走马荐诸葛”,到了曹操那里,终生不设一谋,留下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典故。
刘备投奔刘表,刘表待之甚重,并对刘备说:“吾今年老多病,不能理事,贤弟可来助我。我死之后,弟便为荆州之主也。”刘备又推辞了。后诸葛亮问他:“景升欲以荆州付主公,奈何却之?”刘备回答:“景升待我,恩礼交至。安忍乘其危而夺之?”诸葛亮为之感叹:“真仁慈之主也!”后诸葛亮又向刘备献计:“新野小县,不可久居,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得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刘备说:“公言甚善。但备受景升之恩,安忍图之!”孔明又劝他:“今若不取,后悔何及!”刘备回答:“吾宁死,不忍作负义之事。”后刘表死,其之刘琮举荆州以降曹操,伊籍献计:“使君不如以吊丧为名,前赴襄阳,诱刘琮出迎,就便擒下,诛其党类,则荆州属使君矣。”刘备仍是不肯,哭着说:“吾兄临危托孤于我,今若执其子而夺其地,异日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吾兄乎?”荆州“北据汉、沔,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是战略要地,也是“降中对”中孔明提出的“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计划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刘备以“仁”为本,义不取荆州,以至后来花很大功夫才确实付出了重大的代价。当然,这个代价刘备付出也值得,他为刘备的形象更添了光彩,为他赢得了更多的民心、士心。但是曹操却有不同的观点“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他屠杀百姓最凶,死于他手的无辜性命将以万计。所以他在 和这个方面就比刘备逊多了。正如人所说:曹操占天时,孙权占地利,刘备是占人和。事实证明,刘备取王道,示天下以仁,终于三分天下,他采取的策略确实高明。
思贤若渴,知人善用
“中兴以人才为本”,成就大业,人才永远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在古代历史上,留下了很多思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美谈。周文王遇姜子牙于渭水之滨,秦穆公拔百里奚于奴隶之中;齐恒公得管仲于囚徒之列;燕昭王筑黄金台,招四方贤士;汉高祖拜籍籍无名的韩信为大将……这些古老而动人的故事,无不召示着人才的重要性。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曹操、刘备、孙权都深刻认识到人才乃创业之本,都无一例外地非常重视人才的作用,都把招揽英才作为头等大事。曹操“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一统北方;孙权“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刘备思贤若渴,知人善用,用人不疑,虽出身最贫贱,首先势力也最弱,终也取得荆、蜀之地,三分天下。
刘备是尊贤的典型,其“三顾茅庐”的故事,使其尊贤之名流传千古,在三顾茅庐的过程中,他那种思贤若渴的急切心情,历春经冬,被暑冒寒,屡访不遇而毫不灰心的那份至诚,久待廊下,不敢惊扰孔明睡觉的那份耐心;孔明醒后,谦辞卑礼,热情相待的那种殷勤;听了孔明“降中对,说三分”之后,那种“顿开茅塞,如拔云见青天”的顿悟和兴奋;当听孔明“久乐耕锄,懒于应对,不能奉命”,那种“泪沾袍袖,衣襟尽湿”,为苍生而悲的神情;后见孔明应诺
出山,“愿效犬马之劳”,那种“如鱼得水”的喜悦……如此这些可以说刘备把“敬贤”推到了极至,他思贤、求贤的诚心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刘备“三顾茅庐”令人叹服,更令人钦佩的是他对诸葛亮的绝对信任。诸葛亮应邀出山后,刘备把权力全部交给了诸葛亮,他从不干扰诸葛亮的布置,对于诸葛亮的意见,几乎是言听计从。
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在名份上是主与臣的关系,但是在各种政治、军事行动中,则是主为从,臣为主。这是很特殊的关系,其他各个集团,都没有这种关系,曹操重视人才,尤其对郭嘉十分重视,郭嘉英年早逝,曹操每每想时还痛哭流涕,但在郭嘉在世时,曹操仍以下属视之,而刘备对诸葛亮,不只是重视,而且是敬重,事之如师。纵观历史,这样的一种君臣关系是绝无仅有,甚至刘备将自己生死存亡的这等大事都交付给了诸葛亮。当东吴用“美人计”陷刘备,答应将孙权妹妹嫁给刘备为妻,实则想借此扣刘备为人质换取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同意这门婚事,整个过程由诸葛亮一手操持。对这次特大冒险,刘备是非常害怕的,可诸葛亮偏要他去,而且不把预定的计谋告诉刘备,也不经刘备同意,就叫孙乾往江东去说亲。刘备只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前往江东。此时,上下级关系竟倒置过来了。刘备对诸葛
亮的依赖、信任到了何等程度。刘备临死时,将军国大事尽付与诸葛亮,并说:“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刘备若对诸葛亮没有深刻的了解,会如此信任他,将自己的一切都托付与他吗?而曹操在这方面就有着两面性,表面看来他求贤若渴,公开宣称不拘一格降人才,骨子里却忌才妒能,希望下面的人绝对服从他的意志,有敢和他相悖的,迟早得被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