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秉云台山实习报告
篇一:云台山地质学实习报告
云台山地质学实习报告
摘要:云台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修武县境内,面积公顷。云亩山属太行山系,山脉自北延入,由中、低山组成。海拔在600—1382米,境内最高峰——滑稽山,海拔1382米。主要山峰还有茱萸峰、锯齿山等。山地平均坡度35o左右,最大坡度45o以上。因受断层构造和长期剥蚀影响,山势陡峻,峰峦起伏,沟谷纵横,奇峰林立。悬崖峭壁,奇洞狭谷比比皆是,整个地貌千姿百态,。
关键词:地质地貌地壳构造运动太行山南麓
寒武系—奥陶系石灰岩地层
正文:
云台山地质地貌的形成
河南焦作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北部的太行山南麓。因山势高峻,峰似刀峭崖台,
常见白云缭绕而得名。地质公园园区包括修武县云台山风景名胜区和青龙山风景名胜区东部及外围地区。范围北起晋豫省界,南到山前西村一方庄一线,西起艾曲一裴庄一线,东止修武县界。国家地质公园主要以云台山园区的构造单面山体地貌和断崖飞瀑、幽谷清泉地貌为特征。
园区内山地走向为北东—南西向,地貌复杂,地势起伏大,自北而南,由中山逐步过渡到低山丘陵和山前缓倾斜冲洪积平原,山地由于受强烈的侵蚀切割,地形破碎,多具深沟峡谷、悬崖峭壁,且连绵起伏,为典型的构造剥蚀地貌。
云台山在元古时代乃是一片汪洋。在十几亿年前造山运动时期(奥陶纪和震旦纪),地貌景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古近纪末--新近纪初(距今约2300万
年作左右)地壳相对稳定,北部上升,形成高山,南部下降,形成平原形成准平原面--太行面,继后在喜玛拉雅造山运动影响下,又使山区激剧上升,河流迅速下切,破坏太行面的完整,形成又深又陡的峡谷。
在新近纪末--第四纪初(距今约250万年左右),地壳相对稳定产生前夷平面--唐县面。第四纪中后期,新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本区表现为红石峡上升,进一步地海拔80--90m高,Ma;五级60m高,;四级36m高,80--40万年;三级27m高,15--10万年;二级10m高,5--3万年。
其后,地表、地下水沿裂隙对岩石进行溶蚀,再加上其它风化营力的影响,就造成如今的山、石形态。
在具有全球构造规模效应的东亚裂谷体系中,云台山地质公园处在华北陆块新生代东亚裂谷系的华北裂谷带与西安—郑州—徐州近东西向裂谷转换带的交汇部位。受太行山前深大断裂控制,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过程中,于寒武系
—奥陶系石灰岩地层中形成了一系列“之”字形、线形、环形、台阶状长崖、翁谷、深切障谷、悬沟等地形组合的“云台”地貌,构成了区内峡谷幽深、山耸峙、飞瀑清泉的太行绝景,对研究新构造运动和裂谷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云台山地貌形成的基本条件:
云台地貌中地学景观形成的宏观控制因素
地质学实习报告①长期稳定发展的中朝克拉通为地质公园奠定了基石
②新结构运动的快速差异升降运动,形成云台地貌的根
③流水和地下水的地质作用是景观形成的雕塑师
云台山地质地貌的种类和特点
种类:云台地貌是在古老地块上,受构造运动影响阶段升降使产状近水平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地层,沿垂直节理、裂隙风化,溶蚀、冲刷、侵蚀和冰劈崩塌造成峰(峰丘、峰林、峰丛、峰柱)、墙(峰墙、长墙)、壁(长崖断壁)、谷
(隘谷、嶂谷、宽谷、围谷)、肩
阶、泉瀑、溶洞和钙化等地质遗迹,呈层状展布,构成了一种特突出而有记录了这种特殊地球动力学环境的地貌类型。
园区内有形成于距今约14亿至3亿年间的中元古界蓟县系云梦山组—上石炭统太原组地层,出露系统而完整;有太古界—早元古界基底、还有典型的构造遗迹,诸如基底太古界片麻杂岩构造,早元古界表壳岩的底僻穹窿构造,盖层的超覆构造,韧性剪切带构造,韧-脆性变形构造,脆性断裂构造,单面山构造,以及盖层中的垮塌构造,滑坡构造等。
特点:区的构造单面山体地貌和断崖飞瀑、幽谷清泉地貌为特征。公园内峡间列、峰谷交错、悬崖长墙、崖台梯叠的“云台地貌”景观,是以构造作用为主,与自然侵蚀共同作用形成的特殊景观,是地貌类型中的新类型,既具有美学观赏价值,又具有典型性。
特殊的构造部位和地层岩性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