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内涵是指文化的载体所反映出的人类精神和思想方面的内容。
《鹿鸣》是《诗经》中《尔雅》的一首,简单来说,描写的是一次宫廷宴宾的场景。深一层挖掘,我们可以透过《鹿鸣》看周朝礼乐文化的精神内涵以及更远的延伸。
《诗经》中与鹿相关的诗有多篇,其中关于鹿的描写折射出丰厚的文化寓意,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的特和风貌。
一、鹿是爱情的象征二、鹿是德音的象征三、鹿是权力的象征

  在《诗经小雅鹿鸣》: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傚。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鹿鸣》这首诗,就是从鹿的温顺可爱、喜欢聚这一点着眼,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呦呦鹿鸣,食野之芩起兴,引出下文宴饮嘉宾之事,其诗旨意味深长。这一点《毛传》解释非常透彻。《毛传》曰:鹿得蓱,呦呦然鸣而相呼,恳诚发乎中。以兴嘉乐宾客,当有恳诚相招呼以成礼也。孔颖达《毛诗正义》进一步解释说:“……以鹿无外貌矫饰之情,得草相呼,出自中心,是其恳诚也……言人君嘉善爱乐其宾客,而为设酒食,亦当如鹿有恳诚,自相招呼其臣子,以成飨食燕饮之礼焉。可见,从汉至唐,这几位治《毛诗》的代表均以为这首描写贵族宴会宾客的诗,是要表现嘉宾德音的。即便是千年之后对《毛诗》有一肚子不满的朱熹,在这首诗的解释上,也没有多少反对意见,他同样认为:先王因其饮食聚会,而制为燕飨之礼,以通上下之情。而其乐歌又以鹿鸣起兴,而言其礼意之厚如此,庶乎人之好我,而示我以大道 …… 其所望于臣嘉宾者,惟在于示我以大道,则必不以私惠为德而自留矣。(《诗集传》)显然,对《鹿鸣》的主旨,大家的意见基本是一致的。
于是,在岁月的长河中,《鹿鸣》以其称颂德音的正面主题,成为后世统治者藉以弦歌纳贤、传布德音、装点门面的绝好材料。唐代的州县长官甚至仿效《鹿鸣》中的描写,在乡举考试之后,专门宴请考中的举子,并且在宴会上歌唱这首《鹿鸣》诗。《新唐书选举志》上记载说:每岁终冬……试已,长吏以乡饮酒礼,会属僚,设宾主,陈俎豆,备管弦,牲用少
牢,歌《鹿鸣》之诗。是谓鹿鸣宴。明清亦沿袭此习,于乡试放榜的第二天,宴请考中的举人和内外帘官等歌《鹿鸣》,并作魁星舞。由此可见,《鹿鸣》诗对后世的影响非常之大。
  鹿在古人心目中的美好形象,还表现在古代风俗文化的许多方面。《礼记礼运》篇曰: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作为古人心目中灵兽的麒麟,实际上就是从鹿演化而来。麒麟这两个字均从鹿,《说文解字鹿》部:凡鹿之属皆从鹿。又释麒:麒,大牡鹿也。也就是大公鹿。又释麒麟:麒麟,仁兽也。此说从《公羊传》。而《毛传》也认为:麟信而应礼。可见,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汉代,鹿在人们心目中的吉祥美好的形象早就形成了。
  从自然界的生灵到信而应礼恳诚发乎中仁兽,鹿在古代文化中的寓意不断丰富发展。同时,由于远古时代就出现了鹿崇拜,许多民族都崇拜白鹿,以为鹿皮毛白为瑞兽神畜。以至于发展到后来崇拜神仙时,白鹿也一直是仙家的神畜(《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唐代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写道:别君去时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曾受过道箓,他的诗可以反映出唐代痴迷道教的士人对白鹿的喜爱。在佛教故事中,鹿也经常以正义、善良、吉祥的化身出现。在《九鹿》故事中,救人
于溺反而恩遭仇报的九鹿是菩萨的化身;九鹿以自己的善行,感化了因误听谗言而差一点杀死九鹿的国王,责令自今已往,若驱逐此鹿者,吾当诛其九族。于是众鹿数千为,皆来依附。饮食水草,不侵禾稼。风雨时节,五谷丰熟。人无疾病,灾害不生。其世太平运命化去(常任侠《佛经文学故事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鹿母》故事中生了两只小鹿的母鹿更是一个志节感人,慈行发中的悲悯者的形象,它以自己的笃信死义,感动了一个执意欲猎杀它的人,使得母子转危为安。于是,国人咸知普感慈信。鹿之仁行,有喻于义,莫不肃叹……”(《佛经文学故事选》)可见,鹿在儒道释三种文化以及古代民间信仰中,都是极受青睐的动物,它是人们心目中的灵兽,是美好愿望的象征。
《鹿鸣》写的是周朝君臣之间宴饮的场景,歌颂的是君臣之间的团结协作,和睦勤勉的景象。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呦呦鹿鸣,食野之芩。之三者运用重复的比兴,不难看出鹿呦呦鸣叫,是发现食物,呼唤同伴一起分享。因而,可以知道实为君王召唤臣一起宴饮。酒是旨酒,一种美酒,再配以佳肴,当知非一般宴席。吹笙鼓簧,琴瑟和鸣,道出宴饮间的愉悦、快乐与尽兴。君王为什么要摆这样的宴席,宴请的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据前文的述说,宴请的当是臣。臣当中,必有忠君爱国的将帅,怀雄韬伟略的志士以及德高望重的仁人。因为这些人为君王谋略,指明方向,教化民众或保家卫国。因
而,此鹿鸣宴的目的是团结君臣之间的协作,以致治国平天下。
鹿的寓意和象征    用礼来引导人们的志向,用乐来调谐人们的声音,用政令来统一人们的行为,用刑罚来防止人们的奸邪。礼、乐、政、刑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统一百姓的思想和国家的。古代的礼乐文化博大,其精神实质可谓精深。鄙人不才,学而尚浅,故有疏误之处,可望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