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吉祥物笔
传统吉祥图案中有三种“八宝”吉祥图:一是佛教八宝,象征佛教威力的八种物象,简称轮、螺、伞、盖、花、罐、鱼、长;一是道教八宝,八仙手持的八种器物;还有一种就是杂八宝。所谓杂八宝,就是在如珠、球、磬、祥云、方胜、犀角、杯、笔、书、画、红叶、艾叶、蕉叶、鼎、灵芝、元宝、锭等,可随意选择八种。笔是其中一宝。
一、笔象征才智
成语“梦笔生花”“江郎才尽”说明“笔”象征才智。才智是宝中之宝。元徽二年(474),南朝朝廷幕僚江淹被贬为浦城(当时称吴兴)县令,他常在县内山川留连,而对孤山特别钟爱。相传,一次夜宿城西孤山,梦见神人授他一支闪着五彩的神笔,自此文思如涌,成了一代文章风流魁首。这就是“梦笔生花”的典故,孤山后亦改名梦笔山。江淹到了晚年,有一天晚上梦见一个人,自称是郭璞(晋代文学家),他对江淹说道: “我有一支五彩笔留在你处已多年,请归还给我吧! ”江淹从怀中取出,还给了那人。此后他写的文章就日见失。人们认为他已才尽,于是便有“江郎才尽”一说。
笔是才智的象征。
二、在传统吉祥图案中, 吉祥愿望必将实现的 “必”
有一出京剧叫《北风紧》,说的是历史上在金做官的宋人施宜生,作为金国正使出访南宋的故事。施宜生不忘有有养育之恩的宋国,欲将金人正筹划进攻宋朝的消息透露给南宋,但身边又有金人,他便趁着跟宋朝官员聊天的时候故意大声地说:“今日北风紧。”然后又拿着笔敲桌子,说:“笔来,笔来。” “笔”和“必”谐音,“必来”就是一定会来、肯定会来。南宋于是警觉,开始备战。
“笔”和“必”谐音,在传统吉祥图案中,表示某吉祥愿望必将实现就用“笔”来表示。如“必定如意”吉祥图案,由“毛笔”、“银锭”和“如意”等构成的吉祥图纹,“笔”与“必”,“锭”和“定”均为谐音,合为一体,寓意为“必定如意”。
题外闲话
一、古代笔的代称
“文房四宝”,就是传统文化的外在体现。四宝之首的笔,即毛笔,是中国独有的文化产品。毛笔,比古埃及的芦管笔、欧洲的羽毛笔历史更为悠久,可后者已退出历史舞台,而毛笔与
近代出现的钢笔、铅笔、圆珠笔,并称为当代四大笔,在当今的书画史上依然大放异彩,其生命力之强大令人叹为观止。
关于毛笔始于何时,众说纷纭。最有故事性的说法要属秦国大将军蒙恬造笔。《史记》《博物志》等书籍上都有记载,蒙恬有君命在外,嫌以刀刻字太慢,于是“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制成毛笔。因为这个传说,蒙恬被尊为毛笔的始祖。但据史家考证,中国毛笔起源远早于此,至少有6000年历史。
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陶器上,有些文饰的点的收笔往往带有挑锋,横线的收笔则往往有蚕尾;长线条饱满圆润,一眼就能看出毛笔的踪迹来。在商代的一些器物上也可寻得些许毛笔的痕迹。1936年出土一件朱笔书写的陶器和刻有文字的甲骨片,笔迹流畅,婉转自如,只有富有弹性的毛笔才能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
早期毛笔式样多种,名称也不一。据汉代许慎《说文解字》等文献记载,吴国称之为“不律”,楚国称之为“聿”,燕国叫“弗”,秦国叫“笔”。后来秦一统天下,“笔”的名字便被确定下来,一直沿用至今。
笔在古时,人们曾经赋予各种别致的代称,至今广泛应用。意趣盎然,耐人寻味。
1、 管:《笺》:“彤管”,笔亦管也。
鹿的寓意和象征2、 管子:唐《开元遗事》:有一书生,进谒李林甫,称笔为“管子”。
3、 毛颖:宋 陈渊《墨堂文集》:“我行何所挟,万里一毛颖。”
4、 管城子:唐 韩愈《毛颖传》:“秦皇帝使(蒙恬)恬赐之汤沐,而封诸侯管城,号曰管城子。笔为蒙恬所造,故称。宋 黄庭坚《戏呈孔毅父》诗曰:“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文兄有绝交书”。
5、 管城侯:《文房四谱》有此一说。又文嵩《管城侯传》:宣传毛元锐,学文锋,封为管城侯。
6、 中书君:《毛颖传》:毛颖者,中山人也。封管城子,累拜中书令,呼为“中书君”。宋代苏东坡《自笑》诗:“多谢中书君,伴我此幽栖”,即咏此事。
7、 毛锥:南宋 杨万里《诚斋集》:“仰枕槽丘俯墨池,左提大剑右毛锥。”
8、 毛锥子:《新五代史 弘肇传》:“弘肇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大剑,若毛锥子
安足用哉’?三司使王章曰:'无毛锥子,军赋何从集乎’?毛锥子盖言笔也”。
9、 毫、毫素:晋 陆机《文赋》中云:或含毫而邀然,“唯毫素之所拟”。李善注:“毫,笔也,书谦曰素”,故亦作“毫素”。
10、 毫锥:《白乐天集》:乐天与元微之各有纤锋细管笔,携以就试,目为“毫锥”。
11、 秋毫:苏东坡《鲜于子骏见遗吴道子画》:“觉来落笔不经意,神妙独到秋毫颠”。
12、 健毫、圆锋:《山堂肆考》:唐时,赶考举子将入场之际,嗜利者争卖“健毫”、“圆锋”名笔。其价高过平时十倍,“号定名笔”。
13、 羊毫、狼毫、兼毫:湖笔的原料由羊毛、狼尾毛或两种混合制成。羊毛笔头乘羊毫、狼毛笔头称狼毫、两种混合笔头称兼毫。故有人也以羊毫、狼毫、兼毫等称谓“笔”之别称。
14、 龙须:《龙须颂》:“再释其笔,曰龙须友”。笔有一副颂誉联:龙须作友,鸲眼流光。“龙须”指笔。
15、 兔毫、麟管:楹联:“兔毫推赵国,麟管赐张华”,这里有两个典故。上联出自王羲之的
《笔经》:汉时诸郡献兔毫,惟有赵国毫中用。“下联出自东晋王嘉的《拾遗祀》:张华著《博物志》,晋武帝赐给名笔“麟角管”,作为鼓励。
16、 鸡距、鹿毛、鼠须、麟角:有一对联:“鸡距鹿毛花开五,鼠须麟角笔扫千军”。上联“鸡距”、“鹿毛”均为古代名笔。前者典出白居易的《鸡距笔赋》:“不得兔毫,无以成起草之用;不名鸡距,无以表入本之功。”后者典出《唐书地理志》:蕲州蕲春郡士贡:白纾箪,鹿毛笔。下联“鼠须”、“麟角”亦俱为古名笔。《笔经》云:“世传张芝、钟繇用鼠须笔,笔锋劲强有芒。”“麟角”即为“麟角管”。
17、 佩阿、昌化:《致虚阁杂俎》:笔神叫做“佩阿”,又叫做“昌化”。
二、笔之十九种
提笔撰文叫“命笔”。
自己写的文字叫“亲笔”。
写作中断叫“缀笔”。
别人口述写的文字叫“代笔。”
集体讨论一个或几个起草的文字叫“执笔”。
练习性的文字叫“练笔”。
特别精彩的文字叫“妙笔”。
体现文章笔法 写作技巧的叫“文笔。”.
文章中预作提示或暗示,使之前后呼应的叫“伏笔”。
寓意含蓄不便直叙的文字叫“曲笔”。
写的与题无关的文字叫“闲笔”。
特别细致的描绘叫“工笔”。
使文章臃肿的文字叫“费笔”。
作品中写的不好的地方叫“败笔”。
写作造诣很高的作家,其人其作叫“大手笔。”
无拘无束的写作叫“信笔。”
对某些方面有所感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的文章叫“随笔。”
正文结束后的补充性文字叫“余笔。”
死前最后所写的文字或所作的字画叫“绝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