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之家》2022年第03期  总第411期
81
音乐研究
民族音乐元素在当代音乐作品中的呈现
樊艳萍
(楚雄师范学院 云南  楚雄  675000)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音乐的多元化发展,民族音乐元素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在当代音乐作品中引入民族音乐元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当代音乐作品的内涵,并且能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民族音乐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实践中关注民族音乐元素在当代音乐作品中的呈现具有极高的价值。
【关键词】民族音乐元素;当代音乐作品;呈现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2)03-0081-02
我国具有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历史,在此期间孕育出了诸多优秀的民族音乐,对于后世音乐发展带来了极大
影响。在当代音乐作品创作中,引入民族音乐元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当代音乐作品内涵,以及丰富音乐作品的表现技巧,并且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因此,在实践中深入分析民族音乐元素在当代音乐作品中的应用很有必要。
一、民族音乐元素分析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民族音乐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世纪以来,中国音乐受到了西方音乐的冲击,并且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西方音乐已经完全渗透到中国音乐的各个方面。在中国音乐创作中,出现了很多“土洋结合、中西合璧”的作品,也就是将西方的作曲技术理论与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元素结合起来。但是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中国民族音乐是建立完整音乐结构的基础,结合音乐创作中和声、复调、曲式、配器和演唱等组成要素,可以将中国民族音乐元素分成旋律与调式、节奏与速度、结构与和声、复调与配器、演唱和音等几个部分,而每个部分都蕴含着独特的中国音乐传统。在中西方音乐融合的大背景下,中国音乐创作中已经很少有这几个部分同时出现的情况,一般创作中只是用其中的一种或者两种,并在此基础上融入西方音乐元素,如《梁祝》中西方配器与传统旋律和调式的结合。因此,在实践中只要有这几个部分中的任何一个或者多个出现在作品中,就可以看作是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的应用。
二、民族音乐元素呈现于当代音乐作品中的重要性
我国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更有数不清的民族遗产。在我国音乐发展中,民族性是音乐的灵魂,扎根于民族是音乐艺术发展的不竭源泉。民族音乐是我国传统民族精神的外在体现,而民族音乐元素则是民族音乐的表达,西方外来音乐元素是很难将本民族的音乐文化精髓表达出来的,更难以引起广大中国人民的情感共鸣,所以在当代音乐作品中呈现民族音乐元素是很重要的。扎根于民族并非排斥一切外来元素,也不是片面地“只要是民族的就保存,凡是外来的就排斥”,中国音乐体系是在不断与外来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形成的,如琵琶与西域颇有渊源;南北朝的龟兹乐与中国本土民族音乐相结合,在唐朝时期发展成著名的佛曲。而在近代音乐发展中也是这样,西方音乐体系中的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融入中国民族音乐体系中,中国民族音乐吸收了西方音乐的优点,在保持民族音乐风格特性及调式的基础上,提升了音乐的张力。
民族音乐要想得到全面发展,既要扎根于民族沃土,还需要吸收外来的先进作曲技术。在音乐创作中,只有结合民族音乐元素,才可以创作出具有中国特的音乐作品,而在中国民族音乐元素的使用上,不需要墨守成规,可以大胆地融入西方音乐的创作理念、作曲技巧,从而完美地实现中西结合,创作出更多受中国人民喜爱的民族音乐作品。在实践中,要想创作出具有民族性,能体现中华民族风格的作品,不仅要注意民族音乐知识的学习,还需要灵活地将民族音乐元素应用到音乐创作中。在应用民族音乐元素的过程中,需要扎根于传统民族音乐,并且要充分了解相应地域的民风、民俗,这样才能更好地应用民族音乐元素。
三、民族音乐元素在当代音乐作品中的呈现
(一)民族旋律与调式的呈现
在当代音乐作品中,民族旋律与调式的应用十分常见,既可以将完整的民族音乐元素用到音乐作品变奏、发展中,也可以将民歌动机、片段看作是音乐主题。在进行音乐作品创作时,作曲家可以利用自身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其音乐品位,而民族五声调式的转调则是作曲家开展旋律创作的重要素材。
1.完整旋律素材的呈现。如在作品《康定溜溜城》中,作曲家根据民歌《康定情歌》创作成男声独唱与混声合唱歌曲,整个曲目中主题一共有四次变奏,作曲家在创作中引入民族音乐元素,并保留了民歌的基本旋律线,
82樊艳萍:民族音乐元素在当代音乐作品中的呈现
如在音乐主题处理方面提炼出原来音乐素材的骨干音,加入相应的衬词,结合同音重复,将原来的节奏进行了复杂化处理,从而让整个主题变得更加活泼生动。
2.民族音乐动机的呈现。《四川美丽依然》是纪念汶川大地震的歌曲,其描述了地震后重建的四川景象,展现了四川人民坚强、乐观、感恩、开朗的品质。在歌曲表演中,主要以男高音独唱与合唱为关键形式,民族管弦乐队伴奏,曲目从散板开始,引子部分借鉴了四川民歌《绣荷包》的动机,并且这一动
机还出现在后续的合唱中,这种直接取材于民族音乐旋律的方法让音乐更加具有地方特,增强了亲和力。
3.民族旋律风格的呈现。在《四川美丽依然》中,不仅引入了四川民歌《绣荷包》的主题动机,同时也结合了四川当地方言进行旋律创作,使得音乐作品更加具有四川风味。方言是地区民族音乐的基础,方言不同,民族音乐语言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在《四川美丽依然》创作中引入了四川当地的方言,赋予了作品独特的四川特,在演唱过程中配以四川方言发音,让整首歌曲都像民间艺人在描述汶川地震后的火热重建及四川人民乐观向上的精神。同时在作品中,还有独特的念白,此时完全停止伴奏,不仅可以让观众听明白歌词的意义,还能带给观众更加直观的亲切体验。
(二)民族节律与速度的呈现
在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中有很多模仿自然生产、人类生活的节奏韵律,这也使得民族音乐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1.自然节律的呈现。作品《5·12》民族交响诗是为了纪念全国人民及海外华人华侨、外国友人支持四川人民,感谢其对四川灾区人民众提供的帮助而创作的。乐曲介绍了天崩地裂的地震场面及四川人民重建灾区的景象,在描述地震阶段,利用堂鼓、缸鼓、大锣、军鼓、定音鼓、小锣等中西结合的打击乐器,将地震时地动山摇、山崩地裂的场面描述出来。同时在作品中,作曲家还大胆地应用“5、1、2”三个
音当作动机,增强了音乐的叙事性,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
2.人文节律的呈现。在作品《川江音画》中,作者通过快速的三十二分音符半音阶将川江流域人民赛龙舟时划水的节奏表现出来,连续的快速半音阶上下行交替,节奏安排错落有致,让人产生一种船桨击打水面的感受。同时,作曲家还用到了不协和音程及和音固定节奏型,将岸边的锣鼓声传递出来,这种表现手法赋予了人类活动中人为节律以艺术性,使得作品更加贴近实际,增强了作品本身的感染力。
(三)民族结构与和声的呈现
在当代音乐创作中,作曲家创造性地将民族和声与功能和声综合应用在一起,如将功能和声与民族和声叠置应用,很好地解决了两者的不足,充分发挥出了两者的优势。在我国民族音乐体系中,有十分严谨的结构体系,如起承转合结合、三部性结构等,其在当代音乐作品中有很好的应用。
1.起承转合式结构的呈现。在作品《鹿柴》中,“起”句是由八分音符、八分休止符构成;而“承”句没有改变前一句的节律,将第一句的旋律向下做三度不严格模进;“转”句引入派生对比的新素材,主要是由异头合尾、两个节奏重复的乐节组成,并加入了十六分音符;而在“合”句中用到的材料来源于本曲的第二句,歌词也一样,会给人一种强烈的归属感。由于音调、歌词相同,为了减少重复性、厌烦感,作曲家对句头做出了适当的调整,用四分附点及八分音符来代替八分音符、八分休止,避免了与前面乐句的全面重复,赋予了音乐发展动力。
2.三部性特征的呈现。作品《蓉城春郊》的主题来自四川汉族民歌《大河涨水》,主调是G五声宫调式,在乐曲第一段速度相对自由,直接进入三小节主题,伴奏通过十六分音符琶音模仿扬琴进行演奏,从而将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场景呈现出来。在四小节连接上,以“Sol、La、Do”三个变化音组成,高音声部快速颤音模仿出笛子吹奏,增强了春天的寓意。在作曲中,作曲家使用“慢——快——慢”的三部性结构,第一段似“凤头”,华丽简练地展示出主题;在中段对主题进行了大量模进、变形,形成全曲高潮点;最后重复第一段的旋律,干净地收束全曲。三部性特征契合了中国的传统审美观念,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
四、总结
综上所述,民族音乐元素为当代音乐作品创作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素材,同时民族音乐元素在当代音乐作品中的融入也让民族音乐元素以全新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对于我国特音乐风格的形成有极大帮助。在今后的音乐创作中,要充分意识到民族音乐元素的应用价值,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将民族音乐元素呈现出来,从而促进我国当代音乐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新佩.民族音乐元素在当代流行歌曲创作中的应用分析与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9):112.
[2]张扬,霍玉蕾.传统民族音乐元素在现代作曲中的融入[J].黑河学院学报,2020,(10):3.
[3]盛雪.民族音乐元素在当代音乐作品中的呈现[J].音乐创作,2017,(09):115-117.
[4]田丹,王临霞.民族性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中的多元化呈现[J].音乐创作,2018,(07):97-99.
[5]李岳.民族音乐元素在流行音乐作品创作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5,(02):164.
[6]夏蕾.京剧音乐元素在现代民族声乐作品中的运用分析[J].通俗歌曲,2017,(02):145.
[7]陈意.民族元素在中国当代流行音乐作品中的体现[J].四川戏剧,2017,(10):97-99.
梁祝的歌词[8]张宁.浅谈流行音乐作品创作中民族音乐元素[J].通俗歌曲,2016,(4X):17.
(责任编辑  田  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