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音乐艺术抒情性与表现性
【摘要】音乐是人与人进行心灵传递的主要形式,人之所以能够创造音乐,是因为人有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并且也会产生独特的情感,借助音乐,不仅能够使人的想象力得以实现,也能够将人类的情感进行演绎和表现当下,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也能够满足精神文明的需求。在众多音乐表演艺术中,人们感受音乐的抒情性和表现性,再借助自己的联想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同时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怀,本文就从不同角度针对音乐艺术的抒情性与表现性展开详细探讨
【关键词】音乐艺术;抒情性;表现性
梁祝的歌词
通常情况下,音乐表演艺术可以表现创作者的真实感受,音乐的聆听者与音乐的创作者和演奏者能够形成联系,在情感上产生某种共鸣。除此之外,音乐艺术也能够表现出创作者的创作水准以及表演者的表现能力。在音乐进行艺术抒情的过程中,借助舞台风格,音乐能为人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表演者再将音乐通过不同的表演形式为听众带来不一样的心理共鸣,使不同的听众听到歌曲后产生不同的心情。由此可见,对音乐艺术的抒情性与表现性加深研究,是让音乐在人中传递更好的方法。
一、音乐艺术的抒情性探析
音乐的创作者在最初创造音乐的时,是想将自己内心的情感,例如,欢喜、悲哀、伤心、乐观等表现出来,引发更多人的关注。由此可见,在音乐艺术中,抒情性作为音乐表演的主要方法,是搭建听众与演奏者之间的桥梁。因此,音乐艺术也是流传最广的形式之一。同时,越来越多的也开始逐渐认识到,音乐艺术在中国音乐历史上,有很多音乐家与美学家互相欣赏的案例。音乐艺术从某种程度上,与美术艺术有较多的联系,都能够向人们传递美的感受,例如,音乐艺术能够在大自然中进行创作,听众也可以借助音乐感受到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感觉,听众在聆听音乐的同时,也是在靠近自己的心灵。只有当自己的感受与音乐表演者形成结合时,音乐才能得到进一步升华,才能展现出更深层次的魅力。
(一)音乐艺术的抒情性与生活的结合
抒情顾名思义,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思想感情进行表达,对自己的情感进行抒发的艺术表现形式。人们在表达精神层面的感受时,通常会形成特定的情感,而此时,借助抒情,就能将自己的情感流露出来。抒情不仅包括对人情感的表述,也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构成内容。通常情况下演奏者在表演某些音樂时,首先应当对音符和旋律加以深度了解,同时认可
音乐表达的情感,即使是最简单的旋律,也能够依靠表演者弹奏出不一样的情感,还会拉近与听众之间的距离。而音乐创作者在创作歌曲时,通常也会是寄情于景或有感而发,让音乐走进自己的内心,带出自己的情感,这种情感被音乐家称为“创作灵感”。当创作灵感来临时,创作者就会将自己的情感进行再次表达,此如,二胡演奏曲《良宵》,这一作品的作者在进行创作时是新年,此时创作者对新的一年有更多的心愿,在借助新年景象的烘托,便完成了《良宵》这一作品。虽然在该作品中表达的情感和人物相对简单,但是节奏整体呈现明快欢乐的感觉,同样被人们耳熟能详。又如,阿炳先生在创作《二泉映月》时,想要表达出二胡旋律的悠扬之感,在创作时期,阿炳先生由于经历了很多事情,看尽人间冷暖,但又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因此,是在希望与惆怅的矛盾之间创作的这首歌曲。
(二)音乐艺术的抒情性与审美感悟的结合
中国音乐艺术的抒情性往往会与审美感情相结合,而在西方国家也是如此,很多音乐创作者和表演者都习惯用不同的乐器对音乐的艺术美进行表达,借助乐器的音程,音域、音区或旋律的结合,再加上演奏者自身的情感注入,就能为听众传递一种相同的情境。例如,肖邦创作的钢琴曲《夜曲》,在该首曲子中旋律以抒情为主,这是由于肖邦设置的钢琴音域为c1到
c3,节奏明快,以小跳及进为主,并没有设置跨度较大的大跳音程,这样的创作方法让演奏者降低了演奏难度,同时也让这首钢琴作曲被世人所知。演奏者还能发现,演奏乐曲时装饰音、半音和双音都对该首歌曲有装饰的作用,更加突出了钢琴曲的表现力。又如,在OP.37度洱中节奏非常自由,并且演奏者也将声音进行了反复处理,让听众的,内心能够产生不一样的感受,使人心生共鸣。再如,音乐《梁祝》中如泣如诉的旋律,能够让听众领略到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但凡了解这个典故的人,借助音乐的熏陶,都会体验个中滋味,这也是音乐作品的主要形式之一。也同时说明,音乐艺术的抒情性与人们对生活的审美能力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