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基本原理分析《安娜·卡列尼娜》
作者:孟谷源
来源:《传播力研究》2020年第19期
        摘 要:《安娜·卡列尼娜》是从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由乔·怀特执导。在电影中反映出的是新兴的资本主义俄国贵族们的生活,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原貌,电影主要讲述了卡列宁的妻子安娜,在偶然的机会中认识了年轻帅气的沃伦斯基。沃伦斯基的年轻与热情让安娜那颗沉寂已久的心重新坠入了爱河,二人彼此爱意流转,在当时的社会现实之下。他们的爱情之路也随之开始。安娜在这份新的爱情冲动之下与丈夫坦白了一切,也想要获得一份她所向往的婚姻生活。但对于德高望重的卡列宁来说,作为一名上流社会的贵族,他不会忍受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随着各种麻烦和阻碍接踵而至,安娜的心也越来越沉重。后来,虽然在各种真诚告白但是依然得不到回应后,沃伦斯基的态度也变得有些冷淡,在安娜心中她为了这段自由之爱,付出了她的一切。而现在她所向往的自由与真诚的爱情也难以为继。安娜的内心再也无法回到从前的模样。而最后的她只得穿着一身黑的天鹅绒长裙,冲向火车,在列车的轰鸣声中离开了这个世界。本文将通过艺术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来分析此电影,如艺术的本质和特征,艺术的功能,艺术和道德,社会,科学的关系及小说剧本的再创作
等角度,以分析这部电影真正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安娜·卡列尼娜》;道德;社会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9-0-02
        电影《安娜·卡列尼娜》斩获了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在内的多个奖项,电影中导演的构思精巧细致。电影的画面大多是以舞台剧的场面出现。电影中的调以暖居多,再现了18世纪上层阶级们的生活,安娜的一切故事就从这个剧场中开始了。在这伴随着华美音乐的电影中,安娜的爱情故事就此展开。观众甚至也进入了此情此景之中,各种精彩长镜头的使用,画面与服装的华美,情节的婉转而生动,都让电影具有了更加独特的意味。
        一、艺术本质与电影再创作的有机融合
        作为一部重大历史题材的电影来讲,其最重要的就是要考虑和衡量如何最大限度还原历史的真实性,在各种史书典籍中查阅到事情的脉络,到当年真正的原汁原味的历史,按照真正的样态重现那段历史的模样[1]。只有利用好这些真实的人物、故事、事件、环境,才能真正将曾经的那段历史完整而又真实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这样一来,观众不仅可以感受从
视听上带来的审美愉悦,还能够更好地把握当年的风土人情与人物的本来面目,而这样完整的“复刻”也可以更好地表现出作者想要传达的真正内涵。此电影在最大程度上遵照了艺术本质观中摹仿说的概念。该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生活世界的摹仿,与生活世界具有同一性。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再现正是其真正的艺术价值所在。对于这一点来讲,最重要的是还原其真实性,让这种摹仿表现出事物最本质的模样,实际上,认识论美学在西方来说,也一直是西方美学的主要流派[2]。认识论美学也一直在影响着艺术世界。电影《安娜·卡列尼娜》是根据托尔斯泰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这部小说实际上也诞生在刚刚进入资本主义的俄国,在小说中也体现了许多俄国社会的历史风貌及上流社会的生活,这也让这段历史更加真实地跃然纸上, 电影依据于此也完整地再现了这段历史。实际上,电影虽然可以将过去的和现实的一切交融共生,碰撞新的火花。但对于一段不容假设的真实历史来说,也是无法重复的。实际上这种复刻也是一种再创作的体现。别林斯基曾说,艺术反映生活如同凸面镜,而不是平面镜。我们需要的是再现历史的基础上拥有新的加工,在创作的时候才能让其面目更加熠熠生辉,也更能够为观众所接受。对于这部爱情故事来说,除了对历史的把握,还需要一些艺术手法的升华,让其节奏更加紧张明快,让这段爱情故事更加使人潸然泪下,让每一个角的特点更加具有风格,艺术的真实性也莫过于此。
        二、艺术的社会功能体现及视听语言的运用
        电影一共有两条爱情的线索脉络,首当其冲的就是安娜和沃伦斯基的爱情故事,另外就是凯利与康斯坦丁的爱情故事。这两段爱情故事导演都有很多镜头描写。也让观众看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画面。然而,截然不同的感情结局也就此发生。前者的爱情最终毁灭了,而后者走向了幸福美满的平淡生活中。以传统东方视角来看或许会单纯认为前者是对爱情的不尊重与浪荡导致的结果,而后者似乎才是爱情应该走的“正道”。但置于沙皇俄国那段新旧交替紧张惶恐的历史背景中,新兴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对于托尔斯泰来说,安娜的这种反叛而又冲动,为了自己心中的爱情无所畏惧和不顾一切,或许也正是他借此来对旧社会的压抑的一种无声的反抗。安娜的死亡或许就像海燕一般,无畏而沉重。如果我们处于那段历史变革的日子,对于安娜的选择,我们也会理解她背后的意味,这也是对那个时代的抗争[3]。对于她最后的死亡地点,也正是开始工人被不幸压死的铁轨上。爱情始于此,也终于此,一切的美好来源于此,一切的光亮也结束于此。伴随着火车在轨道上的阵阵声音,白的光打在安娜的脸上,此时此刻虽然是影片的高潮,却也显得无声无息。而随后的农民在金的农场干活,也是反映了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后的社会。或许有人认为这部电影中的爱情故事不符合大多数人们对于爱情的预期,认为事实并非如此。在大多数人的眼中,爱情多为平淡而理性
的,可作为影视作品而言正是这些敢爱敢恨、为爱不惜一切代价的酣畅淋漓的精神,让观众痴迷其中,这也是观众喜爱电影、电视的一个原因,哪怕有违了“真实”但让观众的情感得到了酣畅淋漓的释放。此外,电影中无处不在的华尔兹,各种舞台剧的场景转换,各种精致到极点的妆容,艺术感极强的表演,还有俄国贵族们奢靡的生活等。电影就是如此,利用极强的视听冲击,让观众感受这视觉的盛况。
        三、艺术的特征在影片中的体现
        (一)形象性
        艺术形象不仅反映了对象的特点,还表现出了艺术家的个性特征和对事物的特别感受。同时,艺术形象的存在时间和空間都与生活形象不同,艺术形象或者在时间上与生活时间不同步,电影中的时间需要比小说里的更快,空间却要承担更多的内容。该电影最大的难度莫过于如何在两小时左右完整地体现艺术的形象性,也就是人和事物的形象与他们背后的心理活动和想法,让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更加生动,直击内心。让其个性更加真实,更加能够被观众所接受并最终在荧幕上给予观众更大的心灵震撼,也是本电影所最终追求的意义。艺术的形象性如何运用,让电影摆脱框架和传统的概念,才是真正的重心。而2012版的《安娜·卡
列尼娜》做到了很多。首先对于主角安娜来说,她无疑体现了更多勇敢、热烈、无畏的性格。将一个坠入爱河的女性的形象抒发得淋漓尽致,也体现了对男权社会的一种抗争。而将渥沦斯基这个形象塑造为一个为爱而活的人,让他变得帅气、真挚。可以说,正是这种形象性的体现,让影片更加感人至深。
        (二)审美性
        电影的审美性要求的是希望以电影艺术为中心,在电影艺术活动中得到自我确证,对于导演来说,作为一名艺术家,他也总在将自己的所思所感融入作品之中 观众可以看到很多的“自我确证”,无论是作品展示的人物、性格、情感,还是事情的发展脉络和走向。从电影之中,我们看到更多的不能只局限于爱而不得之中,而是应该看到当时的人对自由的向往与对封建社会的反抗,要求更多的平等,自由。而从卡列宁身上,也能够看到传统地主阶级的一些落后思想与资产阶级思想的交融。各种政治活动的画面,也让我们看到了独具一格的时代。
        (三)情感性
        情感的外化出现了艺术。人物的情感也是让画面和故事更加生动和形象的重中之重。一切艺术无非都是情感的表现而已。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刻画也能使情感的体现更加淋漓尽致。对于这部电影来说,让观众将自己的心与主人公的心放在一起,将心比心。理解他们的情感纠葛,才可以让观众真正理解电影意蕴,也可以更好地迸发出内心情感的洪流。让观众感受到情感的撞击,对于电影而言一些细节的描写让情感的流露也更加自然和生动。这些描写不仅不是无用之功,而是会使观众不自觉地代入生活中的一些经历,从而引发观众的思考,进而产生思想的交融与碰撞,更好地让情感融入心中。在电影中很多的细节都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比如男女主人公在草地上笑着对话,安娜坐在沃伦斯基的身上,情意正浓。电影的画面上做了一些细微的模糊处理,让这种情感表现出了一种“朦胧美”,观众不由得内心和他们一样陶醉在这春意盎然的草地上。白的衣服和地毯也暗示着他们的爱情如此真挚与纯真。而在最终冲向火车之前,安娜身着红的裙子,这也体现了安娜内心对这段有始无终的爱情已经心如死灰,最终也要化作鲜血淋漓,离开这个世界。
        四、艺术与道德在影片中的结合
        道德影响艺术。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总是要通过艺术作品的主题、题材
、情节、人物、思想性、倾向性、内在意蕴等体现出来。而艺术作品正是通过各种故事和人物来展现出社会中人们心中道德观念的真实形象。而《安娜·卡列尼娜》这部电影也是深深触及到了道德层面的问题,她的爱情似乎是不为当时的社会接受,甚至是现在也有些人认为这有些难以理解,深深触及伦理道德问题。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了人。当时正值俄国农奴制改革后,资本主义方兴未艾之时,贵族的权力开始大幅下降,社会中的道德观和人们对事物的判断也越来越多元化。随着时代的改变,人们的世界观和道德观等都在剧烈的冲击下发生着复杂的变化。安娜本身内心就和这社会一样,本身残存着很多之前的想法,她是一位母亲,妻子,所以她后来也回到了圣彼得堡。但她眼中的幸福感也随之消散殆尽,心中的那团火也熄灭了,最终她还是迈出了这一步。对于道德的审视,挑战,和对那个社会的斗争中,她叛逆的性格也昭示着最终悲剧的发生。道德也影响着艺术,艺术在被创作的过程中也无不体现导演个人的一些道德追求。乔·怀特删去了原作中一些难以表达的细节,整个影片变成了较为温和、温暖的整体感受,并且对于原作中的一些社会问题予以淡化处理,重点放在了爱情故事的刻画上。对于道德设定而言,卡列宁是温柔的、有担当的丈夫形象。而安娜则是一位背叛丈夫与家庭的女人。而当影片的最后卡列宁满眼深情、饱含热泪地看着两个孩子的玩耍,也塑造出了一位导演心中父亲的形象。
        本文通过对2012年版本的《安娜·卡列尼娜》多方位分析,运用各种艺术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分析此电影真正的艺术意义,这部被陀思妥耶夫斯基称为欧洲文坛上没有任何一部作品可以之相媲美的白壁无瑕的艺术珍品,对于导演乔·怀特来说,他利用了无数的手法让这个故事尽可能地呈现了出来,并且在此基础上引用了艺术的想象,再创造等手法,让这段悲壮的爱情故事能够更好地為我们所见。无论是电影的声音、画面、镜头、蒙太奇的使用,还是电影对于原著的创新与升华,时至今日,仍是可供学习的典范。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安俐娜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唐海燕.安娜.卡列尼娜:道德秩序的叛逆者[J].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理工电子学院,2007,(1):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