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译者附注:欢迎引用或流通,您可以自由引用本文或将它修改得更圆满,也可以再版印刷或以任何的媒体格式制作并流通此文,相信这是佛陀的本怀,也是译者的希望。不过,期望您能将所有再版流通之作品也无条件地免费供大众使用,并在该作品中清楚标示此一声明。如果您有任何指正或更好的译文,请记得与我们分享,谢谢。
逆流而上
隆波田的教导
1999年美国佛教学会再版印赠3000本
版权@1993 安嘉莉‧泰雅侬得
免费印制流通,以法为赠礼
任何人只要是免费流通都可印制本书。其它事宜请征询作者:安嘉莉‧泰雅侬得
129 Sawankalok Road Dusit,,曼谷,泰国 10300
国际标准图书编号 974-8495-89-2
我最初对隆波田的禅法感到兴趣是因为阅读了他的一本泰文法谈集要,并从此引领我依他的教法修学。由于我修学得非常满意,想要将这个教法分享给一些不懂泰文的人,因此我付印此书以之为法的赠礼。
这本小册子汇集了三本泰文法谈语录的内容,目的是要撷取这个教法的精华核心将之编辑成册。
安嘉莉‧泰雅侬得一九八九年八月
逆流而上
全世界所有导师的教法就像整个森林里的树叶那么多,但是其中能作为药用的却非常少,而就算有也不要连根带茎地将整棵树挖走(你需要的叶子没那么多)。同样的,当你练习禅修或内观时,应该只取用不会让心中有苦、能够从根截断苦恼以及能够破除无明的那些教法;(而就动中禅来说)你应该只取用这个教法当中最重要的核心部份。我所谓的这个教法的核心就是——觉知自己,保持内心,以及全然觉知。当念头一生起,你必须见到它、知道它、完全了解它,而且知道如何不受它欺骗。依照佛陀的教导,有许多方法能够对治痛苦,但是你应该只取用其中带有正念和智慧的一种。
修学佛法首先要弄明白的是「静定」,如果你误解的话,将会浪费时间而且徒劳无功。
静定有二种:
1. 专注的静定(奢摩他行):是没有解脱智慧的静定,是还有无明的静定。
2.内观的静定(毘婆舍那行):是清楚、真实知道以及清楚、真实见到的静定。无论你做什么——工作、吃东西或行住坐卧都可以练习这种禅修,你不需保持静止不动,而是要不停地动,并时时刻刻知道自己身心的动作:身体一动,就感知它;内心一动,就知道它。心的活动就是念头,当念头一生起,你应该要见到它、知道它与了解它(中译注:修行过程中练习见到、知道与了解),并且想办法去战胜念头,如果你能这样持续不断的练习达到完全的觉知,就会生起解脱的智慧,而真正见到,真正知道,与真正了解(中译注:最终真正的见到、知道与了解)。正确地练习就是——(从过程到最终)自己见到、知道与了解自己内在那种不从他得的智慧。如果你正确地练习,就能破除无明而当下生起解脱智慧,能够破迷开慧,而黑暗与苦恼当下就能转成光明与寂静。
安俐娜让我们练习培养觉知直到圆满为止:那时贪瞋痴就会不见,但是请放心,你还是会有感受、知觉、思惟和认知,而且这些都将不再有苦。你还是可以有正常的生活,可以上班工作、吃饭睡觉、行住坐卧,跟一般人没两样。
无论你是什么年龄、性别或在社会上扮演什么角,每个人都有一颗清净、光明而寂静的心,就看你能不能修学到舍离执着而已。而要能舍离执着的唯一之道就是培养觉知,当你觉知圆满的时候,就能从贪瞋痴、烦恼、欲贪、执着和一切业行中得到解脱自在。
1:第 1 部份: 修行方法
修学动中禅时必须要有适当的形式技巧和正确的了解要领。
■适当形式技巧
修学动中禅的形式技巧就是练习手部规律动作、摩擦手指和来回经行。这个技巧是要避免身体静止不动,而让你在身体动作的时候,持续不断并清明地练习培养觉知。
■正确了解要领(中译注:这是非常简要精确的说明,请真实体会其义并依此检视自己的修学方法)
1. 你必须了解:所谓『觉知』是指——只是感知或知道而已,就仅止于此,不能再加上任何其它的东西。你不需要觉知你“在经行、吸气或呼气”(中译注:不必心内默念也不必在心内有这些语言文字),那样是错的!你只是感知它而已,这就够了,而且就这样而已。你
要正确的『觉知』身心的动作和活动,当念头一生起,就知道它;当身体一动,就感知它。
2. 你必须了解:任何东西一生起,就只是感知或知道,并让它过去。你不需要知道它是贪心或瞋心,那(些分别思惟)是完全不需要的。你应该只是感知它并让它自然的离去。举例来说,当风吹来的时候,你只是觉知那个感受,而不需要知道它的名称,甚至连知道是风都嫌多余!只是感知从没风的常态所起
的变化就够了。你不需要加上名称,否则就会(失去觉知)陷入妄想迷惑之中。在练习规律动作以培养觉知时,不要『过度专注』感受,要放轻松点,不要太严肃,只是感知或知道就好。
这就是为什么练习动中禅需要适当形式技巧和正确了解要领的原因,因为如果你只知道形式技巧而误解了修行的要领,就不会有结果。同样的,如果你只是了解修行的要领,而没有适当的形式技巧,也一样不会有结果。因此练习动中禅培养觉知时一定有适当的技巧和正确的了解。
结论
1. 你必须实际去做——培养觉知,直到你真正知道它、见到它、了解它,并且在你身心之中发现它(即自己内在那种不从他得的智慧)。
2. 必需有适当的形式技巧和正确的了解要领。
3. 不要静止不动;要一直不停的动作。
4. 运用技巧精进地练习而不要有所祈求或期待,一切自然会水到渠成。
规律动作的练习
1. 双手放在大腿上,手掌向下。
2. 右手掌向右转正,觉知,然后停止。
3. 举起右手,觉知,然后停止。
4. 降下右手停在腹部上,觉知,然后停止。
5. 左手掌向右转正,觉知,然后停止。
6. 举起左手,觉知,然后停止。
7. 降下左手停在腹部上,觉知,然后停止。
8. 右手向上移动停在胸口上,觉知,然后停止。
9. 右手向外移动,觉知,然后停止。10. 降下右手停在大腿上,觉知,然后停止。11. 右手向左转平,觉知,然后停止。12. 左手向上移动停在胸口上,觉知,然后停止。13. 左手向外移动,觉知,然后停止。14. 降下左手停在大腿上,觉知,然后停止。15. 左手向右转平,觉知,然后停止。而且不断地重复练习这个循环动作。
逆流而上(2)
安嘉利.泰雅侬得着
第 2 部份: 培养觉知而生起的智慧
你应该持续练习培养觉知,等到你的觉知(sati正念)越来越强大, 心越来越安稳(正定),那么,解脱的智慧(般若)将会次第生起,而最后你会自己亲知、亲证真理,不从人得,不假外求。依隆波田的教导,练习动中禅而生起的智能有四个层次(记忆而知、思惟而知、通达而知、亲证真知),可以大分为两个阶段,说明如下:
(一) 第一阶段:此阶段是练习『知道身体的动作』。
当你能『感知或知道身体的动作』而觉知越来越强大时,你会生起智慧了知下列次第的事物(所缘、对象)。
1. 首先,你会知道自己只是『-名』 (-)。(中译注:隆波田对于『-名』或『名-』有不同于传统的说法,其实也不能说不同于传统,他只是借用现有的传统名相来诠释他自己独特的体悟,佛陀也是如此不是吗?请勿泥执名相而要体会隆波田在名相背后所要表达的真义。隆波田所谓的『-名』是『与名』(即身与心)的意思,而所谓『知道-名』意思就是说你会知道:自己只是与名(身与心)缘起的一个现象而己,其中并没有一个我。)
2. 接着你会知道身体的动作及心的动作。身体的动作就如行、住、坐、卧;心的动作就如思想、情绪、感受等。
3. 你也会知道身体的疾病以及心理的疾病,身病就是指头痛、胃痛…等等,心病就是指满意、不满意的念头…等等。
4. 当知道-名之后,你会知道并了解苦、无常、无我 (一切存有的三个普遍持性)。苦()是就身体而言,且不是指特定一种苦,而是指一堆苦的集合体。所谓苦()是指对「事物的不可改变」不堪忍受之苦(比如「生老病死」你能奈之何呢);无常() 意指一切事物都变化不定。无我()是指一切事物都不能自主。世间万法都有这三种特性,而且必然如是、3恒常如此。
5. 接着,你会知道世俗谛(世间法的真谛),所有世间法你都能完全了知。举例来说,你会知道钱仅仅是一种金属或一张纸,只不过是大家认定它有价值而已(中译注:你不会再跟着大家假戏真作而只会逢场作戏),这种了悟便是觉知、正定及解脱智慧(觉定慧)。saccr 是真理、真谛的意思。如果就世俗分别而言是真谛(世俗谛),你会了知此世俗真谛;如果就自心亲证而言是真谛(第一义谛,或称胜义谛),你也会了知此第一义真谛(中译注:亦即你会了知一切万法的世俗谛乃至第一义谛)。鬼、神、地狱、天堂、罪报、功德等等一切万法有可由分别而知的世俗真谛,也有唯自心亲证乃知的第一义真谛。
6. 然后你会知道什么是佛陀?什么是宗教?「佛陀」是指具足解脱智慧而转迷为觉的人;「宗教」不是
指寺庙或教堂,而是一个庇护所。两个合起来你就会知道:「佛教(佛陀的宗教)」是指一个有丰足的觉知与解脱智慧的庇护所,而且这个庇护所不在外面,就在一个能觉知自己、内心又具足解脱智慧者的内在,或者说存在于一个具足清净、光明与寂静之心者的内在。
如果你只是研究而没有实际去练习培养觉知,那只是用脑子记一堆知识而已,而不是用心清楚见到或真正见到。当你完全地知道、见到并了解了世间法,你就不会再迷信执着世间法了。从培养觉知而生起的智慧是一种真见或洞见。
(二)第二阶段:此阶段是练习『知道念头的生起』。
你要继续培养觉知,当念头生起时,你应当见到它、知道它并了解它,但不要专注它,也不要停止培养觉知。当你能见到它时,念头就会慢慢变得越来越短了。当你能『感知或知道念头的生起』而觉知越来越强大时,你会生起智慧了知下列次第的事物(所缘、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