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体顶端
高一语文 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第1课时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导学案,了解作者、背景以及关于词的文化常识。
2.通过听录音,朗读诵读三首词,把握的朗读节奏,感知情感基调。
教学重点:掌握关于词的文化常识
教学难点:把握三首词的朗读节奏,感知情感基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板书课题)
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背景以及关于词的
文化常识。
2.诵读三首词,把握朗读节奏,感知情感基调。
第一个小循环
三、出示自学指导一(3分钟)
苏轼,字______,号__________,____宋文学家,_____词派的代表,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辛弃疾,字______,号________,____宋词人。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________为主,与_______并称“苏辛”。
李清照,号__________,____代女词人,她的词善用_______手法,独辟蹊径,语言______,在艺术上独有成就,被称为__________。她是宋代________词派的代表词人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女词人。豪放派:形成于中国宋代的词学流派之一。
第一个用“豪放”评词的是
豪放词特点:
豪放派的代表:
婉约派:宋词重要流派之一。
特点: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
四、自学展示,精讲点拨一.
1、子瞻 东坡居士 北 豪放 幼安 稼轩 南 豪放 苏轼 易安居士 宋 白描 清丽 易安体 婉约
2、苏轼 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宏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 苏轼、辛弃疾等
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柳永、晏殊、秦观、李清照等
第二个小循环
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二
阅读课文中内容(1分钟)通过阅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及工具书,解决字词的读音。
四、出示自学指导二(5分钟)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1、听录音朗读,思考本文的感情基调并划分节奏。
2、解读题目
3、朗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自学展示,精讲点拨二.
1.《念奴娇·赤壁怀古》 苍凉悲壮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豪壮
《声声慢》 深深的愁思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
六、课堂总结,构建思维导图。
课堂小结
豪放派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字幼安,号稼轩
婉约派 李清照 《声声慢》 号易安居士
七、整理知识,背诵记忆。
八、当堂训练,巩固运用。(6分)
背诵三首词
九、教学反思。
高一语文 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第2课时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诗歌,赏析写景、咏史、抒情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2、通过阅读诗歌,把握诗歌意蕴,品味典故所包含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品味典故所包含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赏析写景、咏史、抒情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学习目标:
1、赏析写景、咏史、抒情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2、把握诗歌意蕴,品味典故所包含的思想情感
第一个小循环
三、出示自学指导一(7分钟)
读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1、请具体说下,哪些句子写赤壁,哪些言怀古?
2、词的上阕描绘了怎样的赤壁图景?文中用了哪些传神的词语?请简要分析。
3、“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4、细读下阕中描写周瑜的句子,并分析周瑜的形象。
5、登临赤壁,作者为什么会想到周瑜?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四、自学展示,精讲点拨一.
(一)答案一:
1、 上阕:描写赤壁之景
下阕:抒发怀古之情
2、乱:山崖的险怪
穿:山峰的高耸
惊:巨浪的汹涌
拍:怒涛的力度
卷:波涛的强劲有力
雄伟壮丽、气势恢宏
江山如画
3、此两句,一承上,一启下,由描景过渡到写人,十分自然。“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也为下阕写周瑜作了铺垫。
上阙即景抒怀,通过描写古战场,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缅怀。
4、小乔初嫁了 年轻得志
雄姿英发 英俊潇洒 人才出众
羽扇纶巾 风流儒雅
谈笑间 指挥若定
强虏灰飞烟灭 足智多谋 从容破敌
年轻有为,风流倜傥,温文尔雅却又有雄才大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5、(1)原因:作者用周瑜来与自己作对比。周瑜年轻有为,江山美人兼得,春风得意,且有儒将风度,指挥若定,胆略非凡,气概豪迈。作者联想到自己功业无成、早生华发、坎坷不遇,徒有报国之志,因此就发出了“多情应笑我”的感慨,语似轻淡,意却沉郁。
(2)抒发了作者渴望报国却报国无门的惆怅,对自己年近半百却功业无成的感伤。
总结:念奴娇·赤壁怀古主旨归纳
1.(内容)作者通过写眼前赤壁雄奇的江景,联想到赤壁古战场的鏖战以及周瑜“雄姿英发”的形象。
2.(情感)作者吊古伤怀,借古传颂英雄之业绩,思自己历遭之挫折。不能建功立业,壮志难酬,词作抒发了他内心忧愤的情怀 。
第二个小循环
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二
四、出示自学指导二(3分钟)
读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结合课下注释翻译本词。
2、辛弃疾登上北固亭,极目远眺,为什么会想到孙权和刘裕?词人写这两位英雄人物寄托了自己什么情怀?
3、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4、诗人写佛狸祠下的迎神赛会的一幕景象,是什么心情?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
5、总结文中出典故,并指出这些典故的来源和作用。
五、自学展示,精讲点拨二.
1、江山依旧,却无处觅求,像孙仲谋一样的英雄豪杰。昔日繁华的歌舞台榭,英雄的业绩风流,总被历史的风雨吹得化为乌有。一抹斜阳映着丛密的草树,平常的街巷,人们说刘裕曾在这里寄住。想当年,他指挥的金戈铁骑,气吞万里,威猛如虎。元嘉年间,刘义隆草草出兵北伐,梦想如霍去病在狼居胥山封坛祭天,作为全胜的纪念,却不料只落得惊慌败北、狼狈逃窜。我从北方南来,已经有四十三年了,看着中原仍然记得扬州路上烽火连天的战乱场景。哪堪回首,而今侵掠中原的拓跋焘祠庙香火盛烧,一片神鸦鸣嗓,社鼓喧闹!靠谁来问我:将军年老,饭量可好
2、孙权:
他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曾打败来自北方的曹操的军队,保卫了家园。
刘裕:
刘裕的祖先由北方移居京口,刘裕曾经在这里起事,最后建立政权。为了恢复中原,他几次大举北伐。
建功立业,令人仰慕
表达自己力主抗金和恢复中原的伟大抱负,同时借古代帝王来讽刺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
借鉴历史,伐金必须作好准备,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
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表达了自己的隐忧:如今江北各地沦陷已久,不迅速谋求恢复,百姓就安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室臣民。表达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以廉颇自况,虽64岁仍想为国效力:可当政着不接受他的建议,又有小人挑拨,他感到悲愤,担心像廉颇一样被弃置不用。抒写了自己虽有远大抱负,而朝廷却不重用,壮志未酬的苦闷。而这正是全诗的主旨。
5、孙权:孙权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打败曹操军队保卫了家园 英雄,风流 表现了作者心中渴望,抗敌救国的热情。
刘裕:刘裕在京口起兵,最后建立政权为恢复中原,他曾大举北伐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表达了作者决心收复中原的伟大抱负
刘义隆:刘义隆在元嘉27年,草率出师北伐结果落得北望敌军而仓惶败还 元嘉草草,赢得仓皇北顾 借鉴历史委婉劝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
拓跋焘:拓跋焘击败王玄谟军队后,追击至瓜步山,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可堪 表达了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廉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 凭谁问 以廉颇自比,虽已年老仍想为国效力但不得,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的苦闷
课堂总结,构建思维导图。
七、整理知识,背诵记忆。
八、当堂训练,巩固运用。(6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材料写到京口北固亭风景,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
答案: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旧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蕴含着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思想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九、教学反思。
高一语文 上册 第三单元 第9课 第3课时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
课型:新授课 课时: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诗歌,赏析《声声慢》一词。
2、通过整理之前两节课的知识,对比三首词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赏析《声声慢》一词
教学难点:对比三首词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板书课题)
出示目标,明确任务。
学习目标:
1、赏析《声声慢》一词。
2、对比三首词。
第一个小循环
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一
四、出示自学指导一(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