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思路设计
一、导入
师:说到宋代的诗人、词人,我们一定会想到苏轼。事实上,我们接触苏轼并不是第一次。关于他,我们会有很多形容词,其中广为人知的便是"豁达"二字。但人并不是生来就豁达的,苏子亦是如此,他的豁达来源于"乌台诗案"。何为"乌台诗案"?请看屏幕。
元丰二年(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等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讽刺朝廷,随后又牵连出苏轼诗文为证,苏轼被逮捕入狱。因当时苏轼一案在御史台受审,御史台庭中有柏树,上有乌鸦数千,故又称御史台为"乌台",该案称"乌台诗案"。(当时苏轼多次上表,意在说明"王安石变法"太过急切,虽能增强国家实力,但由于赋税过重,老百姓生活困难。然而随着王安石变法的落幕,神宗接管变法,这一切都开始变得不同,苏轼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受到牵连。)
师:了解这一背景后,请同学们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完成《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自由朗读。好,现在请同学们齐读本词(读后纠正读音,点拨重点字词,此处省)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二、以景入情,感悟"豁达"
师:古人常借外在之景,抒内心之情。那本词中写了哪里景?抒发了谁的情?景情之间又说了谁的事呢?
生:赤壁的景。
生:苏轼的情感。
生:苏轼、小乔、周瑜的事。
师: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景、情、人的特点?
生1:赤壁之下,壮阔之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情;还有就是"雄姿英发"的周瑜,"早生华发"的苏轼,小乔没有直接说。但是历史上"小乔"是个大美女。(生笑)
师:很好,其他同学认同这个概括吗?(生认同)那我们就围绕这三方面展开学习。先看"景",壮阔之景,从何得知?
生2:上片,"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作者这里用了"大江",说明不是小江小湖,视野很开阔,所以才能看到被涛水带起来的石头,在空中乱飞,涛水也在不断地拍打着,浪花好像雪花一样,用了比喻修辞。整个画面就很汹涌澎拜,激荡人心。
师:也就是说,作者借助这些景物营造了一个"壮阔的视野",或者说开阔的"空间"。除了"空间"上的壮阔,还有其他的吗?
生3:时间。
师:怎么说?
生3:作者立于赤壁之下,想到了"千古风流人物",而且是"三国时期"的周郎也就是周瑜。他的思绪在这种壮阔空间中飘得很远,去了三国。时间一下子就跨越千年了。和前面的"空间"就好像构成了一个"立体坐标",时空交错。
师:你的"空间感"很好,数学学得不错吧?(生笑)请坐。他说到了"时空交错",为此还取名"立体坐标"。我们画一下。
师:在这样的"时空"中,我们不知道苏轼"站"在哪里,更不知道苏轼所说的"千古风流人物"、"周郎"、"豪杰"又在哪里。此景之下"遥想",苏轼会想什么呢?
生4: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瑜,佳人小乔。
师:能不能用现代语言说说这是怎样的周瑜?
生4:英俊潇洒、军事才能突出、自信有为。
师:哈哈,苏轼只想到了他们吗?
生5:不是,前面说了"一时多少豪杰",可能还想到了三国的曹操、诸葛亮、孙权吧,他们都是赤壁之战的主角。
师:那为什么这里只说"周瑜、小乔"?
生4:应该是苏轼觉得自己和周瑜有相似的地方,因为后面很明显,作者拿着他和周瑜在比较,雄姿英发和早生华发。
师:这是一个不错的思考,哪些方面相似?这里我们需要结合课外资料进行。
生6:年纪上,周瑜34岁,苏轼47岁;婚姻上,周瑜有小乔,但是苏轼这个时候的妻子王弗已经去世了;外表的话,一个雄姿英发,一个早生华发。
生7:还有成就,周瑜是大都督,但是苏轼这个时候是经历乌台诗案被贬,一个没有实权的团练副使,一个年轻有为,一个功业未成。
师:这样看,苏轼选择周瑜确实有其道理。面对如此明显的"区别",苏轼怎么做的?
生8:"多情应笑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师:怎么理解"笑"?按照常人的理解,难道不应该是难过吗?自己曾经也是有功名、有地位的人,如今却是虚职在外的团练副使。
生8:我觉得作者有点像在自嘲,就是"你看,我和他年纪差不多,我就没有那么大的成就",但其实作者是有过的,只是现在没有了,就很自然地在说这个事,没有藏着掖着。
生9:我觉得是作者在经历乌台诗案以后,不看重这些了。"一笑了之"。如果是以前功成名就那会,我觉得作者笑不出来,肯定会很伤心。
师:我们是否可以理解乌台诗案让作者明白了往日追求那些功名啊都是"空"的,作者看开了?
生10:我觉得是可以的,因为后面他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人生就是"梦"一场,梦是虚幻的,不存在,他说自己的人生像梦,就好像在说以前那些东西没有存在过,都是空的。端起酒杯,对月祭酒,那种感觉就是"我还给你,过往一切都还回去"。
师:听起来有点消极,是这样吗?
生6:不是吧,我反而觉得是一种"重生"。赤壁之战中周瑜、孙权、曹操、诸葛亮,这么多有才之士,现在都不见了,"浪淘尽",只有江水滔滔向东去,这就说明再有才也没用,时间会淘尽一切虚华。作者想明白了这一点。我觉得之后他不会再纠结这些功名了,就是有就有,没有就没有,不强求。
师:这种心态很好。好像放下了一种"执着"。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执着",执着于"第一"的好成绩,执着于得到某件东西,执着于这样那样。可是时间会告诉我们,执着没有用。苏轼领悟到了这一点。
师:所以有一次大晚上的他跑到夜市去喝酒,被一个流氓一样的人撞倒在地,他很生气,想上前去吵架,但马上他又笑了。后来给朋友马正卿写信说到这件事,他反而说"自喜渐为人不知"。一个在当时有那么大名气的人说"没有人认识我,我很开心",如果是以前他会怎么做?他会跑上去说"你知道我是谁啊?敢撞我"之类的。都不重要了,"苏轼"不见了,只有"我"。这就是苏轼的"豁达"。《念奴娇·赤壁怀古》教会我们的是一种面对人生的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