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观察Һ㊀
高㊀敏,邓留坤,党㊀娜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摘㊀要:生源地和校园地为国家助学贷款的两种贷款途径,国家助学贷款自实施以来为众多经济困难家庭和学生提供了有效的经济救援,其运行模式历经改革最终得以成型㊂通过比较生源地和校园地两种贷款的特征及异同,对运行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思考㊂结合两种贷款的特点,统筹利用政府㊁高校㊁教育管理机构及银行的优势,可以进一步提升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育人效果㊂
关键词:助学贷款;生源地;校园地;贷款模式
中图分类号:F832.479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4428(2021)41-0115-03
Analysisonthecurrentsituationandimprovementofstudentloaneducation
GaoMin,DengLiukun,DangNa
(Yangling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Yangling,Shaanxi,712100)
Abstract:Hometown-basedandcampus-basedaretwowaysofnationalstudentloan.Sincetheimplementationofnationalstudentloan,ithasprovidedeffectiveeconomicrescueformanyfamiliesandstudentswithfinancialdifficulties,anditsoperationmodehasbeenreformed.Bycomparingthecharacteristicsand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ofthetwokindsofloans,theproblemsintheoperationareana⁃lyzed.Combiningthecharacteristicsofthetwokindsofloansandmakingoveralluseoftheadvantagesofthegovernment,universities,edu⁃cationmanagementinstitutionsandbanks,theeducationaleffectofnationalstudentloancanbefurtherimproved.Keywords:studentlo
an;hometown-based;campus-based;loanmode
一㊁引言
助学贷款是国家利用金融手段对高校贫困学生进行资助的一种行为,始于1999年㊂自实施以来历经改革,为众多经济困难家庭和学生成功提供了经济资助,有效避免了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教育悲剧,极大地实现了教育公平㊂需要注意的是,国家助学贷款不是助学金,也不是奖学金,不是免费的资助㊂国家助学贷款最大的优点是学生在校期间不需要支付贷款利息,由国家财政予以贴息;学生毕业后,则需要按照贷款合同还本还息,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公布的同档次基准利率执行(远低于市面上的贷款产品利率)㊂助学贷款实行申请制,即首先要求贫困大学生按照要求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应申请材料,相关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获得贷款资助㊂资助金额和学历有关,按照目前的政策,研究生学历以下的高校学生最高每年可获得8000元贷款,研究生学历学生最高每年可获得12000元贷款;所贷金额应为1000的整数倍㊂
二㊁国家助学贷款发展历程
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自实施以来,在资助育人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㊂然而成绩的取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就政策演进而言,经历了萌芽㊁快速发展和调整发展三个不同的阶段㊂
(一)萌芽阶段
1986 1999年是国家助学贷款的萌芽阶段,这个阶段高校还没有扩招,全国教育系统也没有 助学贷款 这个概念,面向贫困学生的贷款被称为 贷学金 ㊂贷款资金来源为高校办学经费,由所在高校负责资金的发放和回收,中间没有银行的参与和管理㊂申请贷学金的贫困学生,在校期间无须支付贷款利息,毕业后由所分配的单位从其工资中予以扣还,交给当年就读的高校㊂贷学金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年贫困学生求学的经济压力,但高校毕竟为教育机构,没有政府的行政权威,也不擅长金融管理,在资金回收上则存在较大的隐患㊂
511
基金项目: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院内基金项目(项目编号:SK20-20)㊂
作者简介:高敏,女,陕西榆林人,硕士研究生,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邓留坤,男,云南玉溪人,硕士研究生,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㊁动物营养教学和研究;党娜,女,陕西渭南人,硕士研究生,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㊂
(二)快速发展阶段
1999 2003年是国家助学贷款的快速发展时期,其间每年均有政策调整㊂
1999年以来,高校开始全面扩招,在校生规模骤然上升,同时,高等教育也开始全面收费㊂高校扩招使得更多的年轻人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满足了人们求知的渴望和需求,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㊂然而,高额的学费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望而止步,基于此种考虑,1999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提出了国家助学贷款的概念和具体的实施办法㊂工行被指定为国家助学贷款的唯一金融机构,采用担保的方式进行贷款,首次在全国8个教育大市实施(北京㊁天津㊁上海㊁重庆㊁西安㊁南京㊁武汉和沈阳)㊂随后,国务院又相继颁发了‘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若干意见“(2000年2月)㊁‘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补充意见“(2000年8月),国家助学贷款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㊂贷款金融机构增加为国有四大银行,方式由担保贷款转变为个人信用贷款㊂学生成功获得贷款的比例大大提升,充分发挥了资助的本能作用,救济了相当多的高校贫困学生,使得他们顺利完成了学业㊂
2001年,教育部㊁财政部㊁中国人民银行㊁税务总局等部门对国家助学贷款的业务工作内容作了适当的调整㊂较为明显的内容主要有:尽快完善本系统内助学贷款呆坏账考核办法和核销损失的操作程序,充分调动基层机构和信贷人员开办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的积极性㊂只要基层机构和信贷人员规范操作,
并符合有关政策法规,对形成的国家助学贷款呆坏账,不应再追究经办机构和经办人员的责任;增加学生家长的责任,家长负连带责任㊂
2002年,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切实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工作做了进一步的细化指导,对贷款金融机构提出了具体的考核要求㊂学生的贷款范围和贷款额度均得到了扩充㊂
2003年,最早贷款的学生已经毕业,国家助学贷款回款工作提上了日程㊂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全国有高达20%的学生出现违约㊂承办贷款业务的银行消极放贷,部分高校也被通知暂停贷款㊂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面临巨大的考验㊂(三)调整发展阶段
2004至今,为国家助学贷款的调整发展期,在这个阶段,政策变动幅度较大㊂从原则上讲,不管出现任何问题,国家助学贷款的工作不能停滞,应尽可能满足在校学生的贷款需求㊂
2004年,‘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为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㊂如:经办金融机构进一步扩大,学生还款期限适当延长,在校期间贷款利息财政全部补贴,提出学生本金偿还宽限期,设立风险补偿金制度,建立学生信用档案等措施,调整了国家助学贷款的发展思路,促进了助学贷款工作的进一步的发展㊂另外,生源地贷款途径也首次提上章程㊂
2006年,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资助政策提出并予以实施,为我国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和西部地区人才队伍注入了大量年轻的新鲜血液,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实施和发展㊂
2007年,生源地贷款被列为国家助学贷款的核心业务,在湖北省㊁江苏省㊁陕西省㊁甘肃省㊁重庆市五个省市开展试点工作㊂2008年,财政部对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做出了积极的评价,并着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㊂从2007年开始试点工作,发展至今,我国大部分省市均有开展生源地贷款业务㊂国家助学贷款的实施方式由最初单一的校园集中办理模式,变为可选择在校园集中办理和在生源地单独办理两种模式㊂另外,代偿资助政策进一步发展,毕业生还款的能力有了稳步提升㊂
三㊁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途径
目前,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主要有两类途径,分别为生源地贷款和校园地贷款㊂在实际工作中,绝大部分高校根据自身情况适当选择㊂
(一)生源地贷款
生源地助学贷款是在学生户籍所在地办理的贷款㊂贷款发放方主要为国家开发银行(同时也鼓励其他金融机构参与承办),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㊂
与校园地贷款相比,生源地助学贷款需要学生和家长逐年申请㊁资助管理中心逐年审批和银行逐年发放,
程序稍微烦琐㊂具体为:每一学年,在高校开学前,学生和家长向学生生源地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交申请资料,提出贷款申请;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受理贷款申请,并进行申请材料的初步审查;国家开发银行负责贷款的终审,汇总资料,待学生确认贷款信息后发放贷款㊂
(二)校园地贷款
校园地助学贷款是在学生就读高校办理的贷款㊂贷款发放方为与高校合作的商业银行,学生为单独借款人㊂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实行 学生一次申请㊁银行分期发放 的管理模式,即在学生就读期间,学生一次性申请多个学年的贷款总额,不用逐年申请;但经办商业银行会逐年发放当年所贷金额㊂具体为:高校开学后,学生本人向高校提交申请资料,提出贷款申请;高校对申请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并提交至银行;银行负责申请材料的终审,并汇总所有申请者的资料;终审结束后,学校在固定时间内组织学生完成贷款合同;随后银行逐年进行贷款发放,直至贷款发放期结束㊂
四㊁两种途径贷款的异同比较
论文将生源地和校园地两种贷款途径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它们的共性和特性,总结如下:
(一)相同之处
都是用于资助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最高金额相同,学生在校期间利息均由财政补贴,还款都执行相同的
利率标准,还款年限相同㊂
(二)不同之处
1.贷款学生覆盖范围
按照目前的政策,已办理生源地贷款业务的省份,各机构应鼓励贫困学生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然而,对于全日制贫困研究生,因贷款金额较高㊁户籍多发生变动,且高校更熟悉其学业及其他资助情况,故原则上应申请校园地助学贷款,更有利于多方操作㊂
611
金融观察Һ㊀
2.借贷银行
生源地贷款银行主要为国家开发银行,另外还可有农村信用社等其他金融机构㊂校园地贷款银行主要为各高校合作的商业银行㊂
3.申请方式和时间
生源地贷款在学生户籍所在县(市㊁区)申请,开学前,逐年申请贷款;校园地贷款在学生所在高校申请,开学后,可一次申请多学年贷款㊂
4.还款对象和方式
生源地贷款还款对象为学生和家长(或其他监护人),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还款;校园地贷款还款对象为学生本人,还款由经办商业银行在学生账户上直接扣除㊂5.违约责任
若学生失信产生违约,生源地贷款风险补偿金由学生生源地资助中心承担,校园地贷款风险补偿金则由政府和高校承担㊂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校园地和生源地助学贷款,不能重复申请,贫困学生只能选择其中一个进行申请㊂
五㊁两种贷款途径在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生源地贷款和校园地贷款均属于国家助学贷款,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贫困家庭和学生的入学难问题,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好评㊂然而,在运行过程中发现如下问题:(一)贷款盲区
熊乃瑾个人资料国家助学贷款网络虽然很大,但并没有遍及全国,存在少数学生无法成功申请的个例㊂个别贫困学生就
读的学校,不符合生源地贷款的要求(教育部公布,且在国家开发银行助学贷款系统备案和有效),无法办理生源地贷款;且就读高校所在省份没有开通校园地助学贷款服务,最终导致该贫困学生无法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严重影响其学业的完成㊂(二)贷款管理
银行属于专业机构,擅长贷款的贷前㊁贷中㊁贷后管理,但由于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特殊性,除银行外,高校㊁政府㊁教育管理机构均参与了管理,他们都付出了努力㊂但贷款管理所产生的贷款风险却由高校或者教育管理机构来承担,专业性不强,缺乏良好的市场运作率㊂再者,无论高校还是教育管理机构,专门从事学生资助管理的人员本来就少,导致贷款管理工作繁多杂乱,更加容易出现混乱㊂(三)违约风险
本着 能贷尽贷 的原则,最大限度缓解贫困学生入学经济困难,国家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借贷需求㊂但不可否认,当下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助学贷款不诚信行为(如校园地贷款:贷款前虚构贫困材料㊁贷款期间不正当高标准消费㊁贷款后反复流动直至消失),这些违约现象一旦发生,无论是对银行,还是高校㊁政府,都会给收贷和追偿造成困难㊂校园地贷款属于信用贷款,无须学生担保和抵押,学生发生违约的可能性较大㊂对于校园地贷款承接方商业银行而言,本金无法收回,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校园地贷款存在惜贷现象㊂六㊁改进国家助学贷款模式的思考及建议
针对生源地贷款和校园地贷款两种途径各自的特点,统筹利用政府㊁高校㊁教育管理机构及银行的优势,可以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系统,提升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育人效果㊂(一)政府调控
生源地较校园地贷前信息更为准确,且有共同还款对象,因此,生源地贷款的风险压力较小㊂政府可宏观调控,鼓励贫困学生申请生源地贷款㊂国家助学贷款都是有财政贴息的,在校期间学生不用承担利息,因此,政府在贷款利率方面可以差异化对待,即校园地的贷款利率可以适当高于生源地贷款利率㊂另外,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失信学生的行为进行曝光和处罚,更有利于减少失信行为,完善助学贷款系统㊂
(二)银行管理
在所有的贷款管理方中,银行是最专业的㊂因此,在国家助学贷款的贷前㊁贷中和贷后管理上,银行可以提出更为有效的管理办法㊂如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制定贫困生认定体系,建立贫困生数据库和诚信数据库㊂将数据库中的信息定期进行更新,并适时将更新的数据反馈至高校和教育管理机构,提出预警机制,帮助其他管理方甄别贷款人员信息,共同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违约率㊂
(三)高校教育
利用高校的教育优势,加强对学生的贷款政策宣讲和诚信教育,潜移默化感染学生,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消除不诚信行为,降低违约风险㊂
如:每年可组织学生开展诚信签名㊁承诺活动,各类诚信主题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全面宣讲助
学贷款政策,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对贫困学生的关爱,让学生保持感恩之心㊁上进之心㊂同时,也要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升毕业生还款能力;加强失信行为的惩戒,加大震慑力度,刚柔并济,切实做好学生的诚信教育工作㊂
七㊁结语
综上,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实现从无到有㊁从有到精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生源地助学贷款和校园地助学贷款为主的贷款途径,极大地帮助贫困学生实现求学梦想,对我国的教育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㊂在实际操作中,应尽可能全面考虑两种途径的优缺点,充分考虑高校㊁政府㊁银行和教育管理机构的能动性,调动一切有利因素,辩证实施,解决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㊂
参考文献:
[1]王青阳.论我国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完善[D].呼
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8.
[2]孙涛,高清晨.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的伦理困境及其突
围[J].高教探索,2020(12):17-21.
[3]严雪.两种贷款模式比较视角下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业务
研究[D].厦门:华侨大学,2017.
[4]王菡菡.大学生国家助学贷款诚信缺失原因及对策探
究[D].武汉:湖北工业大学,2013.
[5]赵媛.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发展策略研
究[J].江苏商论,2018(5):82-85.
[6]李旭峰.高校贫困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还贷思考:以
国家开发银行为例[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8,26(2):52-54.
[7]于基伯.大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过度需求及其违约风险
防范研究[D].徐州:中国矿业大学,2019.
[8]胡海青.国家助学贷款 应贷未贷 问题的经济分析:基于政策租值攫取空间的视角[J].高教探索,2020(10):123-128.
711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