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优秀案例——《大学计算机基础》:以智能·赋能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和案例的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
授课对象:大一新生(约3000人/年)
课程性质:信息能力模块(计算认知层),0学分,16学时
课程简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面向全校大学生信息素养和应用创新能力培养的第一门课,肩负着计算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计算思维培养的重要使命,肩负着新时代大学生跨学科计算机创新能力的培养任务。
案例简介: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大规模通识教育课程,具有覆盖专业多、学生差异大、课程学时少、知识点更新快、课外学时有限、实验室有限等诸多特点。随着各学院对学生的新技术知识能力的要求和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学团队重新审视课程目标,修订课程大
纲,优化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元素,开展了以“智能·赋能”为核心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通过近年来的课程实践,获得较好成效。建设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以智能·赋能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建设框架
以智能·赋能为核心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有:
(1)加强课程内容建设,提升大学生智能技术实践能力。
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一系列快速发展的新技术,是计算机与多学科融会贯通、跨界创新工程教育的基础。作为大学生计算机通识教育的基础课程,团队围绕我校“智慧交通”特近年来重点设计和开发如无人驾驶、开源硬件等系列新实验。
(2)优化教学模式,助力大规模赋能教育实施。
“大班授课、小班实验”,是传统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模式,但仅基于实验室单一场所的教学会受到学生规模、学时数以及实验室容量的限制,课程中的很多实验内容,尤其是智能技术硬件实验很难安排全校3000人规模的实验开展。如何实施是赋能教育落地的关键,“线上MOOC+线下实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改变和优化实验的利器,有利于赋能教育的大规模实施。
(3)价值塑造,为学生整个大学阶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课程团队将能力培养、思维模式转变和价值塑造相融合,将课程思政和教学设计、教学体系、教学资源库、线下实验教学紧密结合。课题团队结合时事政治,形成了与之密切相关特别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多元化思政内容,使“大学计算机基础”不仅为后继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更潜移默化中为整个大学阶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主动担负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案例蕴含的思政元素分析
团队在课程建设、研究和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爱国主义教育、智慧交通(无人驾驶)特为主的家国情怀、强国意识、工匠精神、安全教育、社会责任等多元化思政元素。“家国情怀”是道德层面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取向,“工匠精神”是职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强国意识”是民族崛起的目标和中国梦的表达,“安全教育”是新形势国际竞争中的思考和行动,这些元素构成了社会责任和学生核心价值观。
课程具有明确的“智慧交通”特定位,思政元素和课程案例密切结合。例如,家国情怀:无人驾驶中高速网络的重要性与华为5G事件;强国意识:无人驾驶中开源软件应用与国有自主可控操作系统研发;工匠精神:无人驾驶中人工智能模型优化与实验对比、科学并精准的数
据描述;安全教育:交通出行大数据保护与赴美上市事件;社会责任:结合各自专业发展与创新,担负时代和社会责任。
案例教学整体设计
计算机课(一)教学设计
智能技术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怎样的实验内容能够体现智能技术的特,并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开阔视野,更好地结合并辅助学校各专业课程的学习呢?课程团队围绕“智慧交通”双一流目标,提出了基于开源的智能驾驶实验教学内容设计与实践。从2017年至今,在实验室增设智能小型无人车、交互机器人和百度无人驾驶车等中小型设备,基于这些设备开发的实验,拓展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验广度和深度。
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遵循循序渐进、由简入繁的学习路径不可或缺。在实验资源设计时,结合学生基础的差异和实验室资源现状,设计了如下实验资源(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