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加固框架梁的原理与施工技术探讨
张浩
(香港华天国际都市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碳纤维材料加固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型结构加固方法。某1l O kV变电所户内电容器爆炸引起火灾,导致电容器室框架梁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危及结构安全,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经分析比较多种加固方案,最终采用粘贴碳纤维布对该框架梁进行加固。
关键词:碳纤维布;加固
1碳纤维加固结构构件技术简介
碳纤维复合材料[C arbon Fi be r R ei nf or c ed Pl ast i c)加固修复混凝土结构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型加同技术,该项技术是将碳素纤维这种高性能纤维应用于土木工程,利用树指类材料把碳纤维粘贴于结构或构件表面,形成复合材料体(C FR P),通过其与结构或构件的协同工作,达到对结构构件补强加固及改善受力性能的目的。
2碳纤维加固结构构件技术原理
碳纤维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弹性模量、重量轻及耐腐蚀性好等特点,其抗拉强度是普通钢筋的十倍左右,弹性模量略高于普通钢筋的弹性模量。加同修复混凝土结构所用碳纤维材料主要为二种:碳纤维材料与配套树脂。其中碳纤维的抗拉强度为建筑钢材的十倍,而弹性模量与钢材相当,某些种类(如高弹性)碳纤维的弹性模量甚至在钢材的两倍以上,且施t性能与耐久性良好,是一种很好的加同修复材料;配套树指则包括底层树脂、平树脂及粘结树脂,前两者的作用是为了提高碳纤维的粘结质量,而后者的作用则是使碳纤维与混凝土能够形成一个复合性整体,并且共同T作,提高结构构件的抗弯、抗剪承载能力,达到对结构构件进行加同、补强的目的。
3加固工程概况
某110kV变电所建于2000年,因电容器室爆炸燃烧,第二榀框架梁遭到破坏,保护层混凝土开裂、酥松、剥落,下弦钢筋变形较严重,钢筋受力截面削弱,危及结构安全。影响电力的安全生产。经基建部门、设计部门、加固公司等单位专家一起进行分析比较,选择粘贴碳纤维布进行加固,防止大梁的过度变形,延长梁的使用寿命。
4碳纤维布加固框架梁设计
4.1碳纤维布加固的前提
首先,利用回弹法对框架梁混凝土进行检测,以供加同参考。经检测,混凝土的实际强度为C30。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混凝土、钢筋的受损情况,考虑提高框架梁的抗拉强度等级,为此,将610m m宽的碳纤维布裁成两半,分两层粘贴在框架梁的底面及两侧,加固后,增加了原受拉钢筋面积,弥补了由于原钢筋变形而造成的截面削减,构件的承载力得到加强,而且,总体配筋率Pr ai n P≤p m ax,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4.2碳纤维布的设计
在受弯加同时,应使碳纤维片材的纤维方向与受拉区的拉应力方向一致。因梁底宽度为350m m,而碳纤维布的宽度为610m m,兼顾加固时碳纤维布的幅宽效应及框架梁下的受拉范围,考虑将碳纤维布裁为两半。一层为300m m宽,一层为
4.3具体实现原理:
首先经过指纹采集设备采集指纹并进行预处理后存储到数据库中,建立特定的数据库后便于以后进行指纹比对。在进行指纹图像预处理的过程当中我们会广泛的应用到小波技术,经过降噪、增强等处理后就可以拿来进行指纹匹配了,首先我们要对需要的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目I j i『很多学习算法都能用来训练多层神经网络系统,例如反馈传播算法。共轭梯度算法也是一种改进了的多层感知训练方法,它适合于具有大量输出节点和分量的网络,其它还有快速传输、联机反向传输、批营反向传输以及共轭梯度
下降法等也都能够用来进行神经网络训练。
在利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识别之前,首先要从指纹中提取特征向量,因此,要从增强后的指纹图像来获取定向直方图,并通过直方图判定参考点及参考点涉及的范围。在去噪后的指纹图像中预定感兴趣区域周围的参考点,然后嵌入到细胞中,我们认为在不同的同心带周嗣的参考点作为特征点提取。
5指纹识别系统性能指标
5.1拒真率测试:每个手指采集到的5幅不同指纹图像两两进行匹配,共进行5"4"1212=120次,匹配失败的次数除以总数得到的数值为拒真率。
5.2认假率测试:任取2个不同手指共5"10幅图像交叉实验,以一个手指的一幅采样图像与其他手指中的一幅进行匹配,这样组合匹配共需((5}i0)*10/2)=250次。匹配失败的次除以总得到的值称为认假率。
5.3识别率:任取一个手指的一幅图像与其他所有图像进行交叉实验,这种匹配组合需要50"49/2=1225次。匹配成功数除以总数得到的数值称为识别率。
6总结
指纹识别系统是一种新型的信息安全产品,采用近年来新兴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它利用每个人的指纹
特征独一无二而且终生不变的特点,可替代密码识别个人身份,是目前已经成熟并己进入市场的产品。目前我们已经开发有指纹识别门禁系统和指纹识别考勤系统,除此之外,还可进一步开发银行指纹保管箱、社会医保、考场以及会场进出的身份认证系统等等。由于采用了体积小巧的半导体指纹采集器,这样可以安装在键盘或鼠标上,因此还可以开发应用于计算机访问控制。计算机信息资源保护和电子商务身份认证等多方面的应用系统。
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争门经营指纹识别产品的公司,但大都是代理国外产品,真正独立开发,有自主产权的产品不多。综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考虑,我们现在应该加大投入进行相关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争取在指纹识别方面尽早赶上先进国家的水平。
参考文献:
【1J沈亚强.低信噪比语音信号端点检测与自适应滤稿t l Jl.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1(3).
【2】李文澡等.指纹信号的识别特征提取与处理技术Ⅱ】.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6).
2008年第6期
碳纤维布的主薹力学指标
l抗拉强(M pa)l弹性梗(M pa)I珏伸单(%) I技术规程指标l2300022.1x105≥1.4-
配套树脂粘结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指标:
剪切强度拉锋强度弯曲觳
正控牯结强度(M pa)
(M p a)(I'dp a)(M p a)底层树腊
技术规程指标≥2.5.且大千漉凝土执拉|量度的1.2倍
栈乎树膳
,帖缩树脂技术娩程指标同底层树膳≥1023024.0 5施工准备
5.1主要材料:底胶、粘着胶、碳纤维布。
5.2辅助材料:低速搅拌器、专用滚筒、角向磨光机、剪刀、凿.子、刮板、吹风机、榔头、量具等。
5.3搭设脚手架:
按安全规程要求搭设好脚手架,高度以满足施工要求和施工方便。
6施工程序
表面处理—修补平一定位、下料一胶料配制一粘贴碳纤维布一表面防护一检验、验收。
7施工方法
7.1表面处理:清理粘贴部位混凝土表层,打磨平整,并用M A砂浆修补,平整度应达到5m m/m;框架梁、柱节点转角粘贴处须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小于20r am。表面打磨后用吹风机吹净,并用PI'剂清洗干净。
7.2修补平:被加固的框架梁混凝土保护层部分疏松,应清除直至露出结构层;局部裂纹、蜂窝用M A砂浆修补表层修复平整。
7.3胶料配制:按称量比例调制粘结胶,调制前对A、B两组按规定比例分别搅拌,混入后再充分搅拌。
7.4粘贴碳纤维布: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将配制好的粘结胶均匀涂抹在粘贴部份的混凝土面层上;铺贴碳纤维布,并用滚筒沿碳纤维布纤维方向多次滚压,使粘结胶充分浸透纤维中。
7.5表面防护:在粘贴好的碳纤维布最后一层均匀涂抹一道
2008年第6期粘结胶。
7.6检验:粘贴完工后,按规程进行检验。
8施工要求
8.1表面处理:混凝土表面应露出结构,本体洁净。构件转角应成圆弧状,半径不小于20r am。
8.2修补平:经表面处理后的粘贴面平整度应达到5m m/m,有段差转角部位、凹凸部位应用M A砂浆平,抹成平滑曲面。
8.3胶料配制:胶料应严格按比例配制,调胶使用的工具应为低速搅拌器,搅拌应充分均匀,配制搅拌后的胶料应无沉淀、差气泡,并应防止灰尘杂质混入胶料。
8.4粘贴碳纤维布:应按设计要求裁剪碳纤维布,不得损伤横向织物面。涂抹粘结胶应均匀,铺贴应平整无气泡。
8.5表面防护:在粘贴好的碳纤维布上应涂抹粘结胶一道,进行防护。涂抹应均匀充分,不应漏涂。
8.6检验:粘贴完工经固化后,进行检验。密实度可用小锤敲击构件粘贴表面,通过不同声音判别密实情况。密实度应达到相关规定,否则应重新修补后再检验。碳纤维布加固方法
9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
9.1纤维产品应按设计图纸要求选用,技术指标必须符合有关规定,所用纤维产品应有产品质保书。
9.2粘结胶料应按设计要求选用,符合基本性能要求,所用胶料产品应有产品质保书。
9.3施工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
10结论
根据加同原理可知,在施工前必须选择合适的粘结剂,认真查看材料的质保书及使用说明,掌握材料的各有关参数,以确保它有足够的强度,能保证碳纤维丝共同工作,同时又确保碳纤维布与结构共同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参照使用说明,每道胶都必须处理好,特别是粘贴碳纤维布的胶,应尽可能让胶充分地渗入到碳纤维丝之间(细部空鼓处,可用针筒注射胶),确保相互共同工作。通过对某110kV变电所工程实例的施工操作,深深体会到碳纤维结构加固技术简介中介绍的各项优点,该f T程施工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仅使用了简单的脚手架。而且,碳纤维布裁剪非常方便.可以根据形状及尺寸随意裁剪,在各种支架的遮挡处可以随意穿过,施工非常方便;另外。从2005年4月28El 加固后到现在,一切使用良好;该工程从开工到结束仅7天(包括搭、拆脚手),工程总费用仅为16772.00元。
由此可见,碳纤维材料加固结构技术的优点很明显,应用前景很光明。
11、探讨
粘贴碳纤维结构加固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加固技术,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已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在混凝土结构的加同中,碳纤维布主要是分担钢筋的受力,即碳纤维布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结构构件的抗拉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减少裂缝的开展。那么在正常使用状态中,碳纤维布与钢筋混凝土一起各发挥了多少作用呢?它们的应力状态如何呢?在其它结构中,碳纤维布能否也起到加强抗拉强度的作用呢?这些问题有待工程技术人员进一步研究、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