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英雄事迹简短精选六篇
抗疫英雄事迹简短精选六篇
导语:没有⼈⽣来就是英雄,总有⼈⽤平凡成就伟⼤。这⾥励志故事⽹的⼩编为⼤家整理了六篇简短的抗疫英雄事迹,希望你们喜欢。
江疏影多大
篇⼀:
章子怡素颜他是院长,也是病患。他叫张定宇。作为收治患者最多的武汉⾦银潭医院的⼀院之长,他另外的⾝份是⼀名渐冻症患者。⾏动不便的他,已在抗疫⼀线坚持了30余天。每天接上千个电话,处理⽆数突发事件的他,⽆暇顾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妻⼦,始终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他说:“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但不是个好丈夫。我们结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体扛不过去,怕失去她!”别⼈眼⾥风风⽕⽕的铁⾎男⼉,害怕失去挚爱的缱绻,湿了他的泪眼。⼀天睡眠不到两个⼩时的张定宇,正在和病魔争夺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抢回更多的病⼈。”“以后我会被固定在轮椅上,我现在为什么不多做⼀点?”张院长,您舍⾝忘我、⽆私⽆畏的爱民情怀,英雄硬汉形象彰显。
举报信格式
篇⼆:
1⽉29⽇这天,上海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华⼭医院感染科主任张⽂宏,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了⼀段话:这⼀次我做了⼀个决定,所有从年底到现在为⽌的医⽣,全部换掉,全部换岗。换成谁?换成科室⾥所有的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在宣誓的时候不是说吗,把⼈民的利益放在第⼀位,迎着困难上。
所以我开了个党⼩组会议,说共产党员的⼝号你平时喊喊可以,但这个时候,我不管你有什么想法,对不起,现在你马上给我上去,不管你同意或不同意,都得上去。⼼理上为了信仰上去也好,是因为党的约束上去也好,没有讨价还价,必须得上去。”⼀席话,充满正能量!
意外成为“⽹红”之后,很多媒体要采访张⽂宏,但他都⼀⼀拒绝了。“多⼀些时间,我们就可能多救⼀个病⼈。”
篇三:
李兰娟,中国⼯程院院⼠,中国感染病学家,她主要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作,擅长各类肝炎、感染性疾病、新发突发传染病诊治。在2003年⾮典型肺炎肆虐时期,她提出系列的防治措施,为浙江取得抗击“⾮典”胜利发挥了关键性作⽤。
在春运临近⾼峰,武汉疫情呈蔓延趋势时,她顶着压⼒,⼏度建议“封⼀座城,护⼀国安康”。党中央迅速采纳了她的建议,有效遏制了病毒的扩散,这⼀举措不知让多少⼈保住了健康和⽣命。
73岁的李兰娟院⼠还主动请缨,进驻武汉,和武汉的医护⼯作⼀起接诊病⼈。她是⼀个不折不扣的医⽣。七⼗多岁的⽼⼈,⼀连7天每天只睡三个⼩时,她怕⼀眨眼,鲜活的⽣命会从她指间溜⾛。
她抢在时间的前⾯,率先推出阿⽐朵尔、达芦那韦新冠肺炎,有效抑制了新冠肺炎病毒。她为了尽快到“对症下药”的疫苗,她率领科研团队,⽇夜兼程。
她是我们⽣命的守护神。
篇四:
“我们的年夜饭,是⼀份简单的盒饭,没有桌椅,就站在⼀边,蹲在⾓落捧着碗吃。”
交通银行信用卡进度1⽉24⽇的除⼣夜,注定是个不眠夜。挖机⼯⼈王伟接到施⼯通知,当天下着⾬,他戴着厚厚的⼝罩,踩着泥泞的地⾯,像战⼠⼀样,扎进⽕神⼭医院的施⼯现场。
2⽉2⽇,武汉⽕神⼭医院如期交付。10天10夜,这背后是近7000余⼈的鏖战。⾼强度劳动下,每⼀名建设者虽然⾮常疲惫,但王伟说⼤家都很亢奋,像“打了鸡⾎⼀样”。
还有⼀个开挖掘机的⼩伙⼦,听说⾃⼰驾驶的挖掘机被称作“蓝忘机”,通过直播成为⽹红之后,忍不住对着记者侃侃⽽谈:“以后我的⼩孩⼦⼤了,我肯定也是要当爷爷的嘛,我可以跟我孙⼦讲讲,我们以前为了⼤武汉,为了祖国,做出过贡献!”
篇五:
白百何 感情现状2⽉12⽇晚,早过了下班时间的急诊科护⼠王欢欢脱下防护装备,正⽤⼿轻揉⾃⼰的脸,想缓解⼀下长时间穿戴隔离⾯罩在脸上磨出的印记。虽略有疲⾊,但她的眼眸⾥仍透着刚毅与坚定。
在疫情期间,王欢欢不仅承担急诊科的本职护理⼯作,还是医院发热门诊的专职护⼠。春节前她就进⼊发热门诊值守,连续在⼀线奋战⼗天,整个春节假期都没有休息。有同事关⼼她“别这么拼,休息⼀会”,她笑着反问“没事,我是党员,关键时候我不上谁上”。⽼家的亲⼈曾问她“春节还回来吗?”,她
只能推说⼯作上忙可能还回不来。她不敢告诉年迈的⽗母,⾃⼰在“危险”的地⽅值守,对年幼的孩⼦也只能忍下思念,早早送回⽼家,连年夜饭也只是在医院匆匆对付。
每次进⼊发热门诊⼯作王欢欢都要穿上厚重的防护服、防护⼝罩和护⽬镜,为了减少防护装备的穿脱次数,她时常长时间不吃、不喝、不上厕所⼯作,毫⽆怨⾔。
她因为基础扎实、技术到位,还同时承担起发热门诊护理带教⽼师的职责,指导进⼊发热门诊增援的护理⼈员及收款处⾮医⼈员如何做好防护、规范⼯作。每天下班前,她都抽出时间耐⼼指导年轻护⼠解决发热门诊⼯作中遇到的问题。不仅如此,细⼼的她还发现进⼊发热门诊的患者⼤多⾮常紧张、害怕,她就主动和患者聊聊天、说说话,安慰他们。不少患者在她的疏导下平复了⼼情,每每看到患者放松后的神情,她都感觉⼯作没有⽩费,⾃⼰⼼⾥也暖呼呼的。
在与疫情的正⾯交锋中,发热门诊的⼀线医护⼈员是冲锋在前的排头兵,他们奋战⼀线,尽⼰所能,为守护⼈民众健康贡献着⾃⼰的专业⼒量。
篇六:
李⽂亮(1985年-2020年2⽉6⽇),男,籍贯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武汉⼤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毕业。⽣前为武汉市中⼼医院眼科医⽣。李⽂亮因最早于2019年12⽉30⽇向外界发出防护预警,⽽被称为疫情“吹哨⼈”。
赖雅妍
2020年1⽉8⽇,他接诊了⼀位82岁的⼥性患者,就诊的疾病是急性闭⾓型青光眼。他说:“我们平时接触患者也没有做特殊防护,病⼈来的时候也没发热,我就⼤意了。不过,第⼆天也就是9号,她就发烧了。等她CT做完,我就⾼度怀疑她是病毒性肺炎。因为CT显⽰,她的症状是‘双肺磨玻璃样病变’,这是病毒性肺炎的表现。⽽且,已经排除了常见病毒感染,⽀原体、⾐原体感染等情况。不过,因为医院还没有⽤于检测确诊病⼈的试剂盒,当时并没有给她确诊。她1⽉8号住院,我1⽉10号就出现了咳嗽症状。随后他的病情也发展出现严重症状,并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在住院期间他说:“疫情还在扩散,不想当逃兵。恢复以后还是要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