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2021
电影《夺冠》以鲜明的类型特征进入主流电影市场,累计获得8.36亿元票房,流媒体平台累计播放1.6亿次,带动“电影中国女排”“电影夺冠”“电影夺冠提档”等微博话题浏览及互动讨论量超过17亿次,线上线下激起了观众极大的情感共鸣;在艺术成就上,一举斩获第33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故事片、最佳编剧和最佳摄影三个重要奖项。在“女排精神”“新主流价值”“体育精神”“中国故事”等多个话题下引领舆论,评论者众,多数观众认为影片呈现了历史变迁下的动态景观,在国家和民族的宏大叙事下,延续了“女排精神”传统。部分体育研究学者认为,该片严肃思考了体育和体育人文精神内涵,呼吁体育强国、以体育影视文化建构多元文化身份;亦有学者透过《夺冠》的“内卷化”现象,指出影片成功的数据化效果得益于艺术创作之外的技术与资源的追加,“是多种力量在艺术平台上博弈的产物。”[1]2008年奥运会催生了一批优秀的体育题材影片,2022年预计将迎来新一轮的国产体育题材影片创作高潮,国产体育题材影片在类型、剧作结构、拍摄手法上极具创作潜力和前景。电影《夺冠》在创作理念、题材类型、剧作结构、人物塑造以及拍摄技术等多方面均有突出贡献,值得借鉴。一、超文本叙事与国际化视野从创作理念上来看,影片在超文本叙事下呈现出一种新的本土与世界对话的关系。当今世界正经历广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变革,互联网技术的智能迭代、日新月异的媒介和社会环境,改变了原有的世界格局。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增强与民族自信心的提升,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不再是以往对于国际社会的想象,体育题材影
片的创作不再局限于国内传播,而是立足于国际化视野,呈现出一种融合、渗透、合作的对话关系。在此背景下,影片《夺冠》将叙事置于中国本土的历史语境中,以中国女排近40年的发展历程为主线,讲
述了从1980年备战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到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支“五连冠”队伍,从20世纪90年代陷入低谷、默默无闻到雅典奥运会“女排精神”重现,从2008年女排重整旗鼓到2016年里约奥运会再次创造奇迹的故事。影片蓄意以女排运动窥视时代变迁中的国家意志、人文精神和社会心理变化,为时代明德、为时代画像。叙事文本嵌入国际化语境,以“女排精神”为代表的传统精神文化符号,历史性地呈现了集体的怀旧情绪与心理诉求。主创把观众从历史的经验中解放出来,创造新的情景,重构本土与世界的关系与记忆,
并在变动关系中延展其文化意涵。
影片前半段,20世纪80年代集体主义大环境“只有我们,没有我”,受技术和资金条件的限制,“把网升高十五厘米”地重复训练成了每个球员吃苦的“标准”,“拼命夺金”是举国愿望,“团结起来、振兴中华”是彼时的主旋律,“赢”是每个中国人的家国意
义。影片后半段,主教练郎平(巩俐饰)以改革者的形
象提出“大国家队模式”,全球聘请教练,搭建复合
型教练团队;以首发和非首发的轮换机制排兵布阵;
大规模选拔人才,重视人才培养,注重运动员个体的成长,充分了解运动员的优势、爱好和行为动机,尊重运动员人生道路的选择。从战略、战术层面决策和治
【作者简介】 卿 清,女,辽宁辽阳人,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艺术学理论博士,主要从事影视评论、艺术学理论、媒介传播研究。卿 清
电影《夺冠》对体育题材影片创作的启示
GENRE AND SUBJECT类型与题材
理,以大国的财力、物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与国际社会平等对话与交流。倡导尊重个体的快乐排球、快乐体育理念,强调“内心强大了就不会把‘赢’作为比赛唯一的价值”。
《夺冠》将对抗叙事文本的“燃点”、本土社会爱国情绪的“燃点”与时代发展的“燃点”融合在一起,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化思维和大国理念统一在同一共时性文本当中,实现了超文本叙事的共时性传播。从文本外部来看,这种精神文化因跨媒介传播而实现了超文本呈现,进而延展了影片内涵,并在“主旋律”与“商业”的博弈过程中,到了民间情绪共振的最大公约数,呈现出特定文化空间下超文本的文化意义与价值。
二、现实主义类型的突破
从题材类型上来看,“在所有的艺术表现中,电影被认为是呈现‘体育’最为逼真、华丽且丰富的媒体,电影也利用‘体育’生动的情节而形成一个实质的电影类型。同电影一样,体育比赛本身同样具有叙事结构”[2]。一方面,体育影视创作与体育赛事、体育事业的繁荣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体育话题的开放性、全民参与性,为体育题材影片传递正向文化价值增加了更多的曝光率和关注度。另一方面,电影的类型化呈现,既是一种静态模式又是变动的系统,在特定的叙事成规下,重构出一种新的文化内容。时代语境、社会文化心理、经济发展状况等变动因素均持续地重塑着电影的类型模式。
在国外,体育类型片是好莱坞商业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纵观国外影坛,从早期的故事片《洛奇》(1976)、《愤怒的公牛》(1980)到近20年来的奥斯卡获奖影片《拳王阿里》《奔腾年代》《百万美元宝贝》《摔跤王》《弱点》《斗士》《点球成金》《奎迪》《藩篱》《我,花样女王》等,经典佳作迭出,体育电影以扣人心弦、紧张刺激的体育竞技场面与个体成长的励志桥段交叉出现,长期以来一直都受到观众和评委的青睐。同时,体育题材的纪录片也同样受到关注,如《拳击少年》(2000)、《轮椅上的竞技》(2006)、《不可击败》(2012)、《伊卡洛斯》(2018)、《徒手攀岩》(2019)、《滑板少年》(2019)等。
我国体育题材影片整体的创作格局并不繁荣,影片主题叙事经历了从极化国家民族精神、渴求民族话
语的宏大叙事到对个体的人文关怀、再到进行商业化探索的流变脉络。《体育皇后》(1934)、《女篮5号》(1958)、《冰上妹》(1959)、《水上春秋》(1959)、《乳燕飞》(1979)等风靡一时的影片曾较集中地呈现了以为国争光、获得国际认可最终达到情节的制高点。其中,影片一度在叙事层面寻求故事性和艺术性的双重表达,强化对生命个体的关怀。如影片《沙鸥》(1981),因主题强调“拼搏奋斗”“自我突破”“生命力量”,脱颖而出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作。20世纪90年代的体育题材影片如《来吧,用脚说话》(1992)、《赢家》(1995)、《黑眼睛》(1997)渗透出情感挖掘和艺术处理技巧,但仍贯穿着为国争光等宏大理想。2008年奥运会催生了《一个人的奥林匹克》(2008)、《买买提的2008》等奥运献礼片以及具有很强故事性的《筑梦2008》《加油中国》等体育题材纪录片。这些影片由于创作背景的局限,过于关注竞技胜负,过于程式化地塑造人物而缺乏情节的复杂性。《头文字D》(2005)、《大灌篮》(2007)、《功夫》(2010)、《破风》(2015)、《飞驰人生》(2019)、《攀登者》(2019)等影片努力在商业道路和娱乐精神上投石问路,融入更多的类型元素,在价值层面探讨多元议题。
体育题材的类型影片常因历史和社会认知而显现出创作上的局限:叙事模式单一,对体育人文精神诠释不足,体育的工具理性不断被强化,价值理性遭到忽视,人物塑造缺乏心灵描写,类型规范捉襟见肘。在国产体育题材影片的谱系中,《夺冠》以“板块式”的剧作结构呈现了三场不同的比赛,现实主义完成度较高。整部影片的动作细节与时空转换交叉运用,叙事场面宏大具有史诗感,快速剪辑、特写镜头、停顿等技巧纯熟且节奏明快,声画语言的良好配合营造出了女排竞技场的节奏感与速度感。
影片类型在现实主义的美学追求上实现了新的突破。第一,采用纪实与故事相结合的方式,试图立足历史真实并超越历史的真实。具体表现将真实的历史人物、历史原型和历史背景与虚构的故事线杂糅在一起。选用专业演员、非职业演员以及大胆启用运动员
52
2021
本出演,如我们熟悉的中国女排姑娘朱婷、张常宁、丁霞、惠若琪、林莉、龚翔宇、刘晓彤、颜妮、袁心玥等均为本出演。第二,双线主人公设置与对抗叙事。影片双线主人公的人物塑造线索,将对抗叙事回归赛程,镜头语言瞄准赛场上和赛场外的心理变化。巩俐饰演的主教练和黄渤饰演的教练,从队友、战友到对抗方,从初出茅庐到各自挂帅,影片通过人物对国家、民族、个人成长上的取舍,描写了人物的心理变化与挣扎,反映了人物精神世界的对抗与较量。双线主人公设置增强了戏剧张力,心理活动和情感描写又淡化了戏剧化情节。
三、人物塑造与内心冲突
从人物塑造上来看,“罗伯特•麦基曾将故事中的冲突分为三个层面:内心冲突、个人冲突、个人与外界的冲突。”[3]《夺冠》涉及人物的内心冲突,大胆逼近人物内心真实情感,着力描写人物在现实、选
择、变化中的矛盾、纠葛、痛苦、烦恼等状态,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活、丰满起来。以下三个角的成功塑造尤为突出:第一个角,替补队员郎平(白浪和巩俐饰)。影片并没有将人物神化成一个民族英雄,而是真实地描绘郎平的心理状态。真实生活中的郎平为大众所熟知,她的每一次抉择都备受关注。而影片对虚构的郎平进行了故事化的处理,从作为一名替补、默默努力训练自己达到海曼的摸高,到带领国家队在里约奥运会上夺冠。“我们设置了类型片中惯常用的点题,或者说是精神指引”[4]。情节作为精神指引的每一个段落,细致地呈现了教练员的心理变化。如,郎平对中国女排有着深厚的感情,在担任美国队主教练期间,中美对手赛,她心里希望中国队赢,但是作为职业教练具有帮助美国队的责任。赛场上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心理状态的表现,在美国队获胜后,她表现出内心的纠葛和复杂情感。
关于诚信的成语第二个角,陪打教练(彭昱畅和黄渤饰)。从一开始不甘心做陪打教练,到态度发生转变,与郎平成为挚友,赛场上斗智斗勇,生活中惺惺相惜。从他第一次出国比赛需要留在国内的委屈,到场外看比赛时自豪地说出自己也是排球队员的心理转化;中美比赛前与郎平对话的复杂心理以及他自愿退出教练员竞选的
陈静90门事件照片行为,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陪打教练员。他
接受现实,觉得排球不是一个人的事,对队友信任、对
女排热爱、对事业坚守,相信“爱拼才能赢”,他代表
了许许多多的陪打教练,陪伴中国女排度过了一场又
一场比赛。虽然角设置了性别的对立、职别的差异,
运动员与陪打教练是互文的关系,但也让观众从心理
上感受到了角的层次感和叙事内容的丰富性。
第三个角,新一代女排队员代表朱婷(本出
演)。朱婷最有代表性的段落是郎平为激发朱婷内心
力量的对手戏。郎平多次问朱婷:为什么打排球?朱婷
的答案从“为我爸妈”到“为我自己”再到“成为你”!
影片铺设了足够的心理空间、场景转换时间,关注个
体情绪的积累和爆发,使观众同朱婷一起感受到从出
身带来的自卑感到用力喊出为国争光的“女排精神”。
这一角的设置为新一代球员集体成长和认识的升华
奠定了心理基础,扭转了新生力量对体育运动的动机,
激发了球员对体育本身的热爱及为国家、为时代呐喊
心声。
人物塑造应突破题材的限制,既设置如郎平一样
从替补队员到具有变革意识的英雄形象的个体变化,
又设置如陪打教练一样默默付出奉献的普通人;既
呈现人物的拼搏奋斗,也呈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挣
扎。正如导演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我个人还非常看重
这两个人物的边缘性,一个是男性陪练,另一个是替
补。”[5]体育题材影片的人物角设置、成长历程中的
互文性,均是多层次地塑造人物性格可参照的技巧。
在这种技巧的引领下,女排英雄所带来的民族骄傲,
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对国家复
兴的憧憬;而将镜头对准女排队员和陪打教练等普通
人,将帮助人物完成心理动作,极大地丰富叙事空间,
引领观众的注意。
四、影像叙事与前瞻性拍摄
从影像参与叙事与拍摄技巧上来看,由于体育赛
事较强的竞技性,影片叙事空间需要在竞技空间和个
体成长空间交替展开。体育题材影片无论是体育故事
片,还是体育纪录片,都需要统一到同一叙事语境下完
53
54GENRE AND SUBJECT
类
型
与
背上还有一个背腿边还有四条腿题
材
成叙事。纪录性体育影片,模糊了运动个体成长历程,
而聚焦于体育赛事;体育题材的故事片则具有更强烈、
更集中、更稳定、更理想的叙事优势。“影片的拍摄目
的、影像的细节、表现样式和叙事特征的差异,很好
地区别了体育题材影片的故事片、体育类的纪录片、体
育教育科教片、体育动画片。”[6]《夺冠》打破了以往对体育影片类型划分的认知,摄影师以纪录与纪实相结
合的拍摄方式,将竞技空间和个人的成长空间置于复
原的时代情绪中参与叙事,使影像质感传递出的感知
力和引导力与主题、情绪、声音、时空感受同源呈现。
赵晓时在接受采访时说:“创作者所营造的作品分为
在真实性的基础上,需要更加富于张力,进而强化历
史时刻独特的魅力和感召力。”[7]数字影音技术、人工智能、新媒体等技术的进步
为体育题材的影片创作带来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互联
美容养颜汤的做法网技术迭代速度的加快、观众互动反馈机制的变化,
使历史真实的获取渠道更加便捷,人们开始适应技术
广州景点带来的情景再现与时空转换。电影《夺冠》在拍摄技
术上进行了前瞻性尝试,借助高帧率拍120帧4K3D,来
捕捉运动员的微表情,以借助影像技术更好地适配场
景与叙事。“赵晓时认为中国女排是重要项目,应该在
影像品质上达到一个A级片的品质,所以《夺冠》在拍
摄上维持了大画幅、48帧的拍摄。高帧率很大程度解
决了所谓的运动模糊的问题。运动模糊是指在拍摄时
太快移动所造成横向的模糊,甚至有一些频闪,尤其
是数字影像以后,横向移动在大画幅上更加明显。”[8]李安曾在拍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2015)与《双
子杀手》(2019)中系统运用了3D/120fps的高帧率(High Frame Rat)这种技术,以实现观众与银幕的交互感知。这种积极的探索,是对唯技术论的质疑与拓展,也为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创作提供现实性和前瞻性的借鉴。
张达明老婆何念慈结语“评价一部影片,不应该就影片论影片,而应该把它放在这类影片的发展进程中,既要做横向比较,又要纵向考察……与历年来该题材电影相比较,在创作上有没有新的开拓。如果没有,尽管艺术处理十分完整,其手法无懈可击,也不宜做过高评价。反之,则
应该理直气壮地肯定它的闪光之处。”[9]电影《夺冠》让体育题材影片插上了商业和主旋律的翅膀,因诠释新时代“女排精神”而备受瞩目,其对体育精神及运动员个体成长的关注,对于“女排精神”文化符号的阐释与传承均值得借鉴与深思。“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10]体育题材影片创作应最大限度地把握时代脉搏,积极拓展影视创作的想象力和生存空间,准题材与主旋律电影和商业电影的契合点,丰富本土电影的类型创作,以助力电影事业的繁
荣发展。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