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五千年-俞伯⽛摔琴谢知⾳
俞伯⽛任职晋国上⼤夫,且精通琴艺。那么关于俞伯⽛的故事你知道吗?下⾯我们就来看看中国上下五千年-俞伯⽛摔琴谢知⾳吧!
俞伯⽛摔琴谢知⾳
谢贤打曾江 俞伯⽛在蓬莱仙岛上学到⾼超琴艺后,被周天⼦拜为司乐太师之职。他奉命修乐谱,专程去楚地采风。
⼀天,俞伯⽛带着琴僮顺汉⽔⽽下来到长江⼝,突然乌云盖顶,狂风⼤作。
霎时之间,波涌浪翻,惊涛怒吼,将俞伯⽛所乘的船颠得起伏摇晃。
船夫急忙拉索,降下帆来。
不多时,暴⾬倾盆,江⾯上⾦蛇狂舞。船夫速将船摇到⼭崖下江湾处抛锚系缆,单等那风⾬过后,再⾏开船。
狂风暴⾬直到天⿊才停。
俞伯⽛待风住⾬停,站在船头⼀看,只见⽉⼉初升,挂在崖顶,⽉影沉碧,波澜不惊,杜鹃啼鸣,更添
幽静,不禁触动乐思,犯了琴瘾。他便回舱开囊取琴,对着明⽉和浩荡的江⽔弹拨起来。他⼀曲尚未弹完,突然琴弦断了⼀根,船夫和琴僮从沉醉中醒来,突然见有个樵夫也⽴在船头听琴。
船夫掂着⼀把桨喝问:“⿊夜上船为的哪般?”
那⼈答道:“⼩⼈打柴贪晚,被暴⾬阻于此崖。⾬过之后,正要还家,忽听琴声⼀⽚,便冒失上船聆听。”琴僮冷笑道:“⼭野打柴之⼈,也敢称‘听琴’⼆字!”
那⼈⾮但不⾛,反诘道:“若欺负⼭野之中没有听琴之⼈,那么这夜静更深,荒崖之下,也就不该有弹琴之客了!”
俞伯⽛见这位樵夫出⾔不卑不亢,便问道:“你既然听琴,可知⽼夫适才弹的是什么曲⼦?”
樵夫从容答道:“⼩⼈若不知,也就不来听琴了。”
俞伯⽛听这⼝⽓,颇为惊疑,便道:“那就请讲吧!”
樵夫道:“⽅才⼤⼈所弹,乃是⾬后江畔,羁旅愁怀,即景⽣情,随想之曲。其商声悲凉,使⼈听了后⼗分怆然,不过照全曲之意,那末尾两声应是怕见秋⽉才好,可惜琴弦嘎然⽽断,不知是不是此意?”
俞伯⽛⼀听,连忙说道:“先⽣所⾔极是!快别站⽴,坐下⼀叙!”
樵夫听了这话,爽然坐下。
琴僮见樵夫不谢⽽坐,忿然道:“⼭野粗⼈,真不知礼数,也不看看眼前是何⼤官⼉哩!”
樵夫⽩了琴僮⼀眼,朗声道:“我钟⼦期有个怪脾⽓,只看琴艺⾼低,不问官阶⼤⼩。”
俞伯⽛见⾃报家门的钟⼦期虽⾝为樵夫,却有⼀股傲⽓,便有⼏分不满。他捋着银须问道:“你既能听得出琴声⼀⼆,想必也晓得⼀点乐理吧?”
钟⼦期⼀听这话中有奚落之意,便索性傲然答道:“假若⽼⼤⼈于乐理上有何不明⽩处,只管发问就是!”
俞伯⽛听钟⼦期⼝出狂⾔,便道:“那⽼夫就彻夜不眠,来个打破沙锅问到底了!”
钟⼦期点点头道:“⼤⼈请随便问!”
俞伯⽛想:“若是挑太难的发问,算是欺负这乳臭未⼲的⼩⼉,只有拣个简单的难住他,才好叫他服⽓。他略⼀思忖,便问道:“《礼经》云:‘⽂之以五声,播之以⼋⾳。’《书经》亦云:‘⼋⾳克谐。’请问:这‘⼋⾳’作何解释?与‘七⾳’有何不同?”
钟⼦期随⼝答道:“所谓‘⼋⾳’,乃指⼋类乐器,⾦、⽯、⼟、⾰、丝、⽊、匏、⽵是也。⽽所谓‘七⾳’,不过是七声⾳阶。宫、商、⾓、徵、⽻五声外,⼜加变宫、变徵⼆声,合为七声。”
俞伯⽛想到这⼀般乐理,只要记忆⼒好都记得,不⾜为取。他想了想,⼜问道:“何者为乐?何为乐之妙境?”
钟⼦期侃侃答道:“夫乐者,天地之体,万物之性也。合其体,得其性则和;离其体,失其性则乖。⼈⼼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变;变成⽅,谓之⾳。⽐⾳⽽乐之,及⼲戚⽻旄(máo),谓之乐也。且闻乐习乐,可使⼈精神平和,衰⽓不⼊,天地交泰,远物来集。故知圣⼈之乐,和⽽已矣!和⼼⾜于内,和⽓见于外,和声成于乐。盖⼈有
喜怒哀乐,声有节奏法度,应时变化,不失其和。以是观之,乐之妙境胜界,唯和谐焉!“
俞伯⽛见难不倒钟⼦期,哪肯罢休,⼜问道:“同是⾳乐,何以有动⼈、不动⼈之别?”
⼈物介绍
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虽为楚⼈,却任职晋国上⼤夫,且精通琴艺。伯⽛抚琴遇知⾳就是他在探亲回国途中发⽣的故事。
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头流传下来的,历史上并⽆确切记载。在古籍中,最早见于战国郑⼈列御寇著《列⼦》⼀书中有关于伯⽛抚琴的故事。经考证,伯⽛本姓伯,说他“姓俞名瑞,字伯⽛”是明末⼩说家冯梦龙在⼩说中的杜撰,史志载钟⼦期为汉阳集贤村⼈⽒,乡民以⼦期为荣,⼝⽿相传⼀句俚词:“⼦期遇伯⽛,千古传知⾳。”明代,冯梦龙编撰《警世通⾔》,特意到汉阳探源访佚,由于汉阳话“⼦期遇伯⽛”中的“遇”与“俞”读⾳相同,都是去声,便把“⼦期遇伯⽛,千古传知⾳。”误听为“⼦期俞伯⽛,千古传知⾳。”伯⽛也就成了冯梦龙笔下的俞伯⽛了——《俞伯⽛摔琴谢知⾳》,收于《警世通⾔》。
由于《警世通⾔》影响巨⼤,俞伯⽛这名字越传越远,遂以讹传讹了。笔者久居汉阳,瑞、俞⼆字读⾳难辨,乡⼈⼝⾳重,读时⾳调还会尖声上扬,很有特点,所以作为苏州⼈的冯梦龙当时会听⾛⾳。⾄于“名瑞,字伯⽛”也者,当为“⼩说家⾔”。⽽在此之前的《列⼦》与《荀⼦》、《史书》、《琴操》等书中均为“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