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80年代奔向西藏的那时尚青年中,牟森是显眼的一个。
显眼的个子、显眼的才华、显眼的情怀。
和那个时代所有同龄人一样,他揣着梦想来到西藏;
离开后的几十年,西藏仍是他生命不变的主题之一。
沈腾个人资料简介及 “青春戛然而止”
1988年,牟森还是个25岁的北漂小伙儿,光头,黑框眼镜。做了几部话剧,但几乎没有
名气。那时的他以盲流艺术家的身份出现在纪录片《流浪北京》里,居无定所,吃了上顿没下顿。
1995年,牟森以同样的光头形象出现在于小冬创作的《干杯西藏》中,黑框眼镜,是80年代去远方寻艺术理想的代表人物之一。那时他正青春,表情单纯、洁净、忧郁,像年轻的圣徒。
2015年的牟森已知天命,他已经不再局限于人们为他贴上的种种标签,有了这个年纪标志性的啤酒肚,肚子里装满了老男人饭局上的故事。1米82的身高让他更显中年的威武,依旧是光头,黑框眼镜。
光头源自西藏。1986年的秋天,牟森在西藏话剧团工作,住在木如寺。工作是拍摄电视剧《旺堆的哀乐梦》,在海拔4700米的甘丹寺,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让这个东北小伙子饱受折磨,突然动了念头,“这头发,推了多好。”这一推,就是29年。
提到当年在话剧团的工作,已知天命的牟森露出孩子般不好意思的笑容,“挺惭愧的。”80年代的青年,有着同样追逐远方的向往。1985年,因为做社会调查,牟森第一次进
藏时,当即决定毕业以后要来这个地方工作生活。“我就是为了去那个年纪我能去的最远的地方”,不光是地理意义上的远,还有文化意义上的差异之远。1986年毕业后,被远方吸引的牟森带着女朋友一起来到了拉萨,却不想没多久就突然分手。
牟森现在依然不愿意提起当年的事,脸上的表情说不清究竟是往事如烟释然已久,还是昨日故事不提也罢,但他着实言重地总结过那一年,“青春一瞬间戛然而止了。”
毕业那年牟森24岁,第二个本命年。到藏话工作之后,牟森住在木如寺靠路边的一间东面僧舍,打开木板窗正能看见马路。窗外有路灯,“总有喝醉酒的人从路灯下骑车经过”。屋子里的墙面是泥土糊的,雨季的时候夜里下雨,眼看着雨水从屋顶漏下来,和着房顶和墙面的泥,连泥带水打在被子上。
夜里还常停电,漆黑打穿墙面,将居住在木如寺里的僧俗老少与古老的壁画融为一体,空间中平静的目光来自四面八方,互相对视。牟森说,“那是真正的漆黑,它不是一种颜,而是一种丧失时间感知能力的记忆。”
那一年牟森没有排戏,但是学到了很多东西。段锦川当时拍摄《青稞在唱歌》,牟森背着录像机跟着一起去了贡嘎县,农民打场,边打边唱,“那是我听过的最好听的歌了”。到了黄昏又去抢拍日落,在贡嘎机场的跑道上追太阳,一直追到太阳彻底落山。第一次上山采蘑菇,第一次认真背电影镜头,第一次做电视剧场记,都是在那一年的西藏。
90年牟森再次回来的时候,西藏话剧团已经从木如寺迁到了西郊新址,有了1000多平米的排演场,也有了两层楼的职工宿舍。“剧团又收留了我,还给我房子,先一间,后一套。”于是在长的没边的日子里,牟森每天下午去排练场一个人练习瑜伽动作,“张蕙兰那本
瑜伽书上的动作我都做过,有几百个。排练场高,辽阔。闭上眼睛,听瑜伽音乐,感觉是在天边。”
也是在那个期间,牟森起了一个念,想要做一部西藏题材的话剧。对于各种各样表达西藏的方式,他似乎都不太满意。他希望打破人们对西藏既往的标签性的认知,去掉符号性的态度,单纯的表达感受。95年,他和一个日本的声音艺术家合作时曾经讨论,亚洲的河流是什么声音?是西藏的河流的声音吗?“这些都是对西藏的表达,不只是跟宗教有关。”
关于西藏,已经确定的表达内容,牟森只有一个——“我始终觉得欠着西藏”。也许是因为两次不辞而别,也许没有任何具体的事由,只是一种抽象的感觉。总之这个50岁的老男孩,每每提起西藏,心底深藏着一个“还”字。
我们要到彼岸去
1986年,牟森去西藏之前,接受了一个口述实录报告文学的访谈,问到他的梦想时,他当时嘴上说,“拥有一个小剧团,在全世界流浪,巡回演出。”但心里却认为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八年之后,这个梦想实现了。
“我们站在这儿干什么?”
“我们要到彼岸去。”
“彼岸是什么?”
“彼岸!”
这些句子出自1993年的《彼岸/关于彼岸的汉语语法讨论》(下简称“《彼岸》”),那时正是他戏剧生涯的巅峰时期。《彼岸》、《零档案》、《与艾滋有关》都是他很喜欢的作品。1994年,《零档案》受到比利时布鲁塞尔戏剧节的邀请,牟森开始带着他的剧团满世界
流浪,在海外各艺术节巡演。
“我当时对戏剧的认知强调做,就是真正做东西,表演者他要真的操作。”在《与艾滋有关》中,牟森将舞台做成了厨房,画面香气四溢。蒸包子就从和面开始,切菜剁馅儿到蒸熟出锅,一个步骤都不能落下,表演时间与实际所需要的时间完全相符。而《零档案》,牟森又做了一个由鼓风机、切割机、电焊机、钢筋、铁板等构成的舞台,它的画面几乎都是即时的、变动着的:一个青苹果插在钢筋上,苹果的汁液就地顺着钢筋往下流。
这样的舞台呈现,把当代艺术的内容吸纳到戏剧舞台上,对于在1994年还闭塞着的中国当代艺术来说,牟森的作品显然成为了艺术节的座上嘉宾。《零档案》先后在海外巡演了将近100场,迄今为止依然是在海外巡演场次最多的中国先锋实验话剧。
然而这部在海外大获成功的话剧却未能在国内上演。但是在这个星期之内,又发生了另一件大事,克拉玛依剧场里面一场大火,烧死了很多人。当时北京市文化局下了道死命令,说绝没有可能在舞台上用火,就这个原因。”
这算遗憾吗?“没有遗憾,我到今天为止没有遗憾。因为遗憾这件事取决于你怎么看,比如这个事,谁想得到呢,谁设计得出来呢,那你还有什么可遗憾的。我赶上了而已。”
相比于《零档案》这样在海外受欢迎的作品,能让牟森在国内小有成就感的还是1993年的经典之作《彼岸》。《彼岸》之前,牟森和崔健算不上太熟。但《彼岸》之后,崔健有感而发创作了一首同名歌曲,并公开向牟森致敬。“突然有一天他打电话给我让我去民歌(民族歌舞团)他,专门给我一个人排练了一次。后来他在工体演出,我坐在正中间,他在台上就讲这首歌是怎么来的。当时的虚荣心真是得到了满足。”
牟森上一次听崔健的《彼岸》,是2013年《彼岸》话剧20周年的时候。当时上海“西岸
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的策展人高士明本想让牟森重排《彼岸》,牟森去看那个场地,辽阔的圆轨,宏伟的穹顶,机械臂交错像巨树。所有的动力机械体都已经拆除,一种工业遗迹的巨大力量扑面,直击胸怀。“这个做《彼岸》太渺小了吧。”他说。于是便把方向改了,做了一台包括声音、影像、诗歌、人声、舞蹈、灯光装置等多元素的当代艺术作品——《上海奥德塞》。
类似的作品,牟森在2010年也做过一次。《深圳中国梦想实验场》——上海世博会的深圳案例馆,他以叙事总导演的身份,开始尝试在特殊的空间,特殊的主题,将多种媒介手段融合在一起。牟森把这种类型的作品命名为“跨媒介巨构”,“这是我开创的一个新的品类”。巨构,是牟森借用的建筑学里的概念,是上个世纪60年代日本建筑师文彦(Fumihiko Maki)提出的。巨构建筑可以定义为由巨型结构体系建构的,可容纳城市整体或部分功能的大型框架综合体。“这个时候各个建筑之间的关系就不能乱了。它是城市规划,是一个区域里面所有建筑物的构成,其实是城市范畴的一个概念。”牟森说。
他并不着急。正如他自己所说,“男人像一把刀,四十岁以前是锻造,四十岁到五十岁是淬火,五十岁则是开刃。”西藏给了他最初锻造的起点,而如今,正拥抱这个锋芒毕露的老男孩。
发布评论